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①为沛王史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①为沛王史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②,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而何之勋烂焉。

注释①无害:无比,无人能胜。 ②厄塞:险要之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帝为亭长,常左右           左右:帮助。

B.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         去:离开

C.汉王与项羽相京索之间         距:距离

D.何常兴关中卒,补缺           辄:立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何为丞相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        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C.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    臣请王言乐

D.萧相国何秦时为刀笔吏      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城大肆抢掠财宝的时候,萧何却独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收走了秦的律令图书,为汉王朝治理关中地区提供了详备的文献资料。

B.刘邦对群臣争功很生气,他完全否定了将领们“被坚执锐”“攻城略地”地功绩,认为他不过是一群“能得走兽”的“功狗”罢了。

C.虽然萧何对刘邦忠心耿耿,但刘邦对萧何却是疑忌重重。在京索激战中,刘邦就担心他会乘机反叛,所以常常借“劳苦”之名从前方派员到关中后方侦伺萧何的动静。

D.司马迁对萧何做了评价,认为萧何在秦时充当刀笔吏,表现平平,“未有奇节”;到“汉兴”之时,萧何才施展抱负,大有建树,堪称“勋烂”。

4.把上段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

(2)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3)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1.C 2.A 3.B 4.(1)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凭着官吏的职权保护他。 (2)我们亲身披战甲,手执兵器(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数十次,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 (3)至于像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C距,通“拒”,抵御,抗拒。A左右根据语境,应解释为动词,帮助。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言虚词的考查。A“以”,前“以”为“任用”、“使用”,动词;后“以”为“因为、由于”,关联性介词。B“所以”,都释为“……的缘故”。C“为”,都释为“替”,介词。D:“于”,都释为“在”,介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句子: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可知,刘邦没有否定群臣的功劳,只是说他们的功劳没有萧何的功劳大,另外文中也没有体现刘邦非常生气。所以B项说“刘邦……很生气,完全否定……功绩”,不合文意。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应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到字字落实,特 别注意得分点。得分点:(1)布衣:平民;数:多次;以:凭借。(2)被:通假字,通“披”;坚、锐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铠甲、兵器。(3)发踪:发现踪迹;指示:古今异义词,此处解释为指明目标。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译文】 萧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他通晓法律,无人能比,是沛县县令手下的官吏。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凭着官吏的职权保护他。刘邦当了亭长,萧何常常帮助他。沛公做了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管理政务。沛公进入咸阳以后,将领们争着到藏有珍宝钱财的府库瓜分财物,唯独萧何进入咸阳以后接受秦朝丞相府御史府的法律文献收藏起来。 汉二年(前205),汉王与各路诸侯攻打楚军,萧何守卫关中,萧何在关中管理户籍人口,征集粮草运送给前方军队。汉王多次弃军败逃而去,萧何常常征发关中士卒,补充军队的缺额。汉王因此专门委任萧何处理关中政事。 汉三年(前204),汉王与项羽对峙于京县、索城之间,汉王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丞相萧何。有个叫鲍生的人对丞相说:“汉王在前线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使者来慰劳您,这是有怀疑您的心意。为您着想,不如派遣您的子孙兄弟中能打仗的人都到军营中效力,汉王必定更加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谋划,汉王非常高兴。 汉五年(前202),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倒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高帝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打猎。”高帝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高帝说:“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象猎狗。至于像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功劳是不能忘怀的。”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 太史公说:相国萧何在秦朝时仅是个文职小官吏,平平常常,没有什么惊人的作为。等到汉室兴盛,而萧何的功勋更显得灿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式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管仲既用               B故内惑于郑秀

C大破楚师于丹、淅       D吾幽囚受辱

 

查看答案

下列句式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其李将军之谓也              

B.孔子布衣

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D.是命也夫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争宠而心其能            害:忌妒 

B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四维:礼、义、廉、耻

C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D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穷困:贫困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战胜不予人功          ②项羽仁爱人

③高祖狎侮诸客          ④俗之所欲,而予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不都属于古今异义一项是(    

A①无泽为汉市长            ②命诸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②吾尝三战三 

C①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②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D①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②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