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盖方泌,字季源,山东蒲台人。嘉庆初,以拔贡就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盖方泌,字季源,山东蒲台人。嘉庆初,以拔贡就职州判,发陕西,署汉阴通判、石泉知县。三年,署商州州同。治州东百里曰龙驹寨,寨之东为河南,南出武关为湖北。路四通,多林莽山径,易凭匿。时川、楚教匪屡由武关入陕西。方泌始至,民吏扫地赤立①,贼酋张汉潮拥众至,罝药面中,诱贼劫食,多死,遂西走,大军乘之,汉潮由是不振。方泌集众谋曰:“贼虽去,必复来。若等逃亦死,守不得耕种亦死。我文官无兵,若能为吾兵,当全活尔。”众曰:“惟命。”乃筑堡聚粮户三丁抽一得三千人无丁者以财佐粮糗兵械亲教战辰集午散无废农事。

四年,贼屯山阳、镇安,将东走河南,迎击败之;又击贼于铁峪铺,贼据山上,而伏其半于沟,乃分兵翦伏,夺据东山上,数乘懈击之,贼宵遁。后贼由雒南东,方泌驰至分水岭,间道走铁洞沟出贼前伏待之,贼错愕迎战,遂败,斩首数百,乡兵名由是大振。自武关至竹林关,乡兵皆请龙驹寨。

五年,知州困于贼,方泌驰百九十里至北湾,贼惊曰:“龙驹寨兵至矣!”时贼屯州西及雒南、山阳各万余人,欲东出。方泌乡兵二万,列三大营以待。会官军至,夹攻,贼大败,几尽歼。是役枕戈寝者五十日。游击②某诬以事,解职,大吏直之,得留任。贼遂相戒无过商州。

八年,授盩厔知县,犹时时入山搜贼,又获宁陕倡乱者四十余人。境内定,捐俸赈饥,旌死节妇,河滩、马厂、盐法,皆区画久远。擢宁陕同知。仁宗召见,问商州事甚悉。擢四川顺庆知府。渠县民变,大吏属以兵。方泌曰:“此赛会人众,至各相惊疑,讹言横兴,非叛也。”捕十二人而变息。调成都,母忧归。服阕,授福建延平。寻调台湾,两署台湾道。屡谳③大狱,皆聚众汹汹,稍激则变。方泌一理喻,蔽罪如法。道光十八年,卒。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

【注】①扫地赤立:空无所有,形容穷困之极。②游击:古代官名。③谳:审判定罪。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贼由雒南东     逸:逃跑

B.方泌乡兵二万      勒:率领

C.乡兵皆请龙驹寨    隶:奴隶 

D.境内            甫:刚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罝药面中 ②良入,具告沛公。

B.①亲教 ②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C.①是役枕戈寝者五十日 ②因人之力敝之,不仁

D.①方泌一理喻 ②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3.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乃筑堡聚粮/户三/丁抽一得三千人/无丁者以财佐粮/糗兵械/亲教之战/辰集午散/无废农事。

B乃筑堡聚粮/户三丁抽一/得三千人/无丁者以财佐粮糗兵械/亲教之战/辰集午散/无废农事。

C乃筑堡聚粮/户三/丁抽一得三千人/无丁者以财佐粮糗兵械/亲教之战/辰集午散/无废农事。

D乃筑堡聚粮/户三丁抽一/得三千人/无丁者以财佐粮/糗兵械/亲教之战/辰集午散/无废农事。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嘉庆三年,盖方泌代理商州佐官,所辖区域四面畅通,而且有很多山林路径,便于藏匿,这给了川、楚教匪出入此地的机会。

B.当时商州老百姓非常穷困,盖方泌设计诱杀当地匪贼,并在当地集合了队伍,亲自训练,定时集散,因此没有耽误农事。

C.盖方泌多次带兵击败匪贼,其乡兵名声大振,吸引了很多人加入队伍,以至于匪贼闻声丧胆,相互告诫不要经过商州。

D.盖方泌有丰富的平乱经验,当渠县发生民变时,他清醒地做出判断,认为并非百姓叛乱,最终平息了民变。调职成都后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文官无兵,若能为吾兵,当全活尔。

(2)游击某诬以事,解职,大吏直之,得留任。

 

1.C 2.A 3.B 4.D 5. (1)(5分)我是文官没有兵,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兵,我就能让你们都活下来。(判断句1分,“若、为、全、活”各1分) (2)(5分)某官员拿事情诬陷他,他被解除职务,地方官(大官)认为他是正直之士,他因此能够留任。(“以事诬某”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各1分, “被解职”被动句1分,“直、留”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C.隶:隶属。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2.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察文言虚词。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乃,于是,连词。B.他们,代词;往,到,动词。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D.用,拿,介词;因为,连词。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易错警示】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如“因、何、若、之”等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其次,辨明词性。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焉”可以是代词、副词、助词。再次,对比古今。有的沿用下来,有的用法变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最后,注意特殊虚词。兼词、虚词连用,如“何以”“孰与”等。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句意是:于是筑堡聚粮,每户三丁抽一,得到三千人,无丁者就用钱财买来粮食兵器,方泌亲自教人们作战,每天辰时集合午时解散,没有荒废农事。 “户三丁抽一”后段,排除AC;再看BD的区别,选B更合适。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错在“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应为: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家守孝。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D项错在“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应为: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家守孝。 5. 试题分析: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重点字词有:(1)我文官无兵:判断句;若:如果;为:成为;全:保全;活:使……活。(2)“以事诬某”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被解职”被动句,直:意动用法,以……为直;留:留下来。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盖方泌,字季源,山东蒲台人。嘉庆初年,凭借拔贡的身份就职州判,来到陕西,代理汉阴通判、石泉知县。三年,代理商州佐官。所辖地区向东一百里是龙驹寨,寨的东面是河南,向南出武关是湖北。路四通八达,很多林莽山路,很容易借此藏匿。当时川、楚教匪多次由武关进入陕西。方泌刚来时,民吏非常贫穷,贼首张汉潮带人来到,方泌就把药撒到面粉中,引诱贼人劫食,贼人大多死了,剩余的向西逃跑,大军乘机追击,张汉潮从此一蹶不振。方泌集合众人谋划说:“贼人虽离开了,但必定还会来。你们逃是死,守在这儿不能耕种也是死。我是文官没有兵,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兵,我就能让你们都活下来。”众人回答:“听你的命令。”于是筑堡聚粮,每户三丁抽一,得到三千人,无丁者就用钱财买来粮食兵器,方泌亲自教人们作战,每天辰时集合午时解散,没有荒废农事。 四年,贼屯据山阳、镇安,将向东去往河南,方泌迎击打败他们;又在铁峪铺击杀贼人,贼屯据山上,方泌就在山沟上埋伏一半的兵,然后分兵翦伏,夺取占据了东山之上,多次乘贼人松懈时击杀,贼人连夜逃跑。后来贼人由雒南向东逃跑,方泌飞马到分水岭,从小道走铁洞沟抢到贼人前面埋伏袭击,贼惊愕之下迎战,大败,被斩首数百,乡兵名声从此大振。自武关至竹林关,乡兵都请求隶属龙驹寨。 五年,知州被贼人所困,方泌带兵急走一百九十里来到北湾,贼惊惧道:“龙驹寨兵来啦!”当时贼人驻扎在州西及雒南、山阳各万余人,想要向东出兵。方泌指挥乡兵二万人,布好三个大营对阵。赶上官军来到,与官军夹攻,贼人大败,几乎被全歼。这次战事方泌等枕戈而寝达五十日。某官员拿事情诬陷他,他被解除职务,上级官员为他平反,他因此能够留任。贼人于是相互告诫不要进入商州。 八年,授以盩厔知县,还时时入山搜贼,又抓获宁陕作乱的四十余人。境内刚刚安定,他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赈灾,表彰死者和节妇,河滩、马厂、盐法,都谋划安排得很久远。他被提升为宁陕同知。仁宗召见,问起商州事很详细。又被提升为四川顺庆知府。渠县发生民变,地方官要带兵集合。方泌说:“这是赛会人多,以致各自相互惊扰,谣言到处 传,不是叛乱。”抓捕了十二人就平息了民变。调到成都,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孝。守丧期满后,授职到福建延平。不久调到台湾,两次代理台湾道。多次审理大的案件,都是聚集了很多势头凶猛的人,稍一激化就能发生事变。方泌全都用道理来说明,按照法律判罪。道光十八年,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来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

“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

永恒的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后、00后们将是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

(选自戎新宇《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

1.下列关于茶的发展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茶的历史悠久,神农时代只是作为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西汉时期,茶已发展成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B.唐朝饮茶蔚然成风,茶已开始成为贡品,全国茶铺、茶馆林立,陆羽所撰的《茶经》更是推动了荼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C.茶盛于宋朝,上至宫廷、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品茗饮茶为时尚,甚至发展到“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地步。

D.明清时期,制茶技术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某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的提高,又往往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披上了宗教的色彩。比如道家认为茶能延年益寿,佛家则认为茶中有禅、茶禅一味。

B.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性,不少地方饮茶已成习惯,如广东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茶、英国的英式下午茶。

C.茶充当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并在他乡生根发芽,自成一体。

D.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蕴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就如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因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B.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但其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中国已日益沦落,已难寻踪影,这说明茶道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

C.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国茶的不少品种以及部分传统制茶工艺消失殆尽,如何传承先人给予的茶道文化已摆在眼前。

D.如今的中国茶已面临着生存困境,要让中国茶传承得更远,就要改变茶一成不变的古板样式,给茶换上新潮衣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认为,窗户朝南,阳光洒进房屋,明亮温暖,心情自然会舒畅;也有人认为,窗户朝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心灵;还有人认为,两者兼得,岂不更妙?

对于以上观点,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日晕”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围绕太阳呈彩色环形的光现象。有的人则赋予了它一个诗意的别称:神光。        。晴天的雪后容易出现“神光”,其道理跟雨后出现彩后如出一辙。

A人们惊叹大自然的惊奇,内心陡起神圣之感

B它的出现让人们内心陡起神圣之感,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C人们内心陡起神圣之感,惊叹大自然的惊奇

D它的出现让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内心陡起神圣之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叙利亚西北部地区至少有15名左右的儿童在接种麻疹疫苗后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对事件表示震惊,并已派人协助调查。

B青海省在确定参加洽谈会项目时,本着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为原则,以符合经济发展的企业项目为重点,立足于吸引外资,利用好外资。

C安徽省安庆市西县水田畈村在众多美丽乡村中脱颖而出,夺得了“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成为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

D洛阳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千年帝都、中国花都等城市名片,努力建设中原经济文化示范区,城市知名度大幅提升。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0684的成绩刷新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B外交调研的最后一环是撰写报告,成文应讲究短小精悍、言之有据、表达清晰、用词精炼。

C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十年历程里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十年历程里,应该说我们颁布了不少法律法规,证券市场的法律框架也已初步建立,但是执行的情况差强人意

D养猪场里堂而皇之的加添‘瘦肉精’,‘健美猪’光明正大的进入销售渠道,变成了案板上的可口佳肴。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突然之间成了炙手可热的名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