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聚 宴 符浩勇 下班的时候,阿炳打来电话说,让我到他的城南音像店...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符浩勇

下班的时候,阿炳打来电话说,让我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去一下。

我犹豫了,从我这儿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几乎绕大半个城,下班这当儿车流人河,我蹬自行车就得大半个小时呢。我说,有什么事就在电话里说吧?

阿炳没有多说什么,只说来一下就知道了。随即,他挂了电话,那口气仿佛有什么不见面就不好说或不能说的。

我了解他的执拗,知道跟他再说也不会有变,只好骑自行车绕道城郊向着城南蹬去。

我和阿炳认识是在朋友的饭局上。席间,他几乎不动声息,比我的话还少。有好事者欺我不胜酒力,企图借势灌醉我,吵嚷之间,他竟横身夺过我的酒杯往他嘴里倒。这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那晚,阿炳送我回家,到了我楼下,有个孕妇跪在街边,面前摊着一张白纸,写着歪歪扭扭的字,不用看也能猜出大概内容。我竟发现阿炳搀扶着我时,也不忘掏出五元钱丢在纸上……

没想到,我绕道城郊走,路上行人并不稀疏,一条本 不宽敞的小路被挤得更窄小了。丁字路口处,那堵围墙后破败的院落,是阿炳曾经上班的地方。阿炳告诉过我,他是参加工作三年后听人鼓弄下海去的,却什么也没 捞着。如今好不容易在城南租个小铺面开了一家音像店,赚利很薄,刚能抵上养家糊口。但阿炳乐在其中,按他的话说,别看音像店门脸小,声乐的世界可大着呢。 我和他一来二往混熟后,不时就相邀小聚,大多是到郊外农家菜馆去,要几样应时的小菜。阿炳酒量并不见好,独独喜欢三春椰酒,喝到醉眼曚昽时,便学着电视里 的广告词,戏说你好我也好。由此我常常想起认识他的那个宴席上他为我挡酒,心里便陡增些许敬意。

街边车水马龙,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着。记不清多少次 了,我和阿炳走在街边,见到乞丐或残疾人,他总是像准备好了似的,悄然丢下三五元钱。我说,那些都是装出来的。有电视台采访一位在街边乞讨的孕妇,结果她 拔腿就跑,原来大肚子是垫起来的。他听了只是笑笑。我知道他未必相信我的话,或者就不打算相信。有一次,我明知不能说服他,却还是说:“你就图个心安?”他却说:“不是心安不安。只要他们高兴,而且这付出也是我能承受的。”

也许这只是缘起。后来一件窝囊透顶的事,弄得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想必阿炳的心情也不会平静。

那是朋友的朋友介绍的朋友的朋友,从贵州大山里赶来,办了一个小型慈善讲座。主讲人林山似乎还没有抖落从远山而来的疲惫,他给我们看了九幅富有感染力的照片——木板钉成的墙壁、渴求的眼神、龟裂的手指等等,诉求贵州远山深谷里教育亟待拯救。他的演说声泪俱下,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现场募捐时,我掏了600元,阿炳捐了2000元。我知道那是他筹集的进货款。那时,他的音像店几乎没有进账。

事后一个月,阿炳似乎还没有从贵州的大山里走出来。他说,如果可能,真想去贵州支教,哪怕是一个月。于是我设法联系朋友的朋友,可是林山似乎人间蒸发了,倒是打听到那天在场41人捐了16.4万 元。朋友的朋友找到朋友,说是林山的手机关了,他们也只是在一家网站上认识林山的。我特意上了那个网站,网站上有林山贴的很多图片,色括演讲现场见到的那 些照片;还有很多帖子,呼吁社会关注贵州大山里的孩子。林山失踪后,网站上的资料也就停止了更新。种种情况表明:我们受骗了。但阿炳并无失落,他始终相信 他固执的直觉:林山深遂的眼眸里燃烧着诚意……

一年过去,我和阿炳仍会在朋友聚会小酌时相互关 照,但我心里不觉有点生分,害怕他会提起因我的冒失而引致的尴尬结果。渐渐地,我甚至觉得他每一次对我的笑都意味深长。但阿炳像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对捐 助贵州大山的事只字不提。不时,我和他还是相约到郊外农家菜馆去,依旧是点几样应时小菜,酒还是熟识的三春椰酒,却未见他再沉醉过。上周末,阿炳外埠的朋 友来了,我还应邀到城郊农家菜馆去赴宴;今天周四,他打来电话非让我去找他,究竟有什么事不能电话里说呢?

远远的,我听到从阿炳的音像店里飘出来天籁般的旋律,正想呆在街边沐浴一番。不想阿炳从店里出来了,不容我迟疑,催我进屋。

屋里不大的空间,摆了一张扁形饭桌,放着一瓶贵州醇白酒,还有外买的几样小菜,却摆了三个座位。我机警地问:“还有谁?”

只见阿炳抖出一张发皱的都市报,神情有些异样,他说:“还记得吗?那位贵州大山来的林山,他,他没有骗我们,他是在回贵州途中遭遇不测的……好在那个无意伤害他的人发现了那些钱(捐款)的来路……最终那些钱用在山区小学的建设上了……”

那晚,我和阿炳都喝得酩酊烂醉;那晚,我和阿炳畅游在音乐的潮浪里,我只记得阿炳的眼眸里好亮好亮。      

(选自《第六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写阿炳叫“我”到他的音像店去,却不肯在电话中告诉“我”究竟有什么事,这一方面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一方面也暗示阿炳想要告诉“我”的事情不同寻常。

B.小说第五段将饭局上有些好事者对“我”的态度与初次见面的阿炳对“我”的态度进行对比,委婉地批评了一些人不顾他人健康强行劝酒的不文明餐桌风气。

C.小说第八段写“我”看到“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的场面,触景生情,不觉回忆起“我”与阿炳交往中的一些小事,并为阿炳屡屡不听“我”的提醒和劝告而感到遗憾。

D.“我”冒失地鼓动阿炳把两千元的进货款捐给了林山,林山携善款失踪后,“我”感到特别窝囊,心情很不平静,见到阿炳时感到不自在,怀疑他内心对“我”有所不满。

E.小说倒数第二段用三个省略号,一方面是为了省略枝节,简明扼要地交代林山失踪的真相;一方面是为了再现阿炳说话的语气,表现他沉痛而又略感欣慰的心情。

2.小说中的阿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在收入作者的一部小说集时,标题被改为“拯救”,你认为“聚宴”和“拯救”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理由。

 

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得分。 2.①豪爽仗义。初次见面时,看“我”被人灌酒,尽管自己酒量不行,仍挺身为“我”挡酒。 ②心地善良,坚信人性的善良美好。看到乞讨者总是毫不犹豫地给钱;捐出筹集来的全部进货资金资助贵州山区教育;在林山带着捐款失踪,种种情况表明我们是受骗了的情况下,坚信林山不是骗子。③知足常乐。经营音像店利润微薄,仅够糊口,仍乐在其中。(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我”作为小说中的叙事者,以切身的见闻和感受来讲述阿炳的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抒情性,更加感人。②“我”作为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贯穿全篇,“我”应邀去阿炳家一路上的所见所想使现实与回忆巧妙对接,使小说内容多而不乱,结构紧凑。③“我”侧面烘托了阿炳的形象。“我”与阿炳对待乞讨者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反衬出阿炳的可贵品质。④“我”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我”有心行善但又总担心上当受骗,这种犹疑的心理代表了社会中很多人的真实心态,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我”的转变表达了要相信善良的主题。(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4.示例一:“聚宴”更好。理由:①“聚宴”是小说的情节框架,其他相关事件有机融入其中,使作品收放自如,结构严谨。小说以阿炳打电话邀“我”去他的音像店参加“三人”聚宴为框架,将“我”在赴宴路上的所见所想所感巧妙自然地融入其中。②“聚宴”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多次写到“聚宴”的情景,“我”与阿炳是在宴席上相识的,后来又常相邀小聚农家菜馆,林山失踪的真相也是在阿炳家的餐桌上揭晓的。③“聚宴”朴素含蓄,看似平淡客观,既不揭示主题又不渲染情感,但却给人留下更多品味琢磨的空间。 示例二:“拯救”更好。理由:①“拯救”概括了小说的核心情节。核心情节是林山为拯救贵州偏远落后山区教育辛劳奔走,“我”和阿炳在他感召下为拯救山区教育而捐出善款,因此“拯救”二字是精当的概括。②“拯救”体现了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描写阿炳、林山的行为,以及“我”由怀疑到相信人性的真诚这一转变,肯定了献出爱心拯救他人的精神。③“拯救”虚实兼备,言简义丰。“拯救”具有双重含义,既指阿炳、林山和“我”救助他人的行为,也指“我”灵魂上获得的救赎。④“拯救”突出了阿炳乐于助人的品质。(8分;“观点”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这一定义告诉,首先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第二、在这三要素之中人物是中心。第三、小说的主题是最终目的。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在赏析小说时,一定要考虑这三个方面。B项“委婉地批评了一些人不顾他人健康强行劝酒的不文明餐桌风气”理解有误;C项“为阿炳屡屡不听‘我’的提醒和劝告而感到遗憾”理解不够准确;D项“‘我’冒失地鼓动阿炳把两千元的进货款捐给了林山”“怀疑他内心对‘我’有所不满”理解有误。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B项,此处主要是体现阿炳的仗义,对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分析有误;C项D项对文中人物的心理分析有误。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的阿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要善于抓住作品对该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和作品中的有关叙述文字进行分析。比如,比如阿炳与“我”初次见面时为“我”挡酒,表现出性格中的豪爽和仗义;见到乞讨者总是给钱,心地善良;音像店虽然收入甚微,但依然乐在其中,知足常乐。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比如本题,可以抓住阿炳对“我”、对乞讨者、对林山、对音像店的生意等方面的态度来把握人物形象。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的‘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一般从人物、情节、主题角度考虑。“我”在文中是事件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同时以“我”的所见所想串起文章的内容,贯穿全文,是线索人物;在对待乞讨者的态度上,“我”与“阿炳”的态度形成对比,以“我”的形象来反衬阿炳的形象。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对于人物形象作用题,考生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作答。1.从对人物形象上:烘托突出主人公性格(性格上对比差异)。2.从对主题上:深化主题(次要人物性格与主题间联系)。3.从对情节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站在次要人物角度推动故事发展)。4.烘托气氛的作用。本题中,考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思考作答,同时还要关注第一人称的作用。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篇小说在收入作者的一部小说集时,标题被改为‘拯救’,你认为‘聚宴’和‘拯救’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理由”。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本题是考查小说的标题,属于标题优劣类。应明确答题的角度,可以从情节、形象、主旨、读者以及标题的新颖度上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小说标题类。从题干来看,这属于标题优劣类题目,一般从下面几个角度分析:这个题目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的作用;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某个人物形象;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文章的某个主题;替代的题目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的原因的两个名句是“                  ”。

(2)屈原《离骚》中的“                ”,两句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追求,诗人自己唯独喜欢修身养性。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①梦回:梦醒。②林景熙:好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2.赏析最后两句的表达技巧。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五年,丁母忧。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未几,无遗事。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十七年,升中书左丞。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  

(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B.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C.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D.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指国子监,文中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国子生。

B.博士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属官,与现代的学位“博士”不同。

C.丁忧也称“丁艰”,在古代指遭逢父亲母亲的丧事,丁母忧是指遭逢母亲的丧事。

D.迁在古代可指官职的调动,多指升官,文中涉及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授、擢、升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B.成遵勤于进谏,深受皇上器重。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上要为国家安定而保重圣体,皇上深受感动;上奏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皇上都赞赏接受了。

C.成遵守城有方,颇具组织才能。他在调任武昌路总管时,曾代理行省事务,负责武昌城的防务,因其防御周到,号令严明,江上贼寇始终未敢靠岸。

D.成遵含冤而死,后被昭雪平反。他在任中书左丞时,被皇太子误认为是太平丞相的党羽,后遭人诬告、受审讯,最终被杖责而死,几年后才被昭雪。

4.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

(2)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以及“虚实”的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它们的浪漫风味更浓了,但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实践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际上,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

(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各项中,不能充分体现中国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的一项是(   )

A.少林寺古塔建筑群为纪念寺院历代高僧而建,式样不同,风格各异,是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文物宝库,也是了解我们佛塔建筑特点的胜地。

B.万里长城每段体制相同,在崇山峻岭之巅逶迤飞舞,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使之成为民族伟大活力的象征。

C.北京故宫规划严整,秩序井然,中轴线左右两边形制基本对称,殿宇楼台,高低错落,风貌统一而气势雄浑,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典范。

D.苏州园林极尽变化迂回之手法,虚实相生,高低互现,远近相称,动静相宜,平冈远山,曲院回廊,竹坞曲水,假山奇石,颇具生活意绪。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不是用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恐惧而祈求保护,而是通过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及环境的和谐。

B.《论语》中的“山节藻棁”,汉赋中“金铺玉户”“重轩镂槛”,证明了中国建筑的精致繁富,反映了人们对享受游乐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C.园林摒弃了方正对称、威严庄重,而追求迂回曲折,趣味盎然,其巧妙的造景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沟通,形成更加自由开阔的有机整体。

D.空间变化无穷,时而畅通,时而阻隔,“疑无路”、“又一村”的奇特布局,体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与审美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国建筑的风格虽有所改变,但从秦汉到明清,基本上仍保持和延续着实践理性精神。

B.因为是生活居住的场所,供享受游乐而非祭拜神灵之用,所以中国的建筑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绘画、雕塑作品,能带给人艺术的享受。

C.西方哥特式教堂内高大空阔,凸现的是对上帝的敬畏和膜拜;中国的宫殿建筑则是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严肃,文正,井井有条。

D.曲径通幽的园林,结构对称的屋宇,作为中国不同风格类型的建筑物而存在,以玩赏自由的园林来补足居住整齐的屋宇,在中国建筑中真正体现了儒道互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了,他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