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有_________的感觉。

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__________ 的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原来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看上级脸色,专拣领导爱听的话说,汇报工作时________,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实情少、水分多;现在有所收敛了。

A言不尽意   辞不达意   言不由衷

B言不及义  含糊其辞   言不由衷

C言不及义   辞不达意   言人人殊

D言不尽意   含糊其辞   言人人殊

 

B 【解析】 试题分析:A “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辞不达意”指不能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言不尽意”指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含糊其辞”指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言不由衷”指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言人人殊”说的话个个不同,各人有各人的意见。①中说对诗歌的理解,无论哪种说法总和诗句给人的感受少了什么,所以用“言不尽意”。②说解答诗歌鉴赏题时出现的情况,即不能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故用“辞不达意”。③中一些领导干部专拣领导爱听的话说,所以用“言不由衷”。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状元资本家张謇

张謇,字季直,江苏通州(今南通)人。咸丰三年出生于一个富农兼小商人家庭。16岁考取秀才,但因家道中落辍学,长期以游幕为生。光绪十年(1884)重新致力于科举考试,次年参加乡试,以第二名中举,时称“南元”。其间四次参加部会试不第。二十年(1894)春,42岁的他,奉父命进京参加会试,高中一甲一名,循例授翰林院修撰。

甲午战后,爱国救亡和维新变法的浪潮勃兴,要求独立发展民族近代工业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张謇愤于清廷的“昏聩”,同时又深忧外资于内地设厂,将会导致“尽撤藩篱”“喧宾夺主”的恶果,因此产生“实业救国”的思想。他在光绪二十一年夏为张之洞起草的《条陈立国自强疏》,比较明确地主张:尽速讲求商务、工艺,采取保护政策,各省设立商务局、工政局,提倡招商设局、建立公司,以谋抵制洋货倾销。次年初,张之洞奏派张謇和在籍前国子监祭酒陆润庠分别在通州、苏州设立商务局。张謇与陆润庠分别在南通和苏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与苏纶纱厂,这就是清末流传一时的“状元办厂”的故事。状元不做官却改行办厂,这个现象诚然怪异,但并非偶然。19世纪末,民族工业非常幼弱而又渴望发展。根据历来痛苦的经验,民族工商业者把与官府打交道视若畏途,迫切希望有一种中间力量可以充当他们与官府之间的桥梁。于是,像张謇这样的开明绅士应运而生了。

大生纱厂最初确定是商办,筹集资金十分有限。张謇无可奈何,只得向官府寻求援助,以求解决集资难题。拖到二十四年(1898),大生纱厂才正式在通州城西唐家闸破土动工,次年建成投产。但开工以后需用棉花日多,资金周转更加困难。张謇再次向官府求援,结果碰壁而归;请求另派殷富绅商接办,又未能得到许可。张謇等走投无路,纱厂刚刚开工就准备出让、停产、闭厂,可见幼弱的民族近代工业前景是多么暗淡。幸好这几年华洋机纱已经在通海地区畅销,纱价一直看涨。大生纱厂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而且又可以节省大量长途运费,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总算初步站稳了脚跟。大生纱厂的利润逐年增长,到宣统三年(1911)为止,共获净利370余万两,这就是张謇进一步创办各种企业的本钱。

从光绪二十七年到三十三年(1901-1907),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在他的努力经营下,在辛亥革命前夜出现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

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去努力兴办学堂,而他首先致力于师范教育。光绪二十八年着手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是清未第一所师范学校,同时还创办了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并陆续兴办一批小学和中学。为了给各项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张謇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师范学校的测绘、蚕桑等科发展成为十几所职业学校。

但是好景不长,欧战后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再次使民族工商业陷于凋敝。大生资本集团很快由盛而衰,张謇被迫把全部企业交给债权人江浙财团接办,将近30年苦心经营的企业体系濒于土崩瓦解。

张謇晚年周旋于各派军阀之间,希望结束军阀混战,让民族资本主义有一个得以顺利发展的和平环境。然而,时代的变化不以他的想法为转移,他的这些梦想必然走向幻灭。

1926年8月24日,张謇在南通病故。这年春天,他曾赋长诗以寄孤愤。结尾几句是:“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这不仅是他暮年处境的自我写照,也是整个民族近代工业的真实写照。

张謇常常以企业家之力,办社会化之事,这严重拖累了大生。出殡之日,南通万人空巷,近乎全城民众都赶来为他送行。(摘编自《中国通史》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摘编自百度百科)

②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工作;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为中国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两项是

A.张謇的实业逐年发展壮大是因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节省大量长途运费,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成就大生纱厂,进而形成原始积累。

B有着和上层密切关系的张謇是代表民族工商业者与官府打交道的中间力量,充当了他们与官府之间的桥梁,“状元办厂”出现绝非偶然。

C欧战后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再次使民族工商业陷于凋敝加之军阀混战,苦心经营的企业体系土崩瓦解,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都无法顺利发展。

D张謇常常以企业家之力,办社会化之事,鞠躬尽瘁,努力为国为民,深受国人爱戴,出殡之日,南通万人空巷,近乎全城民众都赶来为他送行。

E从状元到资本家,从官员到教育家,张謇以实业报国,以教育救国,壮丽辉煌的一生弘扬了爱国志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张謇成为近代民族实业家的原因有哪些?

(3)摘自百度的相关链接有什么作用?

(4)你如何理解“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为什么说是他暮年的写照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牛黄

孙万友

牛黄,中药名,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性凉,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定惊。牛黄分多种,有葡萄黄、米碜黄、鸡心黄。最宝贵的为“人头黄”,黄大如人头,价值昂贵。疯癫如狂的患者沏上一杯牛黄茶灌了,当即就可清醒。“人头黄”为稀世珍宝,一般人极少见到。

陈州解三,就曾得到一颗“人头黄"。

解三以宰牛为生,也靠牛黄发财。平常买牛,多买瘦牛。牛胆结石,是永远吃不肥的。有一日,解三购得一头老牛,剥开一看,脏内如黄花盛开,解三第一次目睹“人头黄”,简直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禁失声叫道:“人头黄!”

不料隔墙有耳,被邻家夏二听了去。夏家与解家只一墙之隔,墙上爬满丝瓜秧。夏二搬梯爬墙,把脸匿在丝瓜秧里,一下子看了个清楚。

夏二是个皮货商,往常解三晾晒的牛皮牛鞭,多由他购去再到南阳倒卖。夏二自然知道“人头黄”的价值,回到屋里,怔怔然许久,决定要盗得解三的人头黄。

半夜时分,夏二登梯爬上墙头,用系牢的绳索溜到解家院里。他先静耳听了听动静,然后用尖刀拨门。不料门没栓,他深感不妙,心想可能解三有防,便急忙藏了尖刀,匆匆顺原路而回,躺在床上,心中还在“扑腾”。他很是懊悔自己见财眼开干了愚事,为此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夜,直到黎明前才迷糊过去。不料刚想沉睡,突然听得解三来借梯子。

夏二一听借梯子,大惊失色,心想这解三大概是故意来试探虚实!更可悔的是昨夜只顾害怕,竟忘记把梯子从墙边挪开!为不让解三看出破绽,他急忙披衣穿鞋,想把解三稳在屋里,然后悄悄把梯子挪开,以除解三的疑心。不料他还未下床,却被解三拦住了,说:“二哥你睡你睡!进门时我就看到了梯子,在墙上搭着呢!”

夏二一听此言,如傻了一般,直等解三走了,他还未醒过神来。这一天,夏二如得了重病,心郁如铅,脑际里全是解三的影子。那墙上被绳索勒的痕迹他是否看到了……一连几天,这等问题在夏二脑子里来回翻腾,吃不香睡不宁,双目开始痴呆,偶尔还自言自语,时间一长,夏二失去了理智,开始在满街疯跑。

夏家人很着急,以为夏二患了什么邪症,又求神又烧香,均不济事,最后请来了一名老郎中。老郎中进门并不急于给夏二看病,而细心观察。几天过后,他才对夏家人说:“你们当家的病是心疾所至,一般药物只能顾表而不能治里,眼下只能用人头黄可以根除!只是这人头黄为稀世珍物,一般药店是买不到的!”

不想在一旁自言自语的夏二一听到“人头黄”三字,突然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接道:“解三家有人头黄!解三家有人头黄……”

夏二的妻子为治夫疾,就以试探的心理去解家求要人头黄。谁知解三一听脸色惧白,连连地说:“我没有人头黄!我没有人头黄……”

夏妻失望而归,对老郎中说:“解三说他没有人头黄!”夏二一听怔然如痴,许久了,突然倒头睡去。夏二一睡三天三夜,像达到了某种心理平衡,竟奇迹般地好了。

可是,没过几日,解三竟也疯了,而且比夏二疯得还厉害,到处嚎叫:“我没有人头黄!我没有人头黄……”

解家人急忙请来那老郎中给解三瞧病,老郎中望着解三,让人请来夏二,暗地安排了一番,然后让夏二对懈三说:“你没有人头黄!”

不料解三一听此言,更是惊恐,“忽”地挣脱了老郎中的手,边跑边喊:“我不是不给夏二治病,我压根儿就没人头黄呀!”

老郎中望着疯跑的解三,痛苦地摇摇头,对解家人说:“解师傅的病没救了,没救了!”

夏二觉得很惋惜,想想自己的所为,很是有点儿后怕!

几年以后,解三被冻死野外。解三死后,其子承父业,数年后翻盖新房,扒旧屋的时候,扒出了那个人头黄。解三之子只认得一般牛黄,却不认得人头黄为何物,便求夏二指教。夏二望着那人头黄,面色冰冷,许久了才说:“是一块普通的药草,你留它没用,放我这儿吧!”

解三之子把人头黄送给了夏二。夏二后来用人头黄救了许多人,分文不取,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三十余年,夏二已年近八旬。临终的时候,他唤过家人,从怀里取出那颗人头黄,安排说:“这块药物,只可施舍,不可贪利!”

不料夏二死后,其子夏仲不守诺言,将人头黄卖了,成了方圆几十里的富户。家中子女都因家中富有而不行正道,夏仲最后也因此悬梁自尽。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解三比较聪明,知道瘦牛有牛黄,因此,平常买牛时不买肥牛,靠摘取牛黄出售发财,后来也因牛黄而疯。

B夏二听到解三来借梯子,以为解三已知道自己到他家行窃,一连数日都心郁如铅。良心的不安使他失智发疯。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情节,融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于一体,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D小说构思巧妙,以“牛黄”为线索,通过人物对待人头黄的不同态度,集中呈现了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判。

E解三不肯拿人头黄治夏二,一是不想泄露自己有宝的秘密,招来灾祸;二是知道夏二到自己家偷过人头黄。

(2)开头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夏二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以“牛黄“为题,用意很深。请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方面选择其一,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指出要达到遨游无穷天宇、不再依赖外物的境界,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官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酒楼秋望

华岳【注】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1.这首诗颔联极为精妙,请简要分析。

2.本诗尾联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乌重胤,潞州牙将也。元和中,王承宗叛,王师加讨。潞帅卢从史虽出军,而密与贼通。时神策行营吐突承璀与从史军相近,承璀与重胤谋,缚从史于帐下。是日,重胤戒严,潞军无敢动者。宪宗赏其功,授潞府左司马,迁怀州刺史,兼充河阳三城节度使。会讨淮、蔡,用重胤压境,仍割汝州隶河阳。自王师讨淮西三年,重胤与李光颜掎角相应,大小百余战,以至元济诛。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转司空。蔡将有李端者,过溵河降重胤。其妻为贼束缚于树,脔食至死,将绝,犹呼其夫曰:”善事乌仆射”。其得人心如此。元和十三年,代郑权为横海军节度使。既至镇,上言曰:”臣以河朔能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见。盖刺史失其职,反使镇将领兵事。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所以河朔六十年能拒朝命者,只以夺刺史、县令之职,自作威福故也。臣所管德、棣、景三州,已举公牒,各还刺史职事讫,应在州兵,并令刺史收管。又景州本是弓高县,请却废为县,归化县本是草市,请废县依旧属德州”.诏并从之。由是法制修立,各归名分。及屯军深州,重胤以朝廷制置失宜,贼方凭凌,未可轻进,观望累月。穆宗急于诛叛遂以杜叔良代之以重胤检校司徒兼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召至京师复以本官为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州观察等使。李同捷据沧州,请袭父位,朝廷不从。议者虑狡童拒命,欲以重臣代。乃移镇兗海,加太子太师、平章事,俾兼领沧景节度,仍旧割齐州隶之,盖望不劳师而底定。制出旬日,重胤卒,赠太尉。重胤出自行间,及为长帅,赤心奉上。能与下同甘苦,所至立功,未尝矜伐。而善待宾寮,礼分同至,当时名士,咸愿依之。身殁之日,军士二十余人,皆割股肉以为祭酹,虽古之名将,无以加焉。

(节选自《旧唐书 列传一百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穆宗急于诛叛/遂以杜叔良代之以重胤/检校司徒兼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召至京师/复以本官为/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州观察等使/

B.穆宗急于诛叛/遂以杜叔良代之/以重胤检校司徒/兼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召至京师/复以本官为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州观察等使/

C.穆宗急于诛叛/遂以杜叔良代之以重胤/检校司徒兼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召至京师/复以本官为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州观察等使/

D.穆宗急于诛叛/遂以杜叔良代之/以重胤检校司徒/兼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召至京师/复以本官为/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州观察等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和”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时会更改年号。

B.,意思是调动官职。古代官职表示改任转调的词有:移、调、补、迁等; 表示降级免职的有:罢、免、解、褫等;表示兼职的有:领、摄、权、行等。

C.节度使,唐代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使集军、民、財三政于一身,威权甚重,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D.河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以北地区,在古代又可以表示时间概念,朔日是农历每个月的初一,而晦日是农历每个月的三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乌重胤足智多谋,当朝廷征讨叛军王承宗时,潞州节帅卢从史却暗自勾结叛军,乌重胤与吐突承璀谋划,在军营中活捉了卢从史。

B.乌重胤洞悉形势,向皇帝进言,分析河朔抗拒朝廷命令,是因为剥夺了刺史、县令的职权,而节帅自己作威作福的缘故。

C.乌重胤谨言慎行,在深州时他认为朝廷应该看清形势,不宜操之过急,向穆宗献言献策。

D.乌重胤为人谦和,身居高官却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立下赫赫战功之后,从不自我夸耀,对待宾客僚属,均礼节周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所管德、棣、景三州,已举公牒,各还刺史职事讫,应在州兵,并令刺史收管。

(2)及屯军深州,重胤以朝廷制置失宜,贼方凭凌,未可轻进,观望累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