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陆羽《茶经》是中国最早的的茶学著作,书中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关系,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丈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唐代诗人的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的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而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还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叉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茶于是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 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苏”来提神防睡。“茶苏”是一种将荼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唐宋时,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热,此时,饮茶已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悟”字上。正是在这个“悟”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 “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都与荼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佛家视悟得茶道为一种修身的过程。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要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贯着佛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儒释道的思想和荼学相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茶之为饮,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营造的是一种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选自《中国的茶文化与儒释道》,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最早的茶学著作是《茶经》,其内容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B.礼仪观念深入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中国的茶文化也体现出礼仪的观念。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开始成为普遍的风俗。

C.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 ”的思想。

D.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不仅体现在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还体现在饮茶的量也要适度等方面。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的饮茶已不是解渴、提神、解乏等生理的需要,而是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B.因为茶叶中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同时还符合佛教规诫,因此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

C.茶文化有道家养生的精神,这和作为本草的茶具有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消除心中烦恼的药草特性有很大关系。

D.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与佛结下了缘分,但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它与茶学的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也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B.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从儒家的角度可表现为追求“和”的最高境界:从道家的角度可表现为追求忘记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和养生乐生的精神。

C.佛家把悟得茶道视作修身的过程,只要保持高尚的情操,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就可以统一起来。

D.茶之为饮,既可以营造出和谐稳定、和睦相处的空问,也可以营造出消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

 

1.B 2.A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选项B对应原文是“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选项为“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开始成为普遍的风俗”,“最迟”和“开始”,混淆时间范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选项A对应原文是“唐代诗人的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选项中“不是”“而是”偷换原文的“超越”“着重”,偷换概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选项C对应的原文“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要保持高尚情操”,“保持高尚情操”是“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的必要条件,选项“只要保持高尚的情操,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就可以统一起来”,把必要条件变为充分条件,曲解文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你对此有何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为近几年来我国国民不同阅读方式的调查统计表,阅读后按要求答题。

年份

网上阅读

手机阅读

电子书阅读

纸质阅读

2012年

301%

290%

39%

361%

2013年

314%

318%

40%

328%

2014年

329%

336%

41%

294%

2015年

346%

361%

42%

271%

请简要概括我国国民阅读方式的变化,并就这种变化谈两点看法。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真水无香,大音希声。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不争之争,知足之足”等,都告诫我们,不要刻意去获取功德,       ,刻意地去树碑立言。人生在世,岁月短暂,如果整天满脑子想着去立大德、建伟功、撰巨言,        ,或者总是感叹命运不济,怨天尤人,      

答:①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追求成功是一种态度,让这种态度趋于理性平和而不是虚浮躁动,与驾驭心态的能力紧密相关。                        。因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奢求完美,方可轻松;不迷失自我,才能幸福。一个人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少参透得失的明心。

A人生需要正确的幸福观,在成功时保持本真,在追求中懂得取舍

B人生需要一颗平常心,在成功时保持本真,在追求中懂得取舍

C人生需要一颗平常心,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成功时保持本真

D人生需要正确的幸福观,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成功时保持本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浏览本地的几个教育网站和学校网站,发现各个学校都在大兴博客工程,教研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学生个人博客,应有尽有。

B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农民工逆袭”论调中隐含着农民工阶层和某些职业的歧视和偏见,实属不该。

C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0至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87.1%

D人们把高空坠物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像不定时的炸弹,困扰着市民,严重威胁着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