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B.美食节上,评委们对各路厨师烧的菜浅尝辄止,往往尝一口就能说出好与坏。
C.这位学者以自撰年谱的形式,描绘出大清帝国日薄西山、江河日下的光景,揭露了封建末世官场的黑暗腐朽。
D.王刚强经理要求宾馆全体员工对客人一定要做到举案齐眉,热情周到,提升服务水平,年底五星级必须挂牌。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说:“如果你的歌是从1000首民歌中提炼出来的,那它肯定是精华。”融汇贯通,厚积薄发,这是骆宾王恪守的创作原则。
B.伽西莫多的脸色又黯淡起来了。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
C.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传颂。
D.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置疑 “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栖(qī)息 轻率(shuài) 胚(pī)胎 摩肩接踵(zhǒnɡ)
B.饿莩(fú) 饯别(jiàn) 凝噎(yē) 秦塞(sài)
C.盘踞(jù) 笑靥(yàn) 蘸(zhàn)水 呱(ɡū)呱坠地
D.游隼(sǔn) 贮(zhù)藏 趼(jiǎn)子 悄(qiǎo)无声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② 。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③ 。
主持人:④ ?
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如果你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父母可能会警告你说,① 。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正确。灯光昏暗,你的瞳孔将根据周围的光环境进行自我调整,眼睛不会受到伤害。父母的误解,可能和生活体验有关:当人们在昏暗环境下看书时,眼部持续紧张,很容易感到疲劳,可能出现② 的情况,于是就以为近视与昏暗光线有关,其实,上述症状并不持久,③ ,根本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