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地廉政单位招聘考试,最后一道题问唐太宗是如何治理环境污染的,赋分20分。只有一位考生如实回答“不知道”,考后本以为录取无望,结果却被高分录用了。对此,其他考生不理解。招聘单位说,其实,当年根本就没有环境污染的概念,而且唐太宗也没有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本题的正确答案就是无答案。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侧目。据学者的最新统计,① ,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
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拆旧,是因为旧的文化遗存“挡”住了城市发展的脚步;仿古,则是② 。破与立之间,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下列填入横线处昀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流逝的江水,____;看到再生的小草, ;在寂静的山林里, ;面对暴风雨, 。
①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 ②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
③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 ④会平息烦躁的心情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下列各句中, 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人遇见理论,就想要明白。如果不能完全明白,就不惜穿凿附会,因为这样似乎可通,并自觉新奇可喜。
B.中国需要在国际平台上做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展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西方艺术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管见所及。
C.人们司空见惯了教室里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所以对神舟十号航天员在浩瀚太空中的首次授课都感到特别新奇。
D.面对贩毒手法被公安人员屡屡识破,贩毒团伙的头目气急败坏地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有一天我要想办法把这些毒品成功地运出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秋日三首(其二)
高翥①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②。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①高翥(zhǔ)(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②蛩:蟋蟀。螿(jiāng):蝉。
(1)本诗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为什么?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的后两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渔舟唱晚,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归去来兮辞》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4)《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