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①词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梦中图景?请简要分析。

②词的下阕,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①诗人抓住雪、笳、铁骑等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描绘出一幅莽苍雄阔、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图。 ②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梦醒后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人老心未老,报国的火焰在熊熊燃烧的雄心壮志。 【解析】 (1)试题分析:词人借助雪、笳、铁骑等事物来描绘梦中图景,作答时应对图景加以概括。首先要把词的内容解说出来,再具体说明词的意境特点。 考点:鉴赏表达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冷落的环境,反衬出词人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作答时要指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具体说明如何运用的,包括“用什么反衬什么”以及手法的效果,特别是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考点:鉴赏表达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

屈原列传

《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于治乱,于辞令            娴:擅长。  

B.平其功                      伐:夸耀。  

C.王怒而屈平                  疏:疏远。  

D.道德之广崇                  明:光明。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治乱条贯                  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  

B.①故忧愁幽思作《离骚》      ②信见疑,忠而被谤  

C.①竭忠尽智事其君            ②中述汤武,刺世事  

D.①楚怀王左徒                ②怀王使屈原造宪令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    )。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②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⑤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②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堵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用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着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热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调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1.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的社会关怀,其舆论价值不会受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的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的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中国近五十年来雾日和霾日的变化研究表明,大部分地区雾日的变化并不明显,那么这些所谓的雾天增多了,实际上都是霾天增多。

B.宋代之后,文人写意画的流行对一笔一画的深浅浓淡、参透润化都极为讲究,生宣的独特润墨性深受时人青睐。

C.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D.齐鲁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斑斓多彩的地域文化中的一支,是以先秦时期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以齐鲁两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延续作为主要描述对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在一些大学生制作简历时,多彩色打印,铜版纸印刷,贴艺术照,不惜工本,然而那些华而不实的简历即使投到用人单位也不过是泥牛入海,起不到实际的求职作用。

B.我呸!你是招聘教师,又不是选美,凭什么女的要长得人面桃花,男的要身高一米七五?

C.一个人要勇敢改过,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面对自己的过失,不但不加以改正,甚至闻过则喜,就失去了改过的机会,不能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D.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然而许多人已经在城里住惯了,返回乡村生活,显得积重难返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昨夜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一(甲)青衣,漫步在长安街头。走过十里长街,用指尖轻抚斑驳的城墙,眼前的烟雨都幻化成了朦胧的诗篇,             。醒来,已是月挂中天,窗外的高楼向我陈述美梦一场的无奈。我忽然份外思念故事里的长安,想去看看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梦里长安,若为女子,定是容色倾城,恰似牡丹,娇媚华贵;若为男儿,定是温文如玉,犹如翠竹,风流倜傥。长安之于我,是一处江湖。容许我打马走过十里长街,容许我煮茶一盏坐至天明,亦容许我(乙)半卷诗书但看江湖恩怨。我时常幻想,千年后的长安街头,               ,提一壶酒,满腹惆怅寄寓其中,然后(丙)明月对饮,来一场不醉不归。

1.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漫步     斑驳          B.朦胧    份外  

C幻化     倜傥          D.惆怅    寄寓 

2.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袭     枕     邀     D.身    读    赏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千年来的等待与缠绵向我诉说      是否也会有一个失意之人

B向我诉说着千年来的等待与缠绵    是否有人会失意

C千年来的等待与缠绵向我诉说      是否有人会失意

D向我诉说着千年来的等待与缠绵    是否也会有一个失意之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