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争臣①论 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②于愈:“可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争臣

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行古人之道,天子以为谏议大夫,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愈应之曰:“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忽焉不加喜于其心。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

或曰:“夫阳子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愈应之曰:“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从谏如流之美。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

或曰:“阳子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之深也? ”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能改之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注:①争臣:谏官,指能以直言规劝君主的臣子。争,zhèng,后作“诤”,规劝。②阳城:唐德宗时为谏议大夫。一开始他没有履行劝谏的职责,所以韩愈写本文来促进他。三年后,阳城上书指斥裴延龄的罪恶。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焉不加喜于其心        戚:喜悦

B.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      骨鲠 刚正忠直

C.将使君人者闻其过乎      厌恶

D.何子之深也              过 责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使人不得而知            怯夫慕义,何处不勉

B.将使君人恶闻其过乎      吾二臣皆不欲也  

C.则思修其辞明其道        谨拜表

D.谓其闻能改之也          买五人之头函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阳城上不劝谏君主,下不关心百姓疾苦,不能很好地履行大臣宰相的职责,算不上有道之士,表达了批评指责之意,体现了“在其位,谋其政”的儒家政治思想。

B.作者列举大禹、孔子、墨子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古代圣贤之人并不是只图自己的清高安逸,而是敬天悲人,救济天下,体现了博大的政治胸怀。

C.文末作者为自己辩白,表明批评阳城不是恶意讥刺,根本上是为了阐明道,希望阳城能够改正,成为真正的有道之士,从而表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很具有政论文的现实意义。

D.本文结构独具一格,采取问答形式,层层设问,步步深入,首尾又能相应,有驳斥也有议论,时而犀利时而缓和,在辩论过程中,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4.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自 古 圣 人 贤 士 皆 非 有 求 于 闻 用 也 闵 其 时 之 不 平 得 其 道 不 敢 独 善 其 身 而 必 以 兼 济 天 下 也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

(2)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

 

1.A 2.B 3.A 4.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 5.(1)阳城本来凭着平民身份隐居在草野之间,皇上赞赏他的品行道义,提拔他在这个职位,任谏议大夫一职(官职以为谏议大夫为名)。(以:凭……身份。蓬蒿:草野,民间。嘉:赞赏,赏识。擢:提拔。1点1分,共4分) (2)像您的议论,直率是够直率的了,恐怕有点损害道德并且浪费口舌了吧?(直:直率,正直,耿直。无乃:恐怕,未免。伤:损害。辞:口舌,言语。1点1分,共4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A项“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中的“戚”是“忧愁”的意思。选项中的解释错误。实词的意思要结合句意来理解。由 “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中的“喜”可以推测。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题中由 “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中的“喜”可以推测。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答题关键词“意义”“用法”“不相同”。 答案B。……的人;主语后表示停顿。A项,句末语气词。C项,来,表示目的。D项,表示承接关系。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时参考。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比如题中B项。2.上下文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3.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4.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5.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6.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7.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8.句例推断法。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以上介绍的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A项“不关心百姓疾苦”错误,属于无中生有。“不能很好地履行大臣宰相的职责”错误,原文意思是“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这是大臣宰相者之事,不是阳城应该做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正确断句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解答此题,可以先整体阅读文段,依据上下文推断本句的意思,抓住关键虚词“也”“ 而”。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文段中关键虚词“也”“ 而”断句。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5.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以:凭……身份。蓬蒿:草野,民间。嘉:赞赏,赏识。擢:提拔;(2)直:直率,正直,耿直。无乃:恐怕,未免。伤:损害。辞:口舌,言语。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有人问我:“谏议大夫阳城可以算做有道德的士人吗?他履行古人的道德准则,皇帝任用他为谏议大夫,他担任这个职务已经五年了,看他的品德好像与隐居在野时一样,他难道会因富贵而改变自己的心志吗?”我回答说:“哪里算得上有道德的人呢? 现在阳先生担任职位的时间,不能说不长久了;了解国家的政治得失,不能说不熟悉了;然而他从没有说过一句关系国家政治的话。看待政事的得失,心中一点也没有喜悦或忧愁。有道德的人,难道是这样的吗?” 有人说:“阳城厌恶那些作为臣下却公开揭发君主的过失而为自己求名的人。所以他虽然有进谏和议论,却不让别人知道啊。”我回答说:“在内向君主进谏,在外不使别人知道,这是大臣宰相的事情啊。阳城本来以平民身份隐居在草野之间,皇上赞赏他的品行道义,提拔他在这个职位,任谏议大夫一职(官职以为谏议大夫为名),他实在应该有所行动来尽自己的职守,使全国各地和子孙后代知道朝廷有直言不讳、刚正忠直的臣子,君主有从谏如流的美名。阳城的心思,恐怕将会使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失吧?” 有人说:“阳城不求任用而君主任用了他,他不得已才出来做官,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而不改变,为什么您责备他如此苛刻呢?”韩愈说:“自古以来的圣人贤士,都不是追求名望任用的。他们哀怜世道不太平;懂得圣人的道德学说之后,不敢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一定要使天下民众都受到救济。所以大禹治理洪水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进去看一下,孔子周游列国时连坐席也来不及坐暖就又出门了,而墨翟从不安居一地以至所灶上烟囱不及熏黑就离家了。那两位圣人和一位贤人,难道不懂得自己过安逸生活的快乐吗?实在是敬畏上天的旨意、怜悯人民的困窘啊。上天将圣贤的德才和能力授予这些人,哪里只是让他们自己有余就算了,实在是想通过他们来补充别人的不足啊。” 有人说:“像您的议论,直率是够直率的了,未免有点损害道德并且浪费口舌了吧? ”韩愈说:“君子在官位上,就应准备以身殉职。没有得到官位,就考虑修饰文辞来阐明圣贤之道。我要做的是阐明道理啊。《国语》上说:“只有善人才能够毫无保留地接受批评。”这就是说他听了之后能改正。阳城虽然现在未能达到,难道他将来也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榆木书桌

李汉荣

①看得出来,它上面还有斑斑点点的残漆。数百年前,我的先人曾仔细为它上漆、打蜡。一方柔和的亮光,使这户耕读人家,能随时拂去劳作的倦意,伏案捕捉内心的光线;那幽幽木香,让平淡的日常生活,缭绕着别样的气息。

②后来,漆渐渐磨损、脱落,固执的时光之蝉,终于挣脱蝉衣,鸣叫着向远处飞去,在逐渐黯淡下来的记忆的房间,它笃定地站着,依旧保持着儒雅的姿势。它平淡的容颜,呈现着素朴的木质,也折射着我先人本色的品行。

③我的祖父曾伏在它的上面,我的祖父的祖父都曾伏在它上面,我的先人们一直伏在它的上面,读易读史,诵经诵诗,画春画秋,记人记事,写情写义。当时,画眉在田野点染春泥,燕子在梁上朗诵农谚,鸟儿们远远近近地插嘴,也在旁注着古奥的文字。线装的孔孟偶尔出现残页,于是在桌上被仔细装订。那湿润的呢喃,也被装订在书页里了,古意夹着新意,经声和着鸟声,书香叠着稻香,耕读的日子就有了日上三竿的欢喜。

④有时,疾病和悲苦随秋雨袭来;有时,离散和夭折,兵戈和马蹄,冷不防打断严谨的农历,桌上摊开的祖传方子,就及时做些加减。不大的桌面,望闻问切着广袤民间的病苦,有的减轻了,有的治愈了,而有些暗疾,则像腐殖土一样沉淀下来,催生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秘方和偏方,那是特有的民间异禀和草根智慧。谁能从桌上细密的纹理,取出几百年前疾病的叹息和药草的气息?

⑤此时,我在桌面靠右的一角,看见了一个小小的虫孔,那是一只什么虫儿打凿的工程?蚂蚁?木蜂?钻木虫?装死虫?很可能是装死虫吧。我愿意它就是一只装死虫。那时,榆树还生长在明朝的原野,几个贪玩的孩子轮番爬上榆树,其中有一个就是我的祖先,他爬上来了,坐在枝杈高处,手搭凉棚,眺望村庄的春天,眺望远山的青黛,顺便打量炊烟和人生的去向。就在这时,离他不远的一只虫儿也坐在树的肩膀眺望和打量,眺望葱茏的宇宙,打量榆树的味道。虫儿发现了他,一阵颤栗抽搐之后,它立即假装死过去了。就这样,虫儿躲开了一个顽童,也躲开了可能的伤害,我们可以理解是虫儿礼让了他,礼让高大的“神灵”占据更多的树木和更多的宇宙。但他没有看见这谦卑礼貌的虫儿,他只看见树身上一条静止的暗黑色疤痕。虫儿的机智死亡,使数百年前的那个下午变得异常安静和仁慈,附近庙里的钟声连着响了六下,报告慈航普度,众生平安。

⑥而当我的祖先和他的小伙伴们呼喊着溜下榆树,装死的虫儿立即复活了,它继续它的神圣工程,它连续七天七夜凿啊钻啊,它吃住都在这庄严的工地,它一定要为自己短暂辛苦的一生,打凿一条连接永恒的通道,它一定要用隐秘的艺术手法,记载自己的梦境和心迹。

⑦它以天真的智慧和精细的工艺,终于开凿了一个曲曲折折的时空隧道,把数百年前它的那次冒险经历,把它与孩子们相遇的故事,把原野的阳光、鸟声、草木香气和附近庙里的经声钟声,庄稼地里男人们对唱秧歌的粗犷声音,铁匠铺里叮叮当当锻打农具的声音,老牛寻找牛崽的哞哞声,鸡鸣狗叫的声音,集市传来的叫卖的声音,村口母亲们高一声低一声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以及缭绕在树上的我的祖先衣服和身体的气息,他们用力爬树划在树上的手指印痕,他们坐在树杈上哇啦啦对着远方呼叫的声音——细心的虫儿把这一切都收藏在它开凿的时空隧道里——

⑧此时此刻,我悚然一惊,终于知道,我伏在这古老书桌上,其实一直守在这个洞口,一直在眺望深不可测的时光……

——节选自李汉荣《时光的收藏》,原载《人民日报 》

1.根据开篇两段的内容,概括榆木书桌的特点。

2.根据文意,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那湿润的呢喃,也被装订在书页里了。

(2)虫儿的机智死亡,使数百年前的那个下午变得异常安静和仁慈。

3.作者由眼前的榆木书桌想到了哪些历史场景?赋予了榆木书桌怎样的内涵?

4.第⑦段写道:“细心的虫儿把这一切都收藏在它开凿的时空隧道里。”这样小的虫孔能收藏这一切吗?为什么?

5.本文构思巧妙新颖,匠心独运。试分析作者为什么把收藏时光的主体安排为一只虫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其社会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学院式的中国哲学研究,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耸动效应和扩散力量,天下人皆知有国学,这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中国哲学和国学是什么关系?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处置呢?

当下所说的“国学”,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是对应着“西学”而得名的。在清末,“国学”表达的是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通过整体形式上的中西划界来拒斥作为“本体”的西学。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学院化的形式成为定局,国学研究被纳入到“分而治之”的学科体系当中。现代化的“国学”研究,基本上是用西学的方式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典籍材料。这种书斋化、典籍化、材料化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和现实的生活已经完全脱钩,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固有形式了。所以,“国学”实际上扮演了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化演进的中间角色,是中学向西学看齐的中介形式而已。现代中国哲学研究同样也隐含了内在的双重含义——现代学术与民族传统。“中国哲学”所遵循的是西方式的学术标准和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科目,它的价值立场是中立的;但研究的内容又主要是儒、释、道之经典,这便很难与西方的体系相对应,在价值观上也强烈地表现出“民族性”的特征。近些年来,“中国哲学”的身份性被反复质询,原因就在于其研究范式的过分西化,人们越来越不满意于这种“冰冷”的研究方式,而特别强调所谓“同情的理解”,试图将中国人的生命世界和生活实践植入到相关的理论研究当中去。

这样,具有新的时代意味的“国学”出场,似乎可以补偿原有的中国哲学研究状况的缺憾,强化民族文化的特征,这就部分地形成了新国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对峙。坚持中国哲学作为民族精神之载体的功能,就会批评纯学术立场与中国文化之精神无关,掏空了儒释道本来的精神生命。坚持中国哲学之现代学术立场就会批评前者的主张将价值问题与学术问题混为一谈,将个人感情掺入学术研究。这种分歧反映了中国哲学这一学科的“身份混淆”和“角色分裂”。

那么,要解决中国哲学“双重身份”的困境,是否就干脆彻底回到传统的诸子学、经学的形态中去呢?这恐怕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那样简单,至少“传统方式或所谓的国学研究并不能代替现代以来的中国哲学”,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从历史上看,传统学术是在不断更新变化的,思想与文化的进步靠的是突破与创造,而不是泥古与守旧。就目前的现实而言,中西文化的深度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形而下的器物世界到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哪里没有西方的影子?如果一厢情愿强行剥离两者,这种努力只能是事倍功半甚或徒劳无功的。退一步来讲,国学也不是要回到传统的形态上去,因为从理念到方法都不可能完全去除掉现代化的印记,重要的是需要寻找各自的位置,发挥各自的优势,交互为用,并行不悖,从而形成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合力。

国学的兴起是和价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主要以儒家经典为载体,废弃了经典等于斩断了根脉,造成近代以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漂浮感。要连接上儒家传统的血脉,使其历久弥新,当代的中国哲学研究就不能不认真地对待“新国学”所标志的价值指向。由此,国学义理的诠释较之传统文献整理的工作,对于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来讲,可能显得更为重要。

(选文有删改)

1.对文中“新国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对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国学强化民族文化的特征以期补偿中国哲学研究状况,是造成对峙的原因之一。

B.坚持民族精神立场的一方认为,必须关注中国文化之精神,尊重儒释道本来的精神生命。

C.坚持现代学术立场的一方认为,不应该将个人感情掺入学术研究,反对将价值问题与学术问题混为一谈。

D.对峙的形成,体现了中国哲学这一学科已经“角色分裂”,学术研究与民族精神相互对立,无法融合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之中。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儒释道的内容很难与西方化研究方法相对应,身份性被反复质询,因而人们越来越不满意于这种“冰冷”的研究方式。

B.目前学者更重视中国哲学的价值,普遍认为传统的国学研究不能代替现代以来的中国哲学。

C.现代化的“国学”研究,用西学的方式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典籍材料,呈现书斋化、典籍化、材料化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和现实的生活已经完全脱钩。

D.作者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主要要做好对国学义理的诠释而不是文献整理工作。

3.作者对“彻底回到传统以解决中国哲学‘双重身份’的困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图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E0.tmp.png ../../../../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E1.tmp.png ../../../../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E2.tmp.png ../../../../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E3.tmp.png ../../../../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E4.tmp.jpg

(1)读了这幅图画,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2)给图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任选一种情境为销售员设计一段话语。要求表达得体,符合情境。(各不超过70个字)

2016年9月3日下午,G20峰会开幕前夕。“一群人簇拥着一个外国老人走了进来,胸前都有G20峰会的标牌,我们觉得应该是参会的嘉宾。”杭州武林银泰店男鞋专柜当班的销售员回忆说。逗留了一两分钟后,那位外国老人似乎没有选到满意的鞋子,就离开了专柜去逛了一圈,一会儿他又回到了男鞋区。在专柜营业员的介绍下,他拿起一双棕色皮鞋看了一会儿,试穿了一下,就示意随行人员买下了。事后才知道那位外国老人是巴西总统特梅尔,专柜销售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很激动,她对自己当时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

情境(1):假如营业员已经看出总统对皮鞋很满意,该怎么说?

情境(2):假如营业员已经看出总统对皮鞋不是很满意,该怎么说?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传统人文社科类经典大多着力于揭示人与世界的终极奥旨,字里行间洋溢着个人与人类及宇宙深切的同体感。其中,作为“知识之王”的哲学经典,尤其具有范式意义。它强调主体的自由出场和自我证明,并且有其更犀利的表达。它不以叙述性的描写渲染为满足,而重在反思与究问,并且有时还远胜于科学。                。它提出和究原这些问题,并让你在这种追究中做成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以自己的自由意志来裁量事理,度衡一切。

A.对哲学来说,主要是问题;对科学来说,主要是答案。

B.对哲学来说,主要是答案;对科学来说,主要是问题。

C.对科学来说,主要是答案;对哲学来说,主要是问题。

D.对科学来说,主要是问题;对哲学来说,主要是答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