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2016年4月2日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2016年4月2日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当今世界的人口构成中,肥胖者首次超过羸瘦者。

B.7月24日8时,已经连续奋战15个小时的空降兵顶着高温酷暑赶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野猪湖,继续执行筑坝拦水,稳定野北闸口险情。

C.在里约奥运村阳台上,不同代表队挂上了不同的国旗和地区旗帜,原本看起来一样的公寓楼,立刻变得各具特色,容易辨识。

D.为改善南海海域船舶航行安全保障设施、海上应急救助力量以及船舶溢油反应力量不足的局面,交通运输部自2015年5月起在南海海域开工建设大型多功能灯塔,不断提高南海民用导航助航、应急搜救设施的建设力度。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句式杂糅,删去“据”;B项成分残缺,可改为“执行筑坝拦水任务”;D项搭配不当,“提高”可改为“加大”。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如本题D项搭配不当,“提高”可改为“加大”。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如本题A项句式杂糅,删去“据”。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项是

①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无论是色彩、音符,还是线条、舞步,都能跨越时空的障碍,直指人心,使各民族文化元素     

②当代学者慨叹学子中文程度日低,开出来的药方常说“多读古书”。其实目前学生中文之病已近膏肓,勉强吞咽几丸《孟子》或《史记》,实在是      ,无济于事。

③最新的医改方案要求,合理提高医生的技术性收入,以缓解大医院号源紧张,其他医院      的现象。

A.水乳交融   徒劳无益   门无杂宾

B.浑然天成   徒劳无益   门可罗雀

C.水乳交融   杯水车薪   门可罗雀

D.浑然天成   杯水车薪   门无杂宾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2)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3)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柳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注】①拾翠汀洲:古代妇女喜欢到河滩上拾翠鸟尾羽作装饰品。一说拾翠是采摘香草。②画桡:装饰华美的船桨。

1.对这首作品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说明下了很长时间的雨,雨点逐渐稀疏,但天已近傍晚。为全词营造了迷蒙冷清的气氛

B.“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以“双双”形容鸥鹭,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独,景中有情

C.“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说明词人已到达目的地,听到身边人的谈话声,却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

D.“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回忆过往,嗟叹今夕,词人离愁更浓,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

2.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请结合全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汉兴,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本始中,从军击匈奴。军罢,复为郎。

是时,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前将军韩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莎车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匈奴矣,于是攻劫南道,与歃盟畔汉。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宣帝召见韩增,曰:“贺将军所举得其人。”

永光二年秋,陇西羌人旁种反,诏召奉世等人入议。是时,四方饥馑,朝廷方以为忧,而遭羌变。奉世曰:“羌虏近在境内背畔,不以时诛,亡以威制远蛮。臣愿帅师讨之。”

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到陇西,分屯三处。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书奏,天子大为发兵六万余人,拜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以助焉。奉世上言:“愿得其众,不须烦大将。”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明年二月,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光禄勋如故。其后录功拜爵,下诏曰:“羌虏桀黠,贼害吏民。左将军光禄勋奉世前将兵征讨,斩首八千余级,卤马、牛、羊以万数。赐奉世爵关内侯,食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

后岁余,奉世病卒。居爪牙官前后十年,为折冲宿将,功名次赵充国。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B.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C.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D.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东汉以后为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员。汉代的郎官大多是在贵族子弟中选拔的优秀人才。

B.节,代表朝廷重臣的身份,凡持有节的使者,就代表重臣亲临,可行使权利。如持节分封诸侯、持节出使外国及持节签约议和等。

C.歃,即歃血,古代订盟时的一种仪式。古代举行会盟时饮牲畜的血或者嘴唇上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诚意。

D.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部族,从秦汉时便屡见于史书,五胡之际更是成立一方政权,参与中原的军政角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车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攻杀了汉朝任命的莎车王,背叛汉朝,冯奉世当机立断,在莎车力量强大起来之前平定了这场叛乱。

B.宣帝对冯奉世的表现很满意,所以向举荐冯奉世给朝廷的前将军韩增表示祝贺。

C.永光二年秋天,陇西郡羌族全部反叛,尽管当时朝廷正为天下饥荒而忧虑,冯奉世还是建议朝廷出兵平定叛乱。

D.冯奉世任武将官职前后有十年,是杀敌报国的老将,曾被封为左将军、关内侯。

4.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时,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

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黄永玉:这个老头很有趣

邓宗俊

烟斗和斜戴的贝雷帽,永远是黄永玉的标志。

大师、名士、绅士……这些尊号戴在他头上总像小一号的帽子。

黄永玉一生有很多种奇遇。

生于湘西的黄永玉,少年时代正逢抗日战争,在福建、江西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靠着自学的绘画和木刻,在战乱中求生存。那时半个中国的人几乎都在流亡路上,江湖潦倒、前途未知,倒是给一个少年人的奇遇拉开了序幕。

在泉州,他在一座寺庙游玩摘玉兰花时遇到他最尊敬的丰子恺的老师李叔同;在江西,黄永玉遇到了画三毛的张乐平;在宣传队,蒋经国和蒋方良喊他的外号“蛮牛”;在杭州,他遇到了久仰的大师林风眠;在香港,他遇到了写杂文的知交聂绀弩。他在香港《大公报》用木刻记录新闻,在长城公司写电影剧本,拍过《小城之春》的费穆就趴在他的剧本底稿上死去,上面还留着咳出的血迹。上世纪50年代初他听了表叔沈从文和朋友的劝告,热血沸腾地回到北京,住在大雅宝胡同,邻居正好是李可染、李苦禅、董希文诸先生。文革中,造反学生的皮带抽在背上,他心里数着数,二百四十下,却也把它当奇遇一场。

身处的逆境多了,奇遇也如平常。这个人,他怎么可以穿过这样繁复的时空而保存有孩子般的心神!

黄老头捏着烟斗自己答:“有爱心,恐怕是要紧的。”

黄永玉很勤奋。

他的屋里常挂着几幅未画完的画。哪怕接受采访时,如果有调整拍摄器材、换磁带、打灯光的间隙,他都会跑去画几笔。

黄永玉说:“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日子好了,也不懒。我的画怎样我不管,反正我天天都在画。”

黄永玉现在只做两样事情。一是读书,没一天不读书;二是工作。一时高兴就画画,画完就悔,赶紧画第二幅填补后悔;不停地后悔,不停地画画。

性格方面,同为湘西人的黄永玉与其表叔沈从文截然不同。他说自己表叔的性格“像水一样,很柔顺,永远不会往上爬”。而他年轻时,则是靠“拳头打天下”挺过来的。他的性格让不少人都畏他三分。

1948年,黄永玉的作品随“中华全国木刻协会”赴上海展出。一对年轻的夫妇买下了黄永玉的部分作品,男的叫黄苗子,是国民党财政部的要人,女的叫郁风,是郁达夫的侄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黄永玉一直没有收到稿费,他在好友王琦的陪同下,去南京郁风家上门“收账”,后来两人竟成了好朋友。

2004年夏天,乡亲们对黄永玉说,沱江上游有人开了一家化工厂,污染了水。黄永玉一听,叉起腰:“怎么能这样呢?好,我带几个人去‘搞’他们一下。”居然把人家的办公室给砸了。他说,爱护自然要像讲卫生一样自觉。

在对自己作品的经营上,黄永玉也很讲究原则。画、书法一律以现金交易为准,当场按件论价,铁价不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纠缠讲价,即照原价加一倍,再讲价者驱逐出院!但他卖画所得款项都做了修缮凤凰县内风景名胜、亭阁楼台之用。

(摘自《三峡文学》,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大师、名士、绅士……这些尊号戴在他头上总像小一号的帽子”,意思是说黄永玉人生丰富多彩,是一个有趣的老头,用任何一个身价来为他定位都显得不合适。

B.黄永玉遇到过李叔同、张乐平、林风眠等各种身份的人,说明黄永玉是个喜好结交朋友、经历丰富的人。

C.文革中,造反学生用皮带抽打黄永玉,他却在心里数抽打的次数,说明黄永玉懂得隐忍和自我安慰。

D.沱江上游有人开化工厂污染了水,黄永玉去把人家的办公室给砸了,这说明黄永玉处理问题不讲策略,只会蛮干。

E.黄永玉买自己的画和书法作品时毫不让价,却把得来的钱都用作修缮凤凰县内风景名胜、亭阁楼台之用,可见黄永玉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

2.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身处的逆境多了,奇遇也如平常”这句话的理解。

3.黄永玉是一个“有趣的老头”,他的“有趣”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