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个平静的大海边,住着一个老渔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个平静的大海边,住着一个老渔人,他每天在海边打鱼,他从没有到过外面任何地方,但他生活得很快乐。他说:“这个地方挺美,适合我生活。”

有个亿万富翁,一生经历坎坷,在商界打拼几十年,到过世界上许多的地方。最后,他选择了这个海边,打算在此度过余生,他说这里有别处没有的宁静、安详和自由。

两个老人在海边相遇了。

有人说,亿万富翁追求一生,最终就是为了这个,那他还不如那个老渔人呢。也有人说,他一生毕竟经历过。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属于自己的那片海 请不要再为那一生沉默在深海的游鱼无法领略地上的鸟语花香而失落,或许鱼儿有他们自己的悠然、恬静。 请不要再为那一世奔波在碧空的雄鹰错过了多少枝间的静默悠然而惋惜,或许雄鹰有他们自己的雄心壮志。 游鱼有游鱼的乐趣,雄鹰有雄鹰的追求,而我们的人生,亦有属于自己的那片海。正如渔人与富翁,他们有自己把握生活的小船寻找着自己的那片海,尽管走过的路不同,可又有谁能否定他们走过的? 犹记当年那沉醉在风中的柳树静静地守在破旧草屋旁边,一如屋中那位醉意未尽的五柳先生坚守着那片瓜果飘香的土地一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多少个日夜,陶渊明始终坚守着他的土地不曾离开。屋外热闹喧嚣,屋内宁静悠然。多少个文人墨客走上金碧辉煌的金銮殿,踏进了红尘的世俗,或努力过,许奋斗过,忙碌着……然而,那个志在田园的五柳农夫仍没有动摇过,许是诗人的酒太美了,为何诗人的酒杯拿起却放不下?历史过去,或有许多人在名利上留下了传世的名字,而如今回首,我们依旧怀念的还有那个背着锄头的老翁手中拿着几枝开得正艳的菊花悠然地望着南山。 犹记当年那个“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诗仙!诗人本是芙蓉花,朴实自然的花朵大概本就属于青山绿水吧!可那又如何?诗人不也一样大方地进入宫廷吗?令贵妃研墨,力士脱靴,诗人也曾在纷杂的官场之中忙碌过,为自己的追求奋斗过。他也曾以一颗炽诚的心为国而忧,为国而奔走。在历尽繁华后,诗人终是倚卧在那微风拂过的沉香亭遥望天边的明月,细数那满布天边的繁星。典雅的芙蓉花终是回归到了青山绿水之中。历经时间的淘洗,今日的我们再度回望诗人的风采,在感其浪漫的感情之余亦忘不了诗人曾奋斗过,追求过。 辽阔的大地给了人生无数片海洋,然而上天也给了每个人一颗跳动的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无论前方遇见的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力以自己的心把握生命的桨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海洋。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作的前提是一定要吃透材料,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涵,进而审清题意、准确立意。这个故事提到了两个老人——一个老渔人和一个亿万富翁,从表面上看他们的人生结局是一样的,都选择了海边的宁静、安详和自由的生活,其实他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历程,基本上构成了一种对比关系。那材料对这两种人生态度的褒贬究竟是怎样的呢?关键在于材料末尾的两句话,其中一句“有人说,亿万富翁追求一生,最终就是为了这个,那他还不如那个老渔人呢”显然是在否定亿万富翁的人生道路,但结尾一句“也有人说,他一生毕竟经历过”可谓峰回路转,稍加思索,不难发现材料对亿万富翁的“经历”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很简单。如何全须理解材料,从而确定合适的立意最关键。材料中两位老人有不同的生命阅历,最后殊途同归,这引起了人们不同的评价。而出题者的目的正是让写作者谈谈自己对两位老人人生态度的看法。把握到这一点,立意就会切合材料,不会出现断章取义的失误了。他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历程,基本上构成了一种对比关系。材料对这两种人生态度的褒贬究竟是怎样的呢?关键在于材料末尾的两句话,对亿万富翁的“经历”是持肯定态度的。可以从如下角度立意:可以肯定和赞赏亿万富翁一生坎坷的经历。可以辩证地看待平静和坎坷之间的关系,其实平静和坎坷之间是不矛盾且有联系的,如看破官场尔虞我诈的陶渊明归耕乡里,过上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恬淡宁静的生活;历经仕途磨难的苏轼高唱“一蓑烟雨任平生”,希望能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退隐于江湖。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面五个句子改写为一个长的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

文学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

文学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小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上阕“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作赏析。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表达的情感。

 

查看答案

填写下面古诗文空缺的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如娇》)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赠医者汤伯高序

【元】揭傒斯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

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

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若虚名棪。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

(选自《揭傒斯全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一入口不效,即       屏:摒弃。

B.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       容:容纳。

C.被重刑厚罚而不怨         恚:怨恨。

D.其治以脉,不以           证:症状。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B.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B.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显著,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

C.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而精湛,但他为人谦逊,从不自我夸耀,其医风受到作者的赞赏。

D.作者写这篇序是因为担忧巫祸不除,医道不明,无人挽救百姓的生命。希望世上的医生都像若虚、伯高,民众都像“吾里之人”信医不信巫。

4.把第三大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1942年5月,日本军队发动浙赣会战,战火再次延烧到了江西境内。6月中旬,位于赣中泰和杏岭的国立中正大学校园内,大学教授姚名达与在校学生一起组成战地服务团,怀抱着“爱国岂敢后人”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群平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的书生,在7月7日与日军短兵相接于新干石口村时,充分展现出了中国文人的坚强与勇敢。团长姚名达身先士卒,率领团员奋勇杀敌。最终,姚名达与另一名团员吴昌达,不幸以身殉国。

1905年出生的姚名达,以身殉国时年仅38岁,无怪乎吴其昌、顾颉刚等昔日同窗师友无不感到突然与惋惜。姚名达去世时,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协助导师梁启超记录整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增补胡适的《章实斋年谱》,以及自著的《刘宗周年谱》《邵念鲁年谱》《朱筠年谱》《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等等。从学术的发展看,从来就是可以有天才的科学家,天才的文学家,却不可能有天才的史学家的。对于需要长期积累沉潜的文科教授而言,38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学术年纪。而根据王咨臣先生的整理,姚名达实际上也已经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作出了宏大的规划,他计划要完成《中国史学丛书》l2种,《史家传谱丛书》11种,《史法学丛书》21种等著作。其中,完成一部《中国史学史》是姚名达甫入清华便立下的宏伟志愿。即便是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之后,他也还是坚持,只有这部《中国史学史》才称得上不朽。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1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一直未能出版,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皆扼腕叹息不已。

如果不是1932年的那场炮火,姚名达的这部《中国史学史》本来是有可能完成的。1929年3月,姚名达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除了办公时间以外,他仍旧于清晨深夜,继续史学史的研究,除了陆续发表一些论文和著作外,还积累了许多零零碎碎的小纸片,“上面有许多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得到的史料,委实有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还有我自己对于史学史上的各种思想,自信亦有些独到之处,也记在小纸片上。说来真很痛心,不料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两日被倭寇把它和我的家庭完全炸毁了。"突然降临的炮火,不仅毁了他的家,而且也给了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的姚名达巨大的打击。

在伦理学上有过一个经典的问题:爱因斯坦正在写他的相对论,但是隔壁有一场火灾,邻居有个又老又丑、行将就木的老太太需要救护,爱因斯坦到底是救还是不救?每一个人对这个的回答是不一样的。但按照康德的哲学回答,爱因斯坦就是要去救,这才能显示出绝对命令,显示出人的高贵。姚名达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而且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选择。

1932年的2月8日,在无桌无椅的困境下,姚名达写信给胡适:“我军若败,不容我们再作纸上工夫,我打算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我军若胜,外交必有转机,百业当可逐渐发达,我打算仍旧作史学的研究。”1933年,姚名达与第一任妻子黄心勉在上海办起了《女子月刊》,拿来做喊醒妇女的播音机。1937年8月,姚名达与妻子巴怡南一起,将他们订婚的戒指捐赠出来,并呼吁全国妇女将饰物捐赠给国家,以增加抗战实力,“用整个民族的力量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以致命的打击”。1942年7月,在樟树抗战前线,面对旁人的劝阻,姚名达毅然决然地答道:“唯有能致力抗战,方能胜任建国,若徒有才力而无热血者,比比皆然,又乌睹其为用耶?”如此一步一步地,姚名达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才是真正最高的哲学问题!那才是一个性情人应该做的事情!

1946年,历经劫难的清华大学重返北平,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抗战期间牺牲的清华校友姚名达等人,誉其“皆足名垂清华史,实亦母校之光"。2002年,雷洁琼亲笔题词,称赞姚名达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现在重新回眸这位走向抗日战场的教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姚名达的自我选择,也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精神的传承,更是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姚名达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期间,在办公时间以外,还继续史学史的研究,并且将自己对史学史上的各种有独到之处的思想,记在了小纸片上。

B1946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姚名达等清华校友,这是因为姚名达是清华大学校友中唯一为国捐躯的教授。

C.姚名达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到了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可惜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两日被倭寇全炸毁了,否则姚名达依靠这些宝贝也一定发达了。

D.姚名达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但是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他改变了初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不影响他的伟大。

E.战地服务团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与姚名达心怀爱国的豪情壮志,并且与学生在一起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是分不开的。

2.姚名达的去世让昔日同窗师友感到突然与惋惜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文中提到伦理学上的一个经典问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4.姚名达被称为“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