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 名
梁晓声
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子诚是我以前的学生,关系近好。今年清明后,约我去他老家西南某山区的茶村玩。 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近一米七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八十三还采茶!”
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为成分问题,回村务农。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各村“说春”。 “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她丈夫以唱代说,出口成章。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的家卖到了仅剩自已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乡亲们过意不去,说她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最重要。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儿子病故,媳妇带着孙子改嫁。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 “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可怎么活呢?”
“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
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办法是很好,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认养她的那位副县长,明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五毒俱全,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人家采茶,一天也就挣个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啊!”我一时失语。
“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也不知道的样子,仍然省吃俭用,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
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
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我不禁再次失语,竟至于,羞愧极了。
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的什么圣地。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
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
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她,那个……我的意思是……明白我在问什么吗?……”
我这个一向要求学生对人说话起码表意明白的教师,那一时刻语无伦次。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清名……
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今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
我之羞愧,因亦如此……
(选自作者同题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因为学生子诚的原因,“我”得以到达风光旖旎的西南茶庄,见到了年迈的徐阿婆,听到了有关阿婆的一些事情,对阿婆遭遇表达了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感伤。
B.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形象地描写了徐阿婆的肖像、动作及语言,塑造了一位真实可感的农村老妪的形象。
C.小说以“清名”为题,一方面是对徐阿婆两次清名情节的高度概括,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凸显主题的作用,一个“清”字贯穿全篇。
D.文中写“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一句蕴涵有关方面对认真的阿婆的钦佩之情,暗含作者对社会现状深深的思考。
E.阿婆的丈夫靠“说春”换得小米,却被认定搞迷信活动。本属冤屈之事,但阿婆坚持变卖家产还米,她看中清名的性格让人敬佩。
2. 联系文章内容,试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文中的“我”由一再看见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的形象,联想到了“朝圣者”与“独行侠”。对此,有人认为自然合理,也有人认为矫情做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 代 儒 宗 马 一 浮
郭继民
学者刘梦溪曾以“高人逸士”评价马一浮。马一浮幼年时的“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的诗句似乎预示了其高人的走向。
马一浮幼年时即智慧过人。初始随母亲学文,母丧后他的父亲请名仕郑举人来教。后举人辞馆,理由是这孩子才智超老师。父亲从此不再延师,听任自学。马一浮一生阅书无数,且过目不忘,被喻为中国20世纪的“读书种子”。李叔同说:“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假定有一个人,生出来就读书,而且每天读两本,而且读了就会背诵,读到马先生的年纪,所读的还不及马先生的多。”
青年马一浮在赴美期间,广泛涉猎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哲学、社会学等著作。后转赴日本学习日文和德文,并携德文版《资本论》回国。据资料显示,马一浮是将《资本论》原版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中国当时的世界地位及西方人对中国的歧视促其写下了“沦海飘零国恨多”“国命真如秋后草”的诗句并最终东归。回国后,马一浮依旧热衷西学,翻译了《堂吉诃德》《政治罪恶论》等著作。自1906年起,他正式转向国学,并在广化寺潜心读书。三年内,他读完了36400余册的“四库全书”,并做了大量笔记,为其日后的国学研究夯实了基础。
马一浮的诗歌造诣极高,从11岁的神童诗到临终的绝笔诗,皆融入其性情与学问。他11岁即能依题限韵作出好诗。临终作《拟告别亲友》诗虽短短四十言,但集儒、释、道为一体,诗歌情感真挚,非有真性情者不能作出。熊十力早年曾评价说:“马一浮的学问,能百家之奥。其特别之表现在诗,后人能读者几乎等于零。”
马一浮的书法亦精纯,他擅长草书,精于篆隶,风格凝练,法度谨严。书法家沙孟海曾说:“展玩马先生遗墨,可以全面了解他对历史碑帖服习之精到,体会之深刻,见解之卓越,鉴别之审谛,今世无第二人。”除精通书法外,马一浮亦精于篆刻艺术,通于画理。沙孟海评价其印风:“朴茂高雅,纯用汉法……古意新姿,韵味无穷。”至于绘事,马一浮虽少践行,但也提出了卓然洞见。他认为,绘事需要有两种准备:一是对艺术史的考察,二是对艺术理论的理解。作为“游于艺”的绘事最终应“归于仁”,以达到“以胸中至美至善之理想,改正现实之丑恶。”
1907年他曾表达了这样的心愿:“欲为儒宗,著秦汉以来学术之流派;为文宗,记羲画以降文艺之盛衰。”自此之后,他以传承儒学、“续接圣贤血脉”为己任,不为时局、世俗所动,终成一代醇儒。梁漱溟评价他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蔡元培曾请马一浮去北京大学任教,因不同意北大反孔、废经的教学理念,马一浮婉拒之。抗战期间,他为了保留一点儒家的种子,以传统儒家礼教的模式创办了一所书院——复性书院。他提倡精英教育,纯然以求学问道、传承圣贤血脉为目的,并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因此“谋职”或就业。此主张与熊十力产生了分歧。马一浮研儒,不在于义理,而在于复“性”。马一浮尝言,“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可谓其志坚性醇的体现。
马一浮认为,儒学的真谛在于“指归”自己,他真切指出:圣贤唯有指归自己一路是真血脉。真儒者在于切身践行居敬存诚、涵养察识的功夫,而不在于言说。如果学人不能实下工夫、自治病痛、向上提持、自显性德的生命进路,那么多学何益,多说何益?
他的学术要旨就是“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他认为,“六艺皆史”的主张“流毒天下,误尽苍生”,“学者须知,六艺本是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的。”若把六经堪称史学甚至是考据学,那么心性之学就将蜕变,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马一浮所说的“统摄”,指融会贯通之义,它不仅仅是发生于六艺之间,即所谓《易》统《礼》《乐》,《春秋》统《诗》、《书》等,而且六艺还可以统摄西学。“西方哲学所说的真、善、美,皆包含在六艺之中。《诗》是至善,《礼》、《乐》是至美。《春秋》是至真……若是西方有圣人出,行出来也是这个六艺之道,但是名言不同而已”。虽然其观点值得商榷,然而,他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马一浮终生追求并践行《易经》中“语默动静,贞夫一也”的境界,纵观其洁净精微的人生历程,他已进入化境之中,正可谓:“性醇智商,道深行逸。默然不说,其声如雷。斯人已逝,精义常存。一代宗师,千古国粹。”
(选自《社会科学报》,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梁漱溟认为马一浮是儒学界的“宗主”,与马一浮精通诗歌、绘画、书法以及在纷扰世俗、动荡时局中志坚性醇的表现不无关系。
B.马一浮启蒙早,幼年跟着母亲学文,才智极高,以至于后来他父亲请来的郑举人也辞馆不教,父亲也不延师。
C.精通艺术和儒学的马一浮曾将二者联系起来,他认为绘事最终应归于仁,达到心中的至美至善之理想,改正现实的丑恶。
D.马一浮对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肯定,提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认为六艺之间有统摄关系,西学也合乎六艺之道,作者肯定了他的态度。
2.文章是通过什么手法介绍马一浮的“儒学主张”的,这些主张包括哪些内容?
3.材料多处引用他人对马一浮的评价有何作用?请举例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五四”以后,西风狂飙。随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自然成了众矢之的。礼教从古代文化价值体系的高处跌落下来,变成抬不起头的概念。时至今日,一提到“礼教”,似乎就意味着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是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唯恐避之不及;但说起“礼仪”,人们却并不反感。
“礼仪”源自典籍《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礼教”,其原义就是礼仪的教育。然而,在今天的汉语语义场中,礼仪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而礼教则成了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礼教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造成了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时的尴尬。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礼乐教化人心本来是礼教的核心内容,自现代以来,却长期无法名正言顺。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这里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也就是学习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比如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
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了一本浅易的韵文读物——《弟子规》。这本久已不闻的小册子,近几年重新兴起,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斥之者以为它所宣扬的是愚忠愚孝的腐朽礼教,这泛起的沉渣必将毒害儿童的健康成长。比如,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里只有子女单方面对父母的义务,没有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这太不公平!
看来,反对者们恐怕存在一个很重要的误解。在古代,中国人一般都是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的。因此,一个男子的身份可以同时是儿子、父亲、丈夫、领导、下属和朋友。若强调这位男子作为儿子的义务,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另外,就“父慈子孝”的伦理要求而言,对成人的要求其实比小孩子高得多。
很多人都认为,受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孩子至今仍接受着既多又严的规矩和纪律的教育,丧失了自由之个性;西方则没有礼教,孩子们没有束缚,比较自由任性。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阶层相对固化的西方,“礼不下庶人”,贫民阶层在礼仪和规则的教育上确实比较随意;但精英阶层的孩子都必须接受非常正规而严格的训练。无论是在知识能力的学习上,还是在礼仪规范的训练上,英美那些优质私立中小学的要求都远远高于贫民区的公立中小学。为培养出懂礼仪、有修养的绅士或淑女,英国的不少私立中小学甚至现在仍保留着传统的体罚制度。
今天,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教,当然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的具体内容,总是要与时俱进,跟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但是,礼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重”,则是普遍和永恒的。
选自《光明日报》钱翰的文章,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四”以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开始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因此广受批判。
B.“礼教”的本义就是礼仪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以礼乐教化人心,但近现代以来,却逐渐被国人误解,成了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
C.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礼教早已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沉渣”。
D.作者认为,朱熹所说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即教会学生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基本礼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礼仪”源自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与“礼教”的境遇大不相同,至今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毫无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等令人反感的因素。
B.《弟子规》是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出来的一本韵文读物。
C.近几年,《弟子规》重新兴起,但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人认为此书宣扬愚忠愚孝,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
D.在中国,古人一般会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当强调某人作为某一身份的义务时,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教”不应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作者有为“礼教”正名之意。名正言顺,有利于今天的国人更好地传承我国古代的礼仪教育。
B.实际上,西方精英阶层十分重视礼仪和规则方面的教育,他们的孩子必须得接受非常正规而严格的训练,但贫民阶层对礼仪和规则的教育却显得比较随意。
C.虽然礼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时代和社会里会有所不同,但是礼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重——是一致的。
D.今天,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教,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但礼教的内容应以传统经典为凭借,并兼顾中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在远行途中遇到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这样,我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效应”是指在有限环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之间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多用于对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有人用下面两组图来解释“破窗效应”。请你描述图画内容,并写出“破窗效应”给我们的启示。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对于我们居住的城市来说,树必不可少,这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街道的颜值。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在城市里艰难打拼着生存的人一样, ① :越发狭窄的生存空间、贫瘠的土地,以及各种腐蚀性的化学制剂。但你要记住的是, ② 。研究人员发现,在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树木十分有效地吸收烟尘颗粒,帮助人们远离哮喘;树木的阻挡也有效减少了致癌紫外线的辐射量。稠密的城市正在不断放大每一棵树的价值:一棵麻栗树或一棵成熟的枫树, ③ ,享受一片阴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