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读书,真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充实具体。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3.书写工整。书写潦草者,扣除书写分1——3分。
模仿《母亲》,以“老师”或“父亲”为对象写一首短诗。注意:形式及押韵。
母亲
我寒冷,母亲给我温暖的怀抱
我伤心,母亲给我甜蜜的微笑
我在温暖和甜蜜间奔驰
生活哪有萧条?
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1)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2)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雨巷》)
(3)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 长沙》)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
晓 行①
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
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②五更。
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汉阳入帝都途中作。②折:萦绕。
1.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第二联“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文言文阅读(二)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选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1.下列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谢:谢罪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曾:竟
C.太后之色少解 少:稍稍、略微
D.恣君之所使之 恣:肆意
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B.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C.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D.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课文写的是历史事件,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行动和对话,形象地揭示了人物内心变化的发展过程。
B.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 而是避其锋芒,转移话题,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从头到尾都只字不提。
C.赵太后作为一国之主,她掌握着赵国的最高领导权。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她急忙向齐国求救,希望齐国能够帮助她度过危机,说明她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和魄力。
D.触龙之所以能劝说成功,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外,还在于他深切地了解对方的心理;另一方面,也由于他立论的正确,确实是出于为国家的真诚,确实是为长安君作长远打算。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2)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文言文阅读(一)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选自《战国策•燕策》 )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诚能得樊将军首 诚:如果
B.自引而起,绝袖 绝:断
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最终
D.轲自知事不就 就:完成,成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秦王还柱而走 因人之力而敝之
B.而乃以手共搏之 以其无礼于晋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是寡人之过也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