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各题 ①卫恒《四体书势》讲:“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各

①卫恒《四体书势》讲:“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以自然鸟兽外在紧张的动态形式特征来描绘书法。其语义是强调说明内在的“势”与内在的节奏。

②书法中对于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都不能偏重一面,比如为了“燥”的效果而简单的使用渴笔或特殊的墨。书法的用笔及形态表现要燥中有润、润中有燥是非常清楚的,看起来干炼秋风的线条、用笔,却又有润泽如春的感觉,方能入妙。概括地从表象、形式的层面谈及燥与润、迟与速、疾与涩的对立统一关系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书法只从这些表象和形式入手,从我们古代书论来讲,必然不是一个最好的路径。因为我们中国艺术的本质,包括书法,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追求,它的节奏感也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节奏感,而是内在心灵的蕴藉,是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中间,一种生命的反应。这种生命的反应跟人的情绪、情感、潜在的理性知识以及对某一问题独特的领会角度有关,其直觉和理性都在起作用,是一种整体的呈现。这样的东西不是在形式的节奏上把握就能达到的,而需要艺术家具有良好的修养、特别的情愫、内在的资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感觉世界,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像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的问题,是人的内在情性的培植与外在的艺术形式如何契合的问题。

③在书法与绘画中,我们讲“意在笔先”,有人讲书法是一种纯形式艺术,德国音乐学家汉斯力克讲音乐是一种纯形式的艺术,音乐本身是没有感情的,音乐节奏本身也不是感情。但节奏背后必然要受感情、知识、理性的左右。所以,“翰逸神飞”必要“神融笔畅”,神融是关键,孙过庭讲“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不是玄虚的东西,它要求必须有非常大的气度,像弘一法师早年与晚年的书法有很大的不同,绝非简单的形式感的变化问题,而是另外的哲学、思想、情感对他的影响,造成了他书法风格的变化。虽然书法被有些学人称为“形式之艺术”,但书法不能导向“技”的方面。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最典型的表征形式,正因为它是“写意的”中国艺术的最典型的表达,它代表中国艺术的特点,不在于它的线条,而在于它重视情性。

④书法不是形式之艺术,而是“表现”之艺术。从这方面来讲,例如黄庭坚的书法就有极高的价值。黄庭坚若没在“苏氏集团”中的悠游,没有他对道禅哲学的领会,他书法风格的独特面貌也不会出现。

⑤书法当观“韵”, 韵不是形式感的问题,还是内在情性的东西。所以“意在笔先”、“书在写意”还是中国艺术的本质,中国书法体现中国艺术的特征也是在这里。

1.请简要概述第2段的论述层次。

2.第3段中写到“弘一法师”,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请结合文章,阐释“书法不是形式之艺术,而是‘表现’之艺术”的内涵。

 

1.首先,提出书法中的对立统一不能只从表象和形式入手的观点;其次,阐释书法是一种生命的反应,需要艺术家有良好的内在的性情;最后,指出书法中的对立统一是人内 在性情的培植与外在艺术形式的契合。(每点2分) 2.①对比论证,作者认为弘一法师书法变化的原因不是简单形式感的变化,而是哲学、思想、情感的影响,与本段开头汉斯力克等人认为艺术是纯形式的观点形成对比,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②举例论证,通过弘一法师书法风格变化的原因来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书法不在于它的线条,而是在于它重视情性。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神融是关键”,引出下文的观点“书法是写意的,重视性情的”。逻辑严密,说服力强。(每点2分) 3.①书法的形式指的是表象的用笔、线条、形态、节奏,但书法的本质不是这些形式上的追求,不是不带感情的技。②书法是写意的,有气韵的。③书法是内在心灵的蕴藉,一种生命的反应,是内在性情的表现,因而是“表现”艺术。(每点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分析文章层次,要先看文中有几句话,然后把表示同一意思、阐释同一问题的句子分为一层,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概括即可。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考虑。结构上的作用,要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内容上的作用,要考虑与文章描写对象的关系、与文章主旨的关系。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书法不是形式之艺术,而是‘表现’之艺术”解释“形式”“表现”的具体内涵,书法是内在心灵的蕴藉,一种生命的反应,故是表现的艺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各题。

清凉古道

张恨水

①有人这样估计:东亚的大都市,如上海、汉口、天津、北平、香港、广州、南京、东京、大孤、名古屋、神户,恐怕都要在这次太平洋战争里毁灭。这不是杞忧,趋势难免如此,这就让我们想到这多灾多难的南京,每遇二三百年就要遭回浩劫,真可慨叹。

②我居住在南京的时候,常喜欢一个人跑到废墟变成菜园竹林的所在,探寻遗迹。最让人不胜徘徊的,要算是汉中门到仪风门去的那条清凉古道。这条路经过清凉山下,长约十五华里,始终是静悄悄地躺在人迹稀疏、市尘不到的地方。路两旁有的是乱草遮盖的黄土小山,有的是零落的一丛小树林,还有一片菜园,夹了几丛竹林之间,有几户人家住着矮小得可怜的房舍。这些人家用乱砖堆砌着墙,不抹一点石灰和黄土,充分表现了一种残破的样子。薄薄的瓦盖着屋顶,手可模到屋檐。屋角上有一口没有圈的井,一棵没有树叶的老树,挂了些枯藤,陪衬出极端的萧条景象,这就想不到是繁华的首都所在了。三牌楼附近,是较为繁华的一段,街道的后面。簇拥了二三十株大柳树,一条小小的溪水,将新的都市和废墟分开来。在清凉古道上,可以听到中山北路的车马奔驰声,想不到一望之遥,是那样热闹。同时,在中山北路坐着别克小坐车的人,他也不会想到,菜圃树林那边,是一片荒凉世界。

是一个冬天,太阳黄黄的,没有风。我为花瓶子里的腊梅、天竹修整完了,曾向这清凉古道走去。鹅卵石铺着的人行古道,两边都是菜圃和浅水池塘,夹着路的是小树和短篱笆,十足的乡村风光。路上有三五个挑鲜菜的农民经过,有一阵菜香迎人。后面稍远,一个白胡老人;骑着一头灰色的小毛驴,得得而来,驴颈子上一串兜铃响着。他们过去了,又一切归于岑寂。向南行,到了一丛落了叶的小树林旁,在路边有二三户农家的矮矮的房屋,半掩了门。有个老太婆,坐在屋檐下晒太阳。我想,这是南京的奇迹呵!走过这户,是土山横断了去路,裂口上有个没顶的城门洞的遗址。山岩上有块石碑,大书三个楷书字:“虎踞关”。石碑下有两棵高与人齐的小树,是这里唯一的点缀。我站在这里,真有点怔怔然了。

④在明人的笔记上,常看到“虎踞关”这个名字,似乎是当年南都一个南北通衢的锁钥。可以料想当年到这里行人车马的拥挤,也可以遥思到两旁商店的繁华,于今却是被人遗忘的一个角落了。南京另一角落的景象,实在是不能估计的血和泪,而六朝金粉就往往把这血泪冲淡了。

⑤回到开首那儿句话,东亚大都市,有许多处要被毁灭,这次在抗战时期,南京遭受日寇的侵占与洗劫,也不知昔日繁华的南京,又有哪几条大街,变成清凉古道了。

(原载1945年月1月23日重庆《新民报》)

1.本文题目是“清凉古道”,简要说明作者这样命题的用意。

2.本文第3段画线部分写景,请赏析其表达特色。

3.本文处处对比映衬,说说都有哪些描写构成对比映衬的关系。

4.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抒发什么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山顶千门次第开。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2)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西厢记》)

(4)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诗经·邶风·击鼓》)

(5)                 ,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6)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7) 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京口月夕书怀

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注】诗人家在温州平阳,本诗是他旅居镇江之作。

(1) 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2) 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书怀”的内容。

(3) 请简要赏析尾联“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

周君墓志铭

归有光

君以嘉靖某年月日卒。先是其子诗试礼部下第还。会大司成奏言“监学法久坏天下士云会京师一旦不为有司所录往往去居家自便;六馆几空,非所以为太平之观。乞下所在长吏敦遣至京,修舍法以几化成之效,有不如诏者,罪之。”制曰“可。”于是诗在南雍,间岁不归,不见君之殁。

君之配先十年卒。诗与其弟谏、训、谟启攒与君合葬于县郭外小虞浦之原请铭于余泣且言曰“先人少遭闵凶孤露无依寄于吾外家。与先妣誓志自立。从里师学无所成;为农贾又不能就。已而入县书狱。诗时为童子县令见其文而爱之以是待吾先人不与他从事比。然其教子不为一切优游而已。先妣独严迫不少假。尝曰‘吾为生良苦汝宜自勉。吾见某某皆以贫贱发迹。汝能自立无忘吾言。’先妣寻卒。先人井臼之事身自为之。前此不问也。盖不欲使儿辈与闻惧用志之分。诗所与游者年皆与先人若先人益和光如己友。盖游吾父子间者欢然无间也。念吾祖之蚤殁每祭辄潸然泪下。叹处世之难不敢少自宴逸。诗获举于乡始用自适。而诗方卒业太学待试于礼部几斗升之禄而天之降割遂至于此!自念家故微先君、先妣勤一生之力有田庐使诗兄弟得专志于学。前世以孤童自奋者不及诗远矣。而不一日养尤可痛也。愿夫子赐之铭。”按其友沈孝状云云,诗语良然。

君讳寰,字民服,年四十有九。孺人姓金氏,年三十有八。葬以甲子正月日也。呜呼!人子之痛何有穷乎

余闻君为从事时巡抚都御史尝捕人误以同姓名系南京司寇狱论死。其父老矣且无子。诉于县,君为言县令,即日上状白其冤,取其人还。其所全活类是。稽之于古,后当有兴者。是为铭。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妣独严迫不少假        贷:宽容

B诗获举于乡              比:等到

C有田庐                  俾:使

D前世以孤童自奋者        视:觉察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君之子在周君去世之前到礼部应试,落第后一直留在南雍,隔了一年也没返回家乡,没有看到父亲去世。

B周君原配早周君10年而死。周君之子与弟弟周谏、周训、周谟拾取母亲骨骸,将其与周君合葬在县城外小虞浦之原。

C周君教子宽松但周君之妻教子严厉,曾提及她自己谋生辛苦,教育子女应该自勉自立。

D周君担任从事时,巡抚都御史曾经抓捕人,误把同姓名的人关押在南京司寇狱中,被判处死刑。那人父亲向县里申诉,周君帮助了对方。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念吾祖之蚤殁,每祭,辄潸然泪下。叹处世之难,不敢少自宴逸。

(2)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报任安书》

(3)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太史公自序》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周君是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表述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经历了先秦的世卿世禄制、汉代的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隋朝的科举制等四个阶段。李密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说的就是 “察举制”。《长亭送别》里洁云唱“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说的就是科举制。

B景泰蓝,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C“伊甸园”是《圣经》中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居住的乐园。后来,夏娃受蛇的诱惑,偷食了知善恶树的果子,并也让亚当食用,二人遂被上帝赶出伊甸园。

D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莎翁在四大悲剧中涉及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关于人与宇宙、人性、灵与肉、人生终极目标等根本性问题,属于超道德范畴,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