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为中国农业银行的标志,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

下面为中国农业银行的标志,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该标志图由中国古钱和麦穗构成。古钱寓意货币、银行;麦穗寓意农业发展。整个图案外圆内方,象征农业银行经营规范、作风稳健。图案中麦穗芒刺指向上方,使外圆开口,给人以突破感,象征农村金融事业开拓前进。麦穗中部构成一个“田”字,阴纹又明显地形成半形,直截了当地表达出中国农业银行的特征。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分析构图要素要用说明性的文字,用名词言简意赅的勾勒出画面即可,不需要用描述性的文字。寓意的阐述要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标志这一信息,要在寓意的描述时体现“农业”和“银行”两个关键词;还要结合图片的形状,外圈的圆形和中心的方形,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画面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因为人类必须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且必须在简单技术已经达到相当进步的水平之后,①                   。在这之前,人类使用的是简单的打制石器,石器加工是物理性的,②                    ,是用人力来改变天然物。陶器的制作成功,也为后来铜器、铁器的出现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③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今天,尽管一台普通电脑就能装下当年一个图书馆的全部藏书,可屏幕上的书籍既无卷册,也无厚度,无法触摸,更无法翻开书页。__________________。人们阅读屏幕上的文字,却无法收藏它们。今天,我们通过一张光碟收藏一百本书的信息很容易,却无法体验到收藏一百本纸质书籍的快乐。

A.数字化的页码没有纸张和油墨的气味,更没有被人翻阅过而留下的气息

B.数字化的页码没有纸张和油墨的气味,也没有被人翻阅过而留下的气息

C.数字化的页码没有被人翻阅过而留下的气息,也没有纸张和油墨的气味

D.数字化的页码没有被人翻阅过而留下的气息,更没有纸张和油墨的气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星球大战7》引爆了电影市场,成为第一部中国电影史上“首日票房超2亿”的电影。这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电影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B.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竟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语病,面对如此混乱的用语、用词、用字的状况,让人忧虑。

C.教育部近日在全国高校启动了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D.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发展良好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日结束的北约成员国防长会议重点推出4 项扩军和改革计划,这种“秀肌肉”的做法对于缓解乌克兰危机可谓是       

②日本众院7月16日强行表决通过了新安保法案。日媒对此撰文批判安倍,指其“动摇了民主政治的根基”,走上了一条与战后日本路线         的道路。

③加拿大一项网上民意调查显示:1年级至12年级的家长中,超过三分之一认为学校给子女的功课太多并感到不满,而华裔家长的看法则        ,抱怨作业太少。

A.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大相径庭

B.南辕北辙  大相径庭  背道而驰

C.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大相径庭

D.大相径庭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叶企孙:甘当中国科技基石的大师

叶企孙,又名鸿眷,1898年生于上海。叶企孙自幼聪颖过人,其父叶景沄一向推崇西方近代科学及应用,并具有革新思想,叶企孙深受影响,“既重格致,又重修身,以为必以西方科学来谋求利国利民才能治国平天下”。

1911年初,时年不满13岁的叶企孙被清华学堂录取,入学不久,他就在日记中写到:“惜光阴、习勤劳、节嗜欲、慎交友、戒烟酒。”清华五年间,叶企孙逐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思想。

叶企孙192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实验物理大师 PW布里奇曼。1923年6月,叶企孙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9年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从此,他就将创建清化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不仅着眼于教书育人,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谋划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1928年叶企孙请吴有训到物理系任教时,把吴的工资定得比自己系主任的还高,以示尊重。后来他发现吴有训的工作能力很强,就于1934年推荐吴当物理系主任。1937年,叶企孙又辞去理学院院长之职,推荐吴有训接任。叶企孙的辞职,一不是自己不行,二不是众人反对,三不是已到退休年龄,相反,他辞职时年仅38岁。正是叶企孙的无私举贤,使吴有训脱颖而出,成为后来的中央大学校长,解放后又成为中国科学院的第一副院长。

有人说,叶企孙能一网打尽天下名师。他能聘请杨武之、熊庆来、萨本栋、周培源等许多名师到清华,主要是他没有门户之见,以培养中国科技人才为己任。1929年到1938年这十年间的清华物理系,是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这期间清华物理系共毕业本科生71人,其中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有21人,当选美国国家院士的2人,成才率之高,实为历史罕见。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反西格马超子的王淦昌,“中国原子能之父”钱三强,中国卫星头号功臣赵九章,有“中国居里夫人”之美誉的才女何泽慧,中国现代光学技术与工程先驱王大珩,我国原子弹氢弹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彭桓武,世界应用数学大师、美国科学院院士林家翘,世界电磁场理论一代宗师、美国工程院院士戴振铎,被周恩来总理所称道的新中国科技的"三钱"之一的钱伟长……

九一八事变后,国家需要培养航空人才,叶企孙利用自己主持招送公费留学生之机遇,在1933年第一届招考学生名额中特设飞机制造专业,招3名学生――钱学森,后成为火箭技术和空气动力学世界一流专家;沈元,后来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人;1934年,叶企孙指引当时清华物理系学生赵九章转入高空气象学领域,赵九章也成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李政道入学不久,叶企孙即发现他的理论基础高过同辈,自学能力超常,便要他不必听他讲授的理论课了,但实验课一定要认真学。1945年,西南联大物理系的吴大猷教授接到国民政府的通知,让他挑选两个学生去美国留学。吴大猷找到了物理系的助教朱光亚。叶企孙知道了这个事情以后,就找吴大猷,向他推荐另一个合适的人选李政道。李政道这时才上大学二年级,朱光亚是符合程序的,李政道是破格的。难怪后来李政道说:“没有老师的推荐,我不可能去美国留学,也没有我的今天!”

叶企孙那一代的学者,生于晚清,受过国学的基础教育,又出国留学,接受了西方的科技和物质文明,他们是学贯中西的一代。叶企孙终生未娶,视学生如子女,殚精竭虑,心无旁骛,以一生心血培养出大批高科技人才。说叶企孙是中国科技基石的大师,一点也不为过,他是杨振宁、李政道等国际知名学者的老师,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半数以上是他的学生。1992年,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1995年在清华大学举行了隆重的铜像落成仪式。叶企孙先生的铜像安放在门厅一侧,或许,只有那些已经步入暮年的人才知道,当年,先生就是这样看着他们的。

(选自刘宜庆《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叶企孙认为“必以西方科学来谋求利国利民才能治国平天下”,说明他觉得中国儒家的思想已落后于时代,不能“治国平天下”了。

B.叶企孙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网罗天下名师,许多老师的工资都比他自己的高,看出他尊贤重能的品质。

C19291938年这十年间的清化物理系,是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李政道就是这期间毕业的优秀学生。

D.叶企孙破格推荐才上大学二年级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是因为他发现李政道的理论基础高过同辈,自学能力超常。

E.叶企孙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他的学识德行值得世人永远景仰。

2.叶企孙被称为“甘当中国科技基石的大师”,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结合文本,说说叶企孙有怎样的人格特点。

4.叶企孙所处的时代为什么能够大师辈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