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上①谓侍臣曰:治《如治病,病导愈,犹宝将护。俛|遽自放纵,病复作,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管夷吾举于   (2)困于心于虑(  

(3)病愈(        (4四夷俱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3.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有又是什么?

4.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1.(1)狱官。(2)通“横”,梗塞,堵塞,不顺,(3)即使。(4)臣服,服从。评分标准:4分。每题1分 2.(1)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2)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 3.甲文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乙文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评分标准:4分。每问2分,意近即可。 4.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评分标准:4分。写出甲文观点2分,分析乙文2分。意近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结合语境理解其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比如本题中的四个词语可以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第一句中,“所以”, 用来……的;“动”,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通“韧”,使……坚强;“曾”,同“增”,增加。第二句中,“故”,所以;“数”,多次,屡次。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文翻译题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赋分点: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有又是什么”,这是考查文中使用这些技巧的作用。应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理解。“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六个排比句,举出六个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之处在于,这些人虽然出身卑贱,但是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而文中举出这六个事例的目的也在于此。“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这里把治国比喻成治病,说明国家强大了,但仍然需要小心谨慎。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应先理解题干所涉及句子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其效果。比如甲文,这六个排比句的意思是“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乙文,开头所用排比句的意思是“治理国家就如同治病,病虽然治愈,依然需要适当的照顾,倘若放任它而任由它自生自灭,病也将会再次发作,那样就没救了”。 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首先应明白甲文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再结合魏征所说来分析具体的原因。甲文的观点是最后一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文中唐太宗说“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魏征说“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意思是“现如今国家侥幸得以安定,各国也归顺服从,自然是我们从前就希望的,但我一日比一日谨慎,就怕不能一直维持国家安定到最后”“内外治理使国家安定,我不因为这个而高兴”。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回归原文,找到答题的区域。然后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概括。同时要有抓分的意识。比如本题中,应先明确甲文的观点,再结合唐太宗和魏征所说的话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鉴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月下飞天镜”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         图。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默写

(1)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5) 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6)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7) 中考后,你有幸游览新礓,面对奇特壮美、气势雄浑的风光,你会不由自主地吟诵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诗                    。”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 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作品成功塑造了主人公简爱独立自主、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女性形象。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亲切感人。

B.《背影》《老王》《藤野先生》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杨绛、鲁迅,文体都是散文,都刻画了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

C.《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作品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征服‘星期五’收为奴仆”等情节极富幻想、引人人胜。

D.《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两篇文章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查看答案

小明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对此,下列表达不得体的—项是(  

A.小明发微信给老师:“老师:我考上大学了,感谢恩师多年的栽培。”

B.小明父亲发短信向亲朋报喜:“犬子顺利考上大学,多谢大家关心!”

C小明对前来祝贺的李叔叔说:“叔叔,您的到来使我家蓬荜生辉"

D好朋友王勇对小明说:“恭喜你,改天我一定莅临你家当面祝贺。”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六安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是能否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措施。

B.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践行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思想新战略。

C.六安既有享誉全国的秀美自然景观,又有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底蕴。

D.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果、冬天的雪,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同季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