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观感时,会将...

作文。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观感时,会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倾注到客观事物上。不论是毛泽东笔下的秋,还是徐志摩笔下的康桥,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请以“我看____多妩媚”为标题作文。先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横线处的词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景,再根据要求作文。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建议选择记叙文或写景散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我看青山多妩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今晚,我静静地肃立在凉台之上,犹如迎候着远方的客人一样,迎接着2004年的第一场春雨。 啊,早春的夜雨,是一幅最新最美的画;是一首最轻最柔的歌。你可以用眼睛来细细地看,你可以用耳朵来细细地听,但是切莫忘了用鼻子去细细地闻一闻,品一品。 这雨中的气息,是香香的气息。此香哟,不浓,不淡,不腻,不腥。初次来品,也许兴味皆无;闭目入境,渐渐就沁人心脾了。俨然吃饱了的婴儿满嘴乳香,懒洋洋地直想钻进梦里去;又好似小后生撞见了思慕已久的可心人儿,意痴痴地直想将她揽进怀里来。此香,是幽幽的香柏,可养心安神,除烦润燥;此香,是郁郁的香茗,能口舌生津,理气宽中。这种香啊,是用什么言语都描述不出的,因为品到极致处的时候,你已然迷迷地融化其间,神形交汇,物我合一了。究竟是你融化在了雨中的大自然里,还是雨中的大自然溶化在了你的怀里,好像已经不重要了。你瞧栖息在香椿树上的那两个鸟儿,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它俩是一对恋人,一对夫妻,还是两个好朋友呢?此时此刻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细细地品味着春雨中的气息! 细雨微茫的时节,是令人陶醉的。那绿树,那青草,那红花,那沉睡的大地,都在迷梦中渐渐醒来,然后就像刚刚出浴的美人,齐刷刷地扑向你的视野里,崭新新地装潢美饰着我们的世界。这淅淅沥沥地夜雨呀,是春的脚步,是绿的序幕,是严冬归去时天地间送它上路的打击乐。万万千千的雨丝儿,分明就是万万千千的娇娘在春夜的舞台上舞呀舞的。雨丝儿舞得越柔,她们越显得娇嫩明澈;雨丝儿舞得越疏,她们越显得风情流丽。只舞得山青了,水绿了,碧草红花都睁开眼了才算罢休。古代的文人们,不光具有一双慧眼,还有一颗慧心。置身于大自然里,好似见着了故人一样格外的亲。李太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真的是把青山当朋友了。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像自己的心灵比菊花还要美。倘若你理解了文人们的这番智慧,你也就领会了人间的至理。你不仅收获了世间最美好的情谊,而且收获了世间最美好的心境。人与大自然原来是这样相亲相爱的。怪不得南宋诗人辛弃疾说什么:“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可见,大自然也仿佛人一样富有感情啊! 我们爱护大自然的时候,大自然也在爱护着我们的环境。我们糟蹋大自然的时候,大自然也在糟蹋着我们的心境。洪水、冰雹、酸雨、沙尘暴、泥石流……这哪一桩,哪一件与人们破坏大自然的“感情”没有关系呢?糟蹋自然,其实就是在糟蹋自己。糟蹋自己的青山,糟蹋自己的绿水,糟蹋自己的红花碧草,糟蹋自己的生存空间! 哟――,起雾了! 远近的楼宇林木顿时若隐若现。我也仿佛登临九宵云天之上的仙境。四野静呀静悄悄的,唯有那几盏路灯和我一样依然在执著地迎接着天外的客人,连眼睛都不眨一眨的。或许它们也知道细雨微茫的时节之后,大气中又会布满烟尘、粉尘、悬浮颗粒物…… 多么想总是我见青山多妩媚啊,可青山见我还能亦如是吗?人类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可环境是不是也越来越美了呢?今夜的春雨悄悄渗入了田间,爱护环境的念头也应悄悄渗入心间。人与自然之间,是不是也应该“情与貌,略相似”地与时俱进呢?!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半命题作文,考生首先应先将标题填满,然后再分析标题的寓意,最后进行立意。比如本题,“我看……多妩媚”,中间的对象可以是景,可以是物,可以是人,可以是精神品格,考生应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入手。如是景,应注意进行描写,写出景物的美丽;如是人,可以借助事件来展现人物的心灵、精神之美。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首先要.把题目填补好。①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④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②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③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④填题,要提取自己的生活储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⑤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为之一震。这主要讲究填题的创新性了。⑥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⑦用心推敲,炼精妙文题。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要特别重视检查。一是检查通顺不通顺,主要看语言是否连贯,文理是否通达。有的同学为了题目的标新立异,不惜题文不对,这就本末倒置了。二是检查精彩不精彩,但要特别注意:不能以词害意,题与文要圆融和谐。如果题目通顺又精彩,那么这个半命题拟题就成功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抄写下面这段文字,注意字迹与卷面。(连标点140字)

年轻时最不容易有平常心。一句吹捧,高兴好多天。一点怠慢难受好多天。家境好,有点成绩自己昏头昏脑。不受重视,在公司端茶递水,打杂办小事,就闹起来受不了。古语说;“我贵而人奉之,实非奉我,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实非侮我,侮此布衣草履也。我胡为喜,我胡为怒。”看穿了,干自己的。

 

查看答案

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搜狗CEO王小川近日发表演讲称,“搜索的未来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问答机器人。搜索的未来就是人工智能,而自然交互和知识计算则是搜狗人工智能战略的核心。”

王小川提到在大数据时代开始之后,人工智能都是靠数据驱动。互联网今后从用户的维度、用户的产品需求来做思考和分享。那么做人工智能,本身对于技术的应用较多,技术走多远应用就能走多远。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世上从此无真人

熊十力十六七岁就开始了游学乡间的生活,邻县有一位举人进京会试,购回一些新书,他常去借阅,得以阅读维新派变法的论文与奏章,接受了维新思想。他知道世变日剧,产生了关怀国政时局的冲动。1901年,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熊十力愤然参加武昌新军,组织了黄冈军学界讲习社,积极在新军中宣传革命。他一腔热血,为民族复兴,为革新政治而奔走。

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胜利,但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篡夺。熊十力对政治很失望。他原来以为,政治革命理当促进道德进化,然而他看到的是,政治是肮脏的交易,道德沦丧,民生凋敝。他深感“革政不如革心”,慨然弃政向学,专门研读儒佛,探讨宇宙人生的大本大源,努力增进国民的道德,重建民族精神。自此他置身于政治之外,专力做学问。

熊十力执教于天津南开中学时,与梁漱溟会面,此后二人结下了深厚友谊。经梁漱溟介绍,熊十力到南京内学院师从佛教唯识学大师欧阳竟无,对佛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专业精研。1922年到北京大学任教,在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环境中逐步走上了“成一家之言”的道路。1926年是熊十力学术生涯中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修订印行的《唯识学概论》,标明他已离开了欧阳竟无的唯识学,而以儒家哲学立场怀疑、批判佛家唯识学,以中国哲学的体用观作为自己立说的基点。1932年,熊十力的哲学代表作《新唯识论》在杭州刊印行世,熊氏哲学体系正式确立起来,“新唯识论”哲学思想体系建构宏伟,富有创发。佛学界立即对熊著展开了严厉批评,他以“吾爱吾师,尤爱真理”的信念对待师友们的批判,并一一进行反驳。

抗战胜利后,熊十力回到武汉。他这一生有一个梦,就是由自己来主持一个民间的哲学研究所,可惜经费无从着落。此时,他名气大振,弟子徐复观是国民党高官,蒋介石两次拨款资助他办研究所,都被严词拒绝。徐复观替蒋送给他100万元支票,熊十力盛怒,破口大骂徐复观和蒋介石,声音之大,自后山传到院里。一次,王元化来访,他正在沐浴,招呼王进门,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与王谈话,一派魏晋风度。哲学家牟宗三记叙与老师熊十力的初见,熊十力“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言谈中,忽一拍桌子,大喊:“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熊十力,眼睛瞪起,“目光清而且锐,前额饱满,口方大,颧骨端正,笑声震屋宇,直从丹田发”。此情此景此人,牟宗三以“真人”二字冠之。

熊十力是我国现代哲学史上最具有原创力的哲学家。他奠定了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哲学形上学基础,他的“体用不二”之论,成为当代新儒学思潮“重立大本、重开大用”和“保内圣,开新外王”的基本思想间架。面对西学的冲击,在儒学价值系统崩坏的时代,熊十力重建儒学本体论,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他的学生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正是沿着他开创的精神方向和他奠立的基础加以发挥、扩展、深化、扬弃,学界把他们师徒视为现代新儒学思潮的中坚。他一生为学,融贯中西,摒弃陈说,绝少依傍,以广阔的文化视野、独具的哲人慧思,提出并力求解决的人生问题与文化问题,为世人开创了一条探寻价值的新路,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正因为如此,熊十力的哲学思想才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观其一生,“以理想滋润生命,以生命护持理想”,对传统文化深挚的爱,使他虽长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饱受贫困,仍以忧乐圆融的情怀,肩负起振兴中华文化的责任。

(摘编自郭齐勇《熊十力传》)

相关链接:①熊十力(1885-1968),湖北省黄冈县人。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与先生结识四十余年,由于先生与我彼此性格不同,虽同一倾心东方古人之学,但在治学谈学上却难契合无间。先生著作甚富,每出一书我必先睹,我读之,深深叹服。

(摘自梁漱溟《忆熊十力先生》)

1.熊十力一生不停求索,弃故扬新,有哪些表现?

2.“熊十力是我国现代哲学史上最具有原创力的哲学家”,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材料中说熊十力是“真人”,对此你怎么理解?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默写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

(3)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

(4)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5)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鹧鸪天①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

【注】 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②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1.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词作,请结合具体句子谈谈词人在上阕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