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②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鸸:一种鸟。

1.诗人描写了什么样的早春画面?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与景的关系上赏析这首诗。

 

1.诗歌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南湖早春霁后花鸟图。(2分)首联写风云变色,雨后初晴,阳光返照,大地回暖。颔联写红花遍野,山杏初绽,湖面铺绿,水苹生长。颈联写雨后白雁的翅膀仍显得很沉重,笨口拙舌的黄鸸的叫声不成样子。(3分) 2.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2分)末两句以“衰病”直接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惆怅、悲愤之情。(2分)诗人正是以乐景反衬忧郁的情绪,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审题,审出问的内容。“诗人描写了什么样的早春画面?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意境的把握。应先找出诗句中的意象,然后结合诗句进行描绘。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春景图。诗人紧紧把握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等几个最具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描绘。春雨刚停,湖水经过雨水的浸润,柔媚之中更增添了几分清新明快。早春时节,不时仍有寒风阵阵,而阳光返照,不仅给景物镀上一层柔和的色调,还具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这时候,漫山遍野的山杏,吐艳争芳,碎红点点,虽没有秩序可言,却展现了春的勃勃生机。“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这两句写白雁因为身上的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而因为下雨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然而,前者不顾身上雨水未干,仍然低空飞行,后者虽然舌涩不听使唤,也要歌唱呜叫,原因在于刚刚来临的春天实在太美妙,太有魅力了,因而它们忍不住飞舞歌唱。诗人通过写白雁与黄鹂的飞舞和呜叫,将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生动地刻画出来。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审题,明确问题。“诗人描写了什么样的早春画面”,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 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从情与景的关系上赏析这首诗”,这是考查表达技巧,且明确提问“情与景的关系”。首先要明确情与景的关系包括哪些,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首联描写了初春的各种景物,连绵的冬雨过后,春风悄悄地回到人间,吹散浓密的愁云,带来和煦的阳光。阳光照射着静静的南湖,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颔联写初发的杏花,星星点点;湖面上新生的水草绿叶,一片青翠。颔联写静态的植物,颈联则描摹动物的情态。白雁羽翅淋雨未干,飞得很低,仍觉得双翅沉重吃力。写“黄鹂”则更切合“早春”,经冬后初发的啼鸣声尚有“舌涩”之感。湖光水色,一切都显露出生机和活力。在这迷人的佳境中,诗人自当缓步湖畔,尽情赏春,但他却出入意料地感叹,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原因之一在于作者蒙冤被贬,贬后的愤懑加上江州生活的孤寂凄苦,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由此可见,“减心情”的原因,固然是由于“年年衰病”,但更主要的还是政治上遭遇挫折。按常理,此情应以萧条冷落之景来表达。但诗人一反常例,采用“反衬”手法,着力描绘春景的无限美好,借以衬托被贬的哀伤之情。春景越美,愤懑愈深,悲伤愈切。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比如本题中,题干指向“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有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等)、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抓住诗句中的景物及情感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A.子曰:“各言尔志?”             盍:为什么不

B.以约失之者                    鲜:少

C.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缧绁:监狱

D.燕园曰:“愿无善,无施劳也。”    伐:攻打

 

查看答案

依次埴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黄先生一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己,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最近由读《花经》而获顿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①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    ②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

③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④要做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

⑤用去自己的一生做好一件事    ⑥就可以向他人和自己交待了

A.②⑤⑥①④③  B.⑤①②④⑥③  C.③①④⑤⑥②  D.②①④⑤⑥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除了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之外,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也不可忽视,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探究的。

B.我们正在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因而我们必须坚持巩固主流思想,传播正能量,激励全社会团结奋进。

C.为了及时了解师生的想法,学校领导经过认真的思考,产生了校园互联网这样一个交流平台,这样,全校师生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D.两款三星公司的新产品上市将使苹果公司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后者与三星及其他Android智能手机制造商的竞争愈演愈烈。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②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之若素,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几辈子的。

③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活得洒脱,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④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星辰啊。

⑤我向来好奇,对于素昧平生的人,喜欢问问底细。

⑥身为国家的公务员,一定要危言危行,注意自己的生活工作作风,为百姓做好榜样,这样才能为百姓服务。

A.①④⑥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现在,杂志报刊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杂志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胡乱编造一些________的消息,这些消息与真相往往相去甚远。

②《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________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民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

③英国统治阶层普遍缺乏科学知识,对数字毫不敏感,只会靠________治理国家。

A.骇人听闻    筚路蓝缕   夸夸其谈

B.骇人听闻    苦心孤诣  侃侃而谈

C.耸人听闻   筚路蓝缕   夸夸其谈

D.耸人听闻   苦心孤诣  侃侃而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