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未成年人...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群体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根本原因是没有树立起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优先保护原则所致。

B.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节目组成员在武汉的精彩表演,受到了武汉各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今年“双十一”,淘宝24小时便创造出571多亿的成交额。在电子商务的攻势下,每年“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

D.眼镜落上灰尘,不少人用眼镜布擦拭,专家表示不认同这一做法,因为多数眼镜布价低质次,纤维间隙较大,擦拭眼镜只会适得其反。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根本原因……所致”杂糅;B将“给予”改为“得到”;C项成分残缺,应改为“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节”。所以选D。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选择类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四种为结构类语病,后两种为语意类语病。考生平时要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学会从主干方面梳理句子,然后再在枝叶上做文章,由面到点,逐步筛选语病。例如选项A就犯了句式杂糅的错误,选项C犯了成分残缺的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B.有人批评余华的《第七天》是缺乏艺术加工的“新闻串烧”,说他江郎才尽,但也有人认为其立足现实的创作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C.李白梦游天姥,无限美景目不暇接,但诗人还未登堂入室,就魂悸而魄动,又回到了令人痛苦的现实中。

D.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梅!

 

查看答案

从词的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虎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B.砯崖石万壑雷。

C.安能摧眉折腰权贵。    

D.又闻子规啼夜月,空山。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越人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语:告诉

B.寻蒙国恩,臣冼马。              除:除去

C.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D.所守匪亲,化为狼与豺。          或:有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泥人刘

牟喜文

都说泥人的手艺难登大雅之堂,可在滨州,泥人刘捏的泥人不但登堂入室,而且常常被摆在厅堂显眼的位置。

为啥?因为泥人刘捏的泥人太绝了。

泥人刘四十几岁,个不高不矮,身材消瘦,骨节粗大,十个手指长而有力,一双小眼睛总是笑眯眯的。

据说泥人刘曾是大户人家的公子,画得一手好画,祖上曾三代榜眼,后厌倦官场黑暗,辞官还乡。到了泥人刘这代,家道中落,这才靠捏泥人讨生活。当然,这都是坊间闲话,有好事之人问他,泥人刘都是“嘿嘿”一笑,不置可否。

但有一样,泥人刘捏的泥人确实不同凡响。

泥人刘有三绝:一是捏的泥人惟妙惟肖自不必说,绝的是面部有各种表情,恰似凝固的一瞬间,就像人被突然冻住了似的,比画像传神百倍;二是泥里掺进了头发丝还有不知名的中药材,绝的是泥人既不裂,还有一股淡淡的药香,摆在屋里神清气爽;三是特制的泥人能预报天气,晴天眉眼带笑,逢雨雪天,泥人身上氤氲出淡淡雾气,经久不散,不用看天,就能知道阴晴冷暖,端的是十分罕见。

相传,在滨州东南二百七十里的芬山有一伙土匪,百十号人,依靠险要的地势,专干打家劫舍、绑票勒索的勾当。为首的头目叫郑三彪,五短身材,满脸大胡子,凶神恶煞似的。别看此人长相凶恶,可他极其孝顺。那天,他差人给泥人刘带话,说他母亲病入膏盲,就想留下一尊塑像,早晚膜拜,愿花重金请泥人刘上山给捏一个。

有人劝泥人刘,说“土匪心,海底针”,去了可能就回不来了。泥人刘笑笑,说:“土匪也是人,土匪的母亲也是母亲,儿子想留个念想,人之常情啊,我哪有不去的道理。”说着,收拾东西,随来人上了山。

泥人刘从山上回来不久,听说这伙土匪竟然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了,再也没有骚扰附近百姓。

“土匪不抢劫,还自己开荒种粮,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回,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新鲜事哩!难不成泥人刘给郑三彪施了啥魔法?”人们议论纷纷。

可少了一个祸害毕竟是好事,大好事啊!

泥人刘像没事人似的,依然低头一丝不苟地摆弄着他的泥人。

泥人刘真是个奇怪的人呢!

泥人刘靠着泥人手艺吃遍滨州,每到一处不说是夹道欢迎,也是畅通无阻。连鬼子联队长鬼冢大佐也对泥人刘高看三分,撂下话来,不论战事有多紧张,只要看到泥人刘,一律放行。当然,泥人刘也给鬼冢和他的日本妻子用心地捏了几个泥人,一尺多高,鬼冢拿在手上,忘形地“啧啧”怪叫着,宝贝似的摆在博古架上最显眼的位置。

民国二十七年,战事吃紧,泥人刘出入滨州更勤了。有一天,泥人刘刚捏好一尊半米高的菩萨,鬼冢就带人把他的住宅团团包围了。

“你的,我的朋友的干活,咋会是共产党?”鬼冢指着被日本兵控制的泥人刘说,有叛徒出卖了泥人刘。

泥人刘看了鬼冢一眼,没吭声。

“你的,艺术家的干活。”鬼冢挑起了大指,“你一定是被蒙蔽了,只要你说出你的上线和下线,我们还是好朋友,我可以让你去日本,为我们天皇服务。”

“呸,小小倭寇竟然欺我中华,还敢大言不惭,妄图建立东亚共荣,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你?”鬼冢眼角抽搐,“嚓”的一声拔出日本军刀,“给我带走!”

日本兵推推搡搡地把泥人刘拉走了。

鬼冢抬脚向那尊菩萨泥人踢去,可踢了一半,他又收回了脚,摸了摸泥人,摇摇头,“唉”地叹了口气。一挥手,泥人顿时葬身在了熊熊烈火里。

泥人刘终究没熬过鬼子的刑具,光荣牺牲了。

这晚,两个人来到泥人刘家的废墟堆,扒拉了好一会儿,才在一个墙角发现了那尊被烧得坚硬的泥人菩萨,小心翼翼地装到袋子里,趁着夜色赶到了芬山。

“老刘同志!”独立纵队队长郑三彪伏在菩萨脚下痛哭流涕。许久,他一抬头,猛然发现菩萨的莲花座下有两行小字,细看,依稀可以辨清是一副对联:一双巧手捏破东南西北烦心事,两只福耳听辨五湖四海忠奸音。

他赶紧找来几个有学问的战士,大家也是面面相觑,不知道泥人刘留的这副绝联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中一个突然灵机一动,拿着木棍轻轻往泥人的耳朵里捅,“哗棱,哗棱”耳朵里果然有东西。

菩萨耳朵里的东西一出来,大家又是一惊,藏在泥人耳朵里的竟然是个小泥人!鼻子、眼睛,甚至连眉毛都一清二楚!”

难道……难道叛徒竟然是他!”

随着大家剑一样的目光,纵队政委“轰”的一声,烂泥一样瘫软到了地上。

选自《小说月刊》2014年第8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在介绍泥人刘的家世时,真切地写出了他的家庭状况和他的生活状况,让读者明白他从事捏泥人这一行当的原因。

B.小说以写实的手法写出了泥人刘所捏泥人的奇特之处:泥人面部表情丰富,有淡淡的药香,还能预报天气。

C.土匪头目叫郑三彪虽然长相凶恶,但为人很有孝心,正因为这一点,泥人刘才不听别人的劝告上山给他病入膏盲的母亲捏塑像。

D.泥人刘靠着泥人手艺受到鬼子联队长鬼冢大佐的称赞,并与鬼冢成为好朋友,从而能够随便出入滨州城,为他抗日的工作带来便利。

E.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利用捏泥人的手艺抗日的故事。故事结尾,泥人刘用菩萨像上的对联及菩萨耳朵中的小泥人暗示出队伍中的叛徒,可谓机智聪明。

(2)小说中说泥人刘捏的泥人“不同凡响”,请结合文本说说其不同凡响之处。

(3)作品是怎样写泥人刘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为什么说“泥人刘真是个奇怪的人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天姥山洞外恐怖景象的诗句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4)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