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我们的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选好角度,...

请以“我们的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们的天空 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叛逆,调皮,可爱 象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子,但是我们仍然很希望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建立自己的世界。没有老师的责怪,也没有父母的唠叨...... 最近我在报子上看到了一则消息,它的题目叫:怕父母偷看写日记 中学生玩起“文字游戏” 这消息对我有很大的感触,它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位母亲发现自己的女儿现在都用英语写日记,也就是不想让家长看。 这位女士也坦言她有“偷看”女儿日记的习惯,但她认为这是件很正常的事,是她母亲!女儿心里想些什么,她应该知道。以这个借口便心安理得的“偷看“了。 她的女儿对此也讲了自己的看法:“小时候,妈妈看我的日记不觉得什么,后来长大了,心里的一些秘密也写进了日记,不想让别人知道。可是母亲还是想方设法地偷看。我忍无可忍,只好用英语写日记了。“是啊!我们也有自己的秘密,别人(包括父母)又怎么能随便侵犯呢?我们也有自己的隐私权啊!虽然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渴望了解,但也不包括允许父母看自己的日记呀!至少我们的父母也应该尊重我们,我们也有自尊心。 她还说,班里的很多同学都开始用英语写日记。也有一些家长很执着,也要偷看日记,她说对此同学们也有应对的一些“小花招”。 这不就是同学们渴望自己的天空的确凿证据吗? 其实我想说我们的父母怎么能这样呢?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在我们的心中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既然是秘密又怎么会想让父母“了解“呢? 然而有些家长总是念着“关系我们,要了解我们,为我们好......“的话“正大光明“的偷看我们的日记。我们在日记本上锁他们撬锁,我们设密码他们套密码,嘴边还要挂上为我们好的话。正如同学们所说:有些家长很执着。 可是了解我们不止看日记这一条路啊!其实我们也愿意于父母交朋友,相互了解,我们也不是想要和父母做对,只是我们真的希望有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一片只有我们自己了解的天空。 在这片天空下,我们将会写下自己的心情,唱出自己的想法,做出自己想做是事情…… 让我们为自己争取一片天空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命题作文,审题时,可根据给出的题目考虑。尤其注意“天空”一词,这里应把“天空”理解为自己的空间,由此可以在文中阐述对自由的向往等等,注意题干中的要求,字数限制、文体要求等。写作时应当明确文体特征,不能写成四不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组团到宜春一日游,请你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将下表内容告知已经到达候车室的游客。

车型 发车时间 最终到达地点 途径地 返回时间 旅游景点

宇通10月1日8:00  魅力温汤古镇    市区、飞剑潭等10月2日18:00   化成岩、飞剑潭水库明月山、古井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简洁也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艰苦朴素中的朴素。朴素,当然    一种很好的品质,  朴素很可能是洗旧的表服,被阳光晒得发白而缺少了应该具有的色彩。简洁的洁,  是干净的意思,这里的洁,包括着美的意味。   ,对比简单或朴素,简洁体现更多的是美,而这种美    唐朝美人那种臃肿肥胖的美,     那种以简洁线条勾勒出来的现代美。

A也是     不仅仅   因此   不是     而是

B也是   其实    不只   总之    不仅是 更是

C              所以   不是   就是

D     其实    首先 换言之 不仅是 还是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界学识、经验阅历、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B.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农民工逆袭”论调中隐含着农民工阶层和某些职业的歧视和偏见,实属不该。

C.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113个削减到67个。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D.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于缺少有效监督,《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纸空文,只有真正令行禁止,才能达到公共场所“无烟化”的目标。

②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但那种 一饭千金 的“豪爽”也是应该唾弃的。

③2016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前多项民调均显示,希拉里与特朗普的支持度接近打成平手。

近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在推特上表示,她心中有了出奇制胜特朗普的妙计了。

④在对待叙利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⑤目前私家车越来越多,而停车位却很有限,于是很多车主停车时只得见缝插针,有时甚至占用人行道,否则很难为爱车找到一箭之地。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A.③④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⑤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湖畔的梭罗

汪家明

梭罗这样的人,是人类的异端,唯其异端,才展示出奇才,就像梵高,其极端的行事他人难能仿效,但却会被后人奉为至尊。

在美国,梭罗(1817-1862)算是古典的作家,是美国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梭罗就得以亲近爱默生,经常参加爱默生家的文人聚会,受其超验主义观点的影响,反对权威,提倡个性的绝对自由;崇尚直觉,认为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直接认识真理。爱默生也喜欢这个年轻人,曾致信哈佛总裁推荐梭罗,使梭罗获得奖学金。

1845年春,他决心进行向往已久的生活实验。在征得爱默生同意后,他在离村镇不远的瓦尔登湖畔属于爱默生的林地上,着手自建木屋,并于7月4日搬进新居,独自在此居住26个月之久,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自己垦荒种植,自己伐木劈柴烧壁炉,自己做饭,用自己生产的豆子换取必需的日用品,还给人帮工。他追求“一周里只有一天工作,而有六天自由支配”的生活。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他用来会友交谈,用来参加文人聚会,更以绝大多数时间用来观察自然、沉思冥想、读书写作。

在湖畔小屋居住期间,他因多年拒付不合理的人头税而被捕,虽然第二天就由姑姑代缴被释放,但对他刺激极深,几年后发表了一篇名为《对政府的抵抗》的文章。这篇文章被编入论文集时,改名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如甘地的“不合作运动”、托尔斯泰的“勿抗恶主义”等,其精神实质都源于这篇文章。这倒是梭罗生前难以想象的。

离开湖畔小屋后,除了偶尔做一点勘测工作,他基本过着自由撰稿人的生活,旅行、读书、记笔记、写作是其主要内容。他喜欢数学,有测量的特长。他养成了一种习惯:测量有兴趣的物件的大小与距离,如树的大小,池塘与河流的深度和宽度,山的高度等。

从1855年起,他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双腿发软,虽经积极治疗,一直没有痊愈,于1862年因肺结核发作去世,年仅四十五岁。

对他的作为和个性,朋友们有许多记录。他一生放弃了太多东西:没有学着从事任何职业;没有结过婚;独自一人居住;不去教堂;不参加选举;拒绝向政府纳税;不吃肉,不喝酒,也从来没吸过烟。在生活中他用不着抵抗什么诱惑。

但在其他方面,他却细如毫发。据说,他在池塘边找到一种花,仔细观察后,断定它已经开了五天。他胸前的口袋里有一本日记簿,上面记录了树林里应当在这一天开花的所有植物的名字;他知道某一个夜晚在河面上纷飞着地蝇,鱼们抢着吞食,吃得太饱,有些鱼竟胀死了。他有种倾向:要放大这一刹那。即便只是一个极小的物件,他也要从中看出自然界的定律。

梭罗生前只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他在1849年自费出版的《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内容是记录他和约翰在两条河上的旅行,其中穿插着大段大段文史哲和宗教方面的议论,晦涩难懂,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另一本就是《瓦尔登湖》了,于1854年出版,一百五十年来风行天下,不知出版了多少个版本。

“写作下面这些文字,或者说其中大部分文字时,我只身一人生活在树林里的一所房子里,距离周围的邻居都在一英里左右。房子是我自己一手建造的,位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湖畔。我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维持我的生计。我在那里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如今,我又是文明生活的匆匆过客了。”

《瓦尔登湖》全书就是这样开始的。在书中,梭罗记录自己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的过程,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希望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其中有许多篇幅是关于动物和植物的描写,因此有人将此书看作一本关于自然的文献,而忽略了其中关于哲学的内容。其实这不仅是一部抒情散文著作,也是一部罕见的哲学著作。

爱默生在梭罗的葬礼后离开墓地时自言自语道:“美国还不知道——至少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位国民。”他的预言很对。1985年《美国遗产》评选“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瓦尔登湖》名列第一。如今梭罗早已成为美国文化的偶像,美国人认为,是梭罗最先启蒙了国人感恩大地的思想。到目前为止,此书已有两百多个版本,并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

(选自《难忘的书与人》,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梭罗在湖畔小屋隐居时多年拒付不合理人头税,这可能源于他读书期间接受的反对权威,提倡个性的绝对自由思想。

B.梭罗放弃了太多东西,他曾自嘲是文明生活的过客,隐居期间跟别人接触不多,朋友们对其作为和个性有不少记录。

C.梭罗生前总共出版两部著作,尽管二者都涉及文史哲和宗教方面的内容,但是两本书命运不同,一部畅销一部滞销。

D.1845年春,在爱默生的支持下,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着手建造自己的小木屋,生活基本自给自足,可以支配自由时间。

E.作为美国古典文学开创者之一,梭罗极端的行事风格像梵高一样,虽然令其他人难能仿效,但却会被后人奉为至尊。

2.文章为什么说“梭罗这样的人,是人类的异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请结合全文谈谈梭罗的“奇才”的表现。

4.文章末尾说“美国人认为,是梭罗最先启蒙了国人感恩大地的思想”。请结合材料以及自己的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