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学者周濂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时代,也许最重要...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学者周濂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时代,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忙着去叫醒别人,而是时刻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

许多人都抱怨世界冷漠,埋怨他人无情,周濂的这句话也许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清醒者的感慨,面对这样的感慨,你有什么想法?

请以“最重要的”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自我唤醒 世界,一半醒着一半睡着;睡着的,一半真睡,一半装睡。 上个世纪,鲁迅说阿Q“他睡着了”,阿Q是真“睡着”了,所以鲁迅这位大文豪擎起如椽大笔奋力呐喊,试图唤醒像阿Q一样沉睡在铁屋子里的人。而今天,那些从“小悦悦”身旁经过的“众路人”,睁着双眼睡着了。学者周濂对于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说道:“在这个时代,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忙着去叫醒别人,而是时刻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 好一个“装睡”!周濂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社会众多犬儒主义者们的本质:他们心里亮着灯,却用眼皮堵死了透光的门窗。他们自卑,不相信个人有改变现实的力量;但他们又自大,以为只有自己才对现实感到不满。他们怀疑一切,不相信世界还有阳光,还有真善美。于是将自己封闭于自己那一个小小的个人天地里,自觉悠游自得。 是的,“装睡”也许不应该被视为罪恶,他们遵纪守法,安分守己,不肇事逃逸,不持枪抢劫,不行贿受贿,不贪赃枉法,他们只是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了自己的“安稳”坐视而已。但事实上,“装睡”者们一如“伥鬼”。他们是罪恶存在的条件,是他们使罪恶成为可能。“装睡”者知善而不善善,知恶而不恶恶,导致善消恶长。 “装睡”者多世故圆滑,而世故意味着发达的头脑和萎缩的良心。还有的“装睡”者,不只是失望,而且是放弃希望,并转而嘲笑希望。于是乎,看见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他会嗤之以鼻:“理想能当饭吃吗?”听见有人说“摸着良心问问自己”时,他会玩世不恭:“良心?良心几毛钱一斤?”消极的言论,消极的思想如雾霾一样蔓延,让人难以呼吸。“装睡”者以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就万世大吉了,可他不知道,当黄沙湮没了整个森林,他作为“独木”还能逍遥吗? “装睡”不是罪,但并不代表没有罪,于社会,于他人,于自己都是罪不可恕的。 扪心问问自己:“我在‘装睡’吗?”如果是,自己赶快醒过来吧。这个时代,没有“鲁迅”了。我们恐怕也不再是阿Q、吴妈,我们的心都亮着灯。周濂也说:“你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自己决定醒来。” 自我唤醒是“装睡”者们醒来的不二途径。 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世界。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春去了春还来;刺扎了手,玫瑰依旧在。想想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在那个令人窒息的时代,在那个荒谬扭曲的年代,那“一代人”仍然从厚厚的乌云层里看到了一丝透出的亮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 少一分世故的圆滑,多一分正义的冲动。我们每个人就像一盏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只要有了我们,黑暗就会被驱散。反之,倘若我们每个人都闭上眼睛,青天白日也会变成伸手不见五指的夜。 脱掉玩世不恭的外衣,认真对待生活。不要自比庄子、郑板桥,现世并不是“一场大荒谬,大玩笑”,我们亦不必“以荒谬和玩笑对待之”。在这样一个真切的社会里,谁要游戏人生,谁的人生就将是一场游戏。 打开心扉,睁开双眼,让我们清醒地面对世界吧。 装睡,不过是一群人的虚伪 我们带着虚荣的心却说着别人的浮夸;我们充满着嫉妒却讽刺着别人的夸耀;我们充盈的自私却批判着别人的绝情。我们都是一群聪明人,因为不好的都是别人。 当周濂说:“在这个时代,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忙着去叫醒别人,而是时刻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我们会反讥:“装清高。”这时,我们又自视为一种长久处于淤泥之中,这世界已被我所洞察,我虽沾染世俗之气,但是我不装啊,行得正坐得直,我们这样的人才是最真实的人。 当小悦悦事件被大众所知之后,我们又开始发表演讲了,那些过路人真是太冷漠了,太没有公德心了,这样的一个根正苗红,长在红旗下的小生命就没有了。如果是我,我也会像那位拾荒老人一样做的。当然,作出这样评论的人有真心人,但我们混迹其中,没有人能发现的。我们都是一群善良的人。 我们在看到有人昏倒在街上时,是断断不会去救的,你想想啊,万一他赖上你,你不正大发了。但是当网上寻找姜小伙时,我们也会发表溢美之词:这小伙儿好啊,不怕被老人诬赖,送老人去医院。周围那些劝阻他的人,真是太坏了,太没有同情心了。如果你是那个老人,被人视而无管,你会怎么样?哎,我们真是太有同情心了,太有爱心了,连我们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但是,嘘,前面告诉你的小秘密一定要保守哦!我们都是一群正义之士。 当钓鱼岛事件掀起风波,我们高呼着“走,去砸日本产的东西,中国人不需要日货。”砸着别人的丰田车时,我们嘴角浮起淡淡的笑,心说:“切,有车了不起啊,我早看你不顺眼了,哼哼哼,活该。”我们才是爱国之士啊,用行动来证明我们的保钓决心。 当媒体高呼“我们要文明保钓时”,我们也应和倡议,“你们怎么能抢砸别人的东西呢,这也是中国人的物品啊!”我们才是理智,冷静的人。 其实,有时我们就是你们,是我们把我们和你们区分为两个团体,我们是正义,你们是邪恶;我们是孙悟空,你们是妖魔;我们是鲜花,你们是牛粪。我们以一种“叫醒你们”的方式来将我们与你们分化两极,并在我们的满足感增强中自我洗脑。 莫言说:“狂欢,只不过是一群人的孤单。”我们说:“装睡,只不过是一群人的虚伪。” 扪心而问 学者周濂说:“在这个时代,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忙着去叫醒别人,而是时刻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读至此,我便不得不慨叹,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埋怨过社会的冷漠,道德的滑坡,但有时也该问问自己了:我是否对困难者冷眼旁观?我是否对年迈者指责呵斥?我是否…… 有句歌词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但是反观当下,年幼的小悦悦被碾于车下,过路人却袖手旁观;温州进城农民工将生产却被售票员和乘客赶下车,于路边产女……当一件件诸如此类的事情曝光,我们在对无情之人在大加挞伐之时,是否想过,如果我是路人,如果我是乘客,我又会如何做呢?因此在我们指责别人的冷漠时,也扪心自问,思考自己吧。 这个时代,虽然冷漠无情,但热心温暖的举动还是存在的。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双手托起坠落的孩童;最美司机在生命最后关头保证了全车人的安全……他们的善良之举就如同暗夜里闪耀的星光,穿越时间,空间,在黑暗里永恒。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清醒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托起爱心的脊梁,由此可见,这个时代仍有清醒的人,他们正为装睡的人做好榜样呢。 冰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使这一路香花四溢,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也不觉得痛苦。”是的,只要我们能献出自己的爱心,表达自己的善意,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个时代,又何以会冷漠无情呢?打开心门,再遥远的距离也被缩短,再沉重的隔阂也被打破。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爱心的调和剂,不是更好吗? 于是,别再忙着去叫醒别人,寻一处静好无常的土地,学着剖析自己,反思自己吧。别再装睡,时代安好,何不睁开双眼瞧瞧这爱心的流动呢? 别再埋怨社会的冷漠,那是因为你还未曾播撒爱心。 别再感叹人的无情,那是因为你还不曾留下真心。 还在犹豫什么呢,朋友,趁我们年华正好,青春昂扬,将爱心的种子播撒大地,于这个时代开花结果,永恒流传吧!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的立意要来自材料,从材料的组成来看,学者周濂的那句话是材料的核心,我们解读这句话,语意重心在后一分句,即“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所以可参考以下立意: (1)一味埋怨他人无济于事,改变需从自己开始。 (2)周濂的这句话是在批判当今大众的犬儒思想,如何在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独立地思考。 (3)因此在我们指责别人的冷漠时,也扪心自问,思考自己。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故不积跬步                               无以成江海

(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3)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4) 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节选),回答题。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用字精妙传神。节选部分的炼字就极富表现力,请说说表现在哪里。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患在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後,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敎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於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宗元复白。

【注】①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②仆:自称谦词。③吾子:对人相亲爱的称呼,可译作“您”。④卜:估量。⑤增与:加给,此处有渲染的意思。为:编造。⑥屈子赋:指《九章·怀沙》。⑦仆来南: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中途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说来南。⑧病:诟病,辱骂。⑨苟亟(qì)来以广是道: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亟来:常来。是道:指作文之道。

1.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注音和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辱书云,欲             相:xiāng,互相

B虽常好言论,文章         为:wéi,写作

C人之患在为人师           好:hǎo,美好

D如是者                  数:shù,多次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人患在好为人师                  学者必有师

B.因抗颜为师                      小学大遗

C.愈是得狂名                      作《师说》贻之 

D.至无雪                        今其智反不能及

3.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在这封回信中,反复强调“不敢为人师”,他虽赞扬韩愈“奋不顾流俗”“抗颜面为师”的精神,但又主张“取其实而去其名”,即不必讲求为师之名,应该注意为师之实;师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B.本文在阐述道理的同时,对于反对师道的人,不论从形象和用词上,都无不透露出批判的锋芒,把他们比作庸蜀吠日、南越吠雪的狗,他们的群怪聚骂,如“越蜀吠日”等等,都见出其批判的尖锐和力量。

C.为了说明拒绝“欲相师”的道理,他首先说“仆道不笃,业甚浅近”“未见可师者”,言自身条件差,够不上资格当老师,这也是他拒绝“欲相师”的真正原因。

D.从全文来看,这篇文章在论述时人不重师道的弊端时辛辣幽默,在答复韦中立时则婉转平易,表现出长者之风。

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不吠

5.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小题。

脚步声

陆文夫

①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来自于自己的脚步。

②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过此种脚步声。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只有二里路外的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授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我常常在黎明前黑暗中走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

③不过,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④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有窃窃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⑤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那脚步声还会清楚地告诉你,它永远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

⑥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一出门、甚至不出门便可听到整个世界有一种嗡嗡的轰鸣,分不清是哭是笑是哽咽,分不清是胡言乱语还是壮志凌云,分不清那事物到底是假是真……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了。人人都好像不是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往前推。很难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了,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响,眼前车轮滚滚,你不知道是在何处,忘记了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行动就是一切。

⑦偶尔回到空寂的林间来,又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似乎觉得有一股和煦的风,一股清洌的水穿过了心头。我从乡间走来,迈过泥泞的沼泽,走过碧野千里,那脚步还是存在着,还是和我紧紧相随,有这一点也就聊以自慰。我不希望那脚步会把我送到我心中的目的地,那个目的地是永远也不会到达的,如果我能到达的话,后来者又何必去跋涉?

⑧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也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总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了,在湖边的岩石上坐下来,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

⑨太阳从不担心明天的路,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处,依偎在一座青山的旁边。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见有一条金色的光带铺在平静的湖水上,从日边一直铺到我面前,铺到我脚下的岩石边,像一条宽阔的金光大道,只要我一抬脚,就可以沿着这条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边,走到天的尽头,看起来路途也不遥远,走起来也十分方便。这种景象我见过多次了,它是一种诱惑,一种人生的畅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条金色的路,跃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尽头,走到你心中设想的目的地。可你别忙,你只须呆呆地在岩石上多坐片刻,坐到太阳下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

(选自《散文·海外版》略有删节)

1.结合全文看,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谈谈你对文中第段画线句的理解。

                                                                

3.请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和作用。

                                                                

4.文章中的“脚步声”有哪些含义?试结合全文探究。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小诗,以“春笋”和“春天”(或“雪花”和“冬天”)为一组关系体,另写一首。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句式、字数不要求与示例完全相同。

雷雨

夏天是强盛的

一踏进它的疆界

就听见隆隆的车马

奔驰在夜的长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