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丝绸之路(敦煌)国际博览会”的会标,请写出构图要素(不含中英文文字),并...

下面是“丝绸之路(敦煌)国际博览会”的会标,请写出构图要素(不含中英文文字),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5个字。

 

 

整体造型是由抽象“文”字(答“交”也行)和点有丝路的地球组成。“文”(“交”)字由飞动的丝带组成,两条相互交扣,寓意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契合丝路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细读画面,全面把握画面内容,本题图标中,中间是由彩色丝带组成的“文”字的形状,下半部分则是地球的形状,由此可以解答第一问;第二问可以围绕“丝绸之路(敦煌)国际博览会”这一主题来分析,答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等内容,意思对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面这段话含义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路是永远有的,即使走到前面无路了,你还可以在那无路处开辟出新路来。而村,并不是都有的。有的人,昏昏然走了一辈子路,到头来还是没找到那柳暗花明处的村。人人都能找到那个村子,悲哀则无。

A.唯有开辟新路,才能于无路处寻觅到精神的家园。

B.只有迈开双脚,奋力前行,才能走到柳暗花明处。

C.柳暗花明处的村,常常隐藏在山重水复的困顿处。

D.人生的悲哀,不在于无路可走,而在于无村可依。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气候变化大自然的自我更新,而当今气候急剧变化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大气构成引起的。

B.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不仅可能会延缓或阻碍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决策与实施,甚至还会影响公众作出科学、理性的批判。

C.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D.2016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述了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继承与革新等关系,构建了宏大而   的文论体系,初步    了我国文学史观,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前所未有的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我们现在进行文学创作、文艺批评研究的        的理论依据。

A.紧密  确立  首当其冲

B.缜密  确立  不可或缺

C.紧密  创设  不可或缺

D.缜密  创设  首当其冲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

一个大诗人一生的创作过程,好像一个跳栏选手超越一连串的高栏。任何大诗人都始于摹仿,可是他不会长久安于做一名学徒。于是他面临的第一个高栏,那便是超越他的老师。               。不过他接着便会面临另一个危机,那便是,他不久就把这一季的成熟嚼食殆尽,眼看就要露出果核。于是第二个高栏在他面前升起。               。可以说,伟大已经在那一边欢迎他了。

①这一栏跳不过,他便命定要在一片伟大的阴影里生锈以终了

②如果他终于跳过去了,那便证明他已经能超过自己

③跳过了这栏,便找到了自己,也就是说,他成熟了

④如果他跳不过去,他便命定要不断地抄袭自己,吐出一粒又一粒雷同的果核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他的宿舍里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客人。客人多半是同事和学生,客人来,大都是来借书,求字,谈天。先生有很多书,但他不是“藏书家”’他的书,除了自己看,是借给人看的。联大文学院的同学,多数手里都有一两本先生的书。谁借了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先生是从来不记得的。直到联大“复员”,有些同学的行装里还带着先生的书,这些书也就随之而漂流到四面八方了。先生书多,而且很杂……兼收并蓄,五花八门。这些书,先生大都认真读过。先生称自己的学问为“杂知识”。一个作家读书,是应该杂一点的。

先生对打扑克简直是痛恨。他认为这样地消耗时间,是不可原谅的。他曾随几位作家到井冈山住了几天。这几位作家成天在宾馆里打扑克,先生说起来就很气愤:“在这种地方,打扑克!”先生的娱乐,除了看看电影,就是写字。他写章草,自成一格。他喜欢写窄长的直幅,纸长四尺,阔只三寸。他写字不择纸笔,常用糊窗的高丽纸。他说:“我的字值三分钱!”从前要求他写字的,他几乎有求必应。近年有病,不能握管,先生的字变得很珍贵了。

先生后来不写小说,搞文物研究了,国外、国内,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熟悉先生历史的人,觉得并不奇怪。先生年轻时就对文物有极其浓厚的兴趣。他对陶瓷的研究甚深,后来又对丝绸、刺绣、木雕、漆器……都有广博的知识。先生研究的文物基本上是手工艺制品。他从这些工艺品看到的是劳动者的创造性。他热爱的不是物,而是人,他对一件工艺品的孩子气的天真激情,使人感动。他有一阵在昆明收集了很多耿马漆盒。这种黑红两色刮花的圆形缅漆盒,昆明多的是,而且很便宜。先生一进城就到处逛地摊,选买这种漆盒。他买到的缅漆盒,除了自用,大多数都送人了。有一回,他不知从哪里弄到很多土家族的挑花布,摆得一屋子,这间宿舍成了一个展览室。来看的人很多,先生于是很快乐。这些挑花图案天真稚气而秀雅生动,确实很美。

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心,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文林街文林堂旁边有一条小巷,大概叫作金鸡巷,巷里的小院中有一座小楼。楼上有个小客厅。这小客厅常有熟同学来喝茶聊天,成了一个小小的沙龙。先生常来坐坐。有时还把他的朋友也拉来和大家谈谈。老舍先生从重庆过昆明时,先生曾拉他来谈过“小说和戏剧”。金岳霖先生也来过,谈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这题目是先生给他出的。不料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他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也不是哲学。有人问先生为什么搞逻辑,先生说:“我觉得它很好玩!”

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摘编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相关链接  1923年,沈从文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的他,最终只能在北京大学旁听,后来一边打工,一边勤奋写作。他曾写信给郁达夫求助,郁达夫慷慨解囊,救助处于困境中的沈从文,还把他介绍给当时著名的《晨报副刊》的主编。一个月后,沈从文的处女作《一封未曾付邮的信》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几年后沈从文便享誉文坛。

(《郁达夫和沈从文的友谊》)

在那个疯狂的时代,当搞建筑的梁思成忙着写检查,搞社会学的费孝通绞尽脑汁应对大字报,而他们的朋友——早早被划归为反动文人的沈从文,却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转身:他的后半生投身于文物考古界,潜心研究古镜金锦、器皿书画、陶罐绢纸……前半生写出《边城》的大作家,后半生则将全部的精力投入了文物研究当中。

(《沈从文文物研究心血之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一句,态度明朗,开门见山,并且总领全文。

B.沈从文借给学生们书,这与他青年时在北京的遭遇有关,郁达夫帮助了他,他也要帮助那些喜欢读书的青年。

C.对作家打扑克,沈从文很气愤地说“在这种地方,打扑克”,是他认为不应该在井冈山这样的地方打扑克。

D.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时搞过文物研究,建国后又搞文物研究,但是从研究的出发点看前后却有了一些差别。

E.“沈先生不长于讲课”一句,既照应了开头,也领起后文中所写的沈从文以谈天来教育学生,以补其不足的内容。

2.沈从文搞文物,体现出了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3.文章写沈从文与朋友的谈论与交往,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者写沈从文,只写了一些零散的小事,请你就作者的这种写作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