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 。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                  。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轼《念奴娇》)

②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③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凭谁问:廉颇老矣,               ?(辛弃疾永遇乐

 

①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 ②小乔初嫁了 樯橹灰飞烟灭 ③一片神鸦社鼓 尚能饭否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一般性默写,难度不大,默写时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壁”“初”“樯橹”“鸦”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平时还要注意多多积累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

李益

其一

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管逐。

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

其二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1.这两首诗紧扣听“梁州曲”各写了什么内容?

2.“何处关山无此曲”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临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B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C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D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

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

D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年号开始的一年称改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愈手下任职;担任德清县丞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丞相李善长劝谏皇上派御史查访,而熊鼎认为既已颁布赦令,就不应该失信于天下。

C熊鼎治政有方,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把残暴的伪官悍将全部迁走,百姓得以安定;逮捕杀人犯陈德仲,审讯后立即治罪。

D熊鼎面对威逼,正气凛然。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2)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予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评点”这一评论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综合、直观、凝练是它的主要特征,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B“评点”的语言自成特色,大多较为简短,往往三言两语却切中肯綮,犀利又独到,睿智幽默,发人深省或引人会心一笑。

C“评点”关注的是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有时也通过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

D“评点”以原著为载体,是对原著的一种再创造,又与原著融为一体,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一种评论方式,评论者以上传字幕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评点,因字幕快速、密集而得名。

B“弹幕”可以加强评论的互动性和评论的即时性,提高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提高观赏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

C“弹幕”与传统的“评点”颇为相似,“弹幕”的流行使传统的“评点体”有可能在视听化、网络化条件下得到复活。

D“弹幕”有利有弊,一些低劣的评论容易破坏作品本身的美感,更大的弊端是大量的弹幕会影响艺术观赏的完整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文艺批评家。

B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也是“文化搬运工”,负责将作品化难为易,使得欣赏者能更有效地欣赏作品。

C“弹幕”与互联网技术联系紧密,它介入的领域将更宽泛,最终或许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

D文艺评论的作用重大,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也可能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新经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植物也有争地盘的习性,都是成群成群的盘聚,不同群族的植物就会因被包围孤立而枯萎了。植物争地盘的行为是无所不用其极,树枝与藤蔓的蔓延,根的伸展与缠绕。最惊人的是种子,每到夏日宁静的午后,会听到种子爆裂的声音,僻啪!有的种子靠自己弹射的力量,可以射数米之远;有的种子靠着风力,可以翻山越岭。而只有一种树木不成群结队地争地盘,就是那些高大的乔木,它们是单独地向天空生长,到最后成为那些族群植物的依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丝绸之路(敦煌)国际博览会”的会标,请写出构图要素(不含中英文文字),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5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