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请概括安徽茶叶发展的三大优势。(每条不超过8字) 安徽茶叶具有先天...

阅读下面文字,请概括安徽茶叶发展的三大优势。(每条不超过8字)

安徽茶叶具有先天和后发的发展优势:长江南北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特别是以黄山为中心的皖浙赣产区是我国两大“绿茶金三角”之一。山区云雾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效成分的积累,因而茶叶品质优异。全国十大名茶出于此产区的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4种。此产区另有霍山黄芽等89种名优茶被列入《中国名茶》榜。此产区拥有全国最早科研所之一的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全国最早茶学专业的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全国两所中等茶业专科学校之一的屯溪茶业学校,并建有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名茶种类众多;③科教力量雄厚。 【解析】 试题分析:概括文段特点类的题属于考查压缩语段的表达运用题,解答本类题的关键是提取关键词。可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提取要素、中心、分层提炼的方法。根据提干可知,在提炼时,要围绕安徽茶叶发展的三大优势来提取,然后概括。前三句围绕茶叶的生长条件介绍,可概括出“自然条件优越”;第四句中的十大名茶所占的名额多,可概括出“名茶种类众多”;后面语句都是从科研方面介绍的,可概括出“科教力量雄厚”。综合起来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提取关键词的三步解题法:(一)是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主要概念或主要事件)(二)是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三)是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定。例如本题只要根据对语段的感知与理解,筛选出与安徽茶叶发展的三大优势相关的关键词,加以整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最多字数不超过15个字。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 。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创造的文字有四个基本功能:交流、记事、传递信息、抒发情感。                         。探讨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的类别及其构成的变化,是了解书信礼仪系统化重要的历史背景,是认识书信礼仪为什么会形成一套体系的关键一环。

①书信作为一种人际交流方式,到魏晋南北朝时较先秦秦汉更为成熟

②这里与其他三项功能并列的交流,是指直接的互动的交流

③诚然,记事、传递信息、抒发情感本质上也是交流,记事是与非当事人交流

④随之而来的是书信礼仪越来越系统化

⑤承担这种文字交流的载体就是书信

⑥传递信息是与信息接收者交流,抒发情感是与自己内心以及知己者交流

A.③②⑥④⑤①    B.③⑥②⑤①④

C.②③⑥④①⑤    D.②⑥③④①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随着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腐败形式也在出现,有的甚至更加隐秘。反腐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

C.在文理分科大讨论中,高中教师、学生及家长多赞成维持现状,大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则倾向于取消分科,出现了“当事者”赞成分科、“旁观者”取消分科的情况。

D.习近平不但读书多,而且对文学有很高的鉴赏力,譬如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时,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深度,托尔斯泰有广度,他个人更喜欢托尔斯泰。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政府内部离心离德,已经变天的国会处处作梗,任期尚有两年的奥巴马急欲留下政绩,但迄今乏善可陈,倒显出________的窘境

②在这年夏季反扫荡战役中,盐阜、苏中区军民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多点开花,密切配合,使敌________,对粉碎敌之扫荡起到决定作用。

③面对网上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等金融互联网新模式,《巴塞尔Ⅲ》所确定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显得有些________

A.左支右绌    捉襟见肘   顾此失彼

B.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左支右绌

C.捉襟见肘    左支右绌   顾此失彼

D.左支右绌    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侯伯宇: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

1930年9月11日,侯伯宇生于天津。从少年时起,侯伯宇就在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下,立志“科学救国,作出更好的武器”。

建国前夕,侯伯宇放弃了台湾大学的学业和出国的机会,辗转回到北京。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他,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志愿军,并将父亲给他的四年学费、生活费1000美元全部捐出。1953年,新中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急需懂外语又有数理基础的人,侯伯宇放弃了回清华继续深造的机会,赴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当了一名俄语翻译。1956年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他积极响应,考取了西北大学物理系。1973年,侯伯宇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并最终在西北大学扎根,一干就是37年。其间,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以优厚的条件邀请他去工作,他都一一谢绝。他说:“西部更需要我,这里的学生更需要我。”

侯伯宇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上世纪50年代后期,侯伯宇致力于群论在物理学中应用的研究,解决了苏联国际权威未能证明的重要公理和量子化学权威未能提出的重要公式。1983年,侯伯宇与美国学者合作推导出一系列非定域守恒流的结果,运用对偶变换找到了给出所有无穷多个守恒流生成元的办法。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侯氏理论”,是当时世界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骄傲”。

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名气很大,但他却从不接受新闻媒体对他的采访和宣传。有一次,他的学生在帮助他整理申报科学院院士材料时,发现他居然舍弃了发表在影响非常大的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反而收录了一些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非常不解。他解释说,有些论文,虽然发表的期刊档次很高,但实际上的学术价值却不及另一些论文,我要选择那些更具生命力的文章。

上世纪80年代,侯伯宇一手创办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在教学过程中,侯伯宇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努力寻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法,非常注重创新和提高课程起点,把授课内容与研究课题密切结合,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讲授国际上正在发展的最新、最先进的内容。他认为“学生必须对本学科的全局有通盘的了解,这样才能判断学科生长点,选择能带动学科的课题”。

侯伯宇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千方百计送学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访学进修。在他的努力下,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1985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很多诺贝尔得主和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相继前来访问,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为学生作报告、开讲座,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国际化的很好结合,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意识,有能力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前沿研究。

30多年来,侯伯宇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许多人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在现代物理前沿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如今,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其中李卫、顾樵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冠名“侯——李变换”和“顾效应”。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元本说:“侯伯宇为我国理论物理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对于得到广泛认可的我国理论物理‘西北军’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陕西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50年,20岁的侯伯宇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0年,先后三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侯伯宇,在50岁之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报》)

②“我誓要以创新湮灭顽疾之苦痛,以创新来消灭死。誓以我有生之年,在国际竞相攀登科研高峰中顽强登顶,以作为最后的礼物。”(《侯伯宇自传》)

③在学界,大家都知道侯伯宇有两“怪”:一是出去开学术会议,无论国内国外,从不参加游玩,总是抓紧时间在宾馆看文献;二是不当官、不退休,晚年依然坚持在科研第一线。(《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侯伯宇因与美国学者合作推导出当时世界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的“侯氏理论”,被誉为“中国的骄傲”。

B.侯伯宇在申报科学院院士的材料中收录了一些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是因为他认为论文的学术价值与学术刊物的档次水平没有关系,有些档次并不高的期刊上刊发的论文更有学术价值。

C.侯伯宇的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这是因为他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

D.尽管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但这并未影响他把在国际竞相攀登科研高峰中顽强登顶作为有生之年的奋斗目标。

E.本文摘取侯伯宇的若干人生片段,记叙了他刻苦钻研理论物理、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经历,介绍了一位杰出物理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2)侯伯宇有哪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请简要概括。

3)作为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侯伯宇的贡献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作者为什么说侯伯宇具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