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划线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古之...

下列划线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亲戚之情话             D.登东皋以舒啸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A“博学”:广泛的学习/学识渊博;B.“学者”求学的人/有学问的人;C.“亲戚” 古义,父母以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人;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1.词义扩大:“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 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2.词义缩小:“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3.词义转移: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 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4.感情色彩变化:“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 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5.名称说法改变: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 “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6.词义弱化:“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 示埋怨、责备。 7.词义强化:“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 思。 8.古褒今贬:“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 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9.古贬今褒:“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 ,安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                B.或师焉,或不焉

C乃瞻衡宇                D.君子不齿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组是(  

A《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陶渊明,“辞”是一种文体。

B《师说》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C《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鲁迅为纪念刘和珍君而写。

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词,属于演讲词的一种。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 ,古时也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为“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就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D“风”指十五国风 ,大多为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查看答案

对下列诗句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的,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容易上当。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D《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和象征等手法,如:以“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与美好。

 

查看答案

对《氓》中语句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蚩蚩”二字,表现那个年轻人忠厚的神态;从他“抱布贸丝,匪来贸丝”的举动,则透射出小伙子忠厚中还带有狡黠的性格特征。

B“送子涉淇”“将子无怒”,表现出“氓”所追求的女性是位关心人、体谅人、有情意的姑娘。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姑娘的纯情、热情、痴情。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写出婚礼的隆盛,透露出女主人公新婚的欢乐和幸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