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敏今年考上南京大学。老...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敏今年考上南京大学。老张夫妇利用国庆长假,千里迢迢,悄悄来到南京大学探望女儿,期望给女儿一个惊喜。没想到小敏不仅没有一点惊喜,反而责怪父母不经她同意就来南京,继而抛下父母,和早已约好的同学去苏州旅游了。如何为人父母,如何为人子女,真是值得我们思考。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请你以高中生小明的名义,给小敏或者老张夫妇写一封信,劝导他们。正副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注意书信格式。

 

论“孝” 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孝”的佳话不胜枚举,上至君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大都怀着一片“孝”心。 焦仲卿是一位孝子。他临死前徘徊不定就是因为记挂着年迈的母亲,担心她以后的生活。他深深懂得身为儿子的责任和义务,他的忧郁正体现着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孝”。 孝,多么温馨的字眼。因为它,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更加团结。孝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发自内心的毫无点缀的亲情。“百善孝为先”,一切的一切都不如一个“孝”字来得真切感人。 东汉时期有一个孝子叫黄香。他年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他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在外奔波,回来时十分劳累。黄香为了让父亲舒服一些,热天里总是用扇子先把父亲睡觉的床枕扇凉。到了冬天,他就每每早早地钻到父亲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将其暖热了再让父亲去睡,从不间断。因此,他在12岁时已美名远扬。 古人况且如此。在我们这个文明的时代,更应如此才是。可是子不孝女不贤,父母亲与儿女打官司的事层出不穷。这可能是法治社会的人的法制意识的“进步”吧!也可能是我们正在向奴隶退化――那奴隶主必定是金钱了。 女儿因钱不够把相依为命的父亲送上法庭,儿女因对财产分配不满意将孤苦的母亲告上法庭……这些都是我们文明人作出的文明事。 难道说社会进步了,文明发展了,父女母子之间的那份深情旧眼变质了吗?难道几百元的生活费就足以让子女忘记父母当年的养育之恩,忘记该孝顺父母吗?难道亲情骨肉之间,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就该兵戎相见走商法庭吗?这些现代化建设的骄子的所作所为真让父母寒心,让天下人齿冷! 孝,不应该被金钱覆盖,不应该随着时间而流逝。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材料中,小敏抛下来南京探望的父母,和早已约好的同学去苏州旅游了,是错误的,孝顺父母应该是最起码的良知。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首先应审材料,确定立意。材料中,小敏抛下来南京探望的父母,和早已约好的同学去苏州旅游了,显然是错误的。参考立意角度:论“孝”;论教育方式。行文结构:作为新材料作文,要能比较方便直接地体现文章观点态度,最好是写成议论文。如果是写议论文,那么,开篇应简洁地点出材料内容,并且快速引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不应该堆砌材料,而应该分层次,逐层深入地分析理由,甚至挖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展开比较丰富的联想分析论证,但最好不要完全抛开原材料。适当地扣住原材料或点原材料,会使论证更有针对性,更不容易跑题。同时,也要善于辩证分析,做到逻辑思维严密,说理深刻。另外,还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典例拓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例1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例2: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其人自护所短”便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所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所短。若抓不住这一关键句而赞颂北人不同凡响的壮举就偏题了。 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 比利时国王和王后有一次宴请成名以后的爱因斯坦,派马车夫去火车站接站,车夫一直等到车站的人散尽的时候,也没有接到爱因斯坦,就独自赶车回到了皇宫,他刚刚回来,就看到爱因斯坦衣着朴素、风尘仆仆地步行赶来了。 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显偏离题意。 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如: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儿子与父亲之间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作为他的同学给他写信,要劝导、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关系,不要在“花销紧”要节约方面大做文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睡眠是生命的必需品,      ,就会受到惩罚。保证睡眠,才符合生理科学。学习时间占用了睡眠时间,看起来是整天在念书学习,结果         。这不仅仅是科学的事,也是法律的事。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要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在6点半之前就起床了;         ,在高中生群体中尤为突出,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在6至8小时之间的,比例高达65%。

 

查看答案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办。下面是这次峰会的会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分别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______,_________。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①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

②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③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

④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

⑤所有这一切都唤醒了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

⑥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阴历年大门上贴的红纸黑字的春联。

A.⑤①③②④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③②④①⑤⑥   D.⑤⑥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大建设的阶段,如何建设、规划、管理好城市家园,也摆在了各级管理者的面前。

B.站在2016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C.我省环境污染责任险推广遭遇尴尬,投保企业数量远低于周边省份,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投保意识不强,普遍抱有侥幸心理造成的。

D.美国安全智库在其年度预测报告中称,2016年美国将加强在南海的活动,并加强与东南亚伙伴国家的军事合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亮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诚然,从事科学探索的志愿者要有殒身不恤的精神,但领导和组织者要尽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C美国选手爱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的打出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D领导干部应该把握工作方向,制定符合整体利益的政策方针,切不可目无全牛,只看到眼前的局部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