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实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②。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解出入,入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③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

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①阴贼:内心残忍。②嚼:把酒喝尽。③践更:秦汉时的一种徭役。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姊子解之势   负:倚仗

B.解使人知贼处   微:暗中

C.不可者,各其意  厌:满足

D.杀者亦竟     绝:死亡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年/请得解客舍养之/

B.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年/请得解客舍养之/

C.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年请得解/客舍养之/

D.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年请得解/客舍养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解年少时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等到年龄大了,就改变了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

B. 别人杀了他姐姐的儿子,他查明真相后,认为是自己的外甥无理,于是放走了贼人,归罪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安葬。

C. 轵县一个儒生认为郭解专爱做奸邪犯法的事,郭解的门客不满,将儒生杀死,郭解虽装作不知情,但还是被判死罪并累及族人。

D.郭解虽其貌不扬却得到远近人们的仰慕,对这种现象,太史公引用民间谚语说明美好的名誉可以为容貌添彩,让生命永不衰老终竭。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现代汉语。

(1)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2)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5.把下面《鸿门宴》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1.D 2.B 3.C 4.(1)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仗义,更愿意依附于他 (多,1分,益,1分,大意,1分) (2)张开两腿坐在郭解面前的人(或者译为“对郭解失敬的人”)于是袒露胸背向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这件事,都更加敬慕郭解的品行。 5.把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地就可以完全占有了。 (距,1分;内,1分;大意,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D项,“绝”:没有音信。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首先抓名词“诸公、少年、贤豪、”不是作主语就是作宾语,再结合前后文可知“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应该放在一起,排除A.C;再看BD两项,主要是后一句的断句不同,结合前后文,应该选B最合适。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郭解装作不知情错。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C项,郭解装作不知情错。 4.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多:称赞;益:更加。第二句中,箕踞者:张开两腿坐在郭解面前的人,其中“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肉袒谢罪:袒露胸背向郭解谢罪;慕:仰慕、敬慕。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的翻译。翻译时抓住重点字词:距:把守、守住;内:通:“纳”,接纳;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郭解是轵县人,字翁伯。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很少希望别人报答自己。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越来越强烈。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干杯。人家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那人发怒,拔刀刺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就逃跑了。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于是他就暗中嘱咐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心的,轮到他服役的时候,请加以免除。”以后每到服役时,有好多次,县中官吏都没找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他感到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于是,那个傲慢的人就脱去上衣请罪。少年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他到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城中少年及附近县城的贤人豪杰,半夜上门拜访郭解的常常 有十多辆车子,请求把郭解家的门客接回自家供养。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一次,轵县有个儒生陪同前来查办郭解案的使者闲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儒生说:“郭解专爱做奸邪犯法的事,怎能说他是个贤人呢?”郭解门客听到这话,就杀了这个儒生,割下他的舌头。官吏以此责问郭解,而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杀人的始终没有查出来,不知道是谁。官吏向皇帝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任性弄权,因为小怨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不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翁伯的家族。太史公说:“我看郭解,状貌赶不上中等人才,语言也无可取的地方。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贤人还是不肖之人,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谚语说:‘如果一个人以美好的名誉来作为自己的容貌,哪还有衰老终结的时候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史记》中的法治思想,主要以两种方式体现:一种是司马迁在篇末以论赞的形式直接发表观点和评论;另一种则体现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与叙述中,正所谓“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在作《史记》时,司马迁参考了当时众多的典藉而加以剪裁,在对材料的取舍轻重中无疑蕴含着撰者的主张。

据《史记》记载,尧年老时,让舜代行天子的职务,考察他的执政能力。舜实行了系列政策,其中关于法治的措施有作“象刑"。有学者推测,“象刑"并不是真正的处罚,而是种“象征刑”,是让犯法者穿上与众不同的衣服,戴上不同颜色的头巾,以此来表示警戒。这体现了原始的“慎刑”思想。周穆王以甫侯为相,作《甫刑》,其中对执法人员的素质和司法的过程提出了很高要求。难能可贵的是,当时已提出了处罚必须和所犯罪行相适应和疑罪从轻的口号。认为只有谨慎使用法律,不轻易用刑,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秦统一后,李斯主持整理修订法律,“除疑定法",使百姓“咸知所避”。司马迁肯定李斯在法治上的建树,但批评她过于“严威酷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他将会和周公、召公等圣贤一样名垂青史。秦始皇用战争手段统一中国,并强制性地把泰国的法律推行到新征服的地区,造成这些地区人民的激烈反抗。秦朝的快速灭亡,使汉初知识阶层深刻反思秦代统治教训,形成了一股“非秦”的思潮,而秦朝的严刑峻法是广受批评的内容。贾谊的《过秦论》即是“非秦"思潮的代表作品,而司马迁非常推崇贾谊对秦政的分析与批评。

与对秦始皇的批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司马迁对汉文帝的赞扬,在他的笔下,汉文帝是一位贤明君主。在汉文帝时期,中国的法制有几项重大的变革,废除“收孥”是其中之一。“收孥”是由秦代开始的一种残酷制度:如果一人犯罪,其父母妻子等家属都要遭受处罚。汉文帝认为法律是政台之本,其作用是禁止暴行,引导民众,如果某人犯罪亲属也连坐,则有悖于法律的根本宗旨,因此即位第一年就废除了这制度。汉文帝时期另一项重大法治变革是废除肉刑,文帝认为对犯罪者不进行教育而只是施加刑法,残毁肉体,这不是为民父母应有的作法,他随即下令废除了肉刑,在《史记•循吏列传》中,司马迁明确地表达出从宽执法的主张:“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率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汉武帝后法网渐趋严密,中央大力打击地方豪强,出现了郅都、张汤、杜周等一大批“酷吏”。司马迁认为他们虽然严酷,但却能“致行法不避贵戚”,体现了一定的司法平等观念。

《史记》中大力宣扬道德教化与法律制约相互配合,认为礼、德要优于政、刑。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认为道德规范可以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法律规定的作用只体现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法律的处罚制成作用是即时的、显性的,而道德的引导规范作用是长期的、隐性的。

(选自岳庆平(<史记>中的法治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关于法治的一些主张,可以依据他撰写《史记》时对相关内容材料的剪裁取舍做出,分析判断。

B.尧让舜代行天子的职务,通过对舜实行的一系列政策进行考察,来了解舜是否具备相应的执政能力。

C.从《史记》对舜实行的法治措施的记载可知,我国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初步的慎刑"思想。

D《甫刑》体现慎刑思想,认为只要谨慎使用法律,不轻易用刑,就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史记》中的法治思想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司马迁更看重第二种方式,认为行事胜于空言,应把主张融于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和叙述中。

B.舜执政时期实行的象刑,据有人推测,可能是一种为了达到警戒作用的象征刑,不能把它与真正的处罚等同看待。

C.司马迁认为李斯虽在法治上有所建树,但他过于严威酷刑,所以没有能够和周公、召公等圣贤一样名垂青史。

D.从秦代开始实行的残酷的收孥制度,在汉文帝看来是有悖于法律宗旨的。因此,他即位后很快就废止了这种制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汉初的知识阶层看来,秦朝的快速灭亡,与它的严刑峻法有关。作为非秦思潮代表作品的《过秦论》就表达了这种观点。

B.在司马迁笔下,汉文帝是一位贤明君主,这是因为汉文帝时期在法治方面的几次重大变革与司马迁从宽执法的主张相符合。

C在司马迁看来,酷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司法公平的实现,如汉武帝任用了大批酷吏打击地方豪强产生了较好的作用。

D道德教化虽然与法律制约可以相互配合,但却优于法律制约因为道德教化的作用可以防患未然,并且具有长期性。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作文题目横线处的空缺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

我想偷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走近芦苇

陈所巨

①滩上有一大片芦苇,大概可以称为“芦苇荡”了。早些年,一到秋天,芦苇就被人割了去,或当柴烧,或作造纸原料。不知是因为忙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片芦苇没有在秋天里砍去,就这样以整体的阵势,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无疑征服了它们,改变了它们。那种征服与改变是强有力的,无法抵御的,你只有接受它,听凭它摆布。你能做到的只是心中有数,紧紧地守住你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东西,本质的东西。

②你这样做了,所以你才能这样依然故我,那寒冬只改变了你的外在,你的容颜,你的服饰。而你的心已经沉入脚下的土地,在那里顽强的过冬,如那些同样在泥土下越冬的小动物。

③生命的顽强在于有它保留自己本质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它不必告诉别人,它必须守住这至关重要的秘密。但芦苇毕竟真的变老了,一片褴褛,一片令人心酸的枯衰,只那一声不响的沉默还在显示着它本性的强硬。枯叶在风中呜咽,枯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似乎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④这大片的无可奈何是不是让我也受了感染,情不自禁地无可奈何了呢?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就像那些无可奈何的芦苇一样。我们经历过,也可能为此沮丧过。

⑤我们同样在被岁月与生活征服和改变的时候,裹紧身子,守住信念与信心,摆出一副越冬的样子。或许我们的外在形体也确实被改变了,褴褛和枯衰了,但我们的心也在厚厚地泥土之中,那泥土就是我们无边的智慧和倔强的秉性。我们失去些什么,得到些什么呢?我们无疑是战胜了,保住了我们的本性与本质。我们无疑会为此庆幸,为此作为胜利者而越发目光敏锐,坚定不移,信心百倍。

⑥走近芦苇,想跟芦苇说些什么?芦苇无言,我亦无言,无言是否也是一种理解,一种沟通,一种心有灵犀呢?脚下泥土松软,头顶阳光充沛,泥土与阳光都是春天的样子了。芦苇和我近在咫尺,这是怎样的一种亲近?生命的亲近,躯体的亲近,思想和心灵的亲近,或者另外一些我们尚且弄不明白的思维和行为的亲近。我们同样在越冬之后,带着褴褛和枯衰走进早春的,在没有欢呼和荣誉的寂静之中,在容易被遗忘的一隅,在往往可能遇到的误解和鄙视的目光之下,我们是不是由衷地涌起一缕无可奈何呢?也许不会,这时候的我们已经因经历太多,明了和洞悉一切而宠辱不惊了。我们明白了自身的价值和崇高之处,我们还需要那些烟云一霎的掌声和鲜花吗?

⑦脚下松软的泥土弹跳着,暗示我行走的节奏。我便感觉到了我的轻盈和愉悦,一种解透人生、战胜自己的轻盈与愉悦。这是一种越冬乃至更深层次的脱胎换骨的过程,涅檗的过程,也是自我解脱、自我净化的过程。我们经历过,战胜过,我们就可以说我就是“我”。也只在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了理解自己,在滚滚红尘之中守住自己善的本质,原来是最难的事情。

⑧猛然地发现脚下泥土的表层有些异样的东西,是密匝匝的褐色的小尖锥,那是芦苇的笋尖,那是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尖锐的宣言,那宣言同样是强大的、无可置疑和不可抗拒的。那就是生命,那就是新生的思想和人生方式,那就是我们从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时所期盼的目的。要不了多久,那些越冬的苍老的芦苇就要倒伏下来,代之而起的将是更加年轻的欣欣向荣的强大的阵势。

⑨我知道这才是必然,才是世间万物历尽苦难生死更替的本真。

选自《品味书香》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以芦苇为题材,但又不仅仅写芦苇,而是既写芦苇又写人生,写与芦苇的对话,揭示生命的意义。

B“保留自己本质的有效方式”就是在“征服与改变”到来时,要接受它,听凭它摆布,自己只是顽强地固守自己的本质。

C第①②段对芦苇的称谓从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便于作者抒发感情,表现了作者对芦苇的理解和亲近。

D第⑧段“那是……”“那就是……”等句子,运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气势,突出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E文章意在告诉人们,以“笋尖”为代表的新生事物代替以枯老芦苇为代表的旧事物是历史必然,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

2.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③段中“似乎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一句中,为什么要用“似乎”一词?

2第⑦段中“我们就可以说我就是‘我’”一句中的“我”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4.文章以物喻人,请分条回答作者从芦苇中获得哪些人生感悟。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从所列举的篇目中选取一个,写一句结构相似的句子。

例句:《沁园春·长沙》:青年才俊的宣言,彰显报国有我的豪迈

备选文章:《致橡树》  《断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雨巷》

选取的篇目:                      

仿写的句子:                      

 

查看答案

从下列提供的短语类型中,选出合适的序号,填入相应短语后面的括号中。

短语类型

A主谓短语B动宾短语C偏正短语D联合并列短语E后补补充短语

短语

①想北平             ②我心归去        

③江南的冬景         ④像山那样思考    

⑤摆放整齐           ⑥摇头摆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