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齐白石的吝啬与慷慨
潘建冰
齐白石是很会过日子的人,俭而近乎吝啬,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趣味横生的话柄。
齐白石自己打造了一个大柜子,吃的用的全都锁在里面,钥匙随身带着。黄永玉在自述《比我老的老头》里,谈到自己经李可染引荐、第一次拜见齐白石的情景:
老人见到生客,照例亲自开了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一碟月饼,一碟带壳的花生。路上,可染已关照过我,老人将有两碟这样的东西搬出来。月饼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浅浅的一碟,“都是坏了的,吃不得!”寒暄就座之后我远远注视这久已闻名的点心,发现剖开的月饼内有细微的小东西在活动,剥开的花生也隐约见到闪动着的蛛网。这是老人的规矩,礼数上的过程,倒并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动起手来。天晓得那四分之一块的月饼,是哪年哪月让馋嘴的冒失客人干掉的!不过,很多人未必像黄永玉这样了解老人的心思,他们初来乍到,或许觉得却之不恭,只好勉为其难尝一尝。张大千就说过包括自己在内不少人在齐家吃到过“发霉的点心”。
在穿的方面,齐白石一直“从一而终”,一件衣服除非不能再穿了,否则绝不将之抛弃。他晚年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大型宴会,每次都穿着一件蓝布袍子。这是他唯一的“礼服”,多少年未曾变过。后来在九十五岁寿辰时,学生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家凑份子,给他买了一件新大褂。
画家用的画纸主要是宣纸,买回来的宣纸外边包着一张纸,叫做“纸皮”。一般的人撕开纸皮后都将其当垃圾处理掉,但老人绝不浪费,他在纸皮上勾了许多画样子,很多纸皮画都成了很珍贵的东西。除了纸皮外,老人甚至连买东西的包装纸,比如包鞋、包书、包糖食的纸都分大小留着,作为起画稿之用。
齐白石就连作画时的每一笔墨都要用到淋漓尽致,惜墨如金。白石老人非常注重墨色的运用。他用墨非常精细,总是把每一笔的墨全部用光,才会去洗笔。当画完一幅画的时候,他笔洗里的水还是清澈的。
如果你看了上面的故事,就武断地认为齐白石是一个抠门绝顶的人,那么下面的事实却又告诉我们一个截然相反的齐白石。
20世纪50年代初,黄苗子第一次跟着李可染去见齐白石,临分别时,白石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二元人民币,一人一元。黄苗子正要推辞,李可染悄悄地对他说:“这是老师的规矩,如果不要,他会生气的。”当年的一元人民币可不比当今,上世纪50年代国内一克黄金的收购价也不过三四元钱。
齐白石偶尔也会到学生的家中去走走。一次他到弟子许麟庐家,那天正好他的妻子生下了儿子小九,老人知道了很开心,马上拿出十块钱给刚出生的小孩子当见面礼,另外还拿出五块钱给保姆。还有一次,他看见许麟庐的大儿子,问:“你喜欢画吗?”许家老大说喜欢,老人又问他喜欢什么,答说青蛙,老人当场就用许麟庐的笔墨画了一张青蛙送给许家老大。
齐白石对于自己的学生和朋友从不吝惜自己的画,常常慨然相送。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齐白石所任教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被迫停办,临别时齐白石让弟子们各自说出所喜爱的花鸟虫鱼,赠每人一幅画作纪念。
对于自己的朋友和学生,齐白石从来不遮掩自己的“看家本领”。张大千的老师曾熙平时写字都躲到楼上去,非得意门生不准随侍旁观,因此即使是他的学生也没有几个能够得其真传。而白石老人作画却从不避人,对于求学的后生更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如果说画技是齐白石最值钱的东西,那么他对于这最值钱的东西恰恰是最慷慨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白石老人从来不因为钱财而出卖自己的人格。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白石老人困居被敌伪统治的北平,此后敌伪的大小头子时不时来拉拢老人,送东西、请吃饭、拉交情,甚至要求老人跟他们一起照相,或是参加盛典,这些都遭到了齐白石的严词拒绝。为了不跟他们纠缠不清,也懒得跟他们多说废话,齐白石在家门口贴了一张纸条,上写十二个大字:“白石老人心病复发,停止见客。”迫于生计,齐白石还要继续卖画,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又在大门口贴出了这样一张告白: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
黄苗子说:“在当时的北平,这张告白传遍了全城,大家把老人这份告白和程砚秋息影在西郊留须种田,坚决不给敌伪演戏的事,同样传为艺林的千秋佳话。”
(摘自《最艺术,最民国》,有删改)
相关链接:
齐白石出身贫寒,少年困顿,早年就是一个普通木工,直到27岁开始拜师学诗、学画,57岁时独闯北京,本以为能在北京画画谋生,但早期不顺,画作卖不出去是常有之事。60多岁后,作品方得到认可,终于卖出了好价钱。也正是由于早期的颠沛流离,加之晚年卖画是其主要谋生渠道,因此无论是卖画还是卖印,无论买家是谁,概不赊账,绝不还价。
(何暖之《大师另一面》:齐白石小气出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黄永玉第一次拜见齐白石,齐白石拿出“发霉的点心”招待他,黄苗子第一次见齐白石,齐白石却送他车钱,可见齐白石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待客的。
B.齐白石把吃的用的都锁在自己打造的大柜子里,钥匙随身带着,穿的衣服也是不能再穿了才丢弃,这一点与守财奴葛朗台有惊人的相似。
C.齐白石作画时的每一笔墨都要用到淋漓尽致,一幅画完成,他笔洗里的水依然清澈见底,能够把墨用得如此巧妙、节约,境界非常之高。
D.齐白石对自己的学生从不吝啬,他不但送画给学生,还偶尔去学生家走走,关照一下学生生活,对求学者更是毫无保留地传授他“最值钱”的画技。
E.本文围绕“吝啬与慷慨”来选材,介绍了绘画大师齐白石颇具天真童趣的事迹,展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崇敬和赞扬之情。
2.文中为什么要写黄永玉、曾熙和程砚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简要概括齐白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报纸广告、印刷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如今,几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已经相当发达。
“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情节。
也许主人公武松以及作者施耐庵对这个场景并不会认为有什么特别,但那面招旗其实是一张构思独特、创意高超的酒旗广告,“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语更是巧妙地道出了酒的质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商业的兴起,广告也随之产生。只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与商业经济都一同处于停滞状态。到了中国历史五个时期中鼎盛的唐宋时期,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唐朝国力强盛,相继出现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业规模扩大,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产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为唐宋时期的广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的广告丰富多彩,竞争加剧,使得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在纷乱错杂的唐宋广告中,大概可以分为五种形式。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唐宋的诗词中,出现最多的当属“招幌”。这种东西又称望子,原指布幔,后被引申为扩展的各种行业标记的专称,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志。如酒幌、理发幌、膏药幌等。
除了“招幌”之外,唐宋时期的商人对招牌字号非常重视。招牌是商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是传家之宝,他们会倾全力来保护和珍惜招牌的信誉,因此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也非常讲究。
除了上述两种之外,唐宋时期的广告形式还有欢门、灯箱、印刷广告等。其中欢门就如同与目前搞大型庆祝时使用的冲气拱门,而灯箱广告则是在灯笼上题字用作广告宣传。值得一提的是印刷广告,随着纸张与唐字印刷术的出现,宋朝时期就出现这种新的广告形式,在如今能够看到的宋代文物中,大都带有私人标记,既有工匠的籍贯、姓氏,又有生产作坊的记号、产品介绍等。
同样的瓷器,有铭文的总比没有的好。多一个铭文就会多传达出一份信息。现代社会的人们,可能对广告的狂轰滥炸产生了厌倦,但假如是在一千多年前的瓷器上作广告,那就能让人耳目一新了。唐代的长沙窑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铭文;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白釉花口瓶,腹上刻有“丁道刚作瓶大好”。这样的自吹自擂,一点也不比现代广告逊色。相对明清瓷器上的“玉堂佳器”、“美玉雅玩”、“奇珍如玉”等等,却没有唐人的直率,反而给人一种羞羞答答的感觉。
有人认为,瓷器上的广告说明了当时行业竞争的激烈。备受人们喜爱的诗词铭文瓷器的出现,也是行业竞争的结果。湖南望城县唐代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诗的体裁主要有五言、六言两种,其中大部分是五言诗,有近50种字体以行楷为主,不见草书,更不见篆书,说明识读的对象主要是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壶上已发现唐朝著名诗人的诗3首,而且,这些诗绝大部分未收入《全唐诗》。有人称这些诗为出土的唐诗,是陶瓷诗的鼻祖。
(节选自《探索·发现 中国千年前的广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的广告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实作为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就已经相当发达。
B.《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一情节中,巧妙设计武松看到”三碗不过冈”的招旗来宣传酒的质量。
C.早在先秦时期,广告就产生了,由于战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曾经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D.唐宋时期广告的发展与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竞争的加剧,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宋时期的商人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非常讲究,因为招牌是他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
B.宋朝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印刷广告,大都带有私人标记,对工匠和手工作坊的信息都有相关介绍。
C.瓷器上的铭文,让人耳目一新,明清瓷器上的铭文与唐代瓷器上的铭文相比,表意上显得委婉含蓄。
D.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其中近50种字体既不是草书,更不是篆书,这主要是为了便于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来识读。
3.下列不含有唐宋时期主要广告形式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C.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酒肆门首,排设杈子及栀子灯等,盖因五代时郭高祖游幸汴京,茶楼酒肆俱如此装饰,故至今店家仿效成俗也。
观察并思考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个文段。
要求: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重点,中心明确,不少于3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张大千
李永翘
①张大千一行来到莫高窟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时分,他刚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地打着手电进入洞窟内,他简直惊呆了。在依稀的灯光下,只见石窟内的所有墙壁都绘满了五彩缤纷、光耀夺目的各种壁画,宛如一座金碧辉煌的艺术宫殿!他看见这些壁画与彩绘激动至极,毫无倦意。他在敦煌停留的时间近三年之久,成了当时的中国画家中来敦煌最早、停留时间最长、钻研最深、临摹最多、影响最具、贡献最大的第一人。
②在张大千来敦煌之前,莫高窟已有两次编号,但因其很不科学,故其影响甚微。他细心比较了前两次编号的优劣后,决定对莫高窟进行一次重新编号。他经过实地仔细调查,每日领着张心智小心谨慎地从事这项十分重要却异常枯燥的工作。他们先在纸上初编后,然后在每个石窟洞外直接进行,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对莫高窟的编号工作,从而为莫高窟的每个洞窟都标上了清清楚楚的“门牌号码”。
③张大千率领众人对敦煌壁画的临摹工作全面展开了,他把众人分成了几个小组,严格按照“复原临摹法”来临摹,这种临摹方法难度更大,要求也更苛刻。他每天皆是“出没于洞窟之间,手忙于笔纸之上”,“一头风沙,满身颜料”。他在敦煌时不仅要克服物质和精神上的许多困难,而且要冒着生命危险,他没有退缩,他说:“为了祖国的艺术事业,我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拼、去搏!”张大千在编号、临摹等工作中,抽空写成了《敦煌石室记》的手稿,是我国敦煌艺术研究的首部学术专著。张大千及其所率的众人临摹敦煌壁画精品300余幅。张大千带着他的临摹敦煌壁画回来之后,不论走到哪里,那里便会刮起一场猛烈的“敦煌旋风”——人人交口说敦煌、称赞敦煌、向往敦煌,敦煌光辉伟大的艺术奇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扬。“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展览”在兰州引起轰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从此,对于敦煌的科学保护与研究被纳入了国家计划,并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相继在兰州、成都盛大展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国人从此了解了敦煌艺术。敦煌学巨擘陈寅恪撰文《观大千临抚敦煌壁画之所感》,他说:“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于民族艺术上别辟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举,更无论矣!”
④《韩熙载夜宴图》为五代南唐时的著名画家所绘,张大千一见到这件国宝中的国宝就爱不释手,执意要买。可是卖主要500两黄金,而他也只有这么多钱,但却是用来买房子的。他素爱北平,抗战胜利后,他来到北平后就准备在此地买房定居了。不久前,他刚刚看重了一所房产,那是一所旧王府,深得大千的喜爱。其售价也是500两黄金,他已交了定金,不日即要交割。他最后还是决定买下了这幅画。
⑤张大千决定了要远赴南美,但他觉得行前首先要把他所珍藏的《韩熙载夜宴图》等一大批国宝捐献祖国。他通过徐伯郊之手全部捐赠给了祖国。
⑥张大千在巴西“八德园”中亲自搬动假山巨石时不慎用力过猛,突然觉得双眼发黑,金花乱冒,什么也看不到了,经医治,瞎了一只眼,成了“独具只眼”。现在,不要说画工笔画,就连写信,他也是模模糊糊的。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的他向古人学习、向外国人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他将中国古老的破墨、泼墨画技法与西方绘画中最新的抽象自动画表现技法相融合,创立出了一种独特的破墨、泼墨,再进而发展为泼彩和泼写兼施的新技法与画风。他说:“这样画可以得其天趣,能发前人之所未发。艺术无止境,我们作画的人就应当这样,时时进步,不断创新。”
⑦张大千的一生视绘画犹如生命,而且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曾多次说过:“我的画笔不会停,我会一直画到死的那一天。”他一生中用废了的各种毛笔不计其数。
⑧张大千逝世以后,根据他留下的遗嘱,他把绝大部分的财产捐献给了国家,而他留给亲人们的只有他的数量极少的自作书画,每人还分不到一幅。
(选自《张大千传》)
相关链接:
张大千,中国现代黄山画派始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82岁时,他勇敢接受了一次挑战:要画一幅巨画——《庐山图》。他在绘制画的上端部分时,叫家人将他抬到画桌上去,他趴在桌子上,颤巍巍地艰难绘画,画着画着,感到头昏眼花、心动过快、体力不支。家人赶紧拿救心丸让他服下,他稍微歇一歇,继续趴着再画。他感慨道:“我这哪里是在绘画啊,纯粹是在拼老命啊!”集三年之努力,巨著《庐山图》完工,引起轰动!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莫高窟重新编号的工作十分重要又异常枯燥,但是张大千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就独自完成了对莫高窟洞窟的编号工作。
B.张大千采用要求高、难度大的“复原临摹法”临摹敦煌壁画,有时甚至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但张大千仍然没有退缩。
C.张大千一生以艺术为重,舍弃购置喜爱的旧王府,重金购买《韩熙载夜宴图》,表明他在物质享受与艺术事业冲突时,优先考虑后者。
D.张大千从不肯向困难低头,虽然“独具只眼”,还继续在艺术道路上奋进不息,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中西绘画技法相融合的新路。
E.因为张大千不吝钱财,所以他把所珍藏的《韩熙载夜宴图》等一大批国宝和绝大部分财产捐献给祖国,仅留数量极少的自作书画给亲人。
(2)张大千对敦煌艺术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文章前五段在刻画传主的形象上,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结合材料分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灯笼红
①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做“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
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②曾祖母至少活到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炕上挨着睡,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和的。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到入睡为止。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
③我睡得死,醒来时天大亮。平时曾祖母早已起床下地,坐在圈椅里跟祖母说话,今天为甚仍稳睡着?侧脸一瞧,一双绣花的新鞋露在曾祖母的被头外面,不是过大年,为甚穿新鞋?还有,她怎么头朝里睡?我愣怔地坐起来,看见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屋里有几个大人靠躺柜立着。我坐起来,刚喊了声“老娘娘”(家乡对曾祖母这么叫,第一个“娘”读入声),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连被窝一块抱走,送到父母住的屋子里。我哭着,我并不晓得曾祖母已死,喊着“老娘娘……”这时我才听见我的几个姐妹也都哭喊着“老娘娘”。
④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地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间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儿。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能闻到,地里的土坷垃上能闻到,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的太阳味儿最浓。
⑤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了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来,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的“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⑥我连曾祖母的姓和名字都不知道。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些梦一般的事迹。隐约地记得她个子子很矮小,穿的袄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来高,里面总寄放些小东西,她会从里面给我掏出几个醉枣或麦芽糖。对曾祖母的手我还有记忆。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词:“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
⑦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的评判),都怕她三分。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
(1)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语言平实,对“我”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充满情趣和温馨。
B.本文刻画传神,对曾祖母的描写细致入微,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刚烈性格。
C.本文从儿童视角叙述曾祖母的死,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死亡的恐怖和悲哀。
D.本文感情深挚,通过对曾祖母的回忆,讴歌了母性的伟大和故乡的美丽。
E.本文首尾呼应,点面结合,通过曾祖母成功地塑造了农村老人群体形象。
(2)阅读第⑤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概括曾祖母心理上的特点。
(3)第⑥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简析这句话的含义。
(4)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古代诗歌阅读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②,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③,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胜:美;③纪:经营。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是我国东晋著名田园诗人,其塑造的“菊花”形象成为众多失意文人的精神寄托。
B.本诗从体裁上来说为五言诗。诗歌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本诗为近体诗。
C.陶诗贵在淡而不枯,质而实绮,能在真率旷达的情意中化入渊深朴茂的哲理,从田园耕凿的忧勤里讨出人生天然的乐趣。
D.本诗描写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氛。
2.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 )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