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①白狼河,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②丹凤城,指京城长安。③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

1.这是一首律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1)用典:①卢家少妇,代指长安少妇,梁武帝《河中之水歌》诗意“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莫愁”后来成为少妇的代名词,(必修三《马嵬》“不及卢家有莫愁”);②丹凤城,指长安,传说秦穆公女儿弄玉善吹箫,引来凤凰集于城上,后来称京城为丹凤城。(回答一例可得3分)(2)寓情于景:以“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少妇对久戍边塞未归、音书断绝的丈夫的思念与担忧。(3)对比:丈夫在白狼河北音书断绝,少妇于长安城内彻夜难眠,时空阻隔,突出了少妇“含愁独不见”的愁绪。(4)烘托:①“海燕双栖玳瑁梁”烘托“卢家少妇郁金堂”的孤独寂寞;“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忆辽阳”。(每回答一例含分析可得3分;回答渲染、衬托、拟人,分析合理也可得分,回答对偶或对仗不得分。) 2.①描写了一位长安少妇在寒砧声声、落叶萧萧的秋夜,因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而夜不能寐的孤独愁苦的情景。②寄寓了诗人对因战争而失去和平安宁生活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是一首律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技巧。诗歌开始运用比兴手法,以玳瑁梁上双栖的海燕反衬这对少年夫妻长年离别的不幸;中间两联对偶工致,不但句对,而且词组也对,“白狼河”与“丹凤城”均为地名,“白”和“丹”均为颜色、“狼”和“凤”均为动物,构成律诗中的工对.结束一联运用设问句式,“谁谓”、“更教”,一气贯穿到底,造成含蓄蕴藉、“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意境,读来情味深长。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此诗中,人物心情与环境气氛密切结合。“海燕双栖玳瑁梁”烘托“卢家少妇郁金堂”的孤独寂寞,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的思念忧愁,尾联“含愁独不见”的情语借助“明月照流黄”的景物渲染,便显得余韵无穷。论手法,则有反面的映照(“海燕双栖”),有正面的衬托(“木叶”、“秋夜长”)。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这是一首拟古乐府之作,刻画了一位对远戍丈夫刻骨相思的闺中贵妇形象。全诗通过少妇秋夜思念戍边丈夫的生活剪影,向读者展现一幅战争破坏人们和平安宁生活,给一个原本可能是幸福家庭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形象画面,使读者很自然地对诗中的主人公一明写的卢家少妇和暗写的出征的丈夫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诗人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思妇的哀怨,以双飞双栖的燕子反衬思妇的孤独;以寒砧催落叶、明月照流黄来烘托离愁别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因战争失去和平的人的同情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①,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杨素亦礼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选自《隋书·循吏》)

【注】①髫龀(tiáoChèn),儿童时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

B.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

C.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

D.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如王勃《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范”句中宇文氏即为新州刺史。

B.樊叔略曾任都督一职,这一职位属武职官衔,其职能是负责监督统领前线军队的最高长官。而“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李密《陈情表》中说“辞不赴命”。

C.樊叔略拜营构监,关于官员任职授官的还有“任、授、除”等。如李密《陈情表》中“除臣冼马”句。

D.樊叔略死后皇上追赠他为亳州刺史,谥号为襄。谥号是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来定的,有专门的《谥法》为依据,所以,陶渊明死后被朝廷赐谥号为“靖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只好逃走。

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

C.樊叔略所治理的地方都很出名,他的政绩在当时第一。皇帝颁下诏书嘉奖他,赐给他绸缎三百匹,粟米五百担,并且告示天下。

D.樊叔略为官清明果决,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因而百姓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

(2)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的大学者,他的《人间词话》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极有价值的著作。《人间词话》虽是词论,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逸出词的范围,而且有普遍性的诗歌美学意义。尤其是王氏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更是中国古典诗学中意境思想之集大成者。王国维吸收、学习了德国西方的哲学、美学思想,尤其是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并把它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结合起来,使之中国化,“境界”说便是这样的产物。

“境界”(也可称之为“意境”)是在内心和外物相契合的基础上,诗人以敏锐的艺术感觉捕捉,并用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描绘出来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自然、人生画面。它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境界”(意境)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并非从叔本华美学中来的,也并非王国维的首创,而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与批评中早已有之的。在诗学范围中,金圣叹批评杜诗,偶尔用过这个概念。叶燮和刘熙载也都在其诗学论著中使用过它,但都较为零散,且并未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王国维之所以堪称“境界”说的“集大成者”,在于他将“境界”从诗的功能论上升到诗的本体论,同时又予以系统的理论构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篇即称:“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不惟是词,这也是王国维对诗的根本看法。他认为自己“拈出”的“境界”,比严羽的“兴趣”和王士祯的“神韵”更能说明诗的本体。

“境界”并非仅指景物画面,同时也指诗人的“真感情”。在“境界”说中,王国维反复论述了“心中之境界”,使诗歌创作鉴赏不只停留在状物写景。他说:“境界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特地指出了“境界”也包括“真感情”这个方面的内涵。

何者为“有境界”?何者为“无境界”?在王氏诗学中,“不隔”与“隔”是关键的分野。在他看来,诗词“不隔”,方可称为“有境界”。王国维说:“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称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两句,妙处唯在不隔。”在王氏看来,自然天成者“不隔”,而镂金错采者为“隔”。“不隔”的作品,还应是“语语都在目前”,意象鲜明生动。所谓“有境界”的诗词佳作,便应是“不隔”的。

王国维的诗学,当然还有很丰富的内容。但最突出的便是“境界”说,这里只阐释了其中最主要的内涵,大致可以看出其在中国诗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近代美学性质了。

(摘编自汪涌豪、骆玉明《中国诗学·第一卷》)

1.下列对“境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境界”是产生于诗人内心和外物相契合基础上的,带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自然、人生画面,它是诗人主观理想和客观现实的和谐统一。

B.“境界”这一概念,并不是王国维首创的,也不来源于西方哲学,而是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与批评中,只是历史上的论著使用得比较零散。

C.王国维提出的“境界”说,是其吸收借鉴了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并使之与中国本土古典诗学传统结合后的产物。

D.“境界”不仅是词范畴的理论,也是诗范畴的理论。有无“境界”是王国维评判一首诗词品格高低的标准。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对意境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将历史上散见的“境界”理论加以系统的整理建构,并使之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B.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尤其是他提出的“境界”说,可以称为中国古典诗学理论的集大成者。

C.王国维认为诗词创作与鉴赏不能仅仅停留在状物写景上,还应写出诗人“心中之境界”,要在自然景物中融入诗人的喜怒哀乐。

D.王国维认为诗词“不隔”不仅指诗人创作自然天成,不会刻意雕琢文词,还指创造的意象要鲜明生动、宛在眼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王国维的诗词理论中,倘若诗词“隔”便不会产生“有境界”的佳作,而只要做到“不隔”诗词便能自然天成,进而成为“有境界”的佳作。

B.之所以说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的大学者,是因为他在对中国古代诗学文化整理加工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了西方哲学和美学思想,提出了系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学理论。

C.在王国维心中,苏轼、陶渊明、谢灵运的诗词大多“不隔”,且“有境界”,所以其品格普遍要比颜延之、黄庭坚的来得高些。

D.除了系统地阐释了“境界”说,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诗学价值还有很多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王国维在中国诗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其诗学理论的影响十分巨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我们看山看水看风景,是与自然对话;我们阅读名著,是与作者对话,与作品对话;人与人之间需要对话,文化之间需要对话,国家之间需要对话。青春洋溢的我们,希望与同龄人对话,与长辈对话,与世界对话……

请以“对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自行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习性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真正的贵族精神,________。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_________。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担当起国家的责任。________。三是自由的灵魂和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