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甲】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甲】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武林旧事·观潮》)

【乙】

昔伍子胥谏吴王,忤旨,赐属镂剑而死。临终,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越钱塘,过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激,闻百余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

(节选自《录异记·异水》)

【注释】①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民间尊之为“潮神”。

1.解释文中的划线

(1)其远出海门(     

(2)昔伍子胥谏吴王(       

(3)其子曰(      )

2.下列句中的“为”与“海涌银为郭”中的“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何遽不福乎?       B.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活板

C.不足外人道也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十六日。

B.“方其远出海门”和“戒其子日”中的“其”所指不同,前者指潮水,后者指吴王。

C.甲文作者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壮观时,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表现出来。

D.乙文作者用“怒”形容浙江之潮,目的不仅在于表现浙江之潮的壮观,也借此隐含了伍子胥的愤怒。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

 

1.(1)当……时(2)连续,屡次(3)通“诫”告诫 2.A 3.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4.B 5.(1)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2)把我的头悬挂在南门上,(让我)来看越国的军队来攻打吴国。 【解析】 1. 试题分析:(1)方:当……时。累:连续,屡次。戒:通“诫”告诫。解题时可以结合文意,将选项中的解释带入原句。“方其远出海门”的“方”,结合“方其破荆州,下江陵”理解意思,指当……的时候;“戒其子曰”的“戒”,结合“临终”和后面的内容可知,应该是告诫儿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如本题“方其远出海门”的“方”,结合“方其破荆州,下江陵”理解意思,指当……的时候。 2. 试题分析:例句的“为”,译为成为,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A项“为”译为成为。B项译为制作,动词。C项译为向。D项译为是。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易错警示】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如“因、何、若、之”等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其次,辨明词性。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焉”可以是代词、副词、助词。再次,对比古今。有的沿用下来,有的用法变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最后,注意特殊虚词。兼词、虚词连用,如“何以”“孰与”等。 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断句。注意连词“以”,结合句意断句。句意:用鮧鱼皮包住我的尸体投入江中,我要在一早一晚乘着潮水来看吴国惨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4.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要求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主要信息,从而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可以根据选项中罗列具体材料,从中筛选。也可以根据选项中的观点对应题干选择。B项后者的“其”指的是伍子胥。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如本题“戒其子日”的“其”,指伍子胥。 5.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关键词是“伟观”:雄伟的景象;“天下之伟观也”判断句。第二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悬”把……悬挂、“以”表目的连词,来、“伐”攻打。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这样一般。 过去伍子胥多次劝谏吴王,触怒了吴王的旨意,赐给他属镂剑而死。(伍子胥)临终(的时候),告诉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将)我的头悬挂在都城南门,(让我)来看越过士兵讨伐吴国。用鮧鱼皮包住我的尸体投入江中,我要在一早一晚乘着潮水来看吴国惨败。”从此以后从海门山开始,江水潮头汹涌,浪高几百尺,越过钱塘江,经过过渔浦,才逐渐变低变小,(第二天)早晨傍晚又来(一次)。那涛声(就像龙王)震怒(一样),像雷电一样奔跑激腾,(声音)能传到一百多里以外。有时能够看见伍子胥在潮头之中乘着白色的车白色的马,于是(当地人)就为他建立祠庙来祭祀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人类学家认为是最原始的。人类学家以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大多数原始民族中,有不穿衣服的民族,而没有不装饰的民族。我们人类在年幼的时候,喜欢在颈项上围着草珠,或野花环之类的东西,在帽子上插一片羽毛,在身上涂些泥土或色彩。人猿在行走的时候,带着一根绳子,一块破布,一片草皮,或一条枝杈。他们使用此种“挂布披荆”的办法,以增加自身的快乐。无疑的,他们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是对于装饰发生兴趣的表示。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但在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扮演一个角色,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这种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的行为,为装饰的主要目的。但是除了满足自己快乐之外,还含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间之感情交流的作用。这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为了名誉金钱,而获得的愉快之情,是最初的艺术表现。

这个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艺术运动。

这种艺术运动,有静的和动的两类,腓赫纳说:“前一类的艺术,是经过静态去求快感的,另一类的艺术是经过动态或转变的形式去求快感的。所以在前者,是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而后者,是用身体的运动和时间的变迁,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我们现在就是从静的艺术——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来做一番研讨。

人既直立了,两手就可以用来抓东西撕东西,同时也就感觉到了东西的质的坚柔,形的大小的区别,并且可以用手将东西堆、砌、聚、散。久而久之,就有人在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另外一方面,人的两手养成了拥抱、推拒、攀援、攻击的能力,这些举动一有节奏,就能唤起运动的快感。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前一种,用手在东西的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的艺术。

我们晓得,虎和鹰,也能用爪抓东西撕东西,猿和熊,也能用足拥抱、推 拒、攀援、攻击,但是它们的动作,仅止于此。不能有意识地,按照美的法则,加以变形或结合,更不能自主地去产生一种有节奏的运动。人就不同了,除了生存之外,还要求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下去。因为狩猎和日常操作的训练,从劳动中感到力的均衡,和肌肉的有节奏的运动,所以在工作停止之后,假使身体中蓄积的力量无处发散的时候,就想要摇动身体,手舞足蹈起来,以求满足均衡和节奏的快感。

单是手舞足蹈,还不够满足“自我扩张”的心理欲求,必须要有悦目的形色,悦耳的声音,伴衬起来,方可在自然界中显出人的伟大。于是在装饰方面,第一步先让自己的身体满足这个要求。最初以动物的皮毛之类,来补缀心灵上的缺陷。然而人的自尊心,使他发觉了这样的装饰,至多是与禽兽为伍,而不够表现主宰者气魄的时候,智慧的艺术家们,发明了裸体上涂绘色彩的手法,虽然还是模拟着禽兽的羽毛、斑纹、色彩,但已非完全模仿,而是将原形加以变化和结合。人类狂热的理想,超出自然之限止,用燧石贝壳等尖锐之物,在肌肤上割划,形成了点子和曲直线的浮像。这种惊人的装饰方法,表示出人类的克服自然的坚强意志和有意识的创作的力量。这种为了装饰而愿意忍受痛苦的欲求,可以说是人类向自然环境示威的一种自大心的透露。

人没有禽兽般美丽的皮和羽毛,是人类的缺点。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缺点,才会激起装饰的欲求,而发展为最高的理想。假使我们人类没有这种理想,那我们的生活方式,到现在依然在阴暗的壁洞中,茹毛饮血做万世的野人,所以说人类之有装饰,是人类进化的表象。

(选自雷圭元《图案与人生》,有删节)

1.下列和“装饰”相关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是最原始的,这一点可以从大多数原始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装饰的行为上得到证明。

B.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仅可以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于可以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扮演一个角色,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

C.装饰具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作用。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

D.最初的艺术表现是一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于名誉金钱的愉快之情。当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了艺术运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虎和鹰,猿和熊等动物能完成人类的一些动作,但不能按照美的法则有意识地变形或结合,因此,也就不能自主地产生一种有节奏的运动。

B.艺术运动分成动和静两种形式,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属于后者,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

C.人猿会使用“挂布披荆”的办法,来增加自身的快乐,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也就是表示对装饰发生兴趣。

D.为了满足均衡和节奏的快感,在工作停止之后,人们假如身体中蓄积的力量无法发散,就会想要手舞足蹈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艺术家们并不是完全模仿禽兽的羽毛、斑纹和色彩,而是将原形加以变化和结合,但是用这种裸体上涂绘色彩的手法,还不够表现主宰者的气魄。

B.单纯的手舞足蹈无法满足“自我扩张”的心理欲求,必须要有悦目的形色等来伴衬,在装饰方面,首先就是让身体满足这个要求。

C.为了向自然环境示威,人类甘愿忍受痛苦,用燧石贝壳等尖锐之物在肌肤上割划,形成了点子和曲直线的浮像。

D.人类拥有装饰是人类进化的表象,只有人类对装饰的最高理想,才能让人类完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幸福的珍藏

若荷

日历翻到最后一张,心中不禁感慨,又是岁末了。

早晨换上新的日历,将旧日历倦倦地扔在桌上,母亲拿过抹布,把桌面抹得锃亮,于是,旧日历也被她随手拿走了。那里面有她记下的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也有偶尔因怕忘记某些事情而让我们给她记下的留言。我知道,母亲一定是把它收藏起来了。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习惯性地收藏一些旧物,她的那个小小的红漆木箱里,不仅保存着我们儿时看过的小人书、小发卡、红头花之类的琐碎物品,还有一些发黄的信件,或者那就是父母年轻时候的通信,有我们几个孩子在外求学工作时写给父母的只言片语。还有那曾经为我们做鞋用的大小不等的纸样儿,母亲也把它们码齐了折在一起,夹在一本旧杂志里。因为这些旧物,记录了我们成长的一些重要过程,记录了我们生活中的经历,或者,记录了父亲母亲的爱情或者婚姻,甚至是记录了生命。

曾经埋怨母亲,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攒它们做什么?母亲说:也不做什么,就是舍不得丢,看到它们,就想起过去的日子,想起你们的小时候。听了母亲的话,忽觉心里酸酸的,再看母亲的皱纹和白发,默默地将那些旧物重新撂起,郑重地放回原处。

母亲年纪大了,最近的几年里,身体多病,动辄感冒发烧,本来就有气管炎的毛病,就更一次次地引发。母亲拥有一处复式的楼房,那是我们为了孝敬她盖起的。但她不喜欢住,分三家把它们租了出去,自己坚持住在老房子里,那是她和父亲半生住过的。墙上的画、小院里的花,都是父亲留下的生活痕迹,母亲说,父亲的气息仿佛还在,所以她不离开。可不知是年久失修,还是什么原因,那所房子自从父亲去世后就开始漏雨,为此我们请人重新修整过,但最终没能修好。至今天,外面下大雨,屋里墙角处照旧雨水淋漓。阴雨连绵的季节,也还罢了,最怕急风骤雨的时候。偏偏母亲又不打电话告诉我们,只一个人用盆钵逐个角落接着,因为那时正是更深的夜晚,母亲怕惊动了我们的睡眠,便任由屋子里的浊水汩汩泛滥。

因为这个,不止是母亲,我的心里也时常觉得悲伤,“屋漏偏逢连阴雨”,怕的就是那种人在孤独却无人相助的境遇。想许多年前,父亲健在的时候,我们是何等的快乐!从小到大,何曾操心过家中的事情。那时的房屋好像也从来没漏过雨。在我们的眼里,父亲就是一座山,一棵高大的树,他撑起的,何止是一个家,而是我们心中的一片天。

九四年的十月,父亲因病去世,从那时起,我们家便成了典型的所谓“空巢”式家庭,母亲一个人守着偌大的庭院过日子,心情十分孤寂。我姐妹五个,除我之外都远在两百多里的城市工作。起初,姐妹几个商量好了,在忙过手头的工作之后,每隔几天就轮流赶回家陪母亲住两天。但是后来,母亲不忍看到女儿们奔波的辛苦,硬是不再让人陪她了。

母亲是个有思想的人,对生活也有着一定的见解,从不愿给儿女过多的麻烦。我父亲的去世,致使母亲大病了一场,在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之后,母亲开始走出家门,继续到老年大学学习,看到母亲孤独的身影,我一次次潸然泪下。由于母亲有读师范时打下的绘画基础,再加上她对待学习十分认真,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因此,母亲的绘画水平提高很快。至如今,母亲已参加了二十几次老干部书画展了,得到人们不错的评价。

以前,我去母亲那里是即兴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因为母亲的上学,我却不能来去自由了。每次去,必须先打过去一个电话和她“预约”。父亲去世后,我便成了母亲木讷的女儿,了无生趣的语言,生活里也很少有向母亲撒娇过,更不用说在电话里了,除了千篇一律的问安,永远都是波澜不兴的平和。而母亲总是接过电话,关心我的工作或生活。和父亲一样,母亲最希望听到的,是我在哪方面有了些成绩,日子过的开心不开心,快乐不快乐。

对儿女来说,时间就像一张旧了的白纸,翻过去就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而对于父母来讲,那分分秒秒逝去的,是他们饱蘸着青春走过来的岁月。曾经的时光,在儿女们的眼中是朦胧的纱,在父母的记忆里却是一幅清晰的画,一件一件,无一不是幸福的珍藏。

(选自《散文选刊》2007年第9期,有删改)

1.文中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2.细节是散文艺术的生命。请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3.本文题目为“幸福的珍藏”,有什么含义?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推动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试想一下,如果13亿人的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那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A.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B.既要解放社会生产力,又要社会创造力的解放

C.靠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更要靠解放社会创造力

D.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信奉“三不原则”:不做官,不纳妾,不打麻将。

2.著名学者任继愈专心治学,公开宣布了他的“三不规矩”:不过生日,不出全集,不当挂名主编。

3.以一部《围城》蜚声中外的钱钟书一生信奉“三个不愿”:不愿花不明不白的钱,不愿见不三不四的人,不愿听不痛不痒的话。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