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①贺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贺先生的...

 

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②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只是因为如果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先生,您请!”事后,先生对陶淘说:“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陶淘说:“是,是。”

先生喜欢独来独往,以书为伴。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唯一的爱好,是在休息日,带一两本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他的眼睛真好,读了这么多书,却无须戴眼镜。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他被戴上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④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他对他的老伴儿和儿女说:“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事。”后来,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和他同居一室的是陶淘。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俨然父子。奇怪的是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也不多,但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味。特别是春夏之间,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采,以补蔬菜之不足。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十分见效。

⑤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

⑥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先生说:“好吧。”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坐了一阵,突然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推开门,陶淘吊在矮屋的梁上。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陶淘跌落在被子上。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

⑦“先生,您不该救我!” 

先生说:“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愿不愿意?”

⑨陶淘哭了。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手……

⑩“女朋友分手,好事!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厄难,那才真叫惨。” 陶淘说:“我愿受教先生。”

此后,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先生的肚子里。《汉书》记载《庄子》一书为五十三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定气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伴随着日历,一篇一篇讲过去。

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陶淘兄,你认为如何?”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

世道终于清明了。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在他的协助下,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先生说:“陶淘,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无憾。”

几天后,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

(有改动)

1.概括贺先生的形象特征。

2.陶淘自杀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_______

A文革受到侮辱B对在干校的生活绝望  C失恋 D学业无成

3.赏析文中第三自然段加横线句子。 

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4.这篇小说题目最合适的是_____

A.陶淘的回忆  B.逍遥游   C.贺先生和《庄子》  D.我的老师

 

1.相貌平凡;洒脱随性;学识渊博;从容镇定;责任感强;富有情趣。(共8分,答出4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D 3.运用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了贺先生在遭受迫害时的镇定,照应了前文的“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共6分,手法2分,效果4分,意思对即可) 4.B 【解析】 1. 试题分析:作者以第三人称向人们讲述了主角贺先生的故事。先写一所大学,渲染一下文化氛围,再引出人物,从名字、专长、外貌、应急反应等处着笔,再把他投放到一个特殊的社会背景——“文化大革命”中,通过残酷的生活条件及与陶淘等的对比,把贺先生的精神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答题时要注意“形象特征”四字的要求。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常考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选。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 试题分析:从文中来看,陶淘是贺先生的同事,和贺先生同为大学教师,是高级知识分子,并且文中说“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根据这些信息,可判断出D项“学业无成”错误。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解答时可在文中找到所给选项中写到的情节,然后分析该情节能否导致陶淘自杀,逐一对照,就可以找出答案。陶淘本是大学教师,却被下放到农场放猪,每天追着猪满世界跑,受尽屈辱,再加上“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手……”可分析出ABC三个选项正确。 3. 试题分析:联系上文“文化大革命”中,“贺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再联系下文贺先生的几个同辈因为受不了这种侮辱而自杀,来分析,贺先生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劳动改造时,他还将普通的蔬菜做成各种美味。“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精神在贺先生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贺先生追求的是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一个人只要有追求,他就会有生存下去的欲望,所以贺先生没有因为生活的残酷也放弃自己的追求,而是表现得非常镇定。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精彩语句的赏析。可从人物描写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以及文章前后照应等角度赏析句子的妙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方面,要结合语境分析。内容上看,句子所描写的是贺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游街批斗时的情形,贺先生没有因为生活的残酷也放弃自己的追求,而是表现得非常镇定。手法上看,运用的是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 4. 试题分析:从突出主人公的形象来看,贺先生是研究《庄子》的专家,“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篇目,以“逍遥游”为题目符合贺先生的身份;贺先生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以“逍遥游”为题目强调了贺先生的性格。从表现主题的角度来看,以“逍遥游”为题目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暗示了小说的主题。所以答案应为B项。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与文章内容的关系、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交代写作顺序、交代文章主题、情感、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文章行文的线索等方面思考。本题解答时可将选项所给的标题按上述要求一一比对,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①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②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③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④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⑤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黝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⑥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⑦从此以后,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⑧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⑨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先生,真谢谢您……”

⑩又一阵秋风吹起,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1.老范对唐先生的态度,认识不恰当的一项 _____

A敬重他有学问                   B佩服他画技高超

C接近唐先生的目的是得到烟斗     D对唐先生送花出自钦佩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画线句“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中“酸楚”“感动”的原因。(4分)

3.请赏析第⑨段的画线句。

4.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游记                  B.说明文

C.议论性散文            D.记叙性散文

5.本篇文章最佳题目是 _____

A 凤尾菊                    B唐先生和老范

C雕刻的烟斗                D人情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散文“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散文取材十分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所谓“神不散”是指有丰富充实的内容。

B.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边还有序幕,后边还有尾声。

C.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但是为了更具体、更形象地说明事物,有时也采用描写的方法。

D.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可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两种。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

 

查看答案

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既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__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臆想战争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

B.对2015年元旦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们不仅要反思安全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应该怎么做,还应反思安全危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

 

查看答案

对下面一段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A.引用   对比   比喻   排比   借代

B.引用   对比   借代   排比   夸张

C.引用   对偶   比喻   排比   拟人

D.引用   对偶   比喻   排比   拟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