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 题目:____________使我受益匪浅 要求: (1)横线上要求填的是...

作文

题目:____________使我受益匪浅

要求:

(1)横线上要求填的是一本书的书名或是一篇文章的篇名,要写的是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文中的“我”必须是考生自己;

(2)不仅要写出书名或文章名,还要写出作者的姓名或者笔名来;

(3)要具体写出书中或文章中的哪个或哪些地方使你受到什么教益,切不可只作空泛概括的介绍;

(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地名;

(5)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美观。

 

例文 《春》使我受益匪浅 刚开始学作文的时候,一说起写作文,我是相当头疼啊,为啥?我的感受是: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啊! 要说难的原因,肯定是语文功底不好啊。我不爱读课外书,甚至连课本也都是老师逼着我才硬着头皮去看、去背。要说叫我主动看课外书补充点知识,对不起,那无异于绑架了我。写字都不愿意,词语我也是积累得少得可怜啊!至于优美句子,我头脑里那是少之又少啊!修辞啊,语法啊,就更甭提了,不懂,也不会,老师在课堂上讲过无数次,我就是没听进去过。一到写作文,那可是让我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凑够300字。 有一天,老师说:“朱自清的《春》是写景散文的名篇,要求好好品味并且背诵本文,一个个过关。”我的头“嗡”地一下大了,背诵?散文?我没有听错吧?眼见同学们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打算提前背,我也只好“开背”了。为啥?一句话——笨鸟更得先飞啊!“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是何等的期盼啊!还“盼望着,盼望着”,盼望一次还不行吗?我心里疑问着。老师说,让我们比较一下“盼望着”和“盼望着,盼望着”有什么区别。仔细品味,我发现,“盼望着,盼望着”比“盼望着”的语意程度深。哦,还是“盼望着,盼望着”表达的效果好。 继续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钴出来”,咦,小草不都是长出来吗?咋成了“钻”了啊?挤着脑袋出来的吗?我暗暗地想,要是长呢?长出来不是一样的吗?钻,不得挤破脑袋吗?哦,这样一区别,我发现,“长”没有“钻”那样的情态。“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眼见着花,心里已经开始了无限畅想啊!有花,有果,有香,有味儿,好美的意境,我的心顿时受到陶冶。再看那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是怎样的细雨啊!我也曾无数次看蒙蒙细雨,怎么从来就没有感受得这么具体过呢7这比喻,这排比,是多么贴切啊! 说来凑巧,当天做的一本练习上就有个关于比喻、排比的仿写,“母爱是……,母爱是…一,母爱是……”母爱是无形的,怎样化成有形的呢?什么样的词语更有表现力?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母亲的一张张照片。有了!“母爱是一生相伴的声声笑语;母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课堂展示,我的句子因为语言优美、形象具体获得了A等,我心里那个高兴哪,简直比中了彩票大奖还要美!长这么大,头一次觉得句子没那么难写了啊。从此以后,我遵循“眼看、心想、手写”的宗旨,也像朱自清一样,充分调动五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作文再也不犯难啦! 《春》真是一篇极好的散文,学了这篇文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写起作文来也没有那么“难于上青天”啦。因为我懂得了,原来好文章是要综合多种因素的,写作更是要讲究技巧的。恰当的修辞、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合适的表达技巧,真是一个都不能少啊! 【点评】 1.心理描写,真实细腻。考生在文章中多处运用了心理描写,如听到老师要求背诵时的头大,比较“长”和“钻”的区趴、感受细雨时的鼠惑与感悟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也传递出了很多同学的想法,真实可感,符合常理。同时,考生又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类似“少之又少”“浑身解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描写自己读课文过程中的所见、所感,给阅卷老师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选材新颖,贴近课堂。考生在文中选择了课本中的《春》一课作为写作对象,认真描写了从《春》中所注意到的修辞和句子、词语等,写出了自己的感悟,贴近课堂生活,更能吸引阅卷老师的兴趣。这篇文章描写细腻、用词形象、选材贴近课堂,堪称考场佳作。 得分点:描写细腻贴近课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虽然在选择上做了一定的限定,要么一本书,要么一篇文章,但是考生仍有一定的选择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考生不管选择一本书还是一篇文章来写,都要先找准让自己受益匪浅的句段、人物、情节,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感悟、启发等。 同时考生在写作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找准“感点”即受益匪浅点。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受益匪浅点很多,有人物、情节、哲理句子等,但不必面面俱到,建议选准一个受益匪浅点展开详写即可。 ②把握好文章的写作重点。我们的感悟和启发是写作重点,写作过程中千万不可大段照抄,切忌本末倒置。 ③一定要联系自身实际,抒发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表达真切感人。 ④行文过程中要用积极向上的语言,还可以在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使语言流畅优美,鲜活生动。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是半命题作文,既自由又有限制,且有很强的写作性。自由的选材体现在本题目的补充词语上,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文章或书,写自己感悟最深的内容。而限制性则体现在题目的“使我”“受益匪浅”上。“使我”限制了文章的叙述要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受益匪浅”限制了所述事情给了“我”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或萫响。在这种“自由”与“限制”的选择中,无形中增加了审题和写作的难度。总体来说,考生读了这个题目,既有话可说,又要注意写作的角度。这道作文题目让我们看到了成长过程中,书籍给我们带来的正面萫响。本题目的选材范围较广,可以写名著、自己平时喜欢的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无论写哪一方面,我们都要注意依据自己的主题,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采用“总一分一总”式写法,也可以采用小标题式写法,还可以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写法。如果做到仔细审题,精心选材,巧妙构思,斟酌语言,作文一定能出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②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只是因为如果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先生,您请!”事后,先生对陶淘说:“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陶淘说:“是,是。”

先生喜欢独来独往,以书为伴。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唯一的爱好,是在休息日,带一两本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他的眼睛真好,读了这么多书,却无须戴眼镜。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他被戴上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④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他对他的老伴儿和儿女说:“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事。”后来,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和他同居一室的是陶淘。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俨然父子。奇怪的是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也不多,但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味。特别是春夏之间,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采,以补蔬菜之不足。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十分见效。

⑤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

⑥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先生说:“好吧。”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坐了一阵,突然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推开门,陶淘吊在矮屋的梁上。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陶淘跌落在被子上。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

⑦“先生,您不该救我!” 

先生说:“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愿不愿意?”

⑨陶淘哭了。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手……

⑩“女朋友分手,好事!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厄难,那才真叫惨。” 陶淘说:“我愿受教先生。”

此后,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先生的肚子里。《汉书》记载《庄子》一书为五十三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定气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伴随着日历,一篇一篇讲过去。

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陶淘兄,你认为如何?”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

世道终于清明了。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在他的协助下,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先生说:“陶淘,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无憾。”

几天后,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

(有改动)

1.概括贺先生的形象特征。

2.陶淘自杀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_______

A文革受到侮辱B对在干校的生活绝望  C失恋 D学业无成

3.赏析文中第三自然段加横线句子。 

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4.这篇小说题目最合适的是_____

A.陶淘的回忆  B.逍遥游   C.贺先生和《庄子》  D.我的老师

 

查看答案

 

①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②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③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④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⑤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黝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⑥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⑦从此以后,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⑧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⑨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先生,真谢谢您……”

⑩又一阵秋风吹起,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1.老范对唐先生的态度,认识不恰当的一项 _____

A敬重他有学问                   B佩服他画技高超

C接近唐先生的目的是得到烟斗     D对唐先生送花出自钦佩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画线句“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中“酸楚”“感动”的原因。(4分)

3.请赏析第⑨段的画线句。

4.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游记                  B.说明文

C.议论性散文            D.记叙性散文

5.本篇文章最佳题目是 _____

A 凤尾菊                    B唐先生和老范

C雕刻的烟斗                D人情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散文“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散文取材十分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所谓“神不散”是指有丰富充实的内容。

B.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边还有序幕,后边还有尾声。

C.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但是为了更具体、更形象地说明事物,有时也采用描写的方法。

D.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可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两种。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

 

查看答案

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既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__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臆想战争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

B.对2015年元旦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们不仅要反思安全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应该怎么做,还应反思安全危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