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曾祖洋,涿州别驾。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曾祖洋,涿州别驾。祖智周,卢龙军节度推官。父曾,内园使。蒙少能文,晋天福中,举进士,入汉为鄠县主簿。赵思绾叛,遣郭从义讨之。郡县吏供给皆戎服趋事,蒙冠服褒博,举止舒缓,从义颇讶之。转运使李谷谓曰:“蒙文学名流,不习吏事。”遂不之问。

周广顺中,扈蒙知制诰。蒙从弟载时为翰林学士,兄弟并掌内外制,时号“二扈”。

宋初,由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坐请托于同年仇华,黜为太子左赞善大夫,稍迁左补阙,掌大名市征。开宝五年,连知贡举。六年,复知制诰,充史馆修撰。七年,蒙上书言:“昔唐文宗每召大臣论事,必命人执笔立于殿侧,以纪时政,故《文宗实录》稍为详备。至后唐明宗,亦命端明殿学士以及枢密直学士轮修日历,送史官。近来此事都废,帝王言动,莫得而书。缘宰相以漏泄为虞,昧于宣播,史官疏远,何得与闻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从之,即以参知政事卢多逊典其事。

九年正月,蒙上《圣功颂》,以述太祖受禅、平一天下之功,其词夸丽,有诏褒之。其后为卢多逊所恶,出知江陵府。

太宗即位,召拜中书舍人,旋复翰林学士。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太原还,转户部侍郎,加承旨。雍熙三年,被疾,以工部尚书致仕。未几,卒,年七十二。赠右仆射。

自张昭、窦仪卒,典章仪注,多蒙所刊定。初,太祖受周禅,追尊四庙,亲郊,以宣祖配天。及太宗即位,礼官以为舜郊喾,商郊冥,周郊后稷,王业所因兴也。若汉高之太公,光武之南顿君,虽有帝父之尊,而无预配天之祭。故自太平兴国三年、六年再郊,并以太祖配,于礼为允。太宗将东封,蒙定议曰:“严父莫大于配天,请以宣祖配天。”自雍熙元年罢封禅为郊祀,遂行其礼,识者非之。蒙性沉厚,不言人是非,好释典,不喜杀,缙绅称善人。多著述,有《鳌山集》行于世。

(《宋史  列传第二十八》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

B.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

C.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

D.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

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从”称谓在典籍中使用非常多,如“从父”、“从舅”、“从子”等,指的是同一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人,意为“与父类从”,文中的“从弟”即此类,相当今天的堂弟。

B.贡举是我国科举制度的种类之一,是由特命大臣主持、定期举行的科考,文中的“知贡举”,指的是扈蒙参加贡举科考。

C.翰林院始设于唐,初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职责,宋朝后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职。

D.郊祀,也叫“郊祭”,即祭祀天地日月,是古代至高至重的国家祭典。汉董仲舒有言“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扈蒙出身官宦世家,自小文才显露,后晋时中进士,并担任鄠县主簿;但此时的他还只是一介文学名流,对官场吏事不够练达,以至于怠慢了平叛主将郭从义。

B.扈蒙官位几起几落。宋太祖时由中书舍人升为翰林学士,却因曾请托同年进士仇华而被贬,然后又逐渐一路升迁成为重臣;不过后来还是遭人憎恶而出京都。

C.太宗即位后,贬为江陵府知府的扈蒙被召回朝复任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出征太原后更官至户部侍郎,最后以工部尚书退休,去世后还被追赠,可谓一路加官,荣禄身后。

D.宋太宗时有礼官援引历代以开国始祖配享祭天之礼的惯例,主张太宗以太祖配享祭祀上天。后扈蒙却以“尊敬父亲”之辞说动了太宗,改行以其父宣祖配享祭天的礼仪,此举遭有识之士非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县吏供给皆戎服趋事,蒙冠服褒博,举止舒缓,从义颇讶之。

2)缘宰相以漏泄为虞,昧于宣播,史官疏远,何得与闻。

 

1.B 2.B 3.A 4.(1)州县提供给养的官吏都身穿军服赶去事奉,扈蒙(却)衣帽宽大,举动缓慢,郭从义对此感到惊讶。 (2)因为宰相以泄露(朝政)为忧,使(朝政)宣扬传播不明(或“不公开”),史官被疏远,怎么能够知晓(这些)呢。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例如本题文言标志性词语“者”“以”等。“有”的宾语是“官”和“言”,排除AD.“宰臣”是一个词,排除C。 2.2】 试题分析:“知贡举”是指主持贡举考试。故选B。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考常识,关键是懂常识。备考时应关注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和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法等相关知识的积累。特别是涉及科举、官职、礼俗、建筑、典籍五方面的常识要勤梳理识记。识记表示主持掌管的词语:知、主、典、当。识记关于科举考试的常识。 3.3】 试题分析:后晋中进士,后汉担任了鄠县主簿。故选A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4.4】 试题分析:重点词语:戎服,趋,冠服褒博,虞,昧,闻。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文翻译要做到直译,可以从几方面着手:“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这些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这一类词很多可以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解释;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译文时,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戎服:动词,穿军装;趋:赶去;冠服褒博:衣帽宽大;虞:忧虑;昧:不明;闻:知晓。 【参考译文】 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曾祖扈洋,为涿州别驾。祖父扈智周,为卢龙军节度推官。父亲扈曾,为内园使。扈蒙年少时能写文章,后晋天福年间,举为进士,入后汉为鄠县主簿。赵思绾叛乱,派遣郭从义讨伐他。州县提供给养的官吏都身穿军服赶去事奉,扈蒙(却)衣帽宽大,举动缓慢,郭从义对此感到惊讶。转运使李谷对郭从义说:“扈蒙是文学名流,不熟悉吏事。”郭从义于是没有追究他。 后周广顺年间,扈蒙(担任)知制诰。扈蒙堂弟扈载当时为翰林学士,兄弟一起掌管内外诏令文书,当时号称“二扈”。宋初,扈蒙由中书舍人升为翰林学士,因为曾请托同年进士仇华,贬为太子左赞善大夫,逐渐升为左补阙,掌管大名市征。开宝五年,接连主持贡举科考。六年,又任知制诰,充史馆修撰。七年,扈蒙上书说:“过去唐文宗每次召见大臣议论政事,必定命人执笔记录时政,所以《文宗实录》稍微详备。到了后唐明宗,也命令端明殿学士以及枢密直学士轮流写日历,移送史官。近来这事都被废除,帝王的言语行动,没能写下来。因为宰相以泄露(朝政)为忧,使(朝廷政议的)宣扬传播不明,史官被疏远,哪里能够参与并知晓(这些)呢。希望从现在起凡有裁决之事,体恤的言辞,发自帝王的心意、可写下来的,一同委托宰相和参知政事每月轮流主持抄录,以备史官撰述收集。”(建言)被采纳,(朝廷)就让参知政事卢多逊主管这件事。 九年正月,扈蒙献上《圣功颂》,陈述太祖接受禅让、平定统一天下的功业,文词夸张华丽,诏令表扬他。此后扈蒙被卢多逊憎恶,出京为江陵府知府。 太宗即位,召回为中书舍人,随即又为翰林学士。太平兴国四年,跟随出征太原返回,转为户部侍郎,加官承旨。雍熙三年,生病,以工部尚书退休回家。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赠官右仆射。 自从张昭、窦仪死后,典章礼仪制度,大多由扈蒙校定。当初,太祖接受后周禅让,为祖宗四庙追加尊号,亲自到郊外祭天,以宣祖配享上天。到太宗即位,礼官以为舜祭天以喾配享,商以冥配享,周以后稷配享,帝王的基业因此兴盛。像汉高祖的太公,光武帝的南顿君,虽然有帝王父亲的尊贵,但没有配享祭祀上天。所以,从太平兴国三年、六年两次到郊外祭天,都以太祖配享,对于礼是允当的。太宗将要封禅,扈蒙议论说:“尊敬父亲没有比配享祭天更大的,请以宣祖配享祭天。”从雍熙元年起停止封禅改为到郊外祭天,就举行他(所主张)的礼仪,有见识的人非难这种做法。扈蒙性格深沉忠厚,不说他人的是非,喜欢佛经,不喜杀生,士大夫称他为善人。著述很多,有《鳖山集》流行于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祀路神之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祖帐”是指在道旁设帐饯行。

B.丁忧是指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必须辞官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忧”又有“内外忧”,其中“内忧”指的是母亲去世。

C.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请﹐秋季朝见为朝。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

D.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隋唐列为六部之首。长官为吏部尚书,副长官称侍郎,历代相沿,吏部掌管全国管理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始于西周。唐代改为国子监,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B冬至是小寒之前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定一个。历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所以“小年”就变成了冬至专有的民间叫法。

C.教授原意为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D.节度使,官名。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庙,天子的宗庙。即帝王设七庙供奉祖先,太祖庙位居正中,其左右各为三昭三穆。后世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过秦论》中的“七庙隳”就是指秦朝灭亡。

B.缙绅,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原意是插笏于带(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旧时官宦的装束,转为官宦的代称。

C《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D古代战争非常频繁除了击、攻、战等表示一般的进攻和作战外,其他一些表示战争的词大都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如征和伐,就含有褒义,指上对下有道对无道的战争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瓦莱里在《人与贝壳》一文中说:“无知是一种无价之宝                      你随意翻阅一部字典或编撰一部辞书,便会发现每一个字都遮掩着一个无底洞。”

①有的人则由于不知如何利用它而任意荒废,

②然而绝大多数人却将它任意处置,

③我们应该在那些自认为最了解的领域内探索自己的无知,

④这真是天大的错误,

⑤有的人通过学习破坏了它,

⑥人们本应珍惜它的一点一滴,

A.③②④①⑤⑥    B.⑥⑤①②④③

C.⑥②⑤①④③    D.③②①⑤④⑥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了迎合应试教育,不少考生们从老师和教材那里,学会书写一种丧失了思维能力、政治正确的抒情文章。                                                前段时间,舒淇在微博上号召大家丢弃玻璃碎片等垃圾时要有公德心。要顾及环卫工人的感受。网络题材改头换面进入高考作文,不但要求考生关注日常新闻,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思考与价值判读能力。

①从本年度高考作文便可看出,网络热点对出题有较大影响

②可喜的是,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有改变这一畸形文化现状的良好愿望

③这得益于十余年来略显自由的网络舆论对现行教育体制的积极干预

④汉语就此沦为一堆歌功颂德、毫无逻辑、软塌塌的语言垃圾与泡沫

⑤于是,汉语灵韵在现行教育体制挤压下,片羽不留,芳魂渺茫

⑥重庆卷的《租房》,显然是受了香港影星舒淇一则微博的启发

A.③②④①⑤⑥    B.⑤④②③①⑥

C.③⑥①④⑤②    D.⑤③②⑥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