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1.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1.比喻。把欧阳秀才的出游念头比作草木,一经产生九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的出游念头就像一经萌芽就不断生长的花草树木。把游历生活比作梦。欧阳秀才去江西后,行踪不定、丰富多样、难以预测的生活就像一场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梦。这两个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欧阳秀才对未来游离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过去的深长怀念,体 现了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 2.①“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表达了对门人才华出众的赞赏,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②“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表达了作为老师对门人的谆谆嘱咐,希望门人去江西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③“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是希望门人不要放弃科举,并祝愿门人他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 (围绕“赞赏”、“嘱托”“期望”三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展开论述即可得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诗歌的表达巧。题中考查方向很明确,前四句,使用的修辞。“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这四句中使用的修辞很明显,比喻。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哪处是比喻,有什么效果,能表达什么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修辞.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反衬一般又包括动衬静、声衬寂、乐衬哀。 2. 试题分析:该题问,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考查理解诗歌的情感。门人,指学生。题目是问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学生的哪些情感?有对其华出众的赞赏,“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把学生比作凤凰,“安可久留” 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还有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告诫他交友慎重,不要与小人为伍。“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希望学生不忘初衷,并祝愿他科举高中。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请以放弟禹为洛阳令,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褓,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李固传》。

冀用寿①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冒名而为侍中、卿、校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臧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资财亿七千余万。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专擅威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又讽众人共荐其子胤为河南尹。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第,与弟蒙闭门自守。冀不欲令与宾客交通,阴使人变服至门,记往来者。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过谒不疑,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帝由此发怒。收冀财货,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祖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录诛冀功者,封尚书令尹勋以下数十人。

【注】①寿:人名。全名为孙寿,是梁冀的妻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B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C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D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B“殊典”一是指“不同的规章”,二是指“帝王对臣下的特别的恩典”。本文指后者。

C“经书”或指儒经,即儒家经典著作。如《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儒家经传,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或指佛经,如《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等。本文指儒家经典。

D“髡笞”亦作“髠笞”。 古代刑罚,指割头,鞭打身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冀杀了吕放之后,又杀了吕放的弟弟洛阳令吕禹和他们家的宗亲、宾客百余人。

B.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万。

C.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可梁冀还觉得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D.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

(2)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来消除。埃吕尔说:“我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我深信,所有这些麻烦都会随着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而被消除,而且,确实也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才能消除。”技术对消除、减弱技术的负面效果,当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在煤中脱硫,就应当研究和应用脱硫技术,仍然是人的决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学者弗洛姆说,现代技术系统有两个指导原则:第一原则是“凡技术上能够做的事都应该做”,第二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弗洛姆所说的第二原则,就是所谓的效率原则。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技术的社会逻辑高于技术的自然逻辑,当这两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服从技术的社会逻辑。技术本身的善恶、技术应用后果的善恶,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

1.下列不属于作者对弗洛姆“第一原则”评价的一项是(  )

A.第一原则事实上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伦理判断。

B.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而这一逻辑是片面的。

C.如果应用这一原则,那么,势必会放弃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D.第一原则强调了凡技术能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

2.根据文意,下列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主宰技术的命运,人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遵循技术的自然逻辑。

B.人类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技术必须为这个最高目标服务。

C.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人和技术是创造与应用、开发与控制的关系。

D.技术应当为人谋利,所以应大力发展技术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3.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要降低技术的负面作用,应强化人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技术应用的后果。

B.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就会被消除,而且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才会被消除。

C.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就应当去做。

D.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怎样应用,所以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流浪小伙突然倒在街边不起,虚弱地叫着“饿”。有人看了一眼,低头看着手机走了;也有人驻足围观,指指点点。半小时后,一环卫工人看见了,立即转身去买了两块走面包和一瓶水,将年轻人扶起,一直喂到年轻人吃完,并留下5元钱后才离开。有人将此拍成视频上侍,大家纷纷赞美环卫工人为“最美环卫工”;也有人指责路人和拍视频者冷漠;也有人反问指责者,你若在场,你会上前帮助吗?有人回答“怕被赖上”。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的图表是有关机构对某市不同年龄段亚健康人群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分别概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种亚健康类型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1)躯体亚健康:________

(2)心理亚健康:________

(3)社会适应亚健康: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维码已经很常见,扫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的同时,___,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您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比如把信息卖给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另一个更大的风险则是,如果该二维码本身就是一个木马病毒,只要扫了,___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您的资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因此,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