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不 识 (台湾)张晓风 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台湾)张晓风

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极爱了解的,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父亲的追思会上,我问弟弟:“追诉平生,就由你来吧,你是儿子。”弟弟沉吟了一下,说:“我可以,不过我觉得你知道的事情更多些,有些事情,我们小的没赶上。”然而,我真的知道父亲吗?我们曾认识过父亲吗?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

读完徐州城里的第七师范的附小,父亲打算读第七师范,家人带他去见一位堂叔,目的是借钱。堂叔站起身来,从一把旧铜壶里掏出二十一块银元。堂叔的那二十一块银元改变了父亲的一生。我很想追上前去看一看那堂叔看着他的怜爱的眼神。他必是族人中最聪明的孩子,堂叔才慨然答应借钱的吧!听说小学时代,他每天上学都不从市内走路,嫌人车杂沓。他宁可绕着古城周围的城墙走,他一面走,一面大声背书。那意气飞扬的男孩,天下好像没有可以难倒他的事。然而,我真认识那孩子吗?那个捧着二十一块银元来向这个世界打天下的孩子。我平生读书不过只求缘尽兴而已,我大概不能懂得那一心苦读求上进的人,那孩子,我不能算是深识他。

“台湾出的东西,就是没老家的好!”父亲总爱这么感叹。我有点反感,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老家的东西比这里好呢?他离开老家都已经这么多年了。“老家没有的就不说了, 咱说有的,譬如这香椿。”他指着院子里的香椿树,台湾的,“长这么细细小小一株。在我们老家,那可是和榕树一样的大树咧!而且台湾是热带,一年到头都能长新芽,那芽也就不嫩了。在我们老家,只有春天才冒得出新芽来,忽然一下,所有的嫩芽全冒出来了,又厚又多汁,大人小孩全来采呀,采下来用盐一揉,放在格架上晾,那架子上腌出来的卤汁就呼噜——呼噜——地一直流,下面就用盆接着,那卤汁下起面来,那个香呀——”

我吃过韩国进口的盐腌香椿芽,从它的形貌看来,揣想它未腌之前一定也极肥厚,故乡的香椿芽想来也是如此。但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竟会“呼噜——呼噜——”流汁,我被他言语中的象声词所惊动。那香椿树竟在我心里成为一座地标,我每次都循着那株香椿树去寻找父亲的故乡。但我真的明白那棵树吗?

父亲晚年,我推轮椅带他上南京中山陵,只因他曾跟我说过:“总理下葬的时候,我是军校学生,上面在我们中间选了些人去抬棺材,我被选上了……”他对总理一心崇敬——这一点,恐怕我也无法十分了然。我当然也同意孙中山是可敬佩的,但恐怕未必那么百分之百的心悦诚服。“我们,那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能有一人令你死心塌地,生死追随,父亲应该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我并不能体会。

年轻时的父亲,有一次去打猎。一枪射出,一只小鸟应声而落,他捡起一看,小鸟已肚破肠流,他手里提着那温暖的肉体,看着那腹腔之内—一俱全的五脏,忽然决定终其一生不再射猎。父亲在同事间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听母亲说有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杠子手”,意思是耿直不圆转,他听了也不气,只笑笑说“山难改,性难移”,从来不屑于改正。然而在那个清晨,在树林里,对一只小鸟,他却生慈柔之心,誓言从此不射猎。父亲的性格如铁如砧,却也如风如水——我何尝真正了解过他?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贾政眼看着光头赤脚身披红斗篷的宝玉向他拜了四拜,转身而去,消失在茫茫雪原里,说:“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贾府上下数百人,谁又曾明白宝玉呢?家人之间,亦未必真能互相解读吧?

我于我父亲,想来也是如此无知无识。他的悲喜、他的起落、他的得意与哀伤、他的憾恨与自足,我哪能都能一一探知、一一感同身受呢?蒲公英的散蓬能叙述花托吗?不,它只知道自己在一阵风后身不由己地和花托相失相散了,它只记得叶嫩花初之际,被轻轻托住的安全的感觉。它只知道,后来,就一切都散了,胜利的也许是生命本身,草原上的某处,会有新的蒲公英冒出来。我终于明白,我还是不能明白父亲。至亲如父女,也只能如此。

我觉得痛,却亦转觉释然,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生命,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死亡,以及不曾真正认识的父亲。原来没有谁可以彻骨认识谁,原来,我也只是如此无知无识。

1.作者开头说“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这句话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结合原文,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竟会“呼噜——呼噜——”流汁。

(2)我们,那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

3.从全文来看,简要概括作者所写的父亲性格特点。

4.作者以“不识”为题,如果把题目改给“回忆父亲”好不好?试加以比较分析。

 

1.引起下文对父亲的追忆;与后文写认识到没有谁可以彻底认识一个人相呼应。 2.(1)通过写父亲用象声词形容家乡香椿腌制过程,生动表现出父亲对故土的怀念,让父亲的形象更加亲近有趣。 (2)写父亲说话的时断时续,意犹未尽,更加突出父亲年老的形象;表现父亲对敬仰者的信任与追随的精神品质。 3.学习勤奋上进,怀念故土,对人或事死心塌地,性格能够变通。 4.“不识”作为行文的主线(或“线索”)贯穿全文,引起读者的思考;作者由“不识”到认识,是逐步理解父亲,对父亲的情感加深的过程;若以“回忆父亲”为题,则显得平淡无奇,没有“不识”具有的发展性的推动功能。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开头段中句子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这类句子有如下作用:点题;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所写的对象;设置悬念,增强艺术吸引力;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等。“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在行文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在于引起下文,一方面引出本文要写的主要对象——父亲,引出对父亲的回忆,另一方面,这个句子是作者对一个人对亲人认识的一种概述,“肤表”“不是刻骨”,与结尾“原来没有谁可以彻骨认识谁”形成了前后呼应。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如本题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在于引起下文,一方面引出本文要写的主要对象——父亲,引出对父亲的回忆,另一方面,这个句子是作者对一个人对亲人认识的一种概述,“肤表”“不是刻骨”,与结尾“原来没有谁可以彻骨认识谁”形成了前后呼应。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要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第一个句子从手法上来看,“呼噜——呼噜——”运用了象声词,生动形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从内容上看,父亲能够这样形容香椿的腌制,足见父亲内心里对这些能代表故土的生活细节有着一种亲切,表明父亲对故土难以忘怀,时时思念。第二个句子,从手法上看,用了三个省略号,而省略号的一个作用是表示说话内容有所省略,意犹未尽,还有一个意思便是表示声音时断时续;从内容上看,时断时续的声音,符合年老的父亲人物特点,也写出父亲对孙中山先生诉说不尽的缅怀和敬仰。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句子的含义注意表层和深层之分。把语句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如本题第二个句子,从手法上看,用了三个省略号,而省略号的一个作用是表示说话内容有所省略,意犹未尽,还有一个意思便是表示声音时断时续;从内容上看,时断时续的声音,符合年老的父亲人物特点。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这类题目解答时,要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包括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父亲上学读书时一心苦学上进,宁可走远路上学,只为了能背书,可分析出父亲的好学上进;进时想念老家,感叹台湾的东西没有老家的好,可分析出父亲怀念故土;对孙中山先生“生死追随”,“死心塌地”,可分析出他对人对事死心塌地;父亲为人耿直,被称为“杠子手”,但他却对一只小鸟生出慈柔之心,可分析出他性格能够变通。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的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的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如本题对人或事死心塌地,性格能够变通。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是探究性题目,注意要从表达主题的角度、行文作用的角度、吸引读者的角度思考。如果一篇文章的题目能够更好地突出主题,作文中起到了某种作用(如做线索),可以有效吸引读者,那么这个题目就是好的题目,反之则是应该否定的题目。一般来说,这类题考生可以答现在的题目更好,也可以答原来的题目好,但无论认为哪一个题目好,都要写出充分的理由来,要自圆其说,言之成理。本题建议答原题目好,因为从整篇文章来看,写的是自己对父亲的认识逐渐加过程,所以“不识”起到了线索的作用;从表达主题的角度看,由“不识”而“识”,突出了对父亲情感加过程,有深化主旨的作用。而“回忆父亲”则是一个太过寻常的题目。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对语句内涵的挖掘,答题时首先明确标题的内涵,然后明确观点,结合文本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然后结合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从整篇文章来看,写的是自己对父亲的认识逐渐加过程,所以“不识”起到了线索的作用;从表达主题的角度看,由“不识”而“识”,突出了对父亲情感加过程,有深化主旨的作用。而“回忆父亲”则是一个太过寻常的题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四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大学招生办:

我是××学校高三(六)班学生王海。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

××中学 王海

2016年4月20日

 

查看答案

请根据《琵琶行》内容,在下面一段新课导入语中续写一句话。要求:续写句子与画横线的句子大体相似。

两千多年前,一个是文人雅士,一个是山野樵夫,是音乐使他们共同演奏了一曲永世流传的高山流水。在那个偶然的黄昏,鹦鹉洲的萋萋芳草、郁郁葱林,共同见证了一段知音相惜的佳话。

一千多年前,                                      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遇琵琶女而写出的新乐府诗《琵琶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括荸荠的功用,每点不超过5个字。

荸荠有什么功用呢?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吴人种之以沃田。”明朝王世懋《瓜蔬疏》说,荸荠是“吴中最盛,远货京师,为珍品,色红嫩而甘者为上”,连京城里的人也喜欢吃它。许多医书里讲它是一种味甘性寒的良药,具有清热、润燥、开胃、化痰之类功效,可治黄疸、止痢疾等。现代人认为,荸荠富含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等,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食品。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                 

(2)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戒,仍要重蹈覆辙。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1)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有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诗人的形象?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