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的复杂关联。除了自然界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的影响之外,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方面,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使人产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方面,人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本无情感知觉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自然变化、草木荣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联想到万物与人的生死。因此,在古人的诗文中,纯粹的自然现象是没有的,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开落的花,都与人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

生命的共感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物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却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自然物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则引起人的悲感。这就需要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质的问题。

异构,指二者之间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同质,指两种物质之间本质的相同。前者将两种物体区别开来,后者则将两种物体联系在一起。人类和自然,无论形式差异多大,都遵循生命的规律,如生老病死、兴衰荣枯。只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具有更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介入,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但久而久之,这种内涵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比如,人愤怒的时候就像江海中翻滚的波涛,于是有人便赋予波涛以愤怒的含义;在悲伤的时候泪如雨下,于是有人便赋予雨以悲伤的含义。可是随着这些含义日趋固定,当后人写“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时,写“泪飞顿作倾盆雨”时,谁还会为这些自然物的原初含义而大动脑筋?在人们看来,这些自然物所包含的愤怒、悲伤、愉悦等含义似乎是它们与生俱来的。

自然物之所以能表现人的心理情感,除了人赋予它以意义之外,它本身必定也具有能够使人赋予这种意义的某种特质。这种特质,被西方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称为“力的结构”。由于人的情感也受着形式不同但实质一样的力的结构的制约,所以,人便自然地从外部事物中观察并提取与自己心理情感相一致的内在意义,从而将该事物作为表现自己某方面的情感的特定载体。

由此可见,人们观察自然并借以表现自我情感,是一种主客观相互包容、渗透、影响的活动。这个活动中人的心理情感的作用会得到强化,但自然的物性特征也不可忽略。

(摘编自尚永亮《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与异构同质》)

1.下列各项中的情境,不能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生命共感”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暮春时节,林黛玉来到大观园,看到繁花落尽,满地堆红,于是带着扫把、篮子、花锄,扫起落花,埋在土里,做成花冢。

B.《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家,端起酒杯自斟自饮,看到院子里的松树傲然挺立,菊花灿然怒放,他感觉到心中涌出一种久违的快乐。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严冬时节,林冲看到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大雪纷纷扬扬,他觉到身上寒冷,为了御寒,便挑起酒葫芦出外买酒。

D.《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坐在被竹林和树木包围着的小石潭边,四周寂静无人,寒气透骨,幽静深远,感到过于冷清,心神凄凉,于是起身离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中,自然界的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施加着一定的影响,而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B.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是人赋予它们的,只不过时间久了,这些特定的精神内涵就成了这些自然物与生俱来的的东西。

C.“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体现着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现象,也体现着自然与人异构与同质的问题,它是主客观相互包容、渗透、影响的活动。

D.要让某个自然物表现人的某种心理情感,除了人赋予它以意义之外,这个自然物本身也必须具有能够使人赋予其这种意义的某种特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界的事物本来是无知觉无情感的,人却可以将自己的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成为艺术形象。

B.人与自然既存在异构关系,又存在同质关系,没有前者人与自然就不可区分,没有后者人与自然的联系将很难建立,人们就不会将情感投射到自然物上。

C.当人有了某种情感,他观察外部事物时又恰恰提取到与自己心理情感相一致的内在意义,于是该事物就成为他表现自己某方面情感的特定载体。

D.《饮冰室文集》中“同一月夜也……”这段话,说明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形态: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人也会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自然上。

 

1.C 2.B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理解“生命共感”。首先要根据文本提炼出“生命共感”的含义,文本第二段的第一句话说“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可知“生命共感”的概念可以从文本第一段罗列的现象来归纳提炼,即人由自然引发了生命感慨。浏览选项,A项繁华落尽引发黛玉的对生死的感触、伤感。B项松树傲立、菊花怒放引发了陶渊明内心的积极向上和愉悦之情。D项柳宗元感受到竹林和小石潭边的冷清,引发了他内心的凄清。C项中的风雪描写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没有林冲情感的投射。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题较之一般的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不同,他不仅要求考生理解“生命共感”的概念,还要考生能运用该概念进行判断,将选项中不能体现“生命共感”这一概念的选项找出来。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C项林冲在严冬时节,看到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大雪纷纷扬扬,他只是觉到了身上寒冷,并没有引起他内心的情感波动,也没有让他感受到生命。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本题比较简单。B项“这些特定的精神内涵”是人们赋予它们的,最终也不能说是它们与生俱来的。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曲解文意,文本第四段说“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但久而久之,这种内涵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B项把“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曲解为“成了这些自然物与生俱来的东西”。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可见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D项分析《饮冰室文集》中梁启超的一段话,这段话主要说明“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D曲解文意,梁启超说的这段话前面有一句“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后面有一句“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它强调说明的就是“不同”二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对,是指必须学习的课程。从小到大,从校内到校外,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门一门的必修课。有的是按照规定必须学习的,有的是自觉完成的;有的费时不多,有的需终生研习……哪些课程该是你的必修?又有过哪些必修课使你受益?你还想修习什么课程?……联系你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如何达到第三种境界。要求条理清晰,语言顺畅,不少于80字。

 

查看答案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请你在微信朋友圈中发一个帖子,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对朋友们的中秋祝福。要求描写生动,语言有感染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鼻子底下就是路

张晓风

(1)走下地下铁,只见中环车站人潮汹涌,是名副其实的“潮”,一波复一波,一涛叠一涛。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地铁里香港因为开始得晚,反而后来居上,做得非常壮观利落,但车站也的确大,搞不好明明要走出去的却偏偏会走回来。

(2)我站住,盘算一番,要去找个人来问话。虽然满车站都是人,但我问路自有精挑细进的原则:

(3)第一、此人必须慈眉善目,犯不上问路问上凶煞恶神。

(4)第二、此人走路速度。必须不徐不急,走得太快的人你一句话没说完,他己窜到十公尺外去了,问了等于白问。

(5)第三、如果能碰到一对夫妇或情侣最好,一方面“一箭双雕”,两个人里面至少总有一个会知道你要问的路,另方面大城市里的孤身女子甚至孤身男子都相当自危,陌生人上来搭话,难免让人害怕,一对人就自然而然地胆子大多了。

(6)第四、偶然能向慧黠自信的女孩问上话也不错,她们偶或一时兴起,也会陪我走上一段路的。

(7)第五、站在路边作等人状的年轻人千万别去问,他们的一颗心早因为对方的迟到急得沸腾起来,哪里有情绪理你,他和你说话之际,一分神说不定就和对方错过了,那怎么可以!

(8)今天运气不错,那两个边说边笑的、衣着清爽的年轻女孩看起来就很理想,我于是赶上前去,问:

(9)“母该垒,(不该你,即对不起之意)‘德铺道中’顶航(顶是“怎”的意思,航是“行走”的意思)?”我用的是新学的广东话。

(10)“啊,果边航(这边行)就得了(就可以了)!”

(11)两人还把我送到正确的出口处,指了方向,甚至还问我是不是台湾来的,才道了再见。

(12)其实,我皮包里是有一份地图的,但我喜欢问路,地图太现代感了我不习惯,我仍然喜欢旧小说里的行路人,跨马走到三岔路口,跳下马唱声喏,对路边下棋的老者问道:

(13)“老伯,此去柳家庄悦来客栈打哪里走?约莫还有多远脚程?”

(14)老者抬头,骑者一脸英气逼人,老者为他指了路,无限可能的情节在读者面前展开……我爱的是这种问路,问路几乎是我的碰到机会就要发作的怪癖,原因很简单,我喜欢问路。

(15)至于我为什么喜欢问路,则和外婆有很大的关系。外婆不识字,且又早逝,我对她的记忆多半是片段的,例如她喜欢自己捻棉成线,工具是一只筷子和一枚制钱,但她令我最心折的一点却是从母亲听来的:

(16)“小时候,你外婆常支使我们去跑腿,叫我们到××路去办事,我从小胆小,就说:‘妈妈,那条路在哪里?我不会走啊!’你外婆脾气坏,立刻骂起来,‘不认路,不认路,你真没用,路一一鼻子底下就是路。’我听不懂,说:‘妈妈,鼻子底下哪有路呀?’后来才明白,原来你外婆是说鼻子底下就是嘴,有嘴就能问路!”

(17)我从那一刹立刻迷上我的外婆,包括她的漂亮,她的不识字的智慧,她把长工短工田产地产管得井井有条的精力以及她蛮横的坏脾气。

(18)由于外婆的一句话,我总是告诉自己,何必去走冤枉路呢?宁可一路走一路问,宁可在别人的恩惠和善意中立身,宁可像赖皮的小幺儿去仰仗哥哥姐姐的威风。渐渐的才发现能去问路也是一种权利,是立志不做圣贤不做先知的人的最幸福的权利。

(19)每次,我所问到的,岂只是一条路的方向,难道不也是冷漠的都市人的一颗犹温的心吗?而另一方面,我不自量力,叩前贤以求大音,所要问的,不也是可渡的津口可行的阡陌吗?

(20)每一次,我在陌生的城里问路,每一次我接受陌生人的指点和微笑,我都会想起外婆,谁也不是一出世就藏有一张地图的人,天涯的道路也无非边走边问,一路问出来的啊!

1.请赏析第(18)段中的划线句。

2.作者为什么喜欢问路?文中交代了三条理由,请逐条概述。

3.“问路”的过程其实也是个体触碰陌生人心灵的过程,作者对这一点有哪些体会和思考呢?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作者的叙述中,她是向两个边说边关、衣着清爽的年轻女孩子问路的,她们不仅告诉了作者该怎么走,还将作者送到了正确的出口,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B.第(14)段4怪癖”一词,本来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但在文中作者借用这个词,突出了她对“问路”这种做法与众不同的态度和极度的喜欢。

C.学会“问路”,其实是“圣贤”、“先知”在人群中以谦卑的姿态学会求助他人,摆脱自恃甚高的盲目,认识到得到善意的帮助也是幸福。

D.“每一次,我在陌生的城里问路,每一次我接受陌生人的指点和微笑,我都会想起外婆”,因为问路是直接从外婆那学来。

E.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说的“一出世就藏有一张地图的人”,指的是无所不知的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月亮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关于描写它的佳句有很多。曹操在《短歌行》中写其是“①      ,乌鹊南飞”。而在白居易《琵琶行》则用“②醉不成欢惨将别,      ”的茫茫月色抒写离别凄清;用环境的寂静,月色的皎洁来村托琵琶曲的精彩动听,以及强大的魅力“③东船西舫悄无言,      ”。杜甫在《咏怀古迹》中想象归来的明妃是“画图省识春风面,④      ”。古文中也不乏其例,苏轼《赤壁赋》就有“⑤      ,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关于月出情景的描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