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几乎成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几乎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 尚。以前在比较研究中有一种强人政策,即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的糟粕相比,以显 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英国人在比较英国文化与德国文化时常这样做,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 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也用这一方式。比如,尼采说英国文化是懒惰的猪猡文化,英国学者 则说德国文化是浪漫的、非理性的。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不用强人政 策,而用矮人政策,即以自己之糟粕与外人之精华相比,越比越矮。胡适把中国文化简单概 括为裹小脚加鸦片烟,西方文化则被他简单地概括为民主、科学、自由、人权。鲁迅认为中 国国民性是奴性,而西方人的反抗心理则是其个人独特个性的表现,竞争说明其社会年轻, 充满活力。自全盘西化的口号提出后,有一个信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腐朽的封建文化, 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引导出源头活水,真正能救中国的文化、价值 只能来自西方,这是当时第一流的知识分子的共识,包括社会主义者陈独秀、自由主义者胡 适,还有无政府主义者,乃至大文豪巴金、鲁迅。“五四”时期,这些文化激进主义者都是 忧国忧民的爱国者,认真地反省民族文化的弱点,抨击民族灵魂中的缺陷也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有些人却采取了十分情绪化的偏颇态度,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掺进非常严重 的自贱自虐心理,觉得自己的民族什么都不如别的民族,从而产生一种彻底的悲观主义,文 化激进主义者遂转变为民族虚无主义。

任何文化,既有相似性一面,又有民族性一面。不同的民族文化,原本应当相互尊重, 相互吸纳,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19  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却流行 一种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论,甚至像黑格尔这样的大学者,也是欧洲中心主义者。 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序言中就说:“世界文化史的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正还 是一张白纸。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 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理念,在外国人的著作中,对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有许多丑化的描述。

文化发展繁荣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我们应 该积极吸收,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如果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站在全世界的 高度来看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也就不可能反映时代要求,从而就会游离于当代人类文化

发展的轨道之外,这样的文化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但是,吸收外来文化,绝不能人为地斩 断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这样做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我们认为对待传统文 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是十分错误的,十分有害的。

继承与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不是对传统一味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而应该用科 学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它,分析它,批判地继承,积极地发展,这才是新世纪炎黄子孙应 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五四”运动以来,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甚至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在比较研究中也用矮人政策。

B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的糟粕相比,以显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这是比较研究中的一种强人政策。

C自全盘西化的口号提出后,第一流的知识分子达成共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真正能救中国的文化、价值只能来自西方。

D在继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时,我们既应该坚决摒弃对待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又应该积极吸收外来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外国人的著作中,对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有许多丑化的描述,这与“五四”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用矮人政策来比较中外文化密切相关。

B“五四”时期第一流的知识分子以本国文化之糟粕与外国文化之精华相比,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失之偏颇。

C19 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流行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论,对其他民族文化缺乏 尊重,没有看到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这是很狭隘的。

D对本民族文化批判地继承、积极地发展,这不仅应是新世纪炎黄子孙应该持有的态度, 也应是全世界各民族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共存,无论是比较研究中的强人政策还是矮人政策,均为对待文化的非理性、非科学态度,我们在这一点上应当保持清醒头脑。

B陈独秀、胡适、巴金、鲁迅等无疑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但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有非常严重的自残自虐心理,总觉得自己的民族不如别的民族。

C《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话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这既说明世界文化史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是空白,也说明欧洲中心主义对恩格斯有影响。

D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谦和、礼让,西方文化主张竞争、反抗,这既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西方社会年轻、充满活力,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落后的原因。

 

1.A 2.A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说法太过绝对,原文是“几乎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题中A选项曲解文意。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本题比较简单。A项表述错误,”这与……密切相关”的说法于文无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项无中生有。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D项,表述有误,原文第一节“胡适把中国文化简单概 括为裹小脚加鸦片烟,西方文化则被他简单地概括为民主、科学、自由、人权。鲁迅认为中 国国民性是奴性,而西方人的反抗心理则是其个人独特个性的表现,竞争说明其社会年轻, 充满活力。”可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是决定社会发展快慢的因素。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任选其中一个题目写作。

作文一: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一培根!

(2)有形的东西越分越少,无形的东西越分越多!

(3)我们必须与其它生命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雷切尔·卡森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作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迂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陈忠实

①冒雨去图拉,拜谒托尔斯秦。车经过图拉域时,雨时下时停,出图拉城时,就看到远方天际一抹蓝天了。拐过两个交叉弯道,看到很长的林木遮蔽下的围墙和一个阔大的门,这就是托翁自己命名的“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庄园故居了。

②站在宽大的门口,一眼看见两排整齐高大的白桦树的甬道,通向林木笼罩的深处。甬道尽头往右拐进去,是一座涂成黄色的两层小楼,这是托尔斯秦的居室和写作间。走进写作间的一瞬间,弥漫在心头的神秘顿然散失净尽了。房间不仅没有装饰装潢,更没有如中国文人惯常装备的字画铭题之类,连一个像样的书架都不置备。走出这座二层小楼时。脑子里就凸显着两张淡黄色的木桌。我更加确信作家从事的写作这种劳动,最基本的条件不过就是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可以铺开稿纸,可以坐下写字。如果脑子里是空乏的胸膛里是稀薄的。即使有镶着宝石的黄金桌椅也无济于事。

③在这座托尔斯泰写作和生活的黄色小楼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地,该算作院子吧。小院的三面,是稠密到几乎不透阳光的树林,林间长满杂草,俨然一种森林的气息。楼前的这方小院,除了供人走的台阶下的土路,也都栽种着花草,却不是精细的管理,完全是自由生长的泼势。

④花草园子里有一棵合抱粗的树,不见一片绿叶,粗壮的枝股和细细的枝条,赤裸在空中,在四周一片浓密的绿叶的背景下,这棵树让人感到一种死亡的凄凉。我初看到这棵枯死的树时。贸然想到的是,它与周围的景致太不协调了,随后知道了这棵树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

⑤枯枝上挂着一只金黄色的铜钟。托尔斯泰是贵族,却愿去帮助那些寻找救助的贫苦人,久而久之,那些四野八乡遭遇困境的乡民便寻到这个庄园来。托尔斯泰在楼前院子这棵树上挂的这只铜钟,是供寻访的穷人拉响的,听到响声,托尔斯泰就会放下笔推开稿纸,把敲钟的穷人请进楼里,听其诉叙困难和冤屈,然后给予帮扶救助。

⑥据说有时竞会在这棵树下发生排队等候敲钟的事。曾经有多少穷人贫民憋着一肚子酸楚和一缕温暖的希望攥住那根绳子,敲响了这只铜钟,然后走进了小楼会客厅,然后对着胡须垂到胸膛的这位作家倾诉,然后得到托尔斯泰的救助脱离困境。

⑦这棵曾经给穷人和贫民以生存希望的树已经死了,干枯的枝条呈着黑色,枝干上的树皮有一二处剥落,那只金黄色的铜钟静静地悬空吊着,虽依原样系着一条皮绳,却再也不会有谁扯拉了。救助穷人的托尔斯泰去世已近百年,这棵树大约也徒感寂寞,已经失去了承载穷人希望的自信和骄傲,随托翁去了。

⑧托翁晚年竟然执意要亲手打造一双皮靴,而且果真打造出来了,而且很精美很结实也很实用。我自然惊讶这位伟大作家除了把笔的效能发挥到了无可企及的天分之外,还有无师自通操作刀剪锥针制作皮靴的一双巧手;我自然也会想到这位既是贵族庄园主又是赫赫盛名的作家,绝不会吝啬一双靴子的小钱而停下笔来拎起牛皮;然而,他以亲自操刀捏锥,表示一种背离,一种转向

⑨托尔斯泰把他精心制作的这双皮靴送给一位评论家朋友。这位评论家惊讶不已,反复欣赏之后,郑重地把这双皮靴摆到书架上,紧挨着托尔斯秦之前送给他的十二卷文集排列着,然后说:这是你的第十三卷作品。这是俄罗斯人以素有的幽默方式,表达出对一位伟大作家最到位最深刻的理解。

⑩我真幸运,在林中的这块草地上领受到了明媚的阳光。

在树林的深处,看到了托翁的墓地,完全是意料不及想象不出的一块墓地。在一块临近浅沟的边沿,有一片顶大不过十平方米人工培植的草坪,中间堆着一道土梁,长不过一米,高不过半米。是一种黑褐色的泥土堆培而成。上面没有遮掩,四周没有栅栏防护,小土梁就那样无遮无掩地堆立在小小草坪上。我站在草坪前,竞有点不知所措,这样简单的墓地,这样低矮的土梁标志,比我家乡任何一个农民的墓堆都要小得多。没有任何碑石雕像,就是一坨草坪一撮褐黑的泥土,标志着一个伟大灵魂的安息之地。那个小土梁上,有一束鲜花。我在转身离去的一瞬,似乎意识到,托尔斯泰是无需庞大的墓地建筑来彰显自己的,也无需勒石刻字谋求不朽的。   

离开墓地和通往墓地的林间幽径,有一片开阔的草地,灿烂着的红的白的紫的金黄色的野花。季节还算是夏天,雨后的太阳热烈灿烂,仍不失某种羞羞的明媚。我沉浸在野草野花和阳光里,心头萦绕着托翁为自己的庄园所作的命名,“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真是恰切不过的诗意之地,又确凿现实主义的具象。

1.简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如果脑子里是空乏的胸膛里是稀薄的,即使有镶着宝石的黄金桌椅也无济于事。 

(2)然而,他以亲自操刀捏锥,表示一种背离,一种转向。

3.作者对托尔斯泰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

4.以“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是因2008年汶川地震而来。今年的5月12日是全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请拟写一条以“防灾减灾”为内容的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语言简明。

 

查看答案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写序号)

①无论大师创作还是孩子习作,都必须首先面对“材料”,即靠什么“材料”来编织文学。

②本书为何开篇谈“素材”?   

③细细品味,我发现,它是一种不仅包含了大师生活的真实,

④它收集了大师在创作成熟期随手录下的对生活的瞬间感触、未来作品的腹稿、读书心得以及从别人著作中摘录下的精粹。   

⑤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⑥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契诃夫留下的《手记(1892年—1904年)》就是他搞创作的素材库。

⑦而且凝聚着大师对现实的感知、理解、想象与情感的心理复合体。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位高三同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自荐信(节选),信中有几处不当,请至少找出四处并作修改。

自荐信

尊敬的×××学校领导、考官:

你们好!我是××学校2013级应届毕业生XXX,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视我的材料,我十分希望能够通过贵校自主招生考试进而实现在贵校学习的梦想。

……

从小到大听见无数周围人对贵校的溢美之词,更加深了我对贵校的印象,所以我十分希望能够进入贵校的某个专业学习。

展望过去,期望将来。如果能进入贵校学习,我希望能使自己收获真挚的友情,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提升。

此致

敬礼!

2016年×月×日

自荐人:×××

答: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