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木铎(duó) 长沮(jū) 接舆(y...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木(duó)      (jū)         (yú)          (wǎn)尔

B.(dàn)食     (jǐn)        (shěn)之          (kuì)然

C.父(fǔ)      (gǔ)       (jìn)           (ɡōnɡ)

D.无(dí)      (sī)         (dǔ)亲           (qiàn)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常用字的字音。A沮jù(长沮zhǎng jǔ:传说中春秋时楚国的隐士);B箪dān(箪食,dān sì,是指装在箪笥里的饭食);D葸xǐ(葸:本义:畏惧的样子)。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字音题的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2)广东人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塞擦音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后响复韵母的“ie”与“uè”难度很大,必须矫正。(3)善用排除法。【答题知识】①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如:屣xi、狰zhen;记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如:谄chan、陷xian、焰yan、旖yi、嗔chen。②注意区别形近字,如:“刺”与“剌”、“陡”与“徙”、“赢”与“羸”。③注意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多音多义的读音是考查的重点。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如:“卡”做音译语素时读ka,卡车、卡宾枪,取和“不畅通”有关义项时,读qia,关卡、发卡、卡壳。④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区别,如“哈”,书面语中读ha,在方言或口语中读ha或ha;“露”,书面语中读lu,口语中常读lou。⑤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区别,如:街谈巷xian议、巷han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要求补写出列句子中韵空缺部分。

(1) 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                                  

(2)《论语·为政》中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读书学习方法的两句是:                                           

(3) 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述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寒诗,完成下面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潆”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颈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D.颈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E.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湜字子正,徐州彭城人。举进士,为澶州观察推官,再调湖南节度推官,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益都县,徙阴平。再太常博士、通判剑州。审阆州狱,活死囚七人。王尧臣安抚陕西,荐之,擢知耀州。富平有盗掠人子女者,既就擒,阳死,伺间逸去;捕得,复阳死,守者以报,湜趣焚其尸。拜监察御史,王德用自随州诏还,近臣言其有反相,湜保右之。历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迁殿中侍御史。上言:“转运使掎摭郡县,苛束官吏,人不得骋其材,宜稍宽假,不为改者绳治之。”诏诣渭州劾尹洙私用公使钱,颇傅致重法,以故洙坐废。还,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同判吏部流内铨,除盐铁副使。议者谓湜探宰相意,深致洙罪,故得优擢焉。

明年,宴紫宸殿,副使当坐殿东庑,湜不即坐,趣出。阁门奏之,坐谪知沂州,徙兖州。又坐沂州误出囚死罪,降知海州。起为河东转运使,迁户部员外郎,复为盐铁副使兼领河渠事。汴水绝,凿河阴新渠,通漕运如故。会江南饥,擢天章阁待制、知江宁府,奏运苏州米五十万斛,以贷饥民。除户部郎中、知广州。侬智高初平,湜练士兵,葺械器,作铁锁断江路。 居二年,母老求内徙,遂徙徐州。湜喜曰:“昔布衣随计,今以侍从官三品复典乡郡,过始望矣。”又以左司郎中知郓州,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

湜少贱,母更嫁营卒,既登第,具袍趋卒舍迎母,里人观叹。然嗜酒,持法少恕,改知密州,以病卒。

(选自《宋史·刘湜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盗据山 / 敕贷罪 / 招之不肯降 / 湜知并山民资之食 / 即徙民绝饷 / 盗困蹙乞降 / 民安之 /

B有盗据山 / 敕贷罪招之 / 不肯降 / 湜知并山民资之食 / 即徙民 / 绝饷盗困蹙乞降 / 民安之 /

C有盗据山 / 敕贷罪 / 招之不肯降 / 湜知并山民资之食 / 即徙民 / 绝饷盗困蹙乞降 / 民安之 /

D有盗据山 / 敕贷罪招之 / 不肯降 / 湜知并山民资之食 / 即徙民绝饷 / 盗困蹙乞降 / 民安之 /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建科举考试依次有乡试、会试、院试、殿试,院试考取后经过殿试者为进士。

B“迁”在古代官职变动中指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而“左迁”则指贬官降职。

C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等的政令。

D笏是古时君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用以比画或在上面记事,以备遗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湜善于逢迎,执法严酷。受诏审理渭州尹洙私用公款一事,因探知尹洙与宰相有嫌隙,所以罗织罪状使他受到重判,回朝后得到优先提升。

B刘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汴水断流,他开凿河阴新渠,使漕运像以往一样畅通;江南饥荒,他奏请从苏州调运五十万斛米,来紧急赈济饥民。

C刘湜运筹帷幄,指挥有方。在平定侬智高之后,他未作片刻休整,就立即训练当地士兵,修整器械,铸造铁链封锁江面,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D.刘湜恪守孝道,贵贱不移。年少时地位低下,母亲改嫁给士兵;考中进士后,并不以此为辱,仍穿朝服执笏去兵营迎接母亲,乡人都为之感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捕得,复阳死,守者以报,湜趣焚其尸。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塌鼻子

韩少功

山那边有一郎中,塌鼻子,读书不多,每天上午不做事,只是咕嘟咕嘟吸水烟,直到铜烟筒烧红了才熄火。午饭后睡觉,睡到一个大哈欠起床才开始门诊,但限定人数,只看三四十个号子——他晚上要去喝茶,从来不可耽误。

没有人看见他采药,但他总能拿出一种黑药丸,据说那是他半夜里采集和泡制的,几乎包治百病,神效十分了得。这种药丸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深有浅,其中区别只有他自己知道,连贴身的帮手也不大明白。

不光是药,他还有很多旁门左道。比如有个病人高烧不退,见郎中来了就大喊大叫,跳起来朝门外跑。塌鼻子追上去一拳就把病人打倒在地,再把对方拖入水塘,不论对方如何惨叫,不论病人的亲属如何哀求,他死死揪住病人的头发,一次次把脑袋按入水中。直到没有什么动静了,才把几乎半死的病人拖上岸。人们遵他的指示,用好几重茧棉包裹病人,抬到床上去发汗。不到一个时辰,病人果然发出汗来,高烧渐退,神志恢复,亲属们无不欢天喜地。

更奇特的是,某家的一匹马右腿折断,村里人都等着吃马肉。塌鼻子走到屠夫前一举手说不可。他仔细看看腿伤,要马主人找来铜钱一枚,放在火里烧红,再下醋淬火,如是三番,用刀背将铜钱研为粉末,和着谷酒,灌入马口。五六天之后,马腿竟然奇迹般地复原如初。更奇怪的是,几年后这匹马死了,屠马者割开皮肉,还发现有一铜圈箍在当年的骨折之处。

塌鼻子的故事越传越多,最神的事莫过有些人曾偷偷地看他采药——他们后来大惊失色地说,他们看见了,看见了塌鼻子晚上出门,驾船过湖的时候根本不用桨,只拿一根草在水里扰两下,船就走得飞快!

他的门前常常求医者如云。我大姐的晕眩症发作时,我曾经开车拉她去过那里,但发现路边停了好几台汽车,屋里人头攒动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们踮起脚来,也只看见一排背影那边的一顶破呢帽,也算是一瞥他的尊容。当天的号子已经发放完了,没给我们留下机会。

人们说他门诊的一大规矩,就是任何人都得排号,谁也没有优先权。那一次是来了一辆小轿车,是县里某大人物的太太求诊,陪同前来的乡干部笑脸求情,连塌鼻子自己的侄儿也来拉衣袖,想让官太太破例优先。塌鼻子不答应,说官有大小,病无贵贱,他这里是铁规矩。

但他还是得罪了不少人。打击非法游医的时候,县卫生局说他既无执照,更无文凭,有时还搞迷信,江湖游医的黑诊所必须马上关闭。这一禁令是不是出于仇人暗算,不得而知。他从那以后就放鸭子,把一大群鸭子放得肥大无比。人们说,他在湖边睡足了,只消拍三下巴掌,鸭子就会乖乖地跟着他回家。他又想睡觉了,只消把鸭铲立在稻田边上,鸭子就不敢越过鸭铲去吃别人田里的谷。

他站在门槛前,两只脚简直就是两棵树,在地上生了根,四个男子也休想把他推动。但他这一身武功不传子,其理由是他儿子性子邪,有了神功可能挑惹是非,祸国殃民。有人说:“政府把你的诊所都关了,你还想着国家社稷,难得。”他笑着说:“医道就是仁道,仁者以德报怨,不同卫生局计较。”

(节选自2015年第15期《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塌鼻子读书不多,自学成才,采药、制药从不示人,所研制的黑药丸能包治百病,于是门前常常云集着求医者。

B.塌鼻子既有武功在身,又有行医绝技,但他决不招惹是非、祸国殃民,而是怀有仁者之心,治病救人,因而赢得群众口碑。

C.塌鼻子既无执照,更无文凭,有时还搞封建迷信,治病主要靠旁门左道,是典型的江湖郎中,其黑诊所于是被县卫生局依法取缔。

D.坊间流传的关于塌鼻子的故事都很神奇,比如他驾船不用桨而用一根草,又如他放养的鸭子令行禁止,颇通人性,肥大无比。

E.小说叙事娓娓道来,张弛适度,情节前后呼应,自然协调,选取生活中的几个片断,典型生动,颇有意趣。

2.“塌鼻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原标题为“郎中”,现改为“塌鼻子”,你更喜欢哪个标题?请谈谈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熊十力先生

北大的老师们中,有一位唯一在家里上课的老师,就是熊先生。因为他受不了上下课时间的约束。熊先生认为听者得不到实际的益处,他写给选他课的同学们的一封信,有“师生蚁聚一堂,究竟有何受益”的话。这封信贴在哲学系办公室有很长时间。

先生冬天室内不生炉火。听课的学生全副冬装,坐着听讲。熊先生开的课是两个学分,也就是两节课。但先生讲起来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每次讲课不下三四个小时,而且中间不休息。他站在屋子中间,从不坐着讲。喜欢在听讲者面前指指划划,讲到高兴时,或者认为重要的地方,随手在听讲者的头上或肩上拍一巴掌,然后哈哈大笑,声振堂宇。

“七七”事变后,熊先生冒险化装成商人,乘运煤的货车逃出北平,辗转到了武汉,又到了四川壁山县。熊先生没有闲着,写他的《中国历史讲话》。我们去看望他,熊先生兴致勃勃地谈他的《中国历史讲话》的内容梗概,大意是讲“五族同源”说。在民族危急存亡关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促使他不知疲倦地撰写他的这一著作。

在四川八年,先生生活很不安定,只好投靠老朋友、老学生,艰难度日,和家属不在一起。但他没有一天不讲学,没有一天不修改他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

马一浮先生与熊先生多年来是学术上的知己。抗战期间有一段时间有点不愉快而分手,后来抗战胜利后,两人友好如初。我和熊先生通信,有些见解,熊先生认为有道理的,也把信转给马先生看。

熊先生对他的学生凡是去看他的,他都留下,吃住和他在一起。学生给老师带点礼物,如带只鸡,送点药物,熊先生也不客气,慨然收下,相处如一家人。但是在学问上有错误,熊先生也不客气地指出,从不说敷衍、客气话。有问必答,甚至问一答十。跟熊先生在一起,令人有虚而往、实而归的感觉。和熊先生相处,好像接近一盆火,灼热烤人,离开了,又使人思念难以忘怀。

先生这个人,以他的存在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哲学的典型。一生坎坷,没有遗产留给儿孙。几十年来,没有见他穿过一件像样的考究的衣服。伙食注意营养,却不注意滋味,甚至可以说他吃了一辈子没有滋味的饭。先生博览群书,不讲究版本,手头藏书很少,可以说没有藏书。我认识的学者中,先生是唯一没有藏书的学者。别人也许觉得他贫困,他却显得充实而丰足。别人也许认为他不会安排生活,他却过得很幸福、坦然。他也像普通人一样,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发脾气,过后,却深自谴责,好像雷阵雨过后,蓝天白云分外清新,他胸中不留纤毫芥蒂,真如古人所说的,如光风霁月。他具有只有他才具有的一种人格美。

我常想,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这样?我感到熊先生在生命深处埋藏着一个高远的理想。熊先生在北平的寓所有一副自写的对联:“道之将废也,文不在兹乎”。这十个字,充分说明了熊先生的理想。他孜孜不倦,汲汲遑遑,从南到北,开门授徒,著书立说,无非是为了这个理想。熊先生讲学,不问对象(有学人,也有官僚政客、商人)是否值得讲,听讲者是否真正愿意听,他总是苦口婆心、锲而不舍地讲授。讲述的中心,无非要人们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他中年以后,建造自己的哲学体系后,“舍佛归儒”,除了在他著作中写出来的,理论上发现的佛教哲学缺失外,还有一个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第一因”——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有了这种深挚的爱,虽长年病躯支离,却肩负起振兴中华文化的责任。这种深挚而悲苦的责任感,是二十世纪多灾多难的中国爱国的知识分子独有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愈深刻,其深挚而悲苦的文化责任感也愈强烈。熊先生为了他的理想,生死以之。

(选自《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有改动)

相关链接

熊十力,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1949年后,以特别人士身份受邀参加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文革期间,他的著作被当作“反动复古主义”而遭到批评,他痛彻地感到:不但他的书无法再写下去,他所承继的国学亦将濒于绝灭。他常常口中念念有词:“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后绝食身亡。(摘编自百度百科)

如我所见,熊先生精力壮盛时,不少传世之作。比及暮年则意气自雄,时有差错,藐视一切,不惜诋斥昔贤。吾在《书后》一文中,分别的或致其诚服崇敬,又或指摘之,而慨叹其荒唐,要皆忠于学术也。学术天下公器,忠于学术即吾所以忠于先生。吾不敢有负于四十年交谊也。(梁漱溟《忆熊十力先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熊十力先生认为学生在教室里上课要受到上下课时间的约束,得不到实际的益处,因而公开反对在教室里上课,而是在家里上课。

B.熊十力先生上课情感充沛,酣畅淋漓,兼以动作、神态,讲授生动,和《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梁任公上课有异曲同工之妙。

C.“和熊先生相处,好像接近一盆火,灼热烤人,离开了,又使人思念难以忘怀”一句,写出了作者对熊先生为人的赞赏和治学的批评。

D.在理论上发现佛教哲学有缺失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熊十力先生建造自己的哲学体系后“舍佛归儒”的两大主要原因。

E.梁漱溟认为,熊十力先生精力旺盛之时撰写了不少流传后世之作,而晚年的作品则时有差错,甚至诋斥昔贤。这令梁先生慨叹。

2.熊十力先生具有哪些人格美?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

3.文中说“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这样”,从文中看,“什么力量”具体指什么?熊十力先生又是怎样做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