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总有一些让人不是滋味的新闻:扶起孕妇却被反咬一口...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总有一些让人不是滋味的新闻:扶起孕妇却被反咬一口,“助人为乐却被诬为“黑车”,南京市民捡到空钱包怕被诬告找来4人作证……接二连三的类似事件,让我们在尴尬无语中隐隐地感到一种道德焦虑和冷漠。《人民日报》曾发表《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一文,指出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也让人的情绪变得负面。你有关注过这些现象吗,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重建社会信任需要“正能量” 当前我国经济迎来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当中渐渐出现了一种信任缺失的不良风气,这不得不引起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信任的缺失严重威胁到经济发展,威胁到企业融资,威胁到社会的正常运行,这种不良风气必须被扭转。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抵御这种歪风邪气需要从多个方面注入“正能量”。 首先政府应当当好“领头雁”,推动诚信政府建设。当前干群关系当中存在不信任的问题非常突出,这与理性批判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些企业和群众甚至是抱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心态,打政策擦边球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府的政策从制定到执行都是为了群众的利益,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群众的关注和参与就无法有政策的落地生根,政府工作效率无从谈起,最终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因此政府要从我做起,拿出商鞅变法“徙木立信”的手腕和勇气,把打造诚信政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其次要重视法治力量,通过法治手段弥合不信任的鸿沟。当前我国处在重大转型期,社会流动非常快,大量的群众背井离乡从农村涌入城市,从西部来到东部,我们身处在一个陌生人包裹的社会当中,原来熟悉的人迹关系可能会日渐淡漠,这是社会化大分工的必然结果,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向。这样的国情要求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到应尽的义务。那么什么来厘定工作的成绩,什么来界定做人的底线,法律当然是不二选择。推动立法科学化,同时还要配合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普法,这是构建人与人相互信任基座的大道。 此外,作为公民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从我做起,做社会信任正能量的“传递者”。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这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每一个人相互之间能够互相信任其实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我们身处其中当然不能置身事外。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们应当有所担当,尽到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首先应当拿出一份热心肠,去信任别人、理解别人;同时,也能拿出足够的热情主动去帮助别人,为社会增添一份亮色和温暖。像郭明义同志那样,用爱心和奉献来编织社会的和谐与互信,这是我们可以做的,而且社会也需要我们做到。 社会信任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注脚,不容小觑,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不能置身事外。为社会诚信增添正能量需要政府率先垂范、需要法治天平铺垫,需要公众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正所谓“山不辞土乃能成其高,海不辞水乃能成其深”。重建社会信任,增添“正能量”,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吾辈还需更加努力!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在立意上可以 参考这几个方面:(1)可以从负面的社会现象中反思这些形成的社会原因,尤其根据《人民日报》社评重视对“社会信任”这一命题的思考;(2)可以引入正面的社会例子来表达人性的善良和悲悯,在指责人情冷漠的同时也要看到社会的温情;(3)可以在反思之后考虑如何解决的问题,比如信仰的力量、文化的滋养、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等等。在具体写作的时候可以注意深度和把握的尺度。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属于新闻时事型作文,考生可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立意,文体要求论述类作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氓》)

2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3               ,哀民生之多艰。               ,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4无边落木萧萧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5间关莺语花底滑,                              ,凝绝不通声暂歇。(《琵琶行》)

6独上高楼,                                ,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

7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8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声声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王越

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时花雨送春愁。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

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 载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鸥。

【注】王越:明朝人,文才武略出众却沉浮于宦海。

1.请赏析今日归来黄叶闹字的妙处。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雪涛阁集序

袁宏道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是故草木之无情也,而鞓红鹤翎,不能不改观于左紫溪绯。唯识时之士,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

近代文人,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字拟,务为牵合,弃目前之景,腐滥之辞,有才者屈于法,而不敢自伸才;无之者拾一二浮泛之语,帮凑成诗。智者牵于习,而愚者乐其易,一唱亿和,优人驺子,共谈雅道。吁,诗至此,抑可羞哉!夫即诗而文之为弊,盖可知矣。

余与进之游吴以来,每会必诗文相励,务矫今代蹈袭之风。进之才高识远,信腕信口,皆成律度,其言今人之所不能言,与其所不敢言者。或曰:“进之文超逸爽朗,言切而旨远,其为一代才人无疑。诗穷新极变,物无遁情,然中或有一二语近平近俚近俳,何也?”

余曰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而阔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有之有以平而传者如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有以俚而传者,如”一百饶一下,打汝九十九”之类是也;有以俳而传者,如“迫窘诘曲几穷哉”类是也。古今文人,为诗所困,故逸士辈出,为脱其粘而释其缚。不然,古之才人,何所不足,何至取一二浅易之语,不能自舍,以取世哉?执是以观,进之诗其为大家无疑矣。诗凡若干卷,文凡若干卷,编成,进之自题曰《雪涛阁集》,石公袁子为之叙。  (选自《明清散文集萃》

注:①《雪涛阁集》,为明代江盈科所著诗文集。江盈科,字进之。②鞓红鹤翎,指牡丹花中“鞓红”和“鹤翎”等品种,经过改良可呈现出左紫、溪绯品种不同的样子。③驺子:掌管车马的仆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务为牵合              勉强相合

B腐滥之辞            拾取

C.务矫今代蹈袭之风      模拟抄袭

D.以取世            指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不敢自伸                       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

B石公袁子为之叙                     余扃牖

C.如“迫窘诘曲几穷哉”类是也         内无应门五尺

D.每会必诗文相励                     臣具表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先从正面立论,用类比的方式,以美丑的标准随着不同时代人们不同的审美观念而改变,来指出复古主张的不合时宜。

B.作者认为近代文人提倡复古,这是对的,但把抄袭当复古,拾取前人牙慧,屈服于旧的体式,这种做法足以使人感到羞耻。

C.作者认为江进之的散文高超脱俗、清爽明朗,只是有一两句语言过于通俗,进之这样做未免矫枉过正。

D.作者批驳了复古主张的不合时宜,文章结构严谨而又不拘俗套,独抒性灵,阐明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观点。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余曰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而阔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有之有以平而传者如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智者牵于习,而愚者乐其易,一唱亿和。

2)诗穷新极变,物无遁情,然中或有一二语近平近俚近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梨花

阿来

①“雨打梨花深闭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都是吟咏梨花的诗句。循着这些诗句所暗示的情感路径,我自己也来发现梨花的美丽。依我个人的趣味,在同属蔷薇科的春花中,梨花最美。

②梨花的白是一种真正的纯净的白。原因在于它相较其他蔷薇花更厚一些的花瓣。白色花瓣太薄,就会被花萼的颜色所映照,白色中便渗入了别的色光。杏花的花萼是棕红的,花瓣便白中泛红。李花花萼为绿色,白光中便泛出如玉的绿来。梨花被长长的绿色花柄举起来,相较花冠显得狭小的萼片的绿色就无法透过厚实的花瓣。于是,眼前五枚花瓣组成的花冠便只是一片纯净清洁的白色了。这白色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不像别的白色花那样反射阳光。而是吸引着阳光,使那白色变成了一团凝固的光。十朵二十朵由长长的绿色花柄托举着,簇拥在枝头。而这如丝如玉的白中,还有非常漂亮的红色点缀。花将开未开之时,花蕾松动开了,就要绽放的花蕾边上晕着一线浅浅的红。花朵盛开了,散发隐隐的香气了,引来蜂蝶了,白色花冠中心簇生的雄蕊上,花丝顶着一点一点的红色花药。古希腊的天神宙斯说过:“只有短暂易逝的,才被我造得如此美轮美奂!”难怪古人写梨花都会有些油然而生的惆怅。面对过于美丽的东西,人很容易会生出对于造物神奇的感叹。

③梨树虽是人类成功驯化的植物之一,但还没有驯化成一种仅仅只提供花的观赏性而不结果实的那种纯粹的园林植物。也就是说,梨在这个世界上,虽也年年开放洁白如云的花朵,但还会结下累累的香甜果实。

④在今天,我们的城市中,任何一种结出甜蜜的果实的植物的出现,肯定是对市民道德水准的一个巨大挑战。所以,园丁们只植下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树站立在身边。至于那些引诱我们时时想伸手的,又会于伸手的同时自感道德危机的果树就自然只能生长在城外乡下了。梨树虽然花朵胜雪,繁盛时漾在半空如云如雾,更能妆点我们的生活,园丁们也不大会给它发放入城镇,让其摇着满枝果实让脆弱的人性接受残酷考验。

⑤最近在罗马,常见街边树上挂着黄澄澄的柠檬与橙子,觉得也非常好看——挂果的树与开花的树相比,也自有一种特别的美感。但这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我只是有点遗憾,为什么结果的树就不能站在我们城市的中间,散布比花香更为持久的果香?

⑥植物园中有几株苍老的梨树。那天坐在树荫下,望着开花的梨树出神。和蔷薇科的其它春天盛放的品种相比,梨树的枝干又最为虬曲苍老。最显眼的,是梨树厚厚的树皮,黝黑,深深龟裂,主干如此,分枝也如此,更显出枝头花朵娇嫩脆弱的美丽。仿佛是为了增加人的这种感慨,梨树也为自己制造苍老与娇美的强烈对比。

⑦一个德国植物学家说过,花是人类情感最古老的信使,让我们在观赏的同时看到自己情感深处的秘密。梨树就是这样,从最显老的枝干上,捧举出最纯净娇美的花朵,让人深味生命的秘密——让人的情感在欣喜的同时又感到悲伤

(选自《草木的理想国》,有删改)

1.文章开头作者引用唐宋诗人咏梨花的诗句,有何用意?

2.第②段画线句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梨花的?请简要赏析。

3.第⑤段作者写罗马街边树上所见的风景有什么作用?

4.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意蕴。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