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几年来,地处偏远、发展迟滞的少...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几年来,地处偏远、发展迟滞的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自身在资源、生态、丈化等方面     的条件,步入了经济发展     。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更是把地处经济发展“神经末梢”的民族地区推到了开放开发的前沿和     的位置。

A.独一无二  快车道  枢纽                 B.得天独厚  快车道  中枢

C.独一无二  主干道  中枢                 D.得天独厚  主干道  枢纽

 

B 【解析】 试题分析: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得天独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快车道, 机动车分道行驶时,专供快速行驶用的车道,一般在内侧。主干道, 主干道主要用来联系重要交通枢纽(国道、省道等)、重要生产区(工矿企业等)、重要公共场所(集会中心、政党委机关、商业中心等)及其他重要地点。枢纽, 指主门户开合之枢与提系器物之纽,事物的关键部位;事物之间联系的中心环节。中枢,事物系统中起中心主导作用的部分。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近义词辨析要注意区分两个词语的细微差别,“独一无二”强调没有相同,“得天独厚”强调先天条件好,句中“自身在资源、生态、丈化等方面”强调的是先天条件,故用“得天独厚”。因为是“地处偏远、发展迟滞的少数民族地区”所以“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而不是“主干道”。最后一空注意前面的“前沿”所以选择“中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生活的现实让人懂得要现实地生活。”

张闻天:“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地生活。”

高晓松:“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懒惰的智慧

(美)凯利

①我们从小就听长辈们说起过懒汉,仿佛懒惰很不体面。实际上,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②懒惰的饭店服务员往往是最令人满意,最优秀的。他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他讨厌哪怕多走半步路。只有那些勤快的伙计才会端上咖啡不带方糖和勺子,他们不在乎多往返几趟,每趟只拿来一样东西,结果咖啡都已经凉了。

③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我们的远祖住在条件恶劣的山洞里,每次喝水,都要走到溪水旁边才行。于是他们发明了最初的水桶,这样他们一次就可以把足够喝一天的水提回家去。不过,倘若他们懒得连水桶也不愿意提,不用说,他们下一步就会铺设管道,这样水便可以顺着管道,从溪边一直流进他们的屋子里。为了避免挑着水翻山越岭,水泵和水车就被发明出来了,这些都是懒汉们后来的成就。同样,我们的某个祖先想到湖对岸去,可他又不愿沿着湖边绕过去。这时第一条船就诞生了,它就是把一段树干掏空以后做成的。

④据说,一百多年前,有个叫汉弗莱·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让他每当操纵杆敲下来时,就把废蒸汽放出来。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儿太累人,就在机器上装了几根铁丝和几个螺栓。这样,阀门就可以靠着它们自动开关了。这么一来,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

⑤现代农业机械都带有座位。起初想到安座位的绝不会是什么勤快的农夫,他们才不在乎整天在地里走路呢。这个主意最先肯定是由想坐着干活的人想出来的。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⑥最杰出的工程师——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常常把各行各业优秀工人的劳动动作拍成影片,由此观察某一工序最少可以用几个动作完成。他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勤快一些的工人的效率要低得多,因为他们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一个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绝不亲躬。

⑦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许多重要的规则和定理都是懒汉想出来的。这些人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人准是懒汉。他们探究各种互不相关的现象的根源,他们讨厌需要吃苦受累的事情。想想看,如果没有发现自由落体定律,那么,要确定苹果从枝头落到地上的时间,要确定猫从离地一英里的气球上掉到地上的时间,该会多么麻烦!想想看,如果某些懒汉不曾建立“2+2=4”的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遇到很多复杂的局面,将会碰到多少令人筋疲力尽的麻烦!

⑧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现在是认真看待我们的这些懒汉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的这些懒汉身上寄托着人类的希望。  (本文有删节)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2.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懒惰的智慧”的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①只见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刚到了蔷薇花架,只听有人哽噎之声。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果然架下那边有人。如今五月之际,那蔷薇正是花叶茂盛之际,宝玉便悄悄的隔着篱笆洞儿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象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想毕,便要叫那女子,说:“你不用跟着那林姑娘学了。”话未出口,幸而再看时,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象是那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宝玉忙把舌头一伸,将口掩住,自己想道:“幸而不曾造次。上两次皆因造次了,颦儿也生气,宝儿也多心,如今再得罪了他们,越发没意思了。”

②一面想,一面又恨认不得这个是谁。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宝玉想道:“必定是他也要作诗填词。这会子见了这花,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着推敲,也未可知。且看他底下再写什么。”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还是个“蔷”字。再看,还是个“蔷”字。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外面的不觉也看痴了,两个眼睛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心里却想:“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大心事,才这样个形景。外面既是这个形景,心里不知怎么熬煎。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煎。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

③伏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忽一阵凉风过了,唰唰的落下一阵雨来。宝玉看着那女子头上滴下水来,纱衣裳登时湿了。宝玉想道:“这时下雨。他这个身子,如何禁得骤雨一激!”因此禁不住便说道:“不用写了。你看下大雨,身上都湿了。”那女孩子听说倒唬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花外一个人叫他不要写了,下大雨了。一则宝玉脸面俊秀;二则花叶繁茂,上下俱被枝叶隐住,刚露着半边脸,那女孩子只当是个丫头,再不想是宝玉,因笑道:“多谢姐姐提醒了我。难道姐姐在外头有什么遮雨的?”一句提醒了宝玉,“嗳哟”了一声,才觉得浑身冰凉。低头一看,自己身上也都湿了。说声“不好”,只得一气跑回怡红院去了,心里却还记挂着那女孩子没处避雨。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回

注:①故事发生在大观园内;②画蔷者为大观园十二个学戏女孩子之一的龄官,她喜欢贾蔷。

1.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小说节选部分情节一波三折,出现多次误会,试作简要概括。

3.节选部分以贾宝玉之眼为叙事视角,试赏析这样写有何好处?

4.有人给节选部分拟了三个题目,分别是“夏日”、“邂逅”和“痴”,作家王蒙认为“痴”最贴切,试作探究。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6)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

(7)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8)                  ,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少年游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1.上片前三句体物写人十分精妙,试作赏析。

2. 毛稚黄评本词下片“意思幽微,篇章奇妙”,试作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