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也。幼好学,从余杭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也。幼好学,从余杭吕道惠受五经,略通章句。道惠学徒常有百数,独称述曾曰:“此子必为王者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幼时,高帝引遂曾为之师友。起家为宋晋熙王国侍郎。齐初,至南郡王国郎中令,迁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带开阳令。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竟陵王深相器重,号为“周舍”。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亦以述曾方汲黯:以父母年老,乞还就养,乃拜中散大夫。

明帝即位,除游击将军,出为永嘉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述曾下车,开示恩信,几诸凶党,襁负而出,编户属籍者二百余家。自是商贾流通,居民安业。在郡励志清白,不受馈遗,明帝闻甚嘉之,下诏褒美焉。征为游击将军。郡送故旧钱二十余万,述曾一无所受。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民无老少,皆出拜辞,号哭闻于数十里。

高祖践阼,乃轻舟出诣阙,仍辞还东。高祖诏曰:“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可太中大夫,赐绢二十匹。”述曾生平得奉禄,皆以分施。及老,遂壁立无所资。以天监八年卒,时年七十九。注《<易>文言》,著杂诗赋数十篇。

(选自《梁书·列传五十三》,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库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B.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C.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D.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的合称。

B.商贾,泛指做买卖的人,行走贩卖货物谓之商,住着出售货物谓之贾。

C.编户,官府把民户的详细信息登记在册,并据此征收赋税和摊派徭役。,

D.践阼,践为履之意,阼指主人阶,意为走上主人阶位,特指皇帝登基。

3.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述曾学有所成。曾师从余杭吕道惠学习《五经》,在学生中脱颖而出,受到老师吕道惠的称赞和奖赏。

B.范述曾能力出众。刚就任永嘉太守时,便昭示恩德,申明信义,顺利地解决了横阳县凶徒聚集的难题。

C.范述曾清正廉洁。在永嘉郡任职期间,努力保持操守,不接受馈赠,明帝对他很是赞赏,下诏褒扬他。

D.范述曾乐善好施。一生所得到的俸禄,都分别施赠给人,等到自己年老之时,家徒四壁,没有资产。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

(2)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

 

1.(3分) C 2.(3分) A 3.(3分) B 4.(10分)(1)范述曾为人正直敢言,在宫中对很多事都敢于直言规劝,太子虽然不能全都采用,但也不怪罪他。(5分,划线处、大意各1分) (2)(范述曾)刚到郡中上任的时候,不带家属,到离郡回京的时候,没有肩挑行李的吏员 。(5分,划线处、大意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题,可以先整体阅读文段,本句正确断句: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本体结合语意,可以根据文段中的关键虚词“以”、时间词“昔”“ 往”断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文段中的关键虚词“以”、时间词“昔”“ 往”断句。文言断句注重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比如本句中的“方”“是时”。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这类题需要平时的识记与积累。A项表述错误,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的合称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表述有误。由原文“编户属籍者二百余家。”可知。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对照,即可发现错误。 4.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謇谔”“谏争”“亦弗”(2)“之郡”“将”“荷担”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同时还要注意特殊句式。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范述曾字子玄,是吴郡钱唐人。(他)从幼年开始就爱好学习,曾师从余杭吕道惠学习《五经》,精通《五经》的经义解说。吕道惠的学生曾经有数百人,但他唯独称赞范述曾说:“这个人一定会成为帝王的老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年幼时,齐高帝选拔范述曾任他们的师友。范述曾初出仕任宋晋熙王国侍郎。齐代初年,范述曾出任王国郎中令,迁任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兼任开阳县令。范述曾为人正直敢言,在宫中对很多事都敢于直言规劝,太子虽然不能全都采用,但也不怪罪他。竟陵王非常器重范述曾,称他为“周舍”。当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也拿范述曾和汉代的汲黯相提并论。因为父母年老,(范述曾)请求返回家乡赡养父母,于是(朝廷)授任范述曾为中散大夫。 明帝登上帝位,范述曾被任命为游击将军,出京任永嘉太守。(范述曾)治政清廉公正,不崇尚用威严凶猛的办法治理百姓,百姓感到安适。永嘉所属的横阳县,山高谷深,地势险要,是逃亡的罪人聚集的地方,前两任太守采用征讨的办法都没能平定这地方。范述曾初一上任,就昭示恩德,申明信义,那些凶恶之徒,拖儿带女从深山中出来,被编入户籍成为良民百姓的共有二百余家。从此之后,这地方商人往来通行无阻,百姓安居乐业。范述曾在永嘉郡任职时,努力保持清正廉洁的操守,不接受馈赠,明帝听说(范述曾的事迹),很是赞赏,下诏褒扬他。(范述曾)又被征调为游击将军。范述曾离开永嘉郡的时候,郡中按旧例送给离任太守二十余万钱币,他一分也没有接受。(范述曾)刚到郡中上任的时候,不带家属,到离郡回京的时候,(他手下的)吏员(依然行李简单)没有谁的行李需要用担子挑的。百姓无论老少,都出来拜辞(范述曾),挽留太守的哭声在数十里外都能听到。 高祖登上帝位,(范述曾)就乘坐小船离开家乡,到京城拜见高祖,接着辞别高祖东归。高祖下诏说:“中散大夫范述曾,从前在齐代,忠实耿直事奉主上,他担任永嘉太守时,清廉简约,坚守高洁,应当加赐爵禄,用以激励有高洁操守的人。应当任命他为太中大夫,赏赐绢二十匹。” 范述曾一生得到的俸禄,都分别施赠给人。到他年老之时,已家徒四壁,没有资产。范述曾在天监八年去世,死时七十九岁。范述曾为《<易>文言》作注,著有杂诗赋敷十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安石榴

①小区院里有几只流浪猫。到底几只是不确定的。因为,五分钟之前,在草坪里见到一只灰黑相间的狸猫,五分钟之后,在楼头便利店的外置货架上又看到一模一样的一只蜷在那儿假寐,你不知道是刚才的那只漂移过来了,还是它的同胞兄弟。这都是可能的。但是,涛子一家三口搬走之后,邻居们很快就搞清楚了,一共五只。尽管它们的关系有点暧昧,也挺复杂,院里人现在也没有真正看透,不过,数量是明晰的。

②涛子一家搬走时正值初冬,不会是他——第三次中风的半残人,估计是他老婆或者儿子,把一扇窗户打开,在纱窗上剪出一个小方口——方口的最上一边没有剪,就像一个小方门帘。五只流浪猫竟然明白那是专门给它们预留的绿色通道,当天就迁进新居了。

③猫们进进出出。有时候,只有一个小脸儿躲在纱窗后面,端庄威仪,就是一只小脸老虎嘛!有时候,“呼咙呼咙”从窗台上滚下来两只,打得难解难分。另外一只猫蹲坐在窗下自行车旁淡然地看了一眼身边激战正酣的一对儿,又冷静地转移了视线。屋里毫不相干的那只却突然冲了出来,直接坠到窗下加入了战斗。而窗对面墙根儿一辆落着积雪的电动三轮车下面,一只猫爬了出来,拖着长尾巴慢腾腾横过便道,一副吃饱喝足的慵懒样子,却瞬间起动,一溜烟儿完成跑、跳、抓爬、钻的动作,回屋里去了。邻居就是通过这样的观察,知道这是个五口之家的。

④涛子一家三口撤走之后已经一年多了吧,无论大雪咆天,还是春雨绵绵,这个房子的主人一直都是五只猫。一涛子被送走之后再没回来过,老婆儿子也不见了踪影。这五只猫,从外观上能看出它们一两处绝然不同的地方,和少许显性的因果关系。其中三只大猫,一只纯白色,至少给它洗个热水澡之后一定是只雪白的美猫。一只灰黑均匀相间的大狸猫。一只大块黄白色杂糅的。两只半大猫。看起来身长和三只大猫没有差别,但显然没有三只大猫强壮,而且似乎面嫩,像是缺点儿见识——没有证据,就是一种感觉罢了。两只中有一只仿佛是大狸猫翻拍过来的,一只却是白黄黑三色,但主体是白色的,黑和黄两色小块而不规则甚至又重叠地穿插其中。让人揣测,也许有一只猫离开了,或者,曾经有个强有力的入侵者,做了点什么,又抽身而去了。

⑤但是,邻居们并未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下工夫。有人主动承袭了涛子老婆没搬走时的作法,在窗台土搁一只小吃碟,里面总有食物。猫们的日子过得挺好的。

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一位平素和涛子相交极深的老邻居去一个叫“颐年园”的地方看望涛子。那一天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不光是小孩,不少大人也出来放鞭炮了,地动山摇了一天,空气里弥漫的快乐都是火药味道的。老邻居从“颐年园”回家,低头看着一地的雪红雪白,竟然一路没有抬头。及至家门口,一抬头猛然看见昔日涛子家的窗台上摆着好几只小吃碟,里面的嚼果比照往日更是丰盛。老邻居目瞪口呆,眼泪差点掉下来了。他站在那儿看了半天,自言自语:好心人真多呀!好心人真多呀!我倒要问你们一句,该管的你们管没有呢?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涛子家人搬走后,邻居们对待流浪猫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们不再只是关注流浪猫的数量问题,而是主动承担起照顾流浪猫的责任。

B.“五只流浪猫竟然明白那是专门给它们预留的绿色通道”暗示流浪猫一直接受涛子家人的照顾,这进一步体现了涛子家人的善心。

C.邻居们了解到涛子家人照顾流浪猫的事后,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对涛子家人无比钦佩,另一方面又深深地愧疚和自责。

D.涛子一家为何搬家,搬家去了哪里,为何涛子没有再回来,涛子的老婆孩子为何不见踪影,小说并未交代,这使故事充满悬念。

E.小说采用了对比手法来表现善心这一主题,在日常生活中,善心并不抽象,就是在对待流浪猫这样的小事上面也能体现出来。

2.小说第③自然段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3.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文末线的句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遗憾的是,当今人们只知王阳明生于浙江,却没有充分重视他“成道于贵州”的经历。其实,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

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落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王阳明惨遭此祸,自是孤独、寂寞、苦闷、悲戚。他由聚落千万家的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凉的龙场,举目无亲,表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他自知无处伸冤,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乱如麻,恍恍惚惚,悲愤忧思无法排解,常常终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诗不能解闷,复调越曲,曲不能解闷,乃杂以诙笑。

在此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民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也是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

龙场在万山之中,“书卷不可捣”,于是王阳明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省度程朱理学。这一改变,使王阳明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他在龙场附近的一个小山洞里“玩易”,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心境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

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实无华的“夷民”,他们与王阳明无亲无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了难关。这与京城中“各抢地势,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渊之别。他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

“千古龙冈漫有名”,这是王阳明谪贬龙场期间所写的诗句,用以怀念和赞颂三国时的诸葛亮。如今,这一诗句却成了后人对他的赞誉与缅怀。这龙冈,因王阳明而名扬四海:这龙冈,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为渊薮,以龙冈为始发地。王阳明一生中办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在这里传习了第一批王学弟子,在他的<镇远旅邸书札》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16人。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实际上也是在龙冈形成的,开山之作就是《龙场生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谱生》。王阳明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院。贵州的龙冈书院、江西的濂溪书院和浙江的稽山书院,构成了王学传播的主要路线。

王阳明的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另一篇是《象祠记》,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相关链接:

①王阳明11岁时就立下圣人之志,先泛滥于辞章,继出入于释教道教,再遍读朱熹之书,经过26年的艰难探索,终无所得。直到37岁时在龙场的绝境中,王阳明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王阳明年谱》:“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子事物者误也。”

②朱熹认为;‘格物”就是向外物求天理,即通过一物一物去格,得知万事万物之理,最后豁然贯通,成为圣人。而王阳明认为,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格物”即正心,“致知”是良知。王阳明从此与程朱分道扬镳,初步建立起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对龙场悟道的体会:“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对于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当今人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充分,尤其是忽略了他“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经历。

B.流放到环境恶劣的龙场之初,举目无亲,衣食无着,艰难困苦超乎寻常,王阳明产生了种种消极情绪,对人生非常绝望。

C.贵州龙场偏僻闭塞,贬官流放的王阳明躲在龙场附近一个安静的小山洞里沉思、品玩 《易经》,心情好转,生命又恢复了生机。

D.与王阳明无亲无故的“夷民”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些底层人民以“真情”让王阳明感知到了“良知”的可贵。

E.“千古龙冈漫有名”,王阳明以诗明志,把自己比作隐居卧龙岗的诸葛亮,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2.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道”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王阳明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儒”本来是亡国遗民宗教,所以富有亡国遗民柔顺以取容的人生观,所以“儒”的古义为柔懦。到了孔子,他对自己有绝大信心,对他领导的文化教育运动也有绝大信心,他又认清了那六百年殷周民族同化的历史实在是东部古文化同化了西周新民族的历史—一西周民族的新建设也都建立在“周因于殷礼”的基础之上——所以他自己没有那种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这个新运动的新精神,这不再是那个“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柔道所能包涵的了。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_我颇疑心孔子受了那几百年来封建社会中的武士风气的影响,所以他把柔顺的儒和杀身成仁的武士合并在一块,造成了一种新的“儒行”。孔子曾说:“刚毅木讷,近仁。”可见,孔子提倡的儒道是刚毅勇敢,担负得起天下重任的人格。这是一个新的理想境界,绝不是那治丧相礼以为衣食之端的柔懦的儒的境界了。

《论语》记载了一次对话——于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又记着一条有趣的故事——“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这便是当时人们对于孔子的观察。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的新精神,是古来柔道的儒所不曾梦见的新境界。

但柔道的人生观,在孔门也不是完全没有地位的。那种谦卑的态度,虚心的气象,柔逊的处世方法,是几百年来的儒者遗风,孔子从来不曾抹煞这一套,他只是不承认这一套是最后的境界,也不觉得这是唯一的境界罢了。

《中庸》中有子路问“强”一节,这里说的话,无论是不是孔子的话,至少可以表示孔门学者认清了当时有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又可以表示他们并不菲薄那“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柔道,他们看准了这种柔道也正是一种“强”道。一个人自信甚强,自然可以不计较外来的侮辱;或者他有很强的宗教信心,深信“鬼神害盈而福谦”,他也可以不计较偶然的横暴。“谦卑柔逊之中含有一种坚忍的信心,所以可说是一种君子之强。但柔道也有流弊,过度的柔逊恭顺,就成了懦弱者的百依百顺,没有独立的是非好恶之心了。这种人就成了孔子最痛恨的“乡原”:只能柔而不能刚;只能“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阉然媚于世”,而不能有踽踽凉凉的特立独行。

孔子从柔道的儒风里出来,要人“柔而能刚”,“恭而有礼”,要“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中庸》说的“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这才是孔子要提倡的那种弘毅的新儒行。

(选自胡适<说儒》,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灭殷之后,殷儒就成了亡国遗民,他们柔顺是为了取容于新的朝代。

B.殷儒在周的主要职责是“治丧相礼”,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一讨生活。

C.孔子没有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这是因为他洞察了历史的规律。

D.西周民族的新建设是在东部殷商文化特别是“殷礼”的基础上进行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刚毅的人格是担当重任、坚持不懈地追求更高境界的重要条件。

B.孔子长期深受武士风气的影响,这使他的新儒主张也具有了武士的色彩。

C.孔子说自己没有做到君子“三道”,而子贡却认为这些品质正是老师的写照。

D.无论是门徒还是时人,孔予留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刚毅勇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自信可能也影响了孔门学者的思想:一个人自信心强,遇事往往能刚毅坚忍。

B.老子有“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这与孔门“柔道是一种‘强’道”的看法有一致性。

C.孔子具有变革精神,他“振衰起儒”,使柔顺取容的殷儒发展成为弘毅进取的新儒。

D.孔子提倡的新儒人格的内涵,既包括柔懦、谦卑、虚心,也包括刚毅、勇敢、进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徒弟找到一块松木料,木料上有个大大的疤,徒弟准备丢弃不用它,站在一旁的师傅开口了:“这疤,是当年松树经受磨难的印记。经了这痛,它变得更坚硬了,与众格格不入了,它自有它的用处……”听了师傅的话,徒弟似乎明白了,又似乎还是一片茫然。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千古醉翁亭

喻晓

琅琊山的冬天,寒云槁叶,已不见蔚然苍茏。此时显然非观光的最佳时节,游客稀少,既不见“负者歌于途”,也不见“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的热闹景象。但琅琊山不愧为江淮形胜之地,古今吟赏之处,漫步山道石径,依然可见泉石之奇,林壑之美。而我此次来琅琊山,最重要的不是看山,而是来观亭,来拜访那位醉态可掬的欧阳先生。

欧阳修幼年丧父,秉承母教,发愤苦读,砥砺风节,上师唐代韩愈,下扫西昆颓风,终成一代文坛盟主。宋代尊崇文才,竞趋儒雅,所以许多文坛巨匠,又往往是政坛精英,只不过仕途多变,宦海浮沉,多了一些贬谪流徙的坎坷。正因为这样,也就丰富了欧阳修及他的同类们笔下诗文的社会内涵,凸现了这些旷世奇才的人格精神和凛凛风骨。

官场失意的文人写出传世佳作,这几乎成了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文学现象。贬谪迁徙也算是苦难吧,正因为有这种苦难的磨砺,使许多人成为诗坛巨擘,而那些高官显爵却如过眼烟云,寂寞无闻。

文人毕竟是文人,即使是当了官,哪怕是被贬了的官,也比别的官要多几分浪漫和洒脱。下了台不做官或遭贬当了闲官,还可为文,常常把失意寓于诗文,把世情寄于山水,且十之八九与酒为友,往往是樽前放歌,一吐胸中块垒。

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人。庆历五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等人的新政,且不避怨谤,敢于揭露官吏的阴私,因而得罪了守旧的官僚丞相夏竦等人。这些人利用他外甥女张氏犯法一事在皇帝面前诬告他。皇帝听信谗言,将欧阳修以河北都转运按察使、龙图阁直学士罢之滁州。

不能说遭贬逐的人心中没有苦闷,但戚戚怨嗟与借酒浇愁是一回事,放达自适则又是一回事,后者表现了泱泱君子的怡安心态和坦荡襟怀。他官位虽降低了,但精神却站在了高处

滁州太守也是个闲官,否则欧阳修就不会有那么多时间饮酒游乐。十年前,他还曾批评那些遭贬后便“傲逸狂醉”的人,如今自己却以“醉翁”自诩,可见对世事是愈益看得透明了。欧阳修来到滁州后,认识了琅琊山寺住持僧智仙,并结为知音。智仙特意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常来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并亲自为亭作记,于是便有了享誉后世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全篇只有数百字,但字字粲然有色,文若岩壑之清奇,声如禽鸟之鸣唱,韵似泉流之吟哦。构局跌宕,抒情有序,物我相融,情景相生,徐纡悠远,戛戛独造。诗化了的山水,诗化了的亭阁,诗化了的散文。文以山丽,亭以文传。琅琊山的醉翁亭,闻名遐迩,数百年隆誉不衰,文章魅力之大,真令后辈文人妒羡。醉翁亭和《醉翁亭记》是屹立在人们心上的文化雕塑。纵览琅琊山,也觉得只有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才会产生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

我漫步山径,寻觅太守遗踪。山寒水瘦,不闻潺潺水声,但酿泉仍有清流涓涓涌出。“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以其独特小巧的营构,屹立于山树之间,述说着历史的沧桑。“二贤堂”里,欧公背手而立,一副清癯面孔,满脸睿智神情。“宝宋斋”中,石碑上镌刻着苏轼书写的《醉翁亭记》全文,欧文苏字,书文合璧。“古梅亭”上,虽不见千年古梅含蕊飞雪,但铁干虬枝间,依稀可感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雅趣。

俯仰古今,神思飞驰。我仿佛看见欧阳修正在呼朋引类,煮野菜,烹鲜鱼,觥筹交错,欢宴众宾,完全没有当官的架子,一副与民同乐、兴高采烈的模样。

年方三十九岁正值盛年的欧阳修自号“醉翁”,显然有几分自嘲的味道,他说的“苍颜白发”,恐怕也不是真的,亦不过是文人的夸饰之词。他喜欢饮酒,但不是沉酣于酒;他“饮少辄醉”,但“醉能同其乐,醒以述以文”。他的醉并非头昏脑胀的真醉,而是心醉、意醉、神醉,是避世俗、远沉浊,自造精神家园的一种方法。他在“醉”中,展示着率真的浪漫和生命的清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语动千古,令人赏之,悟之,思之。

(原文有删改)

1.根据文意,概述欧阳修写作《醉翁亭记》一文的由来。

2.从全文来看,文中多处引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有哪些作用?

3.结合上下文,回答问题。

⑴“他官位虽降低了,但精神却站在了高处。”“精神站在了高处”是什么意思?

⑵“他的醉……是避世俗、远沉浊,自造精神家园的一种方法。”“自造精神家园”是什么意思?

4.文中说:“官场失意的文人写出传世佳作,这几乎成了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除欧阳修之外,请再举出一个能证明这一“规律”的例子,并谈谈你对这一“规律”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