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下面题目。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下面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得到重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1.本诗首联“木落雁南,北风江上寒。”选取了哪些意象?所描绘的景象有怎样的特征?

2.本诗颈联、尾联(即最后两联),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1.诗人选取了落叶(落木)、鸿雁、北风、长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落叶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面寒冷的萧瑟凄凉的深秋景象。(点明意象2分,描绘画面+特征4分) 2.①颈联抒发了思乡之情。“乡泪客中尽”,直接抒情,直接点明了相思情深,也抒发了客居他乡的凄苦。“归帆天际看”作者想象家人遥望天际的归舟,盼望自己的回家,一实一虚,把思乡之情写得更加真挚感人。②尾联用典和烘托(融情于景),表达了对前途的迷茫。“迷津欲有问”,借孔子与隐士间关于从政与隐居的冲突,表达了自己隐居与从政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平海夕漫漫”,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象,完全烘托出作者的迷茫心理。 (情感+赏析每点3分,两点共6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意象概括和意境分析的题目,主要意象有“木”“雁”“风”“江”,意境特征是“寒” “落”,意境应该是一幅“凄清、萧瑟”的画面。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感题,分析情感要结合诗歌的题目、注释和诗中关键的语句进行,词中主要的表情达意的词语是“乡泪”“客”,应是客居他乡的思想之情,抒情的方式是渲染和想象,渲染表现为“遥隔”想象主要表现为“归帆天际看”。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文后各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芍药的意象及其意蕴异常丰富。

芍药的文学形象,最早出现于《诗经》中。在先秦乃至秦汉,因古代先民对散发香味的花草枝叶存有特殊的崇敬与钟爱之情,它的主要意象是“香草”。《诗经·郑风·溱洧》有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关于“赠之以勺药”这一行为的含义,目前公认最传统也最合理的是“结恩情”之说。

既以“结恩情”的意象出现于诗经中,后世作品中芍药也就成了“别离”和“多情”的象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韩说曰:芍药,离草也;言将别离赠此草也”,因此芍药又有“将离”、“可离”的别名。在诗人的笔下,就有“多情红药待君看”韩元吉《浪淘沙》等句。同时,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也使芍药意象着上了一层悲情色彩。唐代诗人钱起写下“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令人顿生物是人非之感。

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芍药文学意象的另一个源起,开始出现芍药的色彩、风姿等意象。后世历代咏赞芍药姿态、神韵的诗词,大多描写芍药的美好不凡,未脱“绰约”、“殿春”的范畴。其中李清照的《庆清朝慢》充分体现了芍药的“独占残春”、“绰约天真”的动人意象:“禁幄低张,彤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绰约俱见天真。”词人更是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拟人化的手法,将芍药喻作风情万种的丽人。以致后人用“芍药笼烟”明·许仲琳《封神演义》来形容美人的娇媚。

而多情芍药的“绝艳奇芳”,往往又成为落寞、凄凉之境的反衬,令人感慨昔日美好时光的不再。姜夔在《扬州慢》中所寄托的“黍离之悲”,则更加令人扼腕。“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素以红芍药闻名,但在这里,娇艳的“桥边红药”却反衬出扬州空城里寒水自碧、景物萧条,颇合“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之意。今人描写台儿庄战役,也同样是以开放的芍药来衬托战争的惨烈:“三千人家十里街,连日烽火化尘埃。伤心几株红芍药,犹傍瓦砾惨淡开。”

解读芍药意象及其历史嬗变,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芍药的栽培历史乃至社会风俗,也可以感受诗人们的人生遭际与心路历程。

节选自王晓春《论传统文化中芍药花的文化意象》,有删改

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意象“芍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就有记载,在先秦乃至秦汉,芍药的主要意象是“香草”。

B.南宋词人姜夔借娇艳的“桥边红药”“为谁生”表达了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

C.芍药这一意象《诗经》后又衍化为“别离”“多情”“绰约”等的象征。

D.魏晋以来,在文学作品中,娇艳多情的芍药往往又成为女性形象的化身。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芍药象征别离”和“多情”,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使芍药意象着上了一层悲情色彩。

B.因王韩说的话,“芍药,离草也;言将别离赠此草也”,所以芍药就成了“别离”和“多情”的象征。

C.李清照将芍药喻作风情万种的丽人,充分体现了芍药的“独占残春”、“绰约天真”的动人意象。

D.今人描写台儿庄战役时,以开放的芍药来衬托战争的惨烈,正是对芍药成为落寞、凄凉之境的反衬这一文学传统的传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赠之以芍药”之行为有“结恩情”最合理的解释,若今天在“七夕”情人间送芍药,可能大家就是用其来表达爱情。

B.李清照在《庆清朝慢》中说“禁幄低张,彤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竚,绰约俱见天真”,可见芍药的花期可能是在暮春初夏时节。

C.芍药的意象及其意蕴异常丰富,透过芍药意象的嬗变过程,我们还可以从一个侧面感受诗人们的人生遭际与心路历程。

D.芍药由最初的“香草”意象,到象征着“别离”“多情”,再到后来的“寂寞”“凄凉”,这个意象变化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灰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6年里,严彩艳转换了四种身份:秘书、老师、法官、律师。在省高院担任法官的9年是严彩艳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法官也是她曾经的梦想职业。然而当这一职业渐渐给她无力感时,即使人至中年她也毅然辞去别人眼中的“铁饭碗”,一切清零,从实习律师做起。她说,人生苦短,再不做就来不及了。在她看来,“转身”只是因为“理想未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对部分幼儿和中小学生就“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这一问题开展调查的统计表,请写出该表反映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一条建议。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年级

妈妈

爸爸

同学、朋友

谁也不说

幼儿园

65.6%

24.1%

3.6%

9.4%

小学

54.6%

21.3%

8.7%

14.6%

初中

24.4%

9.9%

35.5%

27.9

答:现象:                  

建议:                  

 

查看答案

下面这个句子出自纪伯伦的《雨之歌》,其中的“我”是诗人描写的“雨”。请你仿照这种句式,写一段话,并注明你所描写的对象。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答:                  

描写的对象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