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地,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莫言)

莫言演讲中的上述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面对争议 是与非,美与丑,对与错,我们难凭一己之见下定论。面对争议与质疑,是坚持自我还是改变观点,随波逐流? 达尔文在面对争议时,他选择坚持自我,绝不随波逐流。 19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否认了人是有上帝创造的说法,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来的,并由此创立了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的提出像原子弹爆炸一样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风波。这对当时在教会思想控制下的人们来说是一种震撼。生物进化论的提出像原子弹爆炸一样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风波。然而面对争议,达尔文坚持自我,他的学说如今已成为公认的真理。 面对争议,坚持自我,即使自成一派,又有何不可? 张爱玲在面对争议时,她选择坚持自我,活出了自己的姿态。 张爱玲是名门之后,贵妇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待人穿衣都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对于美丑的评判,它曾说:“有美丽的容貌,以容貌悦人;有美丽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本质是一样的。人世间的美,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于一体,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持自我,而不是以他人的美来标准自已。”面对争论与灿烂夺目的喧嚣,张爱玲从不曾改变,她活出了自我。 面对争议,保持自我,即使不被理解,又有何不可? 浙江大学教授面对争议,他们选择坚持自我,小事也能研究出大名堂。 2011年,浙江大学的几位教授做了一项基于“石头剪刀布”的实验研究。这项研究被讥笑为“吃饱了撑的。”然而就是这项表面上看起来毫无意义、荒诞不经的研究却在2015年1月获胜入选了美国麻省奖。几位研究员面对争议,不顾他人的鄙夷,坚持自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面对争议,坚持自我,即使受尽冷眼与讥笑,又有何不可? 面对争议,唯有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才能不被平庸所掩盖,发挥出耀眼的光芒。 【解析】 试题分析: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排序与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唐诗,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开放时期的唐代社会生活的文学纪录

②是他们的心理素质、情感幻想和思维方式的折射

③是人们在面对经济、生活、边疆战争、羁旅游宦、纯真友谊、缠绵情爱、优美风光时种种精神状态的结晶

④是当时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丰富多采的生活感受和复杂曲折的思想历程的反映

⑤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

A④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①②

C.⑤①④②③    D.⑤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B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C元嘉三大诗人之首的鲍照生于乱世身份地位极其卑微但他才高八斗志可凌云功名之心尤其强烈森严的门第观念与其远大的理想抱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D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他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大地震等自然灾难,我们的救援工作一定要有宏观意识,避免目无全牛,顾此失彼。

B居里夫妇在科学征途上比翼双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记者坦言:“而今内地政府各项事务越来越透明,很多场合下,官员应对媒体记者游刃有余,不再抗拒。”

D那天当我一口气登到山顶,年轻时候那种踌躇满志的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心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家国往事诗词人生

高毅哲

如今的中国,可以把古典诗词和个人命运起伏结合得如此震撼人心的人,或许除了叶嘉莹,很难找出第二个了。有人用一句话概括她一生的追求:“九畹兰滋,乐做诗词传灯人。”

从启蒙到“能自建树”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在察院胡同祖宅里,在家学氛围下,叶嘉莹完成了诗词的启蒙,诗词功底日渐扎实。

1941年,叶嘉莹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她进入了辅仁大学。在辅仁大学,叶嘉莹遇见了她铭记一生的恩师顾随,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叶嘉莹听课时常常极力心追手写,生怕遗漏了老师学问之精要。

叶嘉莹跟从顾随6年,与顾随结下深厚情谊。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假使苦水(顾随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但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顾随生前没有留下一本著作。叶嘉莹上世纪70年代回国以后,整理出版了40余万字的《顾随文集》,并将她在顾随课堂上记下的八大本笔记,全部交给了顾随的女儿整理成《驼庵诗话》,所得版税,全部给予先生女儿。

在去国外之前,叶嘉莹对文学理论并没有很大兴趣,她认为,和充满灵动内容的诗词相比,文学理论实在太过枯燥。然而,当她接触到西方文学理论后,却发现它们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叶嘉莹兴趣大增,逐渐尝试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诠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来诠释中国的古典诗词。

弱德之美

熊烨是叶嘉莹的2010级博士生。彼时他在南方一所大学本科读法律,正处于失落和迷茫中,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叶嘉莹讲课的节目,立刻被深深吸引。“叶先生的授课融入了她切实的人生体验,这是最打动我的。”熊烨说。来到南开之后,他才逐渐了解到叶嘉莹诗词极富魅力的另一层原因。

1948年3月,在北平教书的叶嘉莹南下上海和在国民党海军任职的未婚夫结婚。1948年11月,叶嘉莹和家人从上海来到台湾;在白色恐怖中,丈夫被怀疑是“匪谍”,在监狱一关就是3年,连她自己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也被抓到警察局关了一段时间。被放出后,叶嘉莹没了工作,只好投奔丈夫的姐姐。没有房间可住,她就在走廊上打地铺,很早就要爬起来收拾干净;为了避免孩子打扰主人午休,她只能出去,在烈日之下抱着出生不久的女儿在树荫底下徘徊。

叶嘉莹不愿麻烦别人,她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排解方式。“不得于心者,固不能笔之于手”。这句看似普通的话,不仅是叶嘉莹的自白,更是点出了她诗词生涯的魅力根源。

此后几十年间,她著作等身,成为享誉国际的大家。她提出的词学中“弱德之美”的学说,在如今的众多研究者看来,用来描述她本人十分恰当。这种观点认为,凡被词评家们所称述为“低徊要眇”、“沉郁顿挫”、“幽约怨悱”的好词,其美感之品质都是属于一种弱德之美。而叶嘉莹一生的经历无疑都成了这种美学的最好注脚。

愿意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在海外教书时,叶嘉莹常常感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在翻译成英文后就要逊色不少。而用英文授课,也让她常常有不能阐尽其意之感。她坚信,中国诗词只有在中国的土地上,才能开出最美的花。

1979年,凭借一封寄给国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叶嘉莹终于可以回国教书,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徐晓莉听说南开大学中文系来了一位讲课很好的女老师,便前来听讲。“在课堂上,叶嘉莹就是一个强大磁场的磁心。”徐晓莉回忆,“她从不拿讲稿,却常常从右向左,竖版繁体在黑板上默写出古人的大段诗词文句。她讲一口纯正亲切的北京乡音,而她深厚的古典修养和融贯中西的浩瀚学识,以及恰切精当的举喻与解说,让我们倾倒,耳目全新,惊叹不已。”如今已经退休的她,有空便在家里放起叶嘉莹的讲课录音,犹如别人听京剧、听相声一般。

叶嘉莹自认,这一辈子,她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当年顾随的课堂上,她犹如录音机一般一字不差地把顾随的讲课“录”了下来,并在几十年后整理出版。另一件事,就是她去海外以后,托人把台湾大学教授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吟诵录了下来,并最终在内地推广吟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叶嘉莹说,她的一生,除了回国教书是她自己的选择,她从来没有对命运做出过主动的选择。你落到什么地方,不是你能掌握的,“可是不管命运把我抛到哪里,我都愿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做好”。

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热爱的事业中。人们往往惊诧于她旺盛的精力。当她年过八旬以后,依然常常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辗转于旅途。每次回国,她都要带回大批成箱的材料。每逢上讲台,她常常一站两个小时,神采飞扬,奋笔疾书,连水都很少喝上一口。

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顾随曾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当年的叶嘉莹记住了这句话,却没有多想其中的意义。而当经历了一生的忧苦不幸,她早已找到答案。

(《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20日第3版,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叶嘉莹接触到诠释学等西方文学理论后,发现它们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这进一步激发了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

B.因为叶嘉莹既精通英语,又精通中国古典诗词,加之接受了西方文学理论,所以她能“信、达、雅”地将中国古典诗词推向西方世界。

C.可以说,叶嘉莹是一位诗人、美学家、哲学家,是一位具有民族责任感和世界眼光的思想家,她一直在努力践行人类理想的生命存在样态。

D.“弱德之美”,是在强大的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一种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隐曲姿态的美,其外形虽“弱”,却内蕴“德”之坚强。

E.叶嘉莹回国教书的目的是要完成两件事:一件是整理出版当年顾随先生的讲课,另一件是托人吟诵录制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

(2)文章末尾说叶嘉莹“早已找到答案”。她找到了什么“答案”?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3)叶嘉莹成为享誉中外的古典诗词研究大师,哪些因素促成了她的成功?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