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外婆的手 【美】莉迪亚•玛丽 去医院探望外婆时,我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外婆的手   莉迪亚•玛丽

去医院探望外婆时,我用手指轻抚着她凉凉的手上的细弱的血管。她颤颤地睁开眼睛看着我的手,我忍不住问:“你想要吃一小块苹果派吗?”

“莉迪亚•玛丽。”她用微弱的气息呼唤着我的名字,然后就又睡了过去。外婆的手总让我想起她那些甜美的肉桂苹果派以前,我总是站在她身后,看她在厨房水槽旁削苹果皮。我看着地的手指娴熟地持着水果刀,期待她在苹果上削出那完美的螺旋。

“我的手也贫像你的一样光滑。”她说着,用大持指摩挲着我的手背。 “成年累月浸在水里,不断地换洗尿布毁了它们。”她摇头叹息着,看着自己手上微凸的淡蓝色网状静脉。“要给七个孩子换尿布,实在是太多了。邻居们常说我挂在晾条上的尿布是他们见过最白的。当埃莫森一家搬家时,克旁迪娅对我说:‘我会想念你那漂亮的晾衣架的,玛格丽特。”我喜欢听外婆谈论她生活中的那些细节,我觉得它们就像是完美的苹果派必需的配料一样。

外婆说我有钢琴家的手。尽管当我面对她那架老式钢琴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上面漫无目的地敲击发出不成曲调的声音,在整间屋子里回荡。

“你妈妈……”外婆边削着果皮边回忆,“喜欢到处飞来飞去,当我烤苹果派时,她就会到菜园找你外公,不断在那里荡来荡去。”

“在秋千上?”

“是呀。你外公在那棵大苹果树上安了秋千,她最喜欢了。一放学就一直在那里玩到天黑。她就是在那里和那个让她的手生茧变硬的男人第一次接的,我看见了,呵呵。”当我闭上跟晴,我可以看到妈妈,她甜美地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眼晴里闪着亮丽的光,乌黑的长发如波浪一般,外婆曾对我提起过她,在我很小的时候,一场疾病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和甜美的微笑。

外婆在里院时,我的姨妈和舅舅列了清单哪里有最好的私人疗养院,哪家搬家公司最便宜,哪家房产中介最好,能够把房产卖个好价钱。在一个周末我从学校宿舍搬了回来。我开车到了外婆家,用她留给我的钥匙去开门。我旋转钥匙,推开门,感受屋里面清冷的气氛和空荡的回响。我把衣服放进厚重的橡木衣柜里,在门厅壁橱里拿出旧的亚麻床单,铺在卧室里同样陈旧的床垫上。那些曾是我妈妈用过的。我试着抚平已经交形的羽绒枕,然后把它靠在铸铁的床头板上。

第一晚我辗转难眠,朦胧的睡意和梦境似乎总被咯咯吱吱的古老床板声响打断。白天,我去医院看望外婆长长的走廊,各种各样的探视者,无助、失望又带着希望。我采了雏菊和黑眼苏珊花,放在窗台和餐桌古老的破璃花瓶里,想要在外婆回来前增加屋子里的生活气息。

不久,在医生的允许下,我们把外婆接回了家。时不时地,姨妈和舅舅们会问我为什么不回到学校忙自己的事,让他们来继续照顾外婆。“你这样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呢?”他们问。我告诉他们,当我听到她用虚弱的声音叫我“莉迪亚•玛丽”时,我回想起了她在厨房做馅饼的那些夜晚,我希望能尽量陪伴她多一点时间,再多一点时间。

我曾习惯闻到炎炎夏日里橡木衣柜的味道,还有听到暖气片在冬日夜里滴答滴答的声响,我也曾习惯呼吸院子里那悠悠的苹果甜香。现在,床板的咯吱声也如同一个老朋友般,陪伴我安然进入梦乡。有时我会走进外婆家的后院,呼吸那里清洌的空气。仰望碧空,我看到了那棵苹果树茂盛的枝丫,还有装在上面的秋千架我轻轻一推,它如微波荡漾,让我又回到了看外婆削芊果的岁月。秋千架下,是妈妈在挥舞着她已经变粗硬的手掌。她说:“荡吧,我会抓住你的。”

我抚摸着这棵高大的苹果树,然后,又仔细环视部郁葱葱的菜园。有那么一刻,我又试着想抓住那种飞翔的感觉,去看见妈妈的面庞,去抚摸外婆的手掌。于是,我去另一间卧室看她。我知道,她不久就会去和妈妈在一起了。我把我的手放在她的手上,俯下身轻轻亲吻那些淡蓝色的静脉。 “我爱你,外婆。”我说着,轻轻地将毛毯盖在她的身上,就像以前很多个夜晚,她为我做过的一样。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第6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邻居们,还有克劳迪娅对“我”说,好想念外婆当年那漂亮的晾衣架,表明她们家可能没有。

B家里有钢琴,但“我”不努力学,漫无目的地敲击,跟着母亲整日荡秋千玩,以至于荒废了业余爱好。

C“我”把外婆接回家照顾,虽然姨妈和舅舅们担心“我”的学业,但是 “我”愿意继续照顾外婆,说明“我”是在体谅众人。

D“我”采雏菊和黑眼苏珊花放在窗台和花瓶里,说明“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还含有希望外婆的生命焕发生机的意思。

E这篇小说不以情节曲折取胜,而以情感浓郁见长在回忆与现实之间不 断转换,充分地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外婆手有什么特点?

(3)鉴赏画线段落的表现手法。

(4)最后一段是否可删除?

 

(1)DE(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 (2)外婆手的特点:①凉凉的。②血管细弱。③淡蓝色的静脉。④娴熟灵巧。 联想:①让“我”想起她那些甜美的肉桂苹果派。②联想到外婆谈论她生活中 的那些细节。③联想到外婆说“我”有钢琴家的手。④联想到外婆回忆“我” 的妈妈。⑤回想起了外婆在厨房做馅饼的那些夜晚。(特点和联想各3分,各 答出三点即可) (3)①对比。将“曾习惯”的与“现在”的情景做对比。②联想想象。看到苹果树 的枝丫联想到看外婆削苹果的岁月,看到秋千架联想到妈妈挥舞着她已经变 粗硬的手掌让“我”荡秋千的情景。③借物抒情。借苹果树来抒发对外婆的 感激之情,借秋千架来回忆美好快乐的时光,抒发对妈妈的怀念之情。(每点2分) (4)答案示例:不同意。①删去后,情节结构上不完整、不完美。倒数第二段中 “我”还沉浸在回忆里,尚没有回到现实中来,如果删除了最后一段,小说就缺 少结局,因此结构上就是残缺的,不完美的。②主旨感情上不鲜明、不充分。 最后一段充分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对外婆的恋恋不舍和对外婆的感 恩,如果删除这一段,这些情感的表达都会得不到充分体现。(如答可以删, 言之成理即可,观点2分,现由各3分)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原文中“我会想念你那漂亮的晾衣架的”一句是对外婆说的,赞扬了外 婆的勤劳,选项判断属于无中生有。B项,原文没有“不努力学”和“荒废了 业余爱好”之意。C项,“说明‘我’是在体谅众人”分析不准确,说明一家人在 一起很和睦。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等。表达技巧的一般答题思路是:准确地判定的手法,然后对手法进行解说,最后指出表达效果。而表达效果的表述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容本身,一是所表达的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一考点要求考生立足自我,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体验文本,独立思考,获得自己的见解并发表看法,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面对这种类型的考题,要凸显个性化体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见解应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普遍性,能给读者以启发。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轮台东门送君去,__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晋光禄大夫顗之九世孙也。祖颙,齐中书侍郎,领著作。父宝始,梁司徒祭酒。

弘正幼孤,及弟弘让、弘直,俱为伯父侍中护军舍所养。年十岁,通《老子》、《周易》,舍每与谈论,辄异之,曰:“观汝神情颖晤,清理警发,后世知名,当出吾右。”河东裴子野深相赏纳,请以女妻之。十五,召补国子生,仍于国学讲《周易》,诸生传习其义。以季春入学,孟冬应举,学司以其日浅,弗之许焉。博士到洽议曰:“周郎年未弱冠,便自讲一经,虽曰诸生,实堪师表,无俟策试。”起家梁太学博士。晋安王为丹阳尹,引为主簿。出为鄴令,丁母忧去职。服阕,历曲阿、安吉令。普通中,初置司文义郎,直寿光省,以弘正为司义侍郎。

弘正博物知玄象,善占候。大同末,尝谓弟弘让曰:“国家厄运,数年当有兵起,吾与汝不知何所逃之。”及梁武帝纳侯景,弘正谓弘让曰:“乱阶此矣。”京城陷,弘直为衡阳内史,元帝在江陵,遗弘直书曰:“适有都信,贤兄博士平安。但京师搢绅,无不附逆,王克已为家臣,陆缅身充卒伍,唯有周生,确乎不拔。言及西军,潺湲掩泪,恒思吾至,如望岁焉,松柏后凋,一人而已。”王僧辩之讨侯景也,弘正与弘让自拔迎军,僧辩得之甚喜,即日启元帝,元帝手书与弘正曰: “獯丑逆乱,寒暑亟离,海内相识,零落略尽。韩非之智,不免秦狱,刘歆之学,犹弊亡新,音尘不嗣,每以耿灼。常欲访山东而寻子云,问关西而求伯起,遇有今信,力附相闻,迟比来邮,慰其延伫。”仍遣使迎之,谓朝士曰:“晋氏平吴,喜获二陆,今我破贼,亦得两周,今古一时,足为连类。”及弘正至,礼数甚优,朝臣无与比者。授黄门侍郎,直侍中省。俄迁左民尚书,寻加散骑常侍。

(选自《陈书》列传第十八,有删改)

[注]獯:獯鬻,我北方少数民族名。耿灼:忧思焦虑。

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舍每与谈论,辄               异:认为……奇特

B.虽日诸生,实堪师表,无策试      俟:等待

C.弘正谓弘让日:“乱此矣。”      阶:官阶

D.元帝手与弘正日                  书:写信

2.下列六句话分为四组,均能表现周弘正“博学”的一项是

①齐中书侍郎,领著作      ②年十岁,通《老子》《周易》

③仍于国学讲《周易》      ④弘正博物知玄象,善占候

⑤弘正与弘让自拔迎军      ⑥俄迁左民尚书,寻加散骑常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弘正是晋光禄大夫周顗的第九世孙,是梁的司徒祭酒周宝始的大儿子,周宝始在周弘正年幼时就已经亡故,周弘正兄弟被伯父抚养。

B.周弘正十五岁时就以国子生的身份在国学讲《周易》,他应举时,学司认为他年龄小,不同意,博士到洽认为他曾自讲经,都可以做老师了。于是周弘正得以任职。

C.周弘直在衡阳担任内史时,侯景攻陷京城健康,当时梁元帝萧绎在江陵,写信给周弘直称赞他的哥哥周弘正。

D.王僧辩率领西军讨伐侯景,周弘正兄弟俩逃出建康奔向西军,拜见了王僧辩,王僧辩立即派人告知了梁元帝,梁元帝亲自写焦给周弘正。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河东裴子野深相赏纳,请以女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弘正至,礼数甚优,朝臣无与比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

葛兆光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生活在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本文有删改)

1.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

D.“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B.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D.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地,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莫言)

莫言演讲中的上述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