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代欧美轮船侵入我国, ,宁波商...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代欧美轮船侵入我国,    ,宁波商帮迅速停止了传统的沙船贩运业,转而经营轮船运输业,甚至组成了航运集团。

②生活的智慧离不开细心的发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    ,才能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

③《红楼梦》表面看来写的是寻常的生活琐事,却能够    ,借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命运,表现整个封建王朝的兴衰。

A见微知著    一叶知秋    以小见大

B.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

C.一叶知秋    以小见大    见微知著

D.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    一叶知秋

 

B 【解析】 试题分析:。“一叶知秋”指只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知道事物发展的趋向。“见微知著”指见到微小处就能知道事物发展的趋向或问题的实质。“以小见大”指通过小事看出大节,或通过小部分看出整体。第一句中,从前后句的内容来看,是说看到“近代欧美轮船侵入我国”就知道事物发展的趋向,于是采取了行动,应使用“一叶知秋”。第二句中,后面是“才能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应使用“见微知著”。第三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相对于整个封建王朝是极小的一部分,从这四大家族的兴衰可以看出整个封建王朝的兴衰,这是“以小见大”。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感情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本题中,“一叶知秋”侧重事情发展的趋向;“见微知著”强调发现实质;“以小见大”强调整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表现“小年”的两句是

                                   ”。

(2)“亡羊补牢,犹为为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与之相似的句子是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生活形成对比。其中将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1.请对“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中的“长”和“少”二字的表达效果加以赏析。

答:                                                                          

2.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命直史馆陈彭年察其所与游处者每称许之帝每访殊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缜密。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柩密使,忤太后旨。坐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召拜资政殿学士、兵部侍郎。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殊以《周官》后服对。陕西方用殊请罢内臣监兵,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 助边费,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悉为施行。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以更治,而小人权幸皆不便。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部尚书、知颖州。

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既平,复求出守,特留侍经筵,仪从如宰相。逾年,病浸剧,帝乘舆将往视之,未行,巳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特罢朝二日,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

节选自《宋史•晏殊传》)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命直史馆陈彭年察其所与游处者/每称许之/帝每访殊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 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

B命直史馆陈彭年察其所与游处者/每称许之/帝每访殊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 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

C命直史馆陈彭年察其所与游/处者每称许之/帝每访殊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 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

D命直史馆陈彭年察其许之/帝每访殊/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辆封上/帝重其慎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出身”是科举时代按照中试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宋代赐予进士的资 历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晏殊所担任的“资政殿学士”,是宋代皇帝特设、以示尊宠的一种官职名,与后来设立了“资政殿大学士”一样,均无吏守、无职掌,仅出入待从,以备皇帝咨询国政。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名号,如高祖、太宗等,而皇后、皇太后 依从于皇帝,同样享有庙号,如文中的“章献太后”。

D“侍经筵”是指廷臣入禁中在皇帝或太子面前讲授儒家经典或治国之道宋代始称 “经筵”,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职位为儒臣之荣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殊七岁便能写文章,参加殿试提笔成文,复试时主动要求更换已做过的试题,深得皇帝赞美,这充分表现了晏殊出众的文学才华和诚实的优良品质。

B晏殊性情暴躁、自恃清高,曾用笏板撞落侍从牙齿,而又退企轻视诏令、役使官兵,这 些传统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性格弱点导致他或被免官或被降职,一生坎坷。

C晏殊改任应天府时,兴办学校太后拜谒太庙,他以《周官》中规定的太后服装应答陕西作战时,他提出切实有效的军事建议。可见晏殊具有突出的文才武略。

D本文写晏殊,除了正面刻画,还侧面烘托,如写晏殊重病时,皇帝将亲临探望,晏殊去世后皇帝亲自祭奠,罢朝两天,反映了晏殊在当朝的声望。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译成现代汉语。

(1)欲荀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                                                               

(2)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

译文                                                               

(3)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

译文: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李济:中国考古学之父

这个年轻的中国学生在“自撰简历”的最后写道:“要是有机会,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原始出来。”那一年,他22岁,即将去哈佛攻读人类学。后来,他果真去“刨坟掘墓寻古迹”了,只不过是在中原的河南、山西和山东。

1926年,他主持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成为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1930年,主持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发掘,他让龙山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如今,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成为中国远古历史的标志性术语,许多对考古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耳熟能详。只不过,大多数人对他却是闻所未闻。

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直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掘之一。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名字——李济。

我们关于商代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由李济给我们划定的。他领导的安阳殷墟发掘,对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包括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前所长夏鼐、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前所长高去寻在内的中国考古学界领袖人物,都曾受李济指导,在安阳接受过考古学训练。

已故的考古人类学大家张光直以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的权威身份,曾对自己的导师李济做过评价:近60年的岁月里,一开始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随后又作为中国考古学掌门人,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在中国这门学问的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

如果不将张光直所说的“中国学界”缩小为台湾学界,那么他的判断显然过于乐观了。李济在1948年年底随史语所迁台,这一选择很难以优劣论,但其所造成的尴尬局面却是显而易见的。

1959年,以《考古》杂志为代表的大陆考古学界对李济发起了猛烈的“围剿”。李济的儿子李光谟甚至还收藏了当年的一期《考古》,整整一期都在批判李济。此后,和许多政治上选择错误的著名学者一样,这个名字逐渐消失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但他曾对1949年后大陆的考古发掘报告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认为其中缺乏实际材料,充满了政治术语,对出土地、器物、尺寸等内容居然都号称“保密”。

“我想,按照他一贯的标准,这些根本都够不上考古学。”李光谟对记者感叹道。

据说,直到后来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报告出来以后,李济对大陆考古学的印象才有所改变,他自己的文章中也开始引用大陆学界的资料。在儿子眼中,李济相当固执,总是直道而行。“他不知道拐弯的,有时候。”

李济去世后,人们回忆:“他是一个被上级、同僚、晚辈、学生害怕的人,但他对真心为学的人则给予最大的帮助。”其实岂止“害怕”,在一些人眼中,此人简直就是“可恶”。台湾名人李敖就曾写过文章,称李济为“最后一个迷人的学阀”。李济因固执而获罪为“学阀”,但饶是刻薄如李敖,也从不否认他身上“迷人”的一面。李济人生最辉煌的一页是在殷墟,此后,考古学家和他发掘的遗址天各一方,路途迢迢。身不能回大陆的李济,晚年心中是否牵挂殷墟?隔海相望殷墟,心中是怎样一番滋味?这些问题,由于长期的两岸阻隔,甚至连李光谟也无法回答,但他说:“1977年,李济生前最后一本著作是《安阳》,可见殷墟在他心中的位置。”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改)

【相关链接】

1949年社会巨变,中国学术一分为二,胡适、钱穆、李济、傅斯年等一批学人离开大陆,其中不少人在台湾传薪播火。自此以后,殊途发展,虽为异流,却显同归之势。殷墟的不少资料以及李济在台湾,使海峡对岸仍有不少学者继续着对殷墟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是学术,还分明包含着对乡土的牵挂,对故园的思念。《中国文明的开始》和《安阳》等学术著作,均为李济去台后的心血结晶,可见古老的殷墟,仍然是他学脉所牵、心魄所系。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如果没有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殷商文化也只能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它的成功发掘,使得中国的史又向前推移了数百年。

B.李济原来的梦想是去新疆、青海等地寻绎中国人的原始出来,后来由于中国人的历史起源于夏商周,所以决定改去河南、山西和山东。

C.安阳殷墟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前所长夏鼐、台湾史语所前所长高去寻和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都曾受李济的指导,在安阳接受过训练。

D.本文简述了李济的考古贡献并展现了其高尚的学养人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并不为很多人所知、却在考古学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科学家形象。

2.文中多处引用了别人评价李济的话,这些引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敖称李济是“一个迷人的学阀”,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草堂·诗魂

(1)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2)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3)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4)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5)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6)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7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通过详细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B.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E.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主义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2.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3.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