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它...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它拼命地挣扎,尾巴断了,小壁虎得以逃命。

一位农夫见了,对小壁虎说:“你这可怜的小东西,刚断了尾巴,是不是很痛啊!”小壁虎含泪点了点头。

“来,我给你包扎上,这草药是止痛的。”农夫拿出一包草药说。

“不,我很感谢这疼痛,因为,是痛让我知道自己还活着,而且,你包扎了我的伤口,它怎么能长出新的尾巴来呢?”说完,小壁虎带着钻心的疼痛爬走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活在苦难中 断了尾巴的壁虎承受着钻心的疼痛,拒绝了农夫的好意,它选择了自己疗伤。在这剧痛的苦难之中,它清楚了痛的感觉,也明白了自己该怎样活着。 如同壁虎,活在当下的我们,习惯了顺意平静的生活,安逸地享受着世间最美好的一切。或许,父母给了我们资本;或许,生活给了我们机遇。可是,当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时,当我们失去了曾经强有力的支撑时,苦难才是支撑着我们走下去的最强大的动力。它让我们知道:苦难还在,我们还在,希望还在。 困难与挫折无时无刻不在劝告着我们,让我们走得更远,看到更多的风景。 作为好莱坞著名演员,德鲁比平辈的女星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体验过更多的苦难。孤独的她11岁开始酗酒,13岁开始吸食可卡因,三次进戒毒所。童年的阴影在她的大脑中久久不能挥去,而这时,她也深知自己只有通过努力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只有让自己从苦难之中走出来,才能展示出精彩的自己。于是,她开始在演艺圈中打拼,挑战了那些别人难以做成的事情。一天天,一次次,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成绩。最终,她凭借着一种生活的勇气展示出了最完美的自己。她曾说:只有经历过磨难,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然而,有些人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苦难的洗礼,没有强大的动力去体验命运的坎坷。他们只想享受安逸的生活,遇到困难就绕开,若实在避不开就举手投降,这样的人,最终只能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难,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可是,苦难也能让我们经受磨炼。当我们意识到苦难的意义大于苦难本身的时候,我们的思想里便融入了一种最具承受力的东西:坚毅。只要我们的心没有放弃,只要我们的灵魂没有沮丧,只要我们的梦还在,生活就有希望。 苦难,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还活着,还有继续奋斗的力量。在苦难中,我们会渐渐成长,终将像雄鹰一样自由地展翅飞翔。 【名师点评】 文章开头便对材料进行了简单的引述,自然点出写作中心。然后以一种对苦难的深刻认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态度。接着以女星德鲁的事迹,进一步证明了苦难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文章最后则进一步强调了苦难的作用,强化文章中心。整篇文章结构清晰,内容充实,有很强的感染力。 【解析】 试题分析: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作文参考角度: ①痛苦带给人们的,不一定是负面效应,有时,痛苦也孕育着希望。能感觉到痛苦,就说明没有麻木,还有知觉,还有活下去的希望,由此看来,能够痛苦,岂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②要勇于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困难。③要勇于舍弃。农夫的行为出于善心,但对于小壁虎来说却是不合乎实际的,据此可以提炼出另外一个观点:对别人的救助要切合实际。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类文本阅读

黄花渡

黄大刚

黄花渡是一个渡口,也是一座桥的名字。

黄花渡是黄家庄第一个大学生大林出资建造的。

28年后,大林从都市回到家乡时,看到黄花渡过往还是靠那只小木船摆渡,只不过那只小木船更破旧了,真不知道能不能载得动船上的重量。大林的豪车只能望船兴叹。

大林很是气恼,还没进家门,先去找村长,“建一座桥需要多少钱,你说?”

村长不知惊还是喜,半天答不上话来。

钱很快打到了村里的账户。

传出建桥的消息,兴奋喜悦的情绪在村子荡漾,村人说起这件事时,都说:“这下好了……”黄老师也说:“这下好了,学生上学不用划船了。”

黄老师特意跑到集市给大林打电话。“大林,”黄老师还像当年那样喊着他的名字,“你为家乡做了件大好事,老师以你为骄傲。”

大林听了,嘴里客气着,心里却不以为然。

黄老师是大林的小学老师,那时候,大林去学校的路上有黄花溪,大林到黄花溪边就不走了,脱了洗衣服和小伙伴蹦进溪里玩,打水仗、捉鱼虾,玩饿了也不回家,摸进地里摘西瓜,挖地瓜,直到日落西山,才背着小书包,“放学”回家。

大林一天没到学校上学,黄老师紧跟其后家访。大林正在埋头吃晚饭,黄老师说明来意,父亲一听今天没去上学,一把拉过还在低头吃饭的大林,巴掌立马扬得高高的。

黄老师忙把大林拽到身后,问:“大林,今天怎么不去学校?”

“我,我不敢过黄花溪。”大林躲在黄老师身后,脖子一梗,答道。

黄老师一听,不再责怪大林,反而劝说他父亲,“福叔,孩子不懂事,慢慢教,大林是个不错的孩子,有前途的。”

第二天,大林在父亲的催促下,背着书包去上学,才到黄花溪,就看见黄老师和那只小木船候在溪边。大林只得乖乖上了船。黄老师在船家的指点下,笨拙而吃力地把船撑到了对岸。看黄老师手忙脚乱的样子,大林忍不住“噗”地笑出了声。

……

但大林玩心不改,总有这样的理由那样的借口逃课去玩,父亲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无奈了最后吼一声:“你要学就学,不学回家,老子给根牛绳让你牵。”

一看父亲真动了脾气,大林也好像感到了事情的严重,不再说话,无助地看着前来家访的黄老师。

“学还是要上的,大林顽皮点,但聪明着呢,将来会有出息的。”黄老师说。

在黄老师的劝说下,大林回到了学校。

黄老师经常对大林他们讲外面的世界。

在黄老师的描述下,大林他们露出了向往的神色,不由好奇地问这问那。

大林说:“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呢?老师,你去过吗?……”

黄老师说:“外面的世界精彩着呢,单说省城,就有供人闲暇时放松心情的美丽的公园,还有你们喜欢的动物园,里面有老虎、大象、猴子……”

“还有什么呢?”

“还有跑得比牛快的汽车,有像长蛇一样的火车,有飞机,有高到云端的大楼……”

“只要你们按时上学,认真学习,不逃学,有机会老师带你们去省城看看。”

老师的话激起一片欢呼。

“你们要努力学习,走出这黄花渡。”黄老师意味深长地说。、

黄老师看着远方,脸上浮现出幸福的微笑,好像看到了孩子们的未来,看到了自己的梦想……

段考后,黄老师自掏腰包,带大林他们去了一趟省城。

大林梦想去动物园、公园玩,但黄老师带他们去的是省城的大学校园,从那一刻起,当一名大学生的念头像一颗种子在大林的心里发芽。

大林不仅如愿考上了大学生,还走向了外面精彩的世界。

多少年过去了,黄老师还留在黄家庄当老师,多年的乡村教师生涯,已把黄老师磨得与一个农民无异。

再想起黄老师当年鼓励自己走向外面精彩世界的话,大林突然觉得老师那些话语过于虚伪,要是真如老师讲的那样,那黄老师干嘛窝在黄家庄一辈子。

桥建好了,名字大林也想好了,就以捐资者的名字命名,这是惯例的,只是他不好意思提而已。

还没等大林找个合适的人来表达他的意思,父亲却提议以黄老师的名字命名这座桥,父亲说:“黄老师是村里第一个走出黄花溪的人,可为了村里的孩子,又从外面精彩的世界回到了黄家庄。”

还有这等事,多少年过去了,要不是父亲提起,他永远不知晓。

但黄老师说:“不是已有现成的名字吗,就叫黄花渡吧。”

1.黄老师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小说采用插叙的手法交代大林儿时上学的表现有何作用?

 

3.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村长不知惊还是喜,半天答不上话来。

                                                                       

(2)还有这等事,多少年过去了,要不是父亲提起,他永远不知晓。

 

4.小说也以“黄花渡”为题,有何用意?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子无良媒。(《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位卑则足羞,             。(《师说》)

艰难苦恨繁霜鬓,         。(《登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碧云天,       ,西风紧,北雁南飞。(《长亭送别》)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缺:指月圆。③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①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孺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吾梦云。”

②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①,芳洲杜若②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堂,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③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④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有谷,孙子        诒:欺诈、欺骗

B.以吾梦云              志:记下、记录

C.周环以花果竹木        艺:种植、栽种

D.犹其世世享德          冀:期望、希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孺允自言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             ②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①公言事忤天子                           ②具沛公言报项王

C.①今去公殁,曾几何时                     ②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①富贵之念,灰灭尽矣                     ②不能喻之怀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友人的父亲玉岩公正直的一组是(     )

①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②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     

③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       

④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

⑤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      

⑥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4.把第一部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译文:                                                               

(2)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

译文:                                                              

(3)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译文:                                                               

(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                                                               

5.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行文思路。

 

 

查看答案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各句的一项是(   

A.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幽于圜墙之中

D.重为乡党所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