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很小的时候,她是一个孤儿,在...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很小的时候,她是一个孤儿,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在她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她成长为一名长袖善舞的舞蹈家,舞蹈艺术使她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②备受瞩目的南昌市“年度教师”评选活动于近日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南师附小教育集团的詹腼老师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南昌市“年度教师”。

③国家为互联网金融正名,但互联网金融业还没到弹冠相庆的时候,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市场成熟了,竞争也会随之而来,面临的各种挑战还在后头。

④新型播种机实现了“灭茬、旋耕’’与深松施肥、精播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单独作业,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还节约了农时,秸秆焚烧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⑤宋代才女李清照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专,别人看她如同怪异。

⑥韩国在其境内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其实是火中取栗,非但无助于维护自身安全,反而使韩国沦为美国的“棋子”,并且承受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风险。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D 【解析】 试题分析:①长袖善舞:比喻客观条件优越就容易把事情办好;也形容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望文生义。②脱颖而出:比喻才能完全显露出来。③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于贬义。感情色彩不当。④迎刃而【解析】 比喻解决了关键的问题,其他问题也就顺利地解决了。⑤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极多。使用对象不当。⑥火中取栗:比喻冒着风险替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当、没得到一点好处。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琵琶行》)。

②《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③《送东阳马生序》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   刘著①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②,寄与吴姬忍泪看。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②“翰林”句: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翰林”原指李白。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前两句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雪照”暗示为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寓心情凄寒。

B.三四句紧承“羌管”二字:羌笛幽怨,使人回想江南的梅花;人在天涯,可惜双鬓已斑,诗人自叹仕金太迟。

C.“倒流”句运用夸张手法,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美酒如同天河倒流入杯中,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

D.这首词的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抒发思念情怀。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星点点,月团团”二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谢绛,字希深,其先阳夏人。祖懿文,为杭州盐官县令,葬富阳,遂为富阳人。

父涛,以文行称,进士起家,为梓州榷盐院判官。李顺反成都,攻陷州县,涛尝画守御之计。贼平,以功迁观察推官,权知华阳县,累官至太子宾客。绛以父任试秘书省校书郎,举进士中甲科,授太常寺奉礼郎、知汝阴县。善议论,喜谈时事,尝论四民失业,累数千言。  

天禧中,上疏谓宋当以土德王天下。时大理寺丞董行父,请用天为统,以金为德。诏两制议,皆言:“用土德,则当越唐上承于隋;用金德,则当越五代绍唐。而太祖实受终周室,岂可弗遵传继之序?”绛、行父议皆黜不用。杨亿荐绛文章,召试,擢秘阁校理、同判太常礼院。丁母忧,服除,仁宗即位,迁太常博士。用郑氏《经》、唐故事议宣祖非受命祖,不宜配享感生帝,请以真宗配之。翰林学士承旨李维以为不可。寻出通判常州。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徙三司度支判官,再迁兵部员外郎。上言:“迩来用物滋侈,赐予过制,禁中须索,去年计为缗钱四十五万。自今春至四月,已及二十余万。比诏裁节费用,而有司移文,但求咸平、景德簿书。簿书不存,则无所措置。臣以谓不若推近及远,递考岁用而裁节之,不必咸平、景德为准也。”

使契丹,还,请知邓州。距州百二十里,有美阳堰,引湍水溉公田。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奸人蓄薪茭,以时其急,往往盗决堰墩,百姓苦之。绛按召信臣六门堰故迹,距城三里,壅水注钳庐陂,溉田至三万顷。请复修之,可罢州人岁役,以水与民,未就而卒,年四十六。(选自《宋史·谢绛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B.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C.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D.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即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又如陆游 “起家来牧民,窃语笑丞掾”中的“起家”。

B.,是五行之一,“土德”是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

C.,文中是提拔、提升的意思。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说法还有“迁”“超迁”“进”等。

D.丁母忧,即遭遇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绛出身官宦,善写文章。他父亲不仅品行好,而且文章写得好,他也曾因为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提拔。

B.谢绛关心时局,积极谏言。他为官任上,所到之处常能就实情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将看法呈报皇上。

C.谢绛实事求是,敢于革新。他发现宫廷越来越奢侈,赏赐过度,有司无措,他主张根据现实采取正确态度。

D.谢绛兴修水利,仁政惠民。任邓州知州,他正视“远水不解近渴”之现实,建成了六门堰,惠及广大百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诏裁节费用,而有司移文,但求咸平、景德簿书。

(2)臣以谓不若推近及远,递考岁用而裁节之,不必咸平、景德为准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磨刀匠          李德霞

正是麦收时节。

麦收如打仗,麦场如战场。为了收割、晾晒有个好天气,庄稼人收麦是要抢天的。手把镰刀一下地,人人心里憋着劲,麦田里听不到人讲话,只听见镰刀割处的“沙沙”响。只是,忙碌的田间地头,时不时会传来几声吆喝:“磨——镰刀咧。”

将收割的麦子捆扎,一束束运回自家的场上,已是日落时分。

父亲回到院里,刚洗了把脸,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位五十多岁的汉子,酱红了脸,扛个板凳跨进院门。一看便知,这是一位走村串户的磨刀匠。磨刀匠对父亲说:“兄弟,天色晚了,赶不回去,想在你家借个宿,不知方便不方便?”

那时候,走村串户耍手艺的人多,借个宿是常有的事。父亲呵呵一笑说:“有啥不方便的?空屋有的是,只要老哥不嫌弃,只管住。”

磨刀匠把肩上的凳子拣一处墙边放下,跟着父亲就进了大哥在家住的那间屋子。

母亲早已把晚饭端上了桌。父亲就招呼着磨刀匠过来和我们一块儿吃。磨刀匠犹犹豫豫,推让着不肯上炕,父亲恼了,脸一板说:“咋?嫌我家饭菜不可口?”

磨刀匠又红了脸:“哪里,哪里。只怕讨扰了兄弟。”

吃着饭,父亲问磨刀匠:“老哥哪个村的?”

磨刀匠说:“山那边,沟里村的。”

父亲脸上一喜,身子往前探了探,说:“老哥,可认识一个叫柳义的人?”

磨刀匠脸上一愣,停下筷子,笑笑说:“一个村里住着,咋不认识?兄弟也认识柳义?”

父亲摇摇头,咽下一口饭说:“我大儿子在县砖瓦厂上班,处了个对象,叫香香,就是你们沟里村柳义家的闺女。儿子托媒人去提亲了,可香香的父亲柳义不点头,这门亲事就定不下来呀……”

磨刀匠说:“柳义不点头,恐怕是不了解你家情况吧?嫁闺女那可是大事,哪个当爹的都不敢马虎。兄弟你说是不是?”

父亲点点头。

磨刀匠又说:“我回去跟柳义说说,这事应该能成……”

乡村的夜晚静悄悄。下半夜了,父亲突然被隔壁传来的一阵阵呻吟声惊醒。父亲披衣下了地,掌灯进了隔壁屋。摇曳的灯光下,只见磨刀匠蜷缩着身子,一张脸痛苦地扭曲着,额头上沁着汗珠。父亲被吓呆了,手里的油灯端不稳,晃晃悠悠,灯光忽明忽暗起来。父亲惊慌地说:“老哥,怎么啦?”

磨刀匠说:“肚子疼得要命哦……”

父亲放下油灯,伸手摸了摸磨刀匠的手,冰凉冰凉的。父亲扭身出屋,很快就请来村里的金先生。金先生给磨刀匠扎了针,又让母亲熬了一碗红糖水给磨刀匠喝下去。磨刀匠的肚子终于不疼了,一会儿便安静地睡着了。

送走金先生,父亲却不敢回屋睡觉了,就搬了个凳子陪在磨刀匠身边,一直守到天大亮。

早晨,磨刀匠醒来,看见坐在身边打着盹的父亲,眼眶里闪烁起晶莹的光。母亲又特意给磨刀匠做了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磨刀匠再三推辞不过,就含着眼泪“吸溜吸溜”地吃了下去。搁下碗,磨刀匠从口袋里掏出了五块钱,抖抖索索地递到父亲跟前。父亲一看,急了,一把挡回去说:“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老哥,你这不是打我脸吗?”

磨刀匠只好把钱装回口袋,那只手还是抖索着。

磨刀匠扛着板凳要走。父亲不放心,把磨刀匠送出村外二里地……

天气真是遂人愿,一连串的四五天,都是艳阳当空。地里的麦子都收完了,只有三五成群的鸟儿时而在田间觅食,时而振翅空中,自在地欢叫着。

五天后,天将近午的光景,磨刀匠又来我家了。这回,磨刀匠没扛板凳,而是领着个俊俏的大姑娘。

父亲看看磨刀匠,再看看那姑娘,惊诧地说:“老哥,这姑娘……是谁?”

磨刀匠嘿嘿一笑说:“她就是香香,你儿子的对象。香香今天来,是想认个门儿……”

父亲欢喜得直搓巴掌:“这么说,柳义答应这门亲事了……谢谢老哥!”

磨刀匠哈哈一笑说:“兄弟,谢我啥呀?我就是柳义啊……”

父亲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半天,回过神来的父亲冲我喊:“小二,打酒去!”(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头独立成段,简洁明了。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B.父亲招呼磨刀匠吃饭,他却“犹犹豫豫不肯上炕” 在父亲的催促下又“红了脸” 这既表现了他感谢主人家留宿而不愿再添麻烦的心理,也显示出他对主人的邀请是否出自真心的怀疑。

C.从情节的发展来看,磨刀匠柳义来“我”家借宿是有意为之,他是为了女儿的婚事,以“天色晚了,赶不回去”为由,特意来考察我们家的情况。

D.小说的情节自然绵密。如“磨刀匠又说:‘我回去跟柳义说说,这事应该能成……’暗示了他应允了女儿的婚事;又如前文提到父亲跟磨刀匠唠大儿子婚事的事,结尾处“小二,打酒去!”与之照应,天衣无缝。

E.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多,而“乡村的夜晚静悄悄”一句却成为点睛之笔,它不仅写出了乡村夜晚静谧安详的特点,还暗示着磨刀匠生病这一事件的发生。

2.小说结尾处安排磨刀匠主动带女儿来认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父亲” 也有人认为是“磨刀匠” 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眼中的杨绛先生  铁凝

2007年1月29日晚,是我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在三里河南沙沟先生家中,保姆开门后,杨绛亲自迎至客厅门口。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薄羽绒背心,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她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洁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着我。我有点拿不准地说:“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曰:“何不就叫杨绛姐姐?”

那一晚,杨绛先生的朴素客厅给我留下难忘印象。未经装修的水泥地面,四白落地的墙壁,靠窗一张宽大的旧书桌,桌上堆满了文稿、信函。沿墙两只罩着米色卡其布套的旧沙发,通常客人会被让在这沙发上,杨绛则坐上旁边一只更旧的软椅。我仰头看看天花板,在靠近日光灯的地方有几枚手印很是醒目。杨绛先生告诉我,那是她的手印。七十多岁时她还经常将两只凳子摞在一起,然后演杂技似的蹬到上面换灯管。那些手印就是换灯管时手扶天花板留下的。杨绛说,她是家里的修理工,并不像从前有些人认为的,是“涂脂抹粉的人”。

我喜欢听杨绛先生说话,思路清晰,语气沉稳。虽然形容自己“坐在人生的边上”但情感和视野从未离开现实。她读《美国国家地理》,也看电视剧《还珠格格》,知道前两年走俏日本的玩偶“蒙奇奇”,还会告诉我保姆小吴从河南老家带给她的五谷杂粮。这些新鲜粮食,保证着杨绛饮食的健康。

跟随钱家近二十年的小吴,悉心照料杨绛先生如家人,常有各种社会情状通过小吴传递到杨绛这里。我跟杨绛先生开玩笑说:“您才是接“地气”呢,这地气就来自小吴。”杨绛先生指着小吴说:“在她面前我很乖。”小吴则说:“奶奶(小吴对杨绛先生的称呼)有时候也不乖,读书经常超时,我说也不听。”除了有时读书超时,杨绛先生起居十分规律,无论寒暑,清晨起床后必先做一套钱锺书先生所教的“八段锦”,直至春天生病前,弯腰双手可轻松触地。小吴还告诉我,杨绛先生虽由她照顾,但至今更衣、沐浴均是独自完成,又让我感慨:杨绛先生的生命是这样清爽而有尊严。

有时候我怕杨绛先生戴助听器时间长了不舒服,也会和先生“笔谈”。我从茶几上拿过巴掌大的小本子,把要说的话写在上面。这样的小本子是杨绛用订书机订成,用的是写过字的纸,为节约,反面再用。我在这简陋的小本子上写字,想着,当钱锺书、杨绛把一生积攒的版税千万余元捐给清华大学的学子们,是那样地毫不吝啬。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杨绛参加了邓小平为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后举行的国宴,邓小平将《堂吉诃德》中译本作为国礼赠送给贵宾,并把译者杨绛介绍给国王和王后。杨绛先生说,那天她无意中还听到两位西班牙女宾对她的小声议论,她们说“她穿得像个女工”。

“她们可能觉得我听不见吧,我呢,听见了。其实那天我是穿了一套整齐的蓝毛料衣服的。”杨绛说。

经历了太多风雨的杨绛,坦然领受这样的评价,如同她常说的“我们做群众最省事”,如同她反复说的,她是一个零。她成功地穿着“隐身衣”做大学问,看世相人生,哪怕将自己隐成一位普通女工。在做学问的同时,她也像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女性一样,操持家务,织毛衣烧饭,她常穿的一件海蓝色元宝针织成的毛衣就是在四十多年前织成的。我曾夸赞那毛衣针法的均匀平展,杨绛脸上立刻浮现出天真的得意之色。(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花开花落,草木枯荣,日日不同。我坐下细细寻思,我每天的生活,也没有一天完全相同,总有出人意外的事发生。即使没有大的意外,我也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新体会。翻阅报刊看电视,得到新见闻;体会练字抄诗的些微进步;旧书重读的心得,特别是对思想的修炼。因此,我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鲜感受和感觉。(摘自《文汇报·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

②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摘自黄薇《百岁开一话杨绛》)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她的穿着打扮让我感到惊异,而她亲自迎接我的行为以及跟我的谈笑则更让我感到震撼。

B.杨绛先生会客时经常坐在“一只更旧的软椅”上,跟客人聊客厅天花板上“手印的故事” ,总引得客人感慨万千。

C.《堂吉诃德》中译本作为国礼赠送给西班牙贵宾,这充分肯定了杨绛先生在文学翻译上的成就,也鼓舞了她翻译出了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D.听到别人说自己“穿得像个女工” 杨绛先生坦然接受;尽管她成功地做出大学问,但她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零”。

2.为什么“我”第一次见到杨绛先生时,会认为她“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杨绛先生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