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汉乾佑中,登进士第,时年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汉乾佑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乂荐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初赴调,引对便殿。仲宣气貌雄伟,太祖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从征并州,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帝益知其强干。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

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渡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

太平兴国六年冬,南郊毕,迁吏部郎中。八年,与膳部郎中、知杂滕中正,兵部郎中刘保勋,刑部郎中辛仲甫皆以久次郎署,擢升谏垣,仲宣为左谏议大夫。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雍熙四年,出知广州,未上,移知江陵府,俄改河南府。端拱中,迁给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其才干类此。

(节选自《宋史•许仲宣列传》)

①金紫,指"金印紫绶"。借指高官显爵。内附,表示归附的诚意。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富的统计与支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宣气貌雄伟,太祖                悦:以……           

B.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           及:到,等到

C.示以威福,夷人                    率:率领 

D.不待,即以兵分屯诸州                :回复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B.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C.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D.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许仲宣能干的一组是

①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     ②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

③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           ④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

⑤擢升谏垣,仲宣为左谏议大夫     ⑥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许仲宣在后周担任过官职,但是宋太祖召见许仲宣后,见他气貌雄伟,太祖非常高兴,并授予他官职。

B.在征讨并州、江南、南唐的时候,许仲宣不仅负责粮草的征集与转运,还负责征兵,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得到了皇帝的嘉奖,获赐金紫。

C.在征讨交州时,许仲宣上奏罢免大将孙全兴的兵权,没有等到回复就安置了士卒,后来向皇帝请罪,不仅没获罪,反而被赏赐。

D.在征讨江南时,都部署曹彬要用几万件陶器给士卒做灯具用,许仲宣早就事先做好了安排,并按量供应给曹彬,充分显示了才干。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2)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逍遥游》)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齐桓晋文之事》)

 

1.C 2.A 3.C 4.B 5. (1)恰巧有上书言事的人说,在江表用兵时,许仲宣侵吞官钱,于是被召回。皇上命令御史台全部根据财物与账簿查对,总共几年才结束,调查结果是许仲宣没有欺诈隐瞒。(关键词:会、干没、钩校、凡)(4分) (2)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因此而更加努力。(关键词:誉、加、劝)(3分) (3)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及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关键词:刑、至、御)(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C全,都。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①因太祖喜欢而授官⑤因“久次郎署 ”而擢升⑥阐述事实,不是能干。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B文中没有征兵的任务,太宗时获赐金紫。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参考译文: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后汉乾祐二年,考中进士,那一年十八岁。周显德初年,进入官场后,担任曹州济阴县主簿。后周显德年中,考功员外郎张乂推荐他担任淄州团练判官。宋朝初年,宋太祖在便殿召见他,见他气貌雄伟,非常高兴,授官太子中允,同时派他知北海军(今潍坊市区)。许仲考虑这里形势险要,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可以建立州郡,便绘制地图上奏朝廷,北海军于是升格为潍州。 当初,商议筹建牧马监,命令许仲宣巡行视察各州,找到了很多好地方。许仲宣跟随出征并州,掌管给养,四十多个州的资粮全能够成功。皇上更加知道他能干。开宝四年,担任荆南转运使。等到征讨江南,又兼任南面随军转运使,数十万士兵,供给没有缺乏。南唐被平定,以水运和陆运的功劳授官刑部郎中。谢恩的那天,皇上下诏到殿上奖赏,赐给红色官服。开宝九年,下诏担任永兴军府事。 太宗即位,升迁做兵部郎中,以驿马传召赴任,赐给金印紫绶。授予西川转运使,恰好遇到西南少数民族侵犯边境,许仲宣亲自到大渡河,告诉他们归顺的好处,天子的威望,夷人全都臣服。恰巧有上书言事的人说,在江表用兵时,许仲宣侵吞官钱,于是被召回。皇上命令御史台全部根据财物与账簿查对,总共几年才结束,调查结果是许仲宣没有欺诈隐瞒。。改任广南转运使,恰巧征讨交州,那里炎热有瘴气,士卒死的人有十分之二三,大将孙全兴战事失利,许仲宣于是上奏罢免了孙全兴等的兵权。不等到回复,就把军队分开驻扎在各州。打开府库赏赐士卒,草拟文檄以谕示交州。交州立即送钱表示归附的诚意,派遣使者献纳贡品。许仲宣再上奏章等待罪罚,皇上嘉奖了他。 太平兴国六年冬天,南郊任职结束,迁任吏部郎中。八年,与膳部郎中、知杂滕中正,兵部郎中刘保勋,刑部郎中辛仲甫都因为长久担任郎署,提拔为谏官,许仲宣为左谏议大夫。不久,召回,以本官掌管全国财物的收支。雍熙四年,出任广州,没有上任,移任江陵府,不久改任河南府。端拱年间,升迁为给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许仲宣性情宽仁,洒脱从容,有心计谋略。当初,做济阴主簿时,县令与主簿分掌县印。县令纳妾,和正室争宠,县令不能禁止。妾想陷害他的主人,偷取他的印藏起,封好的标记如原来的样子,以交给许仲宣。第二天处理公事,打开匣子,却没有印,逮捕县吏多人及县令、县簿家人,下狱审讯,结果在县令令灶上烟囱中找到。县令听说这件事,仓皇失措,许仲宣安闲处之,人们佩服他的涵养。曾经跟从征讨江南,都部署曹彬命令取陶器几万,给士卒做灯具。许仲宣早已预料安置,如曹彬要的数量奉上。他的才干像这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哲学不等于政治,哲学家也不是政治家,有的哲学家甚至想方设法远离政治,但哲学不可能脱离政治。哲学总是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背景,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蕴涵着政治,总是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效应。马克思之所以重视否定性的辩证法,是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这就是说,马克思之所以重视辩证法,背后有现实问题,有政治内涵,这就是批判、否定资本主义,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如果我们只是看到辩证法的学理性,而没有看到它背后的现实问题和政治内涵,就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就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为什么强调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往前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启蒙哲学登上历史舞台,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摇旗呐喊。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之前,德国古典哲学登上历史舞台,为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鸣锣开道。往后看,海德格尔哲学“从头到尾都是政治的”。即使解构主义哲学也不是所谓“纯粹哲学”,与政治无关。用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话来说,解构主义是通过解构既定的话语结构来挑战既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政治结构。

同时,政治需要哲学。如果说“哲学家不时地以其哲学名义,投身于政治研究乃至政治进程中”,那么,“政治家或有时利用哲学概念使其政治企图合理化,或有时寻求哲学的忠告”(汉斯·斯鲁格语)。的确如此。没有经过哲学论证其合理性的政治缺乏理性和逻辑力量,缺乏理念和精神支柱,很难获得人民大众的拥护。毛泽东之所以重视哲学,提出实事求是,就是为了批判教条主义,从而正确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问题;邓小平之所以重视哲学,重申实事求是,就是为了批判“两个凡是”,从而正确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离开了这一政治背景,仅仅从学理的角度去理解实事求是,把实事求是还原为一般唯物论和认识论原理,就索然无味。当然,哲学命题的理论意义和政治效应并非等值,但哲学具有这种或那种政治效应却是无疑的,而且同一个哲学命题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政治效应。

哲学不应成为某种政治的传声筒或辩护词,因为哲学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即科学性、反思性、批判性;哲学也不应远离或脱离政治,因为哲学和时代的统一性首先是通过其政治效应来实现的。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来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体现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样,明快泼辣的法国启蒙哲学是这样,艰涩隐晦的德国古典哲学是如此,高深莫测的解构主义哲学也不例外。学哲学,就是要培养自己具有自觉的哲学意识,同时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并使二者达到高度统一,从而真正理解现实,把握历史趋势。

(摘编自杨耕《哲学的位置在哪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全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背景,全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蕴涵着政治,全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效应。

B.因为马克思重视否定性的辩证法,所以马克思批判、否定资本主义,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而斗争。

C.解构主义哲学与政治有关,表现在通过解构既定的话语结构来挑战既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政治结构。

D.政治家为了使政治企图合理化,有时需利用哲学概念,有时寻求哲学的忠告,这是政治需要哲学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政治经过哲学论证其合理性,具有理性和逻辑力量,具有理念和精神支柱,可以获得人民大众的拥护。

B.哲学具有政治效应是一定的,但哲学命题的理论意义和政治效应完全等值,不同的历史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政治效应。

C.哲学和时代的统一性首先是通过其政治效应来实现的,所以哲学不应远离或者脱离现实政治。

D.哲学学派有着共同的特点,但它们也有各自的特点,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解构主义哲学高深莫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与政治相辅相成,哲学家想脱离现实政治去研究哲学是不可能的,因为哲学与政治是密切联系的。

B.在马克思的辩证法产生之前,法国和德国的哲学都为各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摇旗呐喊或者鸣锣开道。

C.邓小平重申实事求是,是为了批判错误思想,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

D.天生的哲学意识与敏锐的政治眼光达到高度统一,才能真正理解现实,把握历史趋势,这就需学哲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在市场图书数量巨大、质量参差的情况下,“罗辑思维”(网络书店)充当了过滤器的角色,将最适合特定读者群胃口的书筛选了出来。

B此次专项行动主要打击网络攻击破坏等违法犯罪为重点,坚决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网络盗窃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有效整治和规范互联网秩序。

C这是一届规模空前的国际艺术盛会,96个参展国家的数量打破了国际艺术双年展的纪录,688件参展作品,其整体艺术水平也比往届有所加大。

D生态文明是全面、科学、系统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理念,是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大战略抉择,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长期执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百万豪车,住千万豪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B.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立刻有人甚嚣尘上,说屠呦呦“不够淡泊名利,有人格缺陷”。

C.我常常挤在人群中,静静地看着炫目的烟花盛放,那一朵朵尽情绽放的烟花美轮美奂,就像人们脸上收不回的幸福笑容,美丽动人,充满活力。

D.王珞丹是个胸无城府的年轻演员,从她出道到现在,她得到了许多光环,可是她的出言无忌,却给她惹来了很多麻烦。

 

查看答案

阅读小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当然,专注(绝非/绝对)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         。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练,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肢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            。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谱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固守一隅    撇去           B.剔除        锻练

C.波澜         淡定           D.古井不波    痕迹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绝对    肢解    书写

B.绝非    分解    谱写

C.绝非   分解    书写

D.绝对    肢解    谱写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       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

B.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       一年两年很快就会过去

C.主次分明                   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

D.主次分明                   一年两年很快就会过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温州林女士在火锅店就餐,服务员在C1点火,C2的林女士说:“喂,服务员赶紧过来加汤!烧干了怎么吃?”服务员看一眼说:“锅里还有水呀!”说完就给C1端锅底,随后才回来给她加汤。因为晚了,林女士很不高兴,冷哼“你这么慢,服务态度这么差,把你店经理叫过来,我要投诉你!”然后狠瞪服务员一眼,服务员也很恼火:“请不要把你的情绪带到我工作中来!”说完就去忙了。一会儿经理找他,说有人投诉你上了微博,服务员一听十分恼火,找林女士删除微博,林女士不肯,还骂道:“你他妈的是谁啊!”二人为删除微博争吵。服务员受辱后去开水间,端出一盆99度的开水冲来,从头到脚浇在林女士身上……

对上述材料,你是怎么看的?请综全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阐述你的看法的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