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乌龟比兔子更能多讲些道路上的情况。 ——纪伯...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乌龟比兔子更能多讲些道路上的情况。

——纪伯伦

2)追踪着鹿的人是看不见山的。  ——佚名

3)慢慢走,欣赏啊!——阿尔卑斯山口的路牌

4)这是一个高速的世界,我们出门有高速公路,我们就餐有各式各样的快餐,我们打开书报有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我们打开电脑更可以几分钟之内“网尽天下”……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快比慢好? 兵家有云:“兵贵神速。”红军正是因为赶在了敌人援军之前 到达了卢定桥,才能夺下卢定桥。古今的事例很多。所以就有人认为快好。 快确实好。二战时,德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主要在于他们强调了一个快字。德军通过快速反应装甲部队在短短的几十天内,攻占了大部分的欧洲国家,此行动被合名为“闪电计划”。这次行动开创了一种战术思想,那就是依靠装甲部队出奇致胜。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有了速度,就有了竞争力就多了许多的成功。 在学习上,快预习、快作业、快记忆、快温故知新,我们就能牢牢抓住学习的主动权。做学习以外的事也要快,快吃饭、快洗衣等,又能使我们节约大量的时间投入学习,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而在足球场,快也是大有用处的,为何皇家马德里这么受人欢迎,很多人都喜欢看他们的比赛,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进攻快,再加之流畅的配合,皇家马德里可谓攻无不克。快,压制了对方,使对方的防守阵形被打乱,使对方顾此失彼,疲于应付,丧失进攻的机会。 快比慢好?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大跃进时期的中国,正是因为盲目追求速度,而导致生产的停顿,使得中国的实力更加落后与其它的国家了。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们“稳”字当头,一步一脚印,慢慢的推进改革,才有了快的发展速度,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球场上有句话:“谁控制了比赛的节奏,谁就控制了整场比赛。”而节奏的控制关键就在速度的把握,该快则快,快如闪电;该慢则慢,慢得让对手心焦。让对手跟着你的节奏打,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尤文图斯能取得意甲冠军,原因在于他有强大的中场,善于控制比赛的节奏,穷于应付,从而嬴得胜利。 生活中,快使人活泼、反映敏捷、做事迅速,不拖泥带水,但往往还会使人毛躁、粗心,失误连连。慢使人沉稳、细心,做事有条不紊,但会使人死板、拖拉,错失时机。所以我们应该懂得控制节奏,该慢的时候就要慢,该快时一定要快,这样才能在人生中游刃有余,获取更多的成功。 求快,还是求慢? 当今社会,办什么事都讲究个速度。出门奔高速公路,吃饭吃快餐,送信要快递……快,就一定是最好的吗?这点我不敢苟同。 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慢并非是差也,慢也有其诱人的地方,我们欣赏沿途的风景得慢走,品味一篇佳作得细品,吃饭要香得细嚼慢咽……如此说来,慢,也非一无是处。 对于我们这年纪的人来说,青春是一种活力的象征,是奔跑而并非散步的年龄。有首歌叫《加速度》,我们是翔飞于蓝天的雏鹰,只有不断飞翔,不断博击风雨,不断加速才可使我们的双翼更加丰满,更加坚韧有力。是啊,快对我们来说更是一种企求。进入高三,我们只有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加速学习,才能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实力。迎风直上,站在前列,才有可能获得胜利,慢一步,你会永远被落下;慢一拍,你就很难跟上集体的节奏。一百一十米跨栏奥运冠军刘翔正因他快速飞跑而使外国人惊叹。由此而言,快,确定应当为世人所亲睐,所追求的了。 诚然,快是一种挑战极限,那么慢则是一种稳抓稳打。就拿这会来说,离考试结束也不过只剩下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就我所在考场中,已经有一大部分人做完了试卷,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甚至有的在睡觉。相比而言,我承认他们速度比我快多了,但这样真的是好的吗?如果能做既快又好也就罢了,如果不能呢,与其错误一大堆等到后来复查,还不如做的时候细心认真呢!慢一点,你或许可以更仔细一点,避免一些无谓的失误,那样不也是赢得成功的方法之一吗!有句话叫:追着鹿的人是看不见山的,话题作文“快与慢”。记得一篇文章里写到一个博士生出来工作,他没有选择一步登天,直升高级职位,而是让从基层慢慢做起,让老板一步步地发现了他的超常的能力。他也因此更加熟实业务,更加能够了解工作,使日后的管理更加得心应手,最终稳稳地坐上副总的职位。 有人喜欢骑摩托,追求风一般的感觉; 有的人喜欢散步,向往安逸闲适的心境…… 其实,快与慢,只在于你的选择。生活中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当快则快,该慢则慢。我们不可一味追求速度,却也不可以一味地散慢拖拉! 我们应当拥有一个有快亦有慢,快慢适度的人生,那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解析】 试题分析: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该“快”还是该“慢”;快慢随意,只做平凡快乐的我。生活中,快使人活泼、反映敏捷、做事迅速,不拖泥带水,但往往还会使人毛躁、粗心,失误连连;慢使人沉稳、细心,做事有条不紊,但会使人死板、拖拉,错失时机。所以我们应该懂得控制节奏,该慢的时候就要慢,该快时一定要快,这样才能在人生中游刃有余,获取更多的成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既见复关,              。尔卜尔筮,              。(《诗经·氓》)

2)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3)秦爱纷奢,               。奈何取之尽锱铢,             ?(杜牧《阿房宫赋》)

4)朝避猛虎,                               ,杀人如麻。(李白《蜀道难》)

5)大江东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1)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2)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刘向《说苑·政理》)

1.两则材料都体现了             思想。

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阐述如何做才能“顺民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水槛遣心二首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注】赊:远

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2.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古代诗文阅读

家谱记        归有光

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俎豆壶觞,鲜或静嘉。诸子诸妇,班行少缀。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祖宗,父母之本也。族人,兄弟之分也。不可以不思也。思则饥寒而相娱,不思则富贵而相攘这;思则万叶而同室,不思则同母而化为胡、越:思不思之间而已矣。人之生子,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

有光每侍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注】素节翁:归有光高祖的祖父归度,字彥则,号素节。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百人而聚            率:大抵 

B出门而诳其父兄        诳:欺骗

C以易新荐之品者        易:替换 

D通于《六经》之大指    指:指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死者恐不得知                 其身也,则耻师焉

B归氏至于有光               不知东方既白

C岁时荐祭,则计杪忽           战败亡,诚不得巳

D长而有室,其情已不类矣       王如知此,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幼年丧母,内心不能宽解,所以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常拉着长辈的衣服要他们讲自己的旧事。

B.归氏家族长期没有分家,家族人口众多,里面有一些贪鄙诈戾之徒,他们的行为甚至和禽兽无异。

C.归有光读了归氏家族留下的故籍后,为一些族人的种种劣行感到羞耻,认为他们不配做素节翁的后人。

D.归有光有志于学习圣人之道,生活清贫,未能取得一官半职,但他考察天下治乱、百姓优劣,内心常感到忧患。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

2)人之生子,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

5.用“/”给文中画线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卖猪          路遥

六婶子的命真苦。一辈子无儿无女不说,到老来,老头子偏得了心脏病,不能出山劳动挣工分了。队上虽说给了“五保”待遇,吃粮不用太发愁了,但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还得自己筹办。而钱又从哪来呢?

好在她还喂个猪娃娃,她娇贵这个小东西。那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开销,都指望着这只猪娃呢。这位无儿无女的老婆婆,对任家畜都有一种温厚的爱。对这个小牲灵就更不用说了。她不论刮风不审下雨,每天都和一群娃娃相跟着出山去寻猪草。她不像其他人家那样把寻回的猪草随便撂到猪圈里让狸吃,而是把那些蒲公英呀,苍耳呀,肥娃娃草呀,在小河里翻来覆去洗得干干净净,切碎,煮熟,恨不得再拌上点调料,才给猪喂哩。   

麦收以后,她那害心脏病的老头子挖药材卖了几个钱,就催促她把这猪娃卖了,把这些钱再添上,买个大些的——这样赶过春节,就能出息一个像样的肥猪了。

一打早,六婶子就给猪娃娃特意做了一盆子好食吃了,还用那把自己梳头的破木梳给猪娃统身梳洗了一遍,像对这将要出嫁的女儿那般,又唠唠叨叨地说了许多话,才吆着猪上路了。

她的猪乖顺着啦,不用拴绳,她走哪里,猪就跟到哪里,有时这小东西走快了,还站下等她哩。这个黑胖胖的小东西可亲着哪!它在她脚边跑前跑后,还不时用它那小脑袋摩蹭一下她的腿。

就在这时,公路对面的玉米地里突然冒出来一口黑胖胖的大肥猪,哼哧哼哧地喘着气,一摇三摆走过来,在“小黑子”身上嗅了嗅,也卧下了。

多大一口肥猪呀!毛秤足有二百多斤。老婆婆很奇怪,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官路旁,哪来的这么只大肥猪呢?   

当她细这口大肥猪的时候,才发现猪背上剃去了一片毛,上面隐隐约约盖着个公章。啊,原来这是公家收购的猪呀!

她想了想,决定把这猪和她的“小黑子”一起吆到城里,然后再查问收猪的部门,把公家的猪送给公家。她做这事就像拾到邻家的东西送邻家一样自然。

她正要赶着猪起身的时候,前面突然飞过来一辆自行车,自行车在她面前猛然地停住了,车上跳下来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这人穿一身干净的制服,头上却包个羊肚子毛巾,既不像个干部,也不像个农民。来人很快撑起车子,过来用手在那肥猪的背上提揣了两下,笑嘻嘻地问:

“老人家,这猪你卖多少钱?我出八十块,怎样?”

“你看你这人!明晃晃长两只眼睛,就看不见猪背上盖着官印吗?”六婶子温厚地笑了笑,说。

“噢?你已经卖给县公司了?卖了多少钱?”

“呀,你看你这人!这猪不是我的!”

“你拾的?”那人眼里闪闪发光,“你老人家财运亨通!”说着,他便从怀里往外掏钱。

“哎哟!你太小看人!你到张家坪村子里打问去,看张六的老婆一辈子做过亏心事没?咱一辈子穷是穷,可穷得钢蹦硬正!咱怎能拿公家公西给自己换钱哩?”

那人听了六婶子的一番话,哈哈大笑了:“这事不要你担名誉!你卖给我,我吆到山后就杀了卖呀!没有谁能知道哩。你送给公家,顶多两句表扬话。”

“不!咱好好的老百姓,怎能做亏公家的事呢,你赶紧走吧……”

那人腮帮子一歪,很凶地瞪了六婶子一眼,说:“这猪是我拾的!我吆上走了!”就要动手捆猪。

六婶子急得直往官路两头瞧,她盼望赶快来个人,好把这个凶煞制服住。青天白日抢猪哩,而今的世事乱成这样子了!

正好!从县城方向来了两个骑自行车的人。那个正在动手捆猪腿的凶煞慌忙蹬上车就跑了。

等那两个人走近了,六婶子赶忙叫往了他们,结结巴巴诉说了刚才发生的事。

那两个人几乎同时在自己的大腿上拍了一巴掌,其中一个叫道:“实在是巧!”

原来,这两个人是县副食公司的收购员,这头猪也正是他俩丢的。他们就是寻猪来的。

两个“公家人”对六婶子说了许多“表扬话”,然后就把猪吆起身了。

现在,六婶子和她的猪娃娃又上路了。盛夏的原野,覆盖着浓重的绿色。糜谷正在抽穗,玉米已经吐出红樱。明丽的阳光照耀着刚翻过的麦田,一片深黄。大地呀,多么的单纯,而多么丰腴!

中午偏过一点,六婶子吆着“小黑子”来到县城。很快就将猪娃娃卖掉了。

(有删改)

1.文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谱写了六婶子与穿制服男人的对话,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回答。

3.请简要分析六婶子的形象特点。

4.有人认为小说结尾过于匆忙,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