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送李中丞之襄州 刘长卿 游荡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送李中丞之襄州

刘长卿

游荡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1.诗中主人公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1.(1)忠诚英勇,视死如归。“轻生一剑知”即看淡生死,效命疆场,忠心可鉴。(2)戎马一生,屡建战功。曾独镇“三边”,令敌寇生畏,使关塞晏然。(3)困顿坎坷,眷恋朝廷。“归无旧业”,家徒四壁,但仍眷恋朝廷。(4)凄凉流落,老而无依。“欲何之”道出老将军前途茫茫,不知所归。(答三点满分) 2.对比(或虚实结合)。将将军曾经的叱咤疆场、立下赫赫战功与眼前老而罢归、无所归依的境遇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将军的惋惜和同情。(答“感慨之情”或“对朝廷的不满”也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中主人公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征南将”点明归者以前身份,“十万师”而能驱遣自如,表现其叱咤风云的才干,足见其人的不凡;“归无旧业”说明题目的“襄州”,仅家徒四壁而已。也暗示其人一心戎马,为国征战不解营生;“一剑知”,意谓奔勇沙场,忠心可鉴,此外,出生入死,效命疆场,也只有随身伙伴——佩剑知道;末尾回首一问,既关合“罢归”句,又与起手“流落”语意连成一片。日暮苍苍,汉水茫茫,老将白发,归去何方。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方法二: 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 映感情的词语(情语)。方法三:抓住诗歌的意象注意环境(时 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答题模式:(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性格)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 是如何展现的);(3)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的情 感、理想、追求、品性等)。答题用语:诗歌写出了(塑造了)一个怎么样 (特点)的什么(类别)形象。比如本题中,可以借助诗歌中对人物的描写分析其形象特点。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说明该手法应涉及全篇,不能仅限于某一句。“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独立三边静”等,这些都是写将军曾经的战功,这是虚,颂扬了李将军的英雄气概、忠勇精神和卓著功绩;“游荡”“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这是写将军的现实处境,这是实,含蓄地表现老将日暮途穷的不幸遭遇,对老将晚年罢归流落的遭遇表示了无限的同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比如本题中,“主要”说明这种手法涉及的内容很多,不能仅从一两个句子入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fèi通“榧,树名”)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时刘惔为丹杨尹,许询尝就惔宿,床帏新丽,饮食丰甘,询曰:“若此保全,殊胜东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许遇、契,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①钟繇:曹魏大臣,精于书法。②张芝:字伯英,东汉人,书法家,专习草书,被尊称为“草圣”。③巢、许:巢父、许由,相传均为唐尧时隐居的高士。④稷: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⑤契:传说中商族的始祖。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羲之叹惜日          弥:满  

B我书比钟繇,当   抗:抵挡

C意甚悦,固求之      市:买  

D顷正丝竹陶写       赖:依赖

2.选出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王羲之很喜欢鹅,当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时,他欣然命笔。

B王羲之自愧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

C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体写给哥哥的信后,感叹羲之的书法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战乱中丢失的张氏书法的风貌。

D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间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坚决而不再征召他为官,这与他早年请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完成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凌万顷之茫然

A言一室之内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夫晋,何厌之有           D高余冠之岌岌兮

 

查看答案

下面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宁溘死以流亡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踞以骂曰

余佩之陆离

③桑之落矣,其而陨

孤舟之嫠妇

⑤吾得事之

⑥常在于险远

⑦越国以鄙

⑧群毕至

A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B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②④/⑤⑦/⑥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都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所以怀

幽壑之潜蛟

③乌鹊

西望夏口

望武昌  

⑥火尚足以

⑦顺流而

鱼虾而麋鹿

⑨固知死生为虚诞,彭殇为妄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⑧⑨/③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